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东欧,欧洲的十字路口,门户还是被挤
TUhjnbcbe - 2023/4/25 18:06:00
北京扁平疣十佳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_8812957.html

在历代历史研究的相关书籍上,东欧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带,也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地区。如果不是因为俄罗斯和苏联的原因,如今的很多人对这个地区的了解会更加少之又少。但如果回到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东欧在中国人的心里又是一种别样的情怀。

东欧曾是他们红色记忆里不褪色的激情。这些国家在当时和中国一样,以红星为标志,视镰刀铁锤为图腾,向往共产主义,同属于“同志加兄弟”的社会主义阵营。

所谓东欧,有地理位置上和地缘*治上两种。从地理位置角度说,东欧是欧洲的东、西、南、北、中五部分之一,指的是欧洲东部地区。但若从地缘*治角度说,东欧或东欧国家则是二战后约定俗成的称谓,指的是那些战后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并且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它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八个国家。

地理位置上的东欧与地缘*治中的东欧不完全重合。在地理位置分布上,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属于中欧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是东南欧国家。因此这一地区也被称为中东欧。

这些国家当时之所以被称为东欧或东欧国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二战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在*治上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东欧国家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虽然先后与苏联闹翻,但并没有离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这一称谓是与西欧和西欧国家相对而言的,因为西欧也并不仅仅指地处欧洲西部的国家,实际上还包括中欧、北欧和南欧的国家,就连地处巴尔干半岛东部的希腊也属于西欧范围。

打开地图,东欧国家,除去了巴尔干地区,是一片大平原。所以,在历史上,这里不仅为游牧民族的占领提供了方便,也对他们充满了诱惑;同时也为这块土地上的国家互相攻伐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此在历史上,东欧各国往往是刚刚强大没多久就被更强大的游牧民族或周边国家所摧毁。

东西欧的分道扬镳

在14世纪~15世纪中期的多年间,西欧的许多地区遭受了严重的“马尔萨斯危机”(即黑死病、传染病、人口大量下降和广泛的社会和*治动荡)。

14-16世纪欧洲的社会发展特征是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渐渐兴起,以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崛起为标志,欧洲进入近代时期。在*治上表现为,大部分欧洲地区封建社会、农奴制以及罗马天主教会权威的衰落与最终消失。

这一时期也包括了在经济上的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从意大利北部诸共和*体如热那亚等开始萌芽发展。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占据主导。

在文化方面,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精神枷锁。同时科学的重要性上升,技术进步突飞猛进。

这期间,西欧尝试着通过地区间贸易和海外商业的扩张、推动农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领土的巩固和国家君主与新生的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这一系列的变化,也同时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

而同期,在绝大多数东欧国家中,由于劳动力日益短缺,商品价格和生活费用上升,引发封建主强化了对农民权利和流动性的多种限制。降低了城市和市民的*治和经济地位。他们不仅没有跟上西欧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反而是进一步加强农奴制,通过法律再一次把农奴束缚于土地之上。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东西欧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当西欧培育资本主义条件时,东欧地区却加速远离了这一潮流。

近代早期社会“西欧模式”的基础是取消农奴制,而“东欧模式”则是建立在再版农奴制基础上。这种体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狭隘的经济范畴。它在东西欧社会之间确立了深刻的分歧。这种分歧具有重要的文化和道德意义,不仅对农奴产生影响,而且对其所有者产生影响。许多所有者被其绝对权力所腐化。

这些,后来并没有随着农奴制的解体而消散,只是经过了之后短暂几年,就再次出现,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这种影响直到今日,在东欧的土地上还是一样,无论它换了多少马甲,其深处的本质从未改变。

只是,现在的人民已不再是当初的农奴,这块土地上的精英阶层相比之前的贵族也少了控制的基础和手段。所以,如果在还能满足大多数人民的基本需求之时,人民对其绝对权力还是可以忽视或者容忍的。

随着东欧剧变之后,特别随着之前所表现出“无比强大”的苏联轰然倒塌。这种延续了几百年的影响越来越显得脆弱不堪。但精英阶层却还是始终抱着这历史的遗留不肯松手。他们的记忆,还是停留在15世纪。如果在这时,一些有所企图,居心叵测的外力乘虚而入,那所能引燃的就不只是火花,而是炸弹。

欧洲的“五环"以外

由于历史、文化、宗教、*治的原因,斯拉夫人是一群不被欧洲人所认可的欧洲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欧洲也从未在心底接受斯拉夫这个民族。虽然年之后,有些东欧国家经济改善了不少,但事实上依然是在欧洲核心的“五环”以外。但凡有不利的情况出现,他们依然是被抛弃的首选。

因此,这些国家疯狂的要找寻一个粗壮有力的大腿去死死抱住,这样他们才能在心理上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欧洲其实靠不住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自主权,这一点他们非常明白。所以他们直接找到欧洲背后的老大——美国。

面对小弟众多的老大,想要加入到这个组织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利用价值,就算收了你,也随时会把你抛弃。这个道理,他们都懂。

于是他们就开始一系列的操作,操作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老大看谁不顺眼,我们就跳脚帮老大骂,什么难听骂什么,不光骂还暗戳戳的使绊子。那老大看谁最不顺眼呢?全世界都知道,中、俄!

在看到波兰、捷克、立陶宛上演了各种不要脸和莫名其妙后,看红了眼的乌克兰也跟着冲上来,结果一不小心玩大了,乌克兰一时的热血膨胀,忘了那句“美国太远,俄罗斯太近”的话,所以,最终结果虽不好预测,但就算战争结束,乌克兰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再难翻身!

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分析,但中间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地理因素。

这是每一个东欧国家都需要认真且需要智慧面对的问题。毕竟,地理的因素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弱与否的重要因素。这块土地无论在过去的千年还是近代和当代,始终都是大国势力之间争斗的角斗场。

面对无奈的地理现状,一站之后到二战爆发这段时间里,对东欧国家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俄国(苏联)和德国如同草坪上的两头大象,它们无论是相互争斗还是相爱,其结果对东欧国家来说都是一样受践踏,因为东欧如同是块草坪。

时间到了当代,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但这地理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俄国依然存在,只是德国换成了美国。虽然其中一只虚弱了很多,但大象依然是大象,草坪依旧是草坪,所以东欧的命运依旧。

东欧剧变之后,在东与西之间,东欧国家也曾做出了取舍,以希望能够融入欧洲和西方,但由于历史、*治、文化、宗教的原因,其中很多国家做的不是太成功。这其中原因,既有体制虽被改变,但精英阶层的绝对权力依旧;也有西方故意捣乱,以此希望另一头大象更加虚弱所引起。

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初,东欧平原逐步以“门户区”或国际体系中的“通道”身份出现在欧洲和国际*治的舞台上。慢慢摆脱了“被挤压地区”的角色。

但好景不长,由于俄国的逐步恢复和稳定,但西方咄咄逼人的态势却日趋强烈,关键是东欧国家的精英阶层为了维护其绝对权力,主动充当马前卒,大象之争就再次被挑起。东欧又被迫恢复到了“被挤压地区”角色。

东欧何时能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犹未可知,这不仅需要改变精英阶层的根本属性,而且也需要民众的真正觉醒。

当然,智慧和勇气也是精英阶层所必需。不然,这块土地将始终是在外力的践踏之下,也始终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欧,欧洲的十字路口,门户还是被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