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位欧洲游客有机会从邻国黑山到阿尔巴尼亚进行了一日游,他来到了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地拉那对于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当年阿尔巴尼亚还是欧洲的最后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时候,就曾有过一首老歌《地拉那-北京》。
从地拉那一进城,就发现街道上行驶着不少的奔驰车,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要知道,在年以前,阿尔巴尼亚还没有一辆私家车。现在阿尔巴尼亚有很多汽车,但每个人都想拥有一辆奔驰。阿尔巴尼亚从德国进口了大量的二手奔驰车,管他二手不二手的,不管怎样,反正都是奔驰。
车子多了,可这开车的就真的是够呛。说得好听,是阿尔巴尼亚的驾驶文化还没形成。说得不好听的,就是野蛮驾驶,一顿乱搞。
地拉那市中心,有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纪念雕像,他当年曾率兵抗击奥斯曼帝国的侵略。
地拉那献给特蕾莎修女的雕像。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替印度的穷人服务,于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实她是阿尔巴尼亚人。
地拉那一个历史留存的彩色壁画,不禁让人回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它展示了阿尔巴尼亚人民通往自由和幸福的整个艰难历程。
地拉那一座符合当地标准的高层建筑,从顶层可以看到城市的全景。
早在年以前,这条城市里的运河是一条恶臭的沟渠,到处都是各种垃圾,现在则大变样了,干干净净了。
年的时候,地拉那市中心真的很干净。从摩天大楼的楼顶望去,整个景色颇有风景如画的感觉。
长久以来,地拉那那灰色、破旧的赫鲁晓夫街区给人留下了压抑的印象。直到选出了一位在法国接受教育的新市长后,一切发生了变化。他面临的任务是,在预算微薄的情况下,如何在几年内至少给这座城市一点新的变化。市长向他的法国艺术家朋友求助,他们提出要将整座城市涂成鲜艳的颜色。
城中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清理了,破旧的小屋被拆除了,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城市粉刷一新,这个城市真的已经面目全非了。
不仅在地拉那,而且在这位游客巴士沿途的所有城镇和村庄,都可以看到到处是建设的场面。在地拉那,建筑热潮最令人印象深刻。
地拉那的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陵墓上挂着一张海报:“欢迎布什总统”。这个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阿尔巴尼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