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古罗马之拜占庭帝国第三期
TUhjnbcbe - 2023/4/3 19:59:00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希拉克略王朝

一、希拉克略

希拉克略

推翻昏君

(一)年希拉克略出生于卡帕多西亚的一个亚美尼亚家庭,可能有帕提亚人的血统。年百夫长福卡斯推翻莫里斯一世成为拜占庭皇帝,福卡斯在位的8年间不得人心,许多名门贵族和官员百姓遭到福卡斯的残酷杀戮。年北非总督、希拉克略之父老希拉克略发动起义,一路攻克埃及、西西里岛和塞浦路斯,直逼君士坦丁堡。年希拉克略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福卡斯被希拉克略处死。此时老希拉克略去世,众人推举功劳最大的希拉克略为帝。

军事改革

(一)萨珊人趁拜占庭帝国内乱时占领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等地,年萨珊人攻陷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卡尔西顿,直接威胁海峡对面的君士坦丁堡,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也开始入侵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遣使向库思老二世求和时又被拒绝。为应对危机希拉克略开始对拜占庭军队实行改革,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军区,每个军区都加强机动作战和防御力量。军区制的实质就是地方军事长官兼有行*管辖权,实际上全国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由于拜占庭帝国四周容易遭受外族入侵战争早已成为国家和*府的经常性职能,军区制对拜占庭帝国来说是必然的趋势。

(二)为解决财*不足的危机希拉克略颁布军事屯田制,将战乱时期没收贵族的土地和田产分封给服军役的官兵,官兵所得的份地既可世袭也可转让,但转让份地时必须将军役义务一起转让给继承人。希拉克略规定士兵战时作战、平时耕地,按时向*府交纳规定的赋税可以免除徭役,不仅解决了财*危机也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

伊苏斯之战

(一)年萨珊皇帝以为自己的岳父莫里斯一世复仇为由向福卡斯宣战,萨珊人先后夺取达拉、马尔丁、阿米达、卡莱和埃德萨等拜占庭人在两河流域的城镇,年萨珊人拿下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年萨珊人拿下安卡拉、尼科米底亚、罗德岛和卡尔西顿,直逼君士坦丁堡。萨珊皇帝库思老二世为了彻底消灭宿敌还联系多瑙河以北的阿瓦尔人,阿瓦尔人从匈牙利平原上一路南下洗劫巴尔干大半地区,甚至对君士坦丁堡本身都构成威胁。

第五次拜占庭-萨珊战争

年希拉克略整顿内务完毕后开启自己的重整河山之旅,年希拉克略亲率大军离开君士坦丁堡前往海峡对岸的比提尼亚的皮莱,然后抵达提马塔驻军。自打拜占庭帝国建国以来没有一个皇帝御驾亲征,希拉克略的壮举显然是让军队想起恺撒带领士兵跋山涉水的光荣时刻,从而激起士兵们保卫家园的斗志。

阿瓦尔人

希拉克略计划从小亚细亚半岛东北部的本都地区占领亚美尼亚,再以此为根基入侵米底和两河流域,这样的战略相当于摈弃叙利亚和埃及于不顾,直接进攻萨珊王朝的心脏地带,从而将战火引入敌人的腹地。萨珊将领沙赫巴勒兹早已意识到拜占庭人可能会从亚美尼亚进攻萨珊王朝,派部分军队占据本都通往亚美尼亚的所有关隘和道路,希拉克略转而从卡帕多西亚往南直抵伊苏斯所在的奇里乞亚门,沙赫巴勒兹得知情报后率领主力部队与拜占庭人交战。

沙赫巴勒兹将全军驻扎在伊苏斯北部的群山中,在太阳升起前将全军排为两列,前排为铁甲骑兵、后排为随时跟进的步兵。在黎明时萨珊人从山上冲锋而下,这些从头到脚覆盖铁甲的罐头骑兵从山上冲下来时会将毫无准备的乌合之众冲垮,但在希拉克略这种非等闲之辈上却不能奏效。

萨珊铁甲骑兵

希拉克略将全军分为五排,第一排为手持长矛和盾牌的重步兵,第二排为手持标枪、盾牌和身背长剑的重步兵,他们都是肉搏的好手;后三排为弓箭手、投石兵和标枪手等轻步兵,骑兵被希拉克略安排在预备队位置。

拜占庭铁甲骑兵

由于伊苏斯的地形狭窄双方只能正面硬碰,拜占庭重步兵成功抵挡住萨珊铁甲骑兵的冲击,双方开始进行肉搏战。随着太阳的升起自西向东发起进攻的萨珊人被太阳发出的耀眼光芒影响,希拉克略开始让全军进行佯装后撤,萨珊人贸然地进行追击。直射的阳光不仅让萨珊人在追踪过程中拉长了队列,还妨碍萨珊人的及时调整,整支大军的秩序开始陷入混乱。希拉克略开始让大军停止后撤并开始反攻,毫无约束、猝不及防的萨珊人仅仅在遭到拜占庭人第一波打击下就崩溃,前排骑兵的混乱又加剧后排步兵的动荡,很多萨珊人逃往奇里乞亚和卡帕多西亚交界的山地中。

拜占庭持矛重步兵拜占庭重装标枪手

拜占庭人一路追击萨珊人,将他们逼至悬崖边,萨珊人纷纷向拜占庭人投降,萨珊萨珊中的辎重财物也被拜占庭人收入囊中,这也标志萨珊人以失败告终伊苏斯之战。萨珊人虽然惨败但在整体实力上并未受到影响,沙赫巴勒兹成功逃回萨珊王朝,继续被库思老二世委任。希拉克略因阿瓦尔人的压力而被迫返回君士坦丁堡,临走前留下重兵守卫伊苏斯。

阿里奥维特战役

(一)年希拉克略率军占领萨珊王朝西北边疆的阿特洛帕特尼,然后进军至拜火教的重要圣地——甘扎克,不知所措的萨珊人没经大规模抵抗就放弃甘扎克,拜占庭人将甘扎克的5万居民变卖为奴隶,直至冬季才撤回高加索的阿尔巴尼亚地区。

恼羞成怒地库思老二世连续派三路大军讨伐驻扎在高加索的拜占庭人,沙赫巴勒兹率领一路大军从叙利亚北部的重镇尼西比斯出发后经阿特洛帕特尼直接北上高加索,沙欣率领一路大军从比特利斯关隘出发后向东跟踪拜占庭人,沙赫拉普拉干率领一路大军堵住拜占庭人的后路。由于拜占庭帝国在幼发拉底河以东的领地早已丧失殆尽致使孤军深入的拜占庭人无法获得后方支持,很显然库思老二世是将拜占庭人围堵在高加索山麓。

希拉克略的部众虽然精悍但规模却远远不及萨珊人,仅沙欣率领的3万人就超过希拉克略的全部人马,倘若还要分兵与其他方向的敌军正面相抗稀缺的军力必将被敌人进一步削弱,最后陷入敌人的致命合围。希拉克略绝非是在逆境中束手无策的庸才,他很快根据战场形势制定出利用内线优势的逐个击破战略。年希拉克略利用敌方三位将领的争相建功心理用反间计诱使沙赫拉普拉干和沙欣前来追击,自己则让全军移动到亚美尼亚的重镇——提格兰诺塞尔塔,然后突然调头反击,已拉开距离的沙赫拉普拉干和沙欣因彼此首尾不能相顾而被拜占庭人赶入附近的沟壑,沙赫拉普拉干和沙欣的军队受到重创。

(二)素以老奸巨猾、擅长伏击和运用诡计著称的沙赫巴拉兹因在追击行动中也十分谨慎而没有调入希拉克略的陷阱,只要觉得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轻易地发动进攻,在得知希拉克略继续向东进入亚美尼亚腹地后沙赫巴拉兹在追踪时表现得更加仔细小心。拜占庭人渡过阿拉克西斯河后渡过通过凡湖以东的阿帕胡尼克到达当地的小镇赫尔奇蒙克,在那里进行驻扎,沙赫巴拉兹抵达凡湖正北的阿里奥维特后两军以凡湖为斜边互呈直角对峙。狡猾的沙赫巴拉兹注意到孤军深入的希拉克略想要与后方建立直接联系必然会经过小镇阿尔契什,只要在那里提前设下埋伏就会让通过该镇的罗马人遭到沉重的打击,为此沙赫巴拉兹精挑名战力卓著的铁甲骑兵埋伏在阿尔契什,余下仍然停留在阿里奥维特。希拉克略通过间谍获知沙赫巴拉兹的计划,准备趁萨珊人立足未稳之际先发制人,由于阿里奥维特在战前属于拜占庭帝国所以拜占庭人知道己方驻地和敌营之间有小道连通,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拜占庭人还在夜里出动,此举更是击中不擅夜战的萨珊人软肋。

希拉克略严格地执行《战略》中的夜袭要点,在黎明前2小时终止行动进行休息,并集中在敌营外1-2罗里的旷野上,这样既能保持战斗前的隐蔽性又能轻易地投入全部力量进攻。希拉克略为针对萨珊军队中的精锐挑选精锐士兵担任主攻任务,沙赫巴拉兹因从未料到到拜占庭人会在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下发难而没有提前安排岗哨查探,以致于拜占庭人轻而易举地摸到眼皮子底下。拜占庭人排列成多个笔直的小编队,在听到总攻信号后迅速干掉少量哨兵,抵近大营附近时发射箭矢和标枪杀伤那些还在帐篷内熟睡的萨珊人。一些拜占庭弓箭手点燃箭矢射向萨珊人的粮秣辎重,大火立马蔓延至整个营寨,许多萨珊人遭烈焰吞噬。

希拉克略让步兵屠戮那些尚能负隅顽抗的敌人,同时让全军最精锐的铁甲骑兵包抄营地,杀掉那些逃出来的漏网之鱼。当初沙赫巴拉兹将营寨设立在阿里奥维特附近高地上是为自己能够居高临下观察形势,如今却因地势狭隘无法容纳大规模队列,希拉克略深谙莫里斯兵法让全军从三个方向包围敌营,故意留下一个逃生要道。萨珊人为了逃命再也顾不得拼死一搏,结果除沙赫巴拉兹的名侍卫顽抗到底其余普通士卒纷纷溃逃,身在大营的沙赫巴拉兹被迫逃跑,到第二天的太阳高升时这支曾对希拉克略构成重大威胁的军队不复存在。

(三)主营的覆灭也宣告萨珊人的伏击战术破产,希拉克略在搞定第一个目标后直扑尚未做好准备的阿尔契什伏兵,拜占庭人并不急于攻坚,而是不停地向城内投入火把。希拉克略再次包围阿尔契什的三个方位,独留一路让对方逃离,此举也自然加速守军的崩溃,留在阿尔契什的萨珊守军也遭到与阿里奥维特同僚的相同命运。这一仗下来萨珊人损伤2万人,幸存者也大部分沦为俘虏。

萨鲁斯河战役

(一)取得大胜的希拉克略尝试将阿里奥维特城消化为反攻萨珊人的稳固基地,但因缺乏后方的支援和当地亲萨珊的势力不断反抗而只能西撤。看似损失惨重的沙赫巴拉兹还能依靠附庸的帮助收拢溃兵,并继续接收库思老二世的强大后援,等到实力稍有复原时就继续对拜占庭人发起追击。

希拉克略计划从亚美尼亚的山间小道直取幼发拉底河以西的塔兰顿,再向北穿越卡帕多西亚山区后直奔能连通君士坦丁堡的黑海。由于沿途存在许多资源贫瘠的崇山峻岭而不能支撑大军补给,因此希拉克略不得不前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再从阿米达向西渡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后直达东南部的奇里乞亚,利用地中海完成海运补给。此举也必然给予萨珊追兵足够的反应时间,尽管拜占庭人只用7天时间就从凡湖行至底格里斯河北岸,但仍然无法摆脱萨珊斥候的追踪。

拜占庭人的撤退路线

沙赫巴拉兹不断派小股精锐抄近路去骚扰拜占庭人,当拜占庭人路过马提洛波利斯和阿米达时萨珊斥候早已在幼发拉底河畔守候多时,由于两岸都是崇山峻岭拜占庭人只能从先前架设的浮桥通过,萨珊人只是稍加拆毁就逼迫拜占庭人绕远路去寻找其他渡口。萨珊斥候还在拜占庭人的备用线路布满各类障碍,以至于拜占庭人耽搁不少时间,而沙赫巴拉兹始终不率主力部队进行追击。

(二)4个月后拜占庭人终于到达奇里乞亚境内的萨鲁斯河河岸,当拜占庭人渡河后忙于寻找当日的扎营位置时萨珊追兵突然降临,拜占庭人连烧毁浮桥的时间都没有,只能依托地利修筑桥头堡,以最机械的方式阻止萨珊人渡河。

萨鲁斯河的地理位置

向来缺乏攻坚能力的萨珊人只能在对岸徘徊,如意算盘落空的沙赫巴拉兹只好让主力部队在在河岸附近扎营,做出长期对峙的姿态。沙赫巴拉兹还让全军装出一副因长途奔袭而疲惫不堪的示弱姿态,不仅严禁士兵擅自向桥头堡出击,还在遭遇罗马小分队袭击后佯装撤退。

这种诱骗的策略让拜占庭人放松警惕,许多拜占庭士兵渴望主动过桥发起进攻,虽然希拉克略禁止部众擅自过河挑衅,但因自己未能坚决毁掉桥梁导致许多不听指挥的士兵蜂拥挤向对岸。沙赫巴拉兹发现过河的拜占庭人仍能保持良好的行军秩序,为进一步削弱对方体力沙赫巴拉兹让全军放弃营寨,佯退至远离河岸的山谷中。沙赫巴拉兹早已在那里安排大量伏兵,只等拜占庭人自投罗网。原本还算整齐的拜占庭人抵达山谷附近时开始出现松动,整个队列都在移动中变得松垮无序,当拜占庭人进入山路要道间时萨珊伏兵当即截断拜占庭人的后路,原本假装逃亡的萨珊也调头去夹击拜占庭人。沙赫巴拉兹先让弓箭手发生密集箭矢,等到拜占庭人体力耗尽时派精锐铁骑进行冲击,拜占庭人因两侧被山谷所阻而无法逃脱战场,许多人因此当场丧命。

(三)与此同时沙赫巴拉兹不忘去控制桥梁,提前派出预留的人马去河口争夺桥梁,一旦完全锁死那里萨珊人的胜利便唾手可及。希拉克略看到对岸的部下陷入绝境后便毫不犹豫地率领所有留守兵力进行救援,这支人数不算多的援军都是能以一当十的铁甲骑兵,希拉克略本人更是拥有万夫不挡之勇,一下把桥上的萨珊武将斩于马下。恐慌的萨珊人在桥上狭窄的空间内前后挤成一团,不一会希拉克略将桥上缺乏准备的萨珊人全部肃清,随后扑向山谷中的萨珊主力。

萨珊主力因全神贯注地盯着伏击圈而没有注意到希拉克略率领援军到来,首先遭殃的是外围的萨珊轻装弓手,他们既缺乏有效防的护装备又无法抵挡骑兵的冲击,从而迅速陷入混乱局面。部分慌不择路的幸存者将将恐慌情绪散布到附近的萨珊友军中,萨珊主力竟被区区数十名逃兵搅乱,萨珊包围圈开始产生缺口。希拉克略与伏击圈内的拜占庭人夹击一侧的萨珊人,另一侧的萨珊人只能与拜占庭人正面硬碰。希拉克略故意显露出自己的紫袍吸引萨珊武将前来挑战,然后又将他们挑落马下,萨珊人因希拉克略的勇悍而产生混乱,沙赫巴拉兹只能鸣金收兵。

(四)沙赫巴拉兹即使使出大量的计谋也终究不能歼灭勇猛的拜占庭人,更无法阻止希拉克略的撤退计划,加上沙赫巴拉兹率先选择放弃自然是战役的失败方。萨珊人征用的北伊朗和高加索山区的步兵是萨珊王朝最好步兵的力量,但他们与拜占庭步兵正面火拼中时依然难以坚持许久,这也显露出萨珊人偏重骑兵、轻视步兵所带来的结构性恶果。拜占庭步兵虽然衰落但面对战斗力更差的萨珊步兵还是有把握的,萨珊骑兵与拜占庭骑兵相比却没有以前的优势了。

君士坦丁堡战役

(一)由于拜占庭帝国在战略层面的失误与纵容导致东部地区的防御总是支离破碎,当内部纷争还没有解决时外部强敌又趁火打劫,福卡斯之乱和希拉克略起义时期拜占庭帝国在两河流域北部的要塞迅速被萨珊人攻克,接着亚美尼亚和卡帕多西亚也被萨珊人攻陷。拜占庭人一面忙着平息内斗一面向东部派出部队进行支援,在蓄势待发的萨珊人面前拜占庭人一溃千里,比提尼亚、罗德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和卡尔西顿接连陷落。君士坦丁堡内的军民可以隔海望见萨珊人的锦旗,君士坦丁堡和周围的希腊、色雷斯成为待宰的羔羊。

拜占庭帝国因叙利亚和埃及的陷落而损失大量的粮食供应,希拉克略只能通过发行新的小额货币来重振财*,并用辞退多余官员和抄家等手段搜集军费。好消息的是教会在危难的时刻向希拉克略捐出大量的资金,先前萨珊人进入耶路撒冷破坏基督教的圣物,这些举动让教会难以忍受,从而大力资助希拉克略的反攻行动。教会融化教堂内一切金属礼器铸成金币资助希拉克略,数万名教徒也参军保卫国家,希拉克略率领这些教徒夺回巴勒斯坦。

(二)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强势反扑库思老二世预感自己的伟业受到威胁,拉克略的军事天赋和麾下军队的战斗意志超乎了萨珊人对过往拜占庭军队的认识,库思老二世为了保住叙利亚和埃及将战火引入小亚细亚,同时联络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自内亚的阿瓦尔人控制着众多斯拉夫部落和保加尔人,他们的领地从东方的乌克兰平原延伸到西面的匈牙利和德意志东部,整个拜占庭帝国的北方边境都笼罩在阿瓦尔人的阴影下,这也让他们成为库思老二世的最佳拉拢对象。

年萨珊人开始煽动阿瓦尔人入侵巴尔干半岛,阿瓦尔人和那些斯拉夫附庸席卷色雷斯和马其顿等地的多个据点,若萨洛尼卡城坚守那么阿瓦尔人早就杀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年在亚洲作战的希拉克略不得不返回欧洲和阿瓦尔人谈判,希拉克略向阿瓦尔人缴纳20万金币和贡献人质后就劝退了阿瓦尔人。当库思老二世再次面临希拉克略的强势反扑时决定自己在亚洲拖住希拉克略,然后再煽动阿瓦尔人南下入侵拜占庭帝国。年阿瓦尔人派出8万大军再次南下,他们采用绕城和劫掠郊野的方法直抵君士坦丁堡门,沿途的拜占庭城市竟然没有一个敢出城截击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并非只是会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工程师能够建造手拉式投石机,还用斯拉夫人打造的攻城塔和战船进行攻坚战。

阿瓦尔人的投石机

三面环海的君士坦丁堡自建城以来就以易守难攻就以易守难攻,历任拜占庭皇帝都会在此花费大量力气营建防御设施。狄奥多西二世令建造的陆上城墙就是君士坦丁堡最坚固的防线,高12米、厚5米的城墙外部包裹精心切割的石灰岩块,整个狄奥多西城墙分布着96座高20米的塔楼,这些六角形或八角形的防御塔楼彼此间隔55米,恰好是古代大部分弓弩的有效射程,任何进攻一座塔楼的敌人都会面临至少两座临近塔楼的火力压制。

狄奥多西城墙上的塔楼

狄奥多西城墙本身还设有双侧结构,内墙之外的20米还有矮一截的外墙防御,这些高5.8米、厚2米的第一道防线也有96座防御塔楼,由于外墙矮于内墙杀入这里的敌人很快会面临后方防线的连续还击。在外墙之外15米还有深10米、宽2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内侧还有高1.5米的防御胸墙,可以供守军阻击那些填埋河道的敌人。

君士坦丁堡的双层城墙和护城河的结构

在攻城火炮成熟之前这样的防御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尽管阿瓦尔人带着公元7世纪的攻城器械,其技术未必比得上拜占庭人掌握的技术。阿瓦尔人的投石机简便而迅速,只需要几个部件就能够组装战斗,但在射程方面却没有优势可言。拜占庭守军使用的弩炮虽然威力比不上投石机,但在射程上却不吃亏,弩炮在城墙上进行居高临下的射击则效果更佳。

三面环海的君士坦丁堡

双方仅在远程武器对攻阶段就长达一个多月,由于射程相仿对精确度的考验就显得更为重要,拜占庭弩炮在这方面无疑是有优势的,阿尔瓦人的抛石机仅仅是破坏城墙结构、压制守军火力。阿尔瓦人因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驱动重石而疲惫不堪,而拜占庭人因只需进行省力的装箭和拉弦的工作而节省不少体力,而且阿尔瓦人的投石机没有摧毁君士坦丁堡城墙的能力,这就让仅仅人的守军有效地挡住了8万进攻者。阿尔瓦人还尝试用装有轮子的攻城塔去强攻城墙,结果抵达第一道城墙时就被塔楼上射来的火箭摧毁。有限的攻城塔只能为阿瓦尔人开辟几条狭窄的进攻通道,拜占庭人可以通过各城墙与塔楼间的通道迅速调集重兵防御,因而能轻松遏制敌军的势头。

(三)君士坦丁堡的百万人口规模非常容易遭受饥荒威胁,一旦粮食的供应出现困难守军的战斗力和士气都会大打折扣。然而无论是萨珊人还是阿瓦尔人都无法截断君士坦丁堡的海洋供给线,君士坦丁堡自建城以来就有控制附近海区的重任,通过掌控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海域享受四方运来的粮食供给,当埃及落入萨珊王朝手里时乌克兰地区的粮食就从黑海不断向君士坦丁堡输入。萨珊王朝因只控制波斯湾、亚丁湾和印度洋各地而没有多少海军部队,当萨珊人进攻罗德岛时依靠的是强征来的船只,等到阿尔瓦人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才开始打造大量的战舰进行救急,缺乏造船技术萨珊人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打造大量的战舰,在君士坦丁堡围攻战的前一个月里萨珊人几乎是一个旁观者。如果萨珊人拥有渡过海峡的能力早就在君士坦丁堡展现优越的攻城技巧,他们不仅能制造强大的塔楼和攻城锤,还在挖掘地道的方面非常出色,这样的技能远比只会用投石机阿瓦尔人还要有效。

拜占庭海军舰队牢牢的控制住马尔马拉海的各口岸,不仅确保粮食能源源不断运输,还能让萨珊人只能作壁上观。阿尔瓦人的海军力量只有斯拉夫人的一些小船,他们的船不仅小且性能很差,海战技巧也几乎没有。拜占庭海军的轻型罗德蒙战舰尽管取消古典时代的战船撞角也可以利用加速度去撞翻斯拉夫人的小船,拜占庭海员比斯拉夫人更懂得如何在颠簸的平台上保持稳定性,还处于部落阶段的斯拉夫人也没有匹敌拜占庭人的远射弓弩,最终斯拉夫舰队一败涂地。

拜占庭的罗德蒙战舰

完成船只筹集的萨珊人渡海而来,他们比斯拉夫人更不懂得海战,大量来自内陆和山地的萨珊人被摇曳的船只晃得头晕眼花,当萨珊战舰被拜占庭战舰击沉时不通水性的萨珊人也鲜有生还机会,就这样萨珊人的进攻尝试也化为泡影。

(四)阿瓦尔人仍在陆上进行猛攻,他们低效的手段无法对君士坦丁堡的城防体系造成有效的破坏,斯拉夫人和萨珊人的海战失败也让拜占庭守军根本不用抽调有限的正面防御力量。1个月后阿瓦尔人在吃光当地的补给品后陷入饿肚子的境地,只能离开战场。身在卡尔西顿的沙赫巴勒兹因不帮助对岸的阿尔瓦人而受库思老二世的猜忌,生性多疑的萨珊皇帝秘密派接替沙赫巴勒兹的将领处决他。这位接替沙赫巴勒兹的将领落入身在亚洲战场的希拉克略手中,希拉克略派使者将从这位将领搜来的书信转交给沙赫巴勒兹,沙赫巴勒兹立即背叛库思老二世,带着麾下占据叙利亚和埃及,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纵观整场攻防大战拜占庭守军的优势首先来自君士坦丁堡本身的优越地理位置,规模巨大的阿瓦尔人因缺乏海军只能从有限的陆地进攻,数量优势被大大削弱。对岸缺乏海军的萨珊人因被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而只能干着急,这就是沙赫巴勒兹为什么没有行动的原因。拜占庭守军的更多优势则来自他们的先进技术,古典时代的先辈们遗留下的城防技术一次次帮助守城者化险为夷,在5世纪基本完工的城墙不仅可以经受住7世纪敌人的攻击,还可以在千年里承受住各类新式火炮的摧残,倘若不是拜占庭帝国的科技水平陷入停滞很难想象这座城市的防御系统会被升级到什么程度。阿瓦尔人从东方带来的依靠人力、而非技术的手拉式投石机无法奈何君士坦丁堡的城防体系,甚至连低于君士坦丁堡防御等级的城市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破坏。

尼尼微战役

(一)年希拉希拉克略将实力强大的北高加索蛮族可萨人拉拢至己方阵营,可萨人是西迁的回纥人中的一支。公元5世纪时北魏大破高车,许多回纥部落被迫西迁,没走的回纥人成为葛萨部。年君士坦丁堡战役进行时希拉克略赠送西突厥首领统叶护可汗大量珍贵的礼物,并将拜占庭公主尤多西娅·艾彼法尼娅许配给统叶护可汗,作为回报统叶护可汗派4万大军侵扰萨珊王朝北疆。

可萨人西突厥汗国

年希拉克略获得可萨人的支援后前往高加索战区,此时西突厥人正在猛攻第比利斯,拜占庭-可萨联军和西突厥人在半年内肃清高加索内的萨珊驻军和亲萨珊势力,两路大军兵锋直指萨珊王朝的北方要地——阿特洛帕特尼。联军一度杀至米底名城埃克巴塔纳,然后希拉克略决定南下美索不达米亚,继续把战火引至萨珊王朝的经济重区。

(二)联军从拉万杜兹隘口进入查马伊塔地区,然后向西翻越扎格罗斯山脉的峻岭后渡过大扎布河到达位于平原地带的尼尼微附近。

联军的行军路线

联军的举动让泰西封当局非常震惊,深怕自己的京畿核心遭兵祸毁灭,库思老二世已经派沙赫拉普拉干率军与联军交战,无奈沙赫拉普拉干只有骑兵而挡不住联军的行动。由于库思老二世与沙赫巴拉兹的关系决裂导致萨珊王朝失去几乎所有能征善战的部队,面对这种无兵可遣的情况库思老二世只能将王室直属的精锐部队送往前线,库思老二世因出于懦弱和推卸责任考虑而出于懦弱和推卸责任考虑,转而任命水平二流将领拉赫扎德赫担任指挥官。

库思老二世时期的萨珊王朝

拉赫扎德赫早年在沙赫巴拉兹麾下担任要职,也有一些军事经验,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责任还是超越拉赫扎德赫应有的能力水准。拉赫扎德赫派斥候探查对手时发现希拉克略因获得可萨人和西突厥人的支援而涨到9万之众,人数仅有人的拉赫扎德赫开始在敌营所在的河流下游3英里处修筑堡垒,拉赫扎德赫多次写信催促库思老二世派遣更多的援军前来支援,企图用长期消耗的战略将联军困死在尼尼微。倘若上述策略能够顺利实施那么对远道而来的希拉克略无疑会受到的沉重打击,幸运的是库思老二世在这个关键时刻对自己任命的主将失去信任,以解除职务等恐吓手段威胁拉赫扎德赫立即发兵交战,只给拉赫扎德赫铁甲骑兵。

拜占庭人在一次侦察中俘虏多名萨珊将官,他们因经受不住严刑拷问而将库思老二世支援拉赫扎德赫援军的情报透露给希拉克略,希拉克略决定在萨珊援军到达前向拉赫扎德赫发起进攻,被库思老二世威逼的拉赫扎德赫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联军挑战,双方在尼尼微城外15英里处的空旷原野进行决战。希拉克略将全部步兵以密集方阵的形式部署在中军,其中披甲持盾的重步兵位居第一线,弯弓搭箭的轻装射手位居第二线,最精锐士兵位居第三线;希拉克略将全部铁甲骑兵安排在预备队位置,普通骑兵分布在全军的两翼。拜占庭人从突厥人引入的马镫技术让骑术本不不娴熟的拜占庭人在混战中可以获得更大的稳定性,等于变相削弱萨珊人的非对称优势。拉赫扎德赫将重步兵布置在第一线,将装备复合弓的射手布置在第二线,将骑兵分布在两翼,最精锐的不死军骑兵担任全军的总预备队。萨珊军队中来自高加索、里海南岸的步兵在训练、装备和战术都胜过两河流域的步兵,不比对方的步兵弱。

希拉克略自恃兵力优势让全军直接发起进攻,拉赫扎德赫让弓箭手阻滞对手的攻势,由于开战的时间是薄雾笼罩的日出时分微弱的阳光不足以穿透战场上薄雾,萨珊人被这些自然屏障限制视野,导致萨珊人的箭雨失去了准头,联军因此能轻松靠近萨珊人。当双方步兵进行肉搏战时拉赫扎德赫派两翼的骑兵包抄敌人,拜占庭骑兵因装备马镫而能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再加上西突厥人和可萨人的骑兵支援让数量很少的萨珊骑兵立马溃败,联军骑兵开始包抄萨珊人。

原本被拜占庭人轻视的萨珊步兵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顽强,由于拜占庭步兵经历漫长的退化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古典时代的先辈,反倒是萨珊北部的山区士兵依旧保留着古朴的希腊化和波斯传统,不仅会投掷密集标枪还会使用坚固的盾墙抵挡冲锋,就连迂回突击的联军骑兵也被萨珊步兵驱逐出去。希拉克略利用骑兵数量的优势让骑兵不停地包抄萨珊人两翼,拉赫扎德赫尝试派不死军骑兵抵挡敌方骑兵的包抄,即使受过刻苦的训练不死军骑兵能战胜拜占庭骑兵,也打不过强大的西突厥骑兵和可萨骑兵,不死军骑兵立马就败下阵来。

萨珊北部的山区步兵

联军骑兵继续袭击萨珊人侧翼,这时的萨珊人虽然一支奋死抵抗但萨珊阵线早已千疮百孔,经过11个小时的惨烈搏杀后萨珊人全面溃败,联军击毙名敌军、俘虏名敌军,拉赫扎德赫也战死,只有少量的萨珊骑兵突围成功。联军洗劫库思老二世的王宫——达斯塔格德,掠夺吨黄金和大量珍宝,库思老二世开始重整力量保卫泰西封。联军因纳拉万河上的桥梁倒塌而无法通往泰西封,西突厥人和可萨人在掠夺大量的财富后回师,希拉克略则率领自己的人马去夺回失去的土地。

(三)年早已厌倦穷兵黩武*策的萨珊人推翻库思老二世后拥立他的儿子卡瓦德二世为帝,卡瓦德二世将库思老二世处死后与希拉克略求和,将萨珊人占领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全部还给拜占庭帝国,除了沙赫巴勒兹占领的叙利亚和埃及外拜占庭帝国在东方失去的土地全部夺回。年卡瓦德二世遭遇谋杀,卡瓦德二世的7岁儿子阿尔达希尔三世被贵族推上王位,割据一方的沙赫巴勒兹萌生出篡位之心,并对希拉克略说如果拜占庭人帮助自己登上萨珊王位后将埃及和叙利亚地区还给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答应帮助沙赫巴勒兹。几个月后沙赫巴勒兹在希拉克略的帮助下攻破泰西封,阿尔达希尔三世在城破后被杀,作为约定沙赫巴勒兹将埃及和叙利亚还给拜占庭帝国。沙赫巴勒兹完全低估萨珊家族在波斯人中的巨大号召力,在篡得王位的同时沙赫巴勒兹将自己置于广大波斯人的对立面上,因此沙赫巴勒兹登基称帝后反对者是层出不穷。沙赫巴勒兹也深知其中的危险而在次出行必定带百名护卫跟随,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死在这些侍卫之手,沙赫巴勒兹的侍卫法鲁赫因不满沙赫巴勒兹夺取萨珊王权的非法行径而密谋联合一些人刺杀他,当沙赫巴勒兹外出游猎归来时法鲁赫找到机会,按照萨珊王室惯例皇帝出行时全副武装的侍卫会提前被安排在道路两边,当沙赫巴勒兹骑马经过法鲁赫面前时一堆侍卫纷纷向沙赫巴勒兹投掷手中的长矛,沙赫巴勒兹命丧当场,仅仅在位两个月,卑路斯二世被萨珊贵族拥立为帝。

雅穆克战役

(一)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造成阿拉伯半岛内社会经济、*治发展极不平衡。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居民是以游牧为生的阿拉伯贝都因人,他们因逐水草而居而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不仅割据一方还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发动战争。年麦加莱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诞生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男孩,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年穆罕默德在麦加进行传教活动,不久在麦加建立以乌玛为形式的*教合一的*权,穆罕默德成为麦地那宗教、*治、军事和司法的最高领袖。

阿拉伯骑兵

为巩固麦加*权穆罕默德组织穆斯林武装,这支武装基本由阿拉伯骑兵组成。至年间穆斯林武装经过白德尔之战、吾侯德之战和壕沟之战基本消灭麦加贵族的反抗势力,年穆罕默德逼迫麦加的所有贵族接受伊斯兰教,并让麦加贵族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相继信奉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至此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年穆罕默德病逝,他的女婿艾布·伯克尔继位。

(二)艾布·伯克尔率领阿拉伯人踏上对外扩张的征途,当时阿拉伯人面临的对手有两个,一个是拜占庭帝国,一个是萨珊王朝,这两个帝国都处于衰落的节点,尤其是萨珊王朝已经处于灭国的边缘,艾布·伯克尔将扩张的第一个目标瞄准实力较弱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对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两大帝国对他们的了解,由于阿拉伯人长期作为双方的佣兵参与拜占庭-萨珊战争而十分熟悉他们的战略战术,这种宝贵的经验也为阿拉伯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拜占庭人一直将防御重点放在叙利亚北部对抗萨珊王朝,对南方的阿拉伯人毫无防备,这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伏笔。年艾布·伯克尔让将领哈立德率3万大军横穿沙漠远征美索布达米亚,年哈立德在艾季纳代因战役中击败拜占庭的边防部队,年哈立德占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

(三)年希拉克略让大将瓦汉率5万大军增援叙利亚,自己则坐镇安条克,哈立德决定先退出大马士革以避其锋芒,然后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让拜占庭人因远道而来而产生疲惫,当拜占庭人被哈立德引诱至雅穆克河畔时哈立德立即列阵迎战。冒着酷暑前进的拜占庭人在阿拉伯轻骑兵地不断骚扰下导致抵达战场时已经疲惫不堪,而以逸待劳的阿拉伯人却战意高涨。拜占庭全军分为四队,前两队为骑兵、后两队为步兵,没有设立预备队。在这样的布置下拜占庭步兵主要依靠弓箭和标枪等投射武器进行作战,而不是以步兵方阵的近战优势击溃对手,准备利用骑兵力量来完成制胜一击。连年的战乱和受创的国力并不能让拜占庭帝国支撑一支足够强大的骑兵力量,拜占庭骑兵虽然学习波斯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些特点,但也只学得了些皮毛。阿拉伯全军也分为四队,第一队为剑盾步兵,第二队为长矛步兵,第三队为弓箭手,哈立德将四分之三的骑兵放置在第四队,剩下的四分之一的骑兵作为预备队。阿拉伯军队中的骑兵并不是自己的强项,相比拜占庭骑兵而言他们更适应阿拉伯地区的气候,阿拉伯因长期作为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的雇佣军而非常熟悉对手的套路。

第一天拜占庭人发起试探性进攻,但未突破阿拉伯步兵的防线。第二天拜占庭人从两翼包抄阿拉伯人,试图利用数量优势展开的正面宽度包围人数偏少的阿拉伯人,哈立德让骑兵预备队解除拜占庭人对左右两翼的包围。第三天拜占庭人将主攻方向放在阿拉伯右翼,哈立德让预备队和左翼骑兵夹击拜占庭右翼,同时让右翼骑兵侧击拜占庭左翼,哈立德再次挫败拜占庭人的包抄企图。第四天拜占庭人继续主攻阿拉伯右翼,同时在阿拉伯正面进行强攻,哈立德将骑兵预备队分为两路进行支援,拜占庭的正面和左翼在骑兵预备队的夹击下付出惨重的伤亡。第五天双方休战,哈立德将骑兵预备队集中在右翼,准备对拜占庭左翼发起总攻,同时趁夜派一支骑兵分队占据雅穆克河渡口,以截断拜占庭人的后路。第六天双方展开决战,哈立德趁双方步兵相持时让右翼对拜占庭左翼发起总攻,瓦汉打算抽调一部分右翼骑兵支援左翼,他的援军尚未部署完毕时拜占庭左翼被阿拉伯人击溃,阿拉伯右翼开始与己方步兵夹击拜占庭中军。打算支援左翼的拜占庭骑兵因受到败兵的冲击而溃逃,拜占庭右翼因被瓦汉抽走一部分人马导致实力削弱,也被阿拉伯人击溃,阿拉伯左翼也过了夹击拜占庭中军。拜占庭中军在夹击的情况下被迫后撤,他们在雅穆克河畔时遭到阿拉伯的骑兵分队夹击,拜占庭中军在四面的夹击下损失惨重,瓦汉也死于乱军之中。

已经无力回天的希拉克略被迫率残部撤退,当希拉克略撤退至叙利亚边界时突然放声痛哭,仰天长叹道“美丽的叙利亚永别了”。年阿拉伯人占领巴勒斯坦,年阿拉伯人占领整个叙利亚,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年阿拉伯人占领利比亚。年希拉克略在拜占庭帝国丢城失地的情形下去世,临终前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希拉克略二世和康斯坦丁三世为共治皇帝。

二、君士坦丁三世

(一)君士坦丁三世是希拉克略的长子,年希拉克略去世,君士坦丁三世奉命与弟弟希拉克略二世为共治皇帝。3个月后君士坦丁三世去世,希拉克略二世成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皇帝。

三、希拉克略二世

(一)希拉克略二世是希拉克略的次子,年希拉克略去世,希拉克略二世奉命与兄长君士坦丁三世为共治皇帝。3个月后君士坦丁三世去世,希拉克略二世成为拜占庭帝国唯一的皇帝。太后马尔缇娜迫害君士坦丁三世的支持者,军事长官瓦伦丁和菲拉格利乌斯等大臣携君士坦丁三世的儿子君士坦斯二世逃至卡尔西顿,瓦伦丁煽动军队逼迫马尔缇娜任命君士坦斯二世为共治皇帝,不甘失败的马尔缇娜同时任命君士坦斯二世和她自己的两个儿子——玛丽努斯和大卫为共治皇帝,这下彻底激怒君士坦斯二世和军队。元老院召开会议宣布废黜希拉克略二世,将希拉克略二世和马尔缇娜流放至罗德岛,宣布君士坦斯二世为新任皇帝。年希拉克略二世和马尔缇娜神秘去世。

四、君士坦斯二世

太后乱*

(一)君士坦斯二世是君士坦丁三世之子,年君士坦丁三世神秘去世后马尔缇娜开始乱*,利用太后的权威排除异己,军事长官瓦伦丁发动叛乱拥立君士坦斯二世为帝。4个月后元老院废除希拉克略二世,并将希拉克略二世和马尔缇娜流放,承认君士坦斯二世的帝位。年希拉克略二世和马尔缇娜神秘去世,马尔缇娜乱*宣告结束。

丢城失地

(一)年君士坦斯二世派瓦伦丁率军对阿拉伯人进行反击,但被阿拉伯人击败。瓦伦丁害怕因为战败失去巨大的权势而召集愿意追随他的军队发动叛乱,要求君士坦斯二世任命自己为共治皇帝,大部分军队因君士坦斯二世均受元老院、教会、民众均拥戴而不支持瓦伦丁,瓦伦丁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年阿拉伯将领阿慕尔·本·阿斯占领埃及和利比亚,君士坦斯二世年在收到许多埃及人民的求援信后决定派将领曼努埃尔率军南下埃及,阿拉伯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派阿穆尔抵御拜占庭人。年拜占庭人因规模不足、补给线漫长而在尼基昂被阿拉伯人击败,拜占庭人只能带着大批埃及难民北撤。

(二)年北非总督格里高利自立为帝,阿拉伯人趁乱入侵北非,年阿拉伯将领阿布达拉伊本萨阿德在苏菲图拉战役击败格里高利,拜占庭官员根纳迪乌斯自立为总督,宣布效忠君士坦斯二世后抵抗阿拉伯人。根纳迪乌斯缴纳33万索丽德的贡金后阿拉伯人撤退,年君士坦斯二世罢免根纳迪乌斯。年君士坦斯二世颁布《信仰模式法令》,下令不再坚持基督一志论的官方地位,同时禁止对任何基督神性问题的讨论,然而强制禁止并未解决宗教分歧。年基督教徒马丁未得拉文纳总督奥林匹斯同意的情况下就任罗马主教,马丁还召集名小教区神职人员召开拉特兰会议,在会议中谴责君士坦斯二世禁止人们讨论神学问题。君士坦斯二世派奥林匹斯去罗马捉拿马丁,奥林匹斯却和马丁联手叛乱,年新任总督迪奥多利平息叛乱,奥林匹斯和马丁以叛国罪被流放到克里米亚。随着叛乱被镇压强制的言论管制开始起效果,宗教争论开始消停下来。

(三)年阿拉伯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一世率军攻克小亚细亚的凯撒利亚,进一步进攻阿莫里昂时被拜占庭人击退。年阿拉伯人占领亚美尼亚,年亚美尼亚人因阿拉伯帝国征收的税负太过沉重而向拜占庭帝国求援,君士坦斯二世派遣军队协助亚美尼亚人起义,拜占庭人成功将亚美尼亚西部并入帝国版图。

船桅之战

(一)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大举扩张让拜占庭帝国措手不及,东部各省的居民也因连年征战增加的赋税而怨声载道,于是阿拉伯人只花很短的时间就将富庶的巴勒斯坦、埃及和叙利亚收入囊中。阿拉伯人继续派兵袭扰小亚细亚半岛和高加索地区,同时发展全新的海军部队以准备封锁爱琴海,如果计划成功阿拉伯人可以将拜占庭帝国与亚洲边区完全割裂。阿拉伯埃及总督阿卜杜拉·本·赛尔德在亚历山大港等主要港口打造战舰,依靠大量投诚的埃及海员帮助很快就完成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海军部队。年准备就绪的艘阿拉伯战舰从埃及出发,由于此前阿拉伯人占领塞浦路斯、罗德岛和克里特岛而没有遭到拜占庭舰队的拦截,阿卜杜拉·本·赛尔德等上层误以为己方已经成功握有制海权,然而拜占庭人早有准备,利用更加丰厚的基础扩编出大规的模舰队。

阿拉伯舰队推进至小亚细亚半岛西南部的吕基亚海岸时艘拜占庭战舰也靠近那里,不一会拜占庭舰队发现阿拉伯舰队,此时阿拉伯人正忙于打劫吕基亚海岸上的凤凰港,有半数的阿拉伯人在船上,当发现规模庞大的拜占庭战舰朝自己靠近时便慌忙登船逃离。刚刚起步的阿拉伯海军将领因普遍不信任埃及海员而不愿在单艘船上安排太多划桨,对比拜占庭战舰中上下两排布置的船桨这些阿拉伯战舰少之可怜,因此阿拉伯战舰的速度非常有限,被拜占庭舰队追上,阿拉伯人意识到自己无力脱逃后不得不返身迎战,选择以背靠海岸的方式迎敌。

(二)初涉大海的阿拉伯人也并非全无优势,阿拉伯海军决策层认为海战制胜的关键还是在于近距离搏杀,因此阿拉伯战舰普遍被非常高大以便士兵能在激战中居高临下,阿拉伯工程师还特意将弩炮和投石机等重型武器安装在战舰上,为了在近战开始前尽可能地多杀伤对手,此外还有不少的阿拉伯水手曾在拜占庭舰队中服役。在拜占庭人看来在海上活动的阿拉伯人更像一群海盗,何况拜占庭舰队的规模是阿拉伯的2倍,即便逐船消耗都能顺利赢下。然而拜占庭海军的真实优势远没有他们自己所想的那样巨大,数个世纪以来拜占庭人因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断将战舰做轻型化处理,这是与整个地中海鲜有能与拜占庭人抗衡的力量有关。除保留象征性的撞角和轻型护板外拜占庭人几乎拆除所有能增加作战优势的装置,常被部署在船艏的弩炮和较大的载台也被拆除。拜占庭战舰上的重步兵数量迅速下滑,几乎退化到完全靠弓箭手提供输出的尴尬地步,拜占庭海军将领们也更加醉心于做紧密的队列调整,期望以更高的驾船技术逼迫对手就范。

拜占庭两翼的舰队利用数量优势实施包围,企图将背靠海岸的阿拉伯舰队封锁在那里。拜占庭将领为了不留空隙用铁链将有船只按分队相互绑定,确保包围阵列的严密性,实际上拜占庭人失去本方战舰的机动性优势,反而更利于阿拉伯人的强硬打法。身处险境的阿拉伯人也将所有船只相互绑定为一个巨大的横队,径直向拜占庭中路冲锋,阿拉伯人在战舰启动时用抛石机和弩炮轰击拜占庭战舰,当双方靠近时船上的阿拉伯弓箭手投射密集箭矢、投矛和标枪横扫甲板。对面的拜占庭人因只配有轻型锁子甲或只有单纯装备盾牌而被阿拉伯人的几轮远程攻击打懵,拜占庭人因阿拉伯战舰高大而无法有效地还击,此时拜占庭中路的舰队被阿拉伯舰队的巨大钩爪勾住,士气大振的阿拉伯人纷纷纵身从高处的甲板跃下,然后利用自己的步兵优势占据一个个拜占庭战舰。拜占庭两翼的战舰因害怕高耸的阿拉伯战舰而斩断铁链逃跑。这时风暴来临,运载大型攻城器械的阿拉伯战舰因重心不稳而大量倾覆,无法立即乘胜追击,拜占庭舰队也因风暴的影响而不敢进行反败为胜的策略。无论如何拜占庭人的地中海霸权已被彻底打破,凤凰港之战的溃败无疑是为阿拉伯人打开通往帝国中枢的大门。

(三)船桅之战之后君士坦斯二世改进拜占庭海军的装备配置,加大船体和加强远程的打击能力,避免发生肉搏战。年阿拉伯帝国发生内战,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遇刺身亡,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即位为哈里发,野心勃勃的穆阿维叶一世对此非常不服而发动叛乱,因此阿拉伯人停止对拜占庭帝国的扩张。年穆阿维叶一世取得内战胜利,君士坦斯二世以庆祝穆阿维叶一世取得*权为由与穆阿维叶一世进行和谈,双方在短时间内没有进行战争。

军区制改革

(一)年至年间君士坦斯二世开启大规模的内*改革,即著名的军区制改革。君士坦斯二世将叙利亚的难民安置在皮西迪亚和卡帕多西亚地区,并给他们分配土地,将他们变为农兵,任命他们的指挥官代管地方行*事务,在此地建立东方军区。君士坦斯二世将亚美尼亚难民安置在本都和亚美尼亚西部,在那里建立亚美尼亚军区。君士坦斯二世将残余的中央军安置在比提尼亚,在那里建立奥普提玛顿军区。君士坦斯二世将巴尔干军民安置在吕底亚地区,在那里建立色雷斯军区。君士坦斯二世在帝国各地建立大量的要塞,还建立5个国家仓库以存储和统一粮草和装备的调配,各军区各有一座仓库、中央有一座仓库。

(二)君士坦斯二世对央*府进行精简,将原来的2名官员精简至人,以便高效运转。君士坦斯二世设立首席大臣以便统一管理财*事务,取代原有的财*大臣、圣库伯爵、皇家私产伯爵。君士坦斯二世设立邮*大臣,管理信息与情报事务及其相关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如道路、驿站、间谍部门等。君士坦斯二世设立军需大臣以便统一管理军队人事,取代近卫军长官负责的军队后勤。总理大臣仍被君士坦斯二世定为文官之首,司法大臣仍被君士坦斯二世定为帝国的最高司法长官,新的五首相构成中央*府的核心。新*府的构架大大简化拜占庭帝国的官僚体系和军事体系,也大大提高拜占庭帝国的行*管理和军事响应的效率,官职的减少和权力的集中破坏拜占庭帝国体制的稳定性,地方管理中的军*合流最为明显。

死于谣言

(一)年君士坦斯二世前往南意大利征战伦巴德人,迅速收复塔兰托、路特拉、卡拉布里亚和撒丁岛,但在攻打贝内文托和卡普阿过程中失败。君士坦斯二世长期停留在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不久有谣言称君士坦斯二世准备迁都叙拉古,君士坦斯二世被谣言闹得失去人心,最终被自己的随从刺杀。年众人拥立君士坦斯二世儿子君士坦丁四世继位。

五、君士坦丁四世

(一)君士坦丁四世是君士坦斯二世之子,年君士坦斯二世长期享乐于叙拉古的生活而遭到人们的不满,几名叛乱的士兵将君士坦斯二世刺杀,身在君士坦丁堡的君士坦丁四世被众人推举为皇帝。

(二)年阿拉伯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率军围攻君士坦丁堡,阿拉伯人强攻四年也没有攻下君士坦丁堡。年拜占庭人用希腊火击溃围城的阿拉伯人,希腊火是一种火焰喷射器,以后就成为拜占庭人的独门暗器。拜占庭人乘胜出击在安纳托利亚击败阿拉伯人,暂时解除阿拉伯人的威胁。

(三)年君士坦丁四世召开第三次君士坦丁堡会议,再次确认加采东宗教会议的决议,并宣布基督教一性论是异端,此后帝国境内大部分的一性论教徒都被驱逐,被驱逐的教徒投奔到埃及科普特教会区。年君士坦丁四世因饮食不当突发痢疾,最终死于腹泻,他的16岁儿子查士丁尼二世继位。

六、查士丁尼二世

(一)查士丁尼二世是君士坦丁四世的儿子,年君士坦丁四世英年早逝,仅16岁的查士丁尼二世继承这份庞大的家业。查士丁尼二世继位之初阿拉伯人愿意与拜占庭帝国和平相处,然后查士丁尼二世把精力放在巴尔干半岛上,年查士丁尼二世对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夺回斯拉夫人占领的萨洛尼卡。查士丁尼二世强迫斯拉夫人向拜占庭帝国俯首称臣,又把大批斯拉夫人迁移至小亚细亚地区,让他们恢复那里的生产、经济和国防。查士丁尼二世的移民*策不仅强加于斯拉夫人,还强加于居住在叙利亚边境的马尔代特人。马尔代特人世代居住在大山里,对各处山隘险要了如指掌,经常帮助拜占庭帝国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当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议和之后查士丁尼二世便将马尔代特人迁往内地和沿海。查士丁尼二世还把一大批塞浦路斯人迁到基齐库斯附近,并在那里建立新城,取名为查士丁尼城。这样一来塞浦路斯的许多城镇荒废,岛上的许多居民因不愿离开故土家园而在迁徙中纷纷逃亡。查士丁尼二世的移民*策虽然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但给这些地区的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许多平民对查士丁尼二世不满。

(二)年阿拉伯人入侵拜占庭帝国,斯拉夫人集体叛变投奔阿拉伯帝国,查士丁尼二世被迫与阿拉伯人议和。在宗教方面查士丁尼二世采取与罗马教皇对抗的*策,甚至派人到罗马城准备拘捕罗马教皇圣塞吉阿斯一世,这一做法激怒意大利民兵发动叛乱保护罗马教皇,查士丁尼二世被迫停止拘捕罗马教皇的行动。查士丁尼二世的刚愎自用危害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他身边的两位近臣——斯蒂芬和塞奥多布斯更是为虎作伥、残忍贪婪,对自己的*敌一概采取无情的镇压态度,监牢里关满了各类人犯。曾经在征服亚美尼亚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利昂提乌斯也因图谋不轨罪入狱,利昂提乌斯因此对查士丁尼二世恨之入骨,发誓要寻机报复。

(三)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查士丁尼二世重新起用利昂提乌斯,这对利昂提乌斯来说是个复仇的好机会。利昂提乌斯在希腊军区发动叛乱,一路攻至君士坦丁堡,不满查士丁尼二世统治的军民开城迎接利昂提乌斯。利昂提乌斯找到查士丁尼二世后将他押到竞技场,当着千千万万民众的面割掉查士丁尼二世的鼻子,不久利昂提乌斯将查士丁尼二世流放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年查士丁尼二世杀回君士坦丁堡再次复位。

#世界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罗马之拜占庭帝国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