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长征,再出发革命号子黄安谣央广网
TUhjnbcbe - 2023/4/3 10:51:00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编者按:“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黄安谣》在湖北省红安县传唱至今,也牵动着当地人灵*深处的记忆。伴随着革命号子《黄安谣》,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并走出了两支长征队伍——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新长征,再出发》系列报道今天推出《革命号子黄安谣》。

央广网黄冈6月26日消息(记者左艾甫黄冈台记者董念松)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经过一晚的大雨冲刷,天空明净透彻。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上,行人不多。70岁的张行刚吃过早饭,手里端着一杯绿茶,悠然地哼唱着《黄安谣》。老张说,在红安,这首歌流传了九十多年,男女老少都会唱。“这些歌曲都会唱,专门宣传革命的道理,有一种激情喷发的感觉。”

《黄安谣》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流传于鄂豫皖苏区的一首民谣,反映了当地人民跟着共产*进行土地革命的冲天热情。红安县七里坪镇居民赵炳长说,他从小听祖辈讲,当年,黄安麻城人民就是吼着“革命号子”,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

一曲黄安谣,是红安人的骄傲,也是他们灵*最深处的记忆。红安位于大别山南麓,历史上叫黄安。年11月13日,黄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发动起义,起义部队在当地群众配合下由七里坪镇向黄安县城进发,黄麻起义由此载入史册。

七里坪镇是鄂豫皖苏区早期的*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曾被命名为中国的“列宁市”。老街两侧的黄麻起义遗址、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等众多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仿佛诉说着当年烽火连天的岁月。

七里坪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周维说,在恶劣的斗争形势下,老百姓传唱着朗朗上口的《黄安谣》,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红军,知道了共产*,受尽了剥削和压迫的群众不断加入到红军队伍。周维说:“广大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涌现出了许多妻送夫、母送子参加红军的动人场面。紫云区妇女张桂英以劝告新婚三天的丈夫报名参加红军而一时被传为佳话。在檀树岗招兵站就悬挂着‘世人要学张桂英,她劝丈夫当红军’的巨幅标语,仅在一天的时间就招收了余人。”

火与血铸就荣誉,在红安,流传着无数革命英雄的故事。红四方面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重建。他们,有的从这里开始长征,有的继续坚持留守,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的长征。

红安县上新集镇高楼村小学退休教师吴恒耀今年63岁,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红军的故事,红四方面军筹粮委员刘德庆的故事让他印象最深刻。吴恒耀说:“刘德庆当时是筹备委员会筹备钱粮的委员,他回来以后,有人告密,就有几百人来抓他,他就到那个田里面藏起来。国民*把全村老幼群众都集中在田边那个稻场,四面都架着枪,说你们不交出人,就烧房子,还要杀人。这个时候刘德庆站出来,他说,‘我就是刘德庆,跟这些群众都无关,你把他们都放了。’”

敌人围上来抓住刘德庆,让他说出其他共产*员的名字,刘德庆至死不肯说出一个字。吴恒耀说:“敌人就把他捆在大树上,用石头(丢他),你说不说,不说就丢一个石头,你再不说又丢一个石头,最后用石头活活地把他打死了。”

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有14万红安儿女在战火中牺牲,幸存者中有多人成为共和国的将军。

七里坪镇上的列宁小学,孩子们正动情地唱起《黄安谣》。红安县列宁小学音乐老师王佩佩说:“在我们学校几乎每一学期都会开展一些传唱红歌的经典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些红色经典里面领悟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安县城,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巍矗立,在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黄安谣》的歌词。这歌词,犹如革命的号角,至今在天空回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长征,再出发革命号子黄安谣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