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在阿尔巴尼亚破解血塔之谜
TUhjnbcbe - 2023/3/22 19:34:00

藏匿于阿尔巴尼亚北部的“被诅咒的山脉”在最近几年骤然成为背包客的热门目的地,因为绝佳的登山路线可以让游客在沿途欣赏到很多阿尔巴尼亚最令人难忘的美景。《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选择了从瓦尔博纳谷到锡斯谷的徒步游,在被美景惊得难以言表的同时,还意外发现了“血塔”的秘密。

坐落于锡斯谷中的锡斯村静如处子,几乎拥有一切城市人对于世外桃源的想象:环绕的山峦、传统的石屋,飘香的果园、教堂的尖塔以及悠然的牛羊。沿锡斯河进入风景美如明信片的山谷,一座罕见的石塔式建筑跃入眼帘。从外观上看,塔高3层,很像用于防御的碉堡(如图)。而实际上,这是当地人曾用来避免世族“以血还血”的救命塔!具体而言,就是张家的人在有意或无意情形下造成李家人伤亡,张家必须血债血偿,若弄瞎别人眼睛就要预备自己失明,若弄断一条胳膊则要赔上自己的胳膊,而若弄出人命,那么李家人也有权来上门索命。发生血债后,当事人可以躲进这座塔40天,等待两方谈判是否可以凭物质偿还。调解的代价往往十分高昂,需要很多金银和牲畜“破财免灾”。如果谈判破裂,那就只能任由仇家上门以血还血了。塔因此获名“血塔”“禁闭塔”。

世世代代以来,阿尔巴尼亚人在内忧外患中培养起强烈的独立、自由意识。为保证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的责任,勒克·杜卡吉尼亲王在15世纪制定了著名的《卡努法典》(又称《勒克·杜卡吉尼法典》)。该法典的最基本原则是人和人不分厚薄,没有尊卑之分。法典同时特别明确,对任何侵犯个人荣誉的行为,人们有权采取一切手段加以捍卫。除非调解得到对方谅解,肇事者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法典看似野蛮残酷,但让民众理解了个人荣誉至高无上的价值,成为数百年来阿尔巴尼亚人为人处世、解决纠纷的第一参照。

在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缔造者霍查掌权的40多年内,《卡努法典》遭到抛弃。国家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法制,许多“血塔”遭到拆除。令人震惊的是,虽然国家禁止“动私刑了恩怨”,但很多阿尔巴尼亚人心里依然对“以血还血”念念不忘。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两年之内全国有1.1万人离奇“失踪”。导游告诉记者,原因就是积累了40年的仇恨一夜爆发,1万多人在重新掀起的血债血偿中丧命,有讨债者甚至实施了跨国追命。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暴雨将至》就对这种人间悲剧做了细致描写。

如今,锡斯谷的这座血塔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阿尔巴尼亚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走进血塔内,小小的窗户透进逼仄的光亮,潮湿的霉味让呼吸变得有些儿沉重,地上摆放的几张动物皮和几个陶器就是躲避血债之人40天生存所需的全部。目睹眼前一切,数百年前因为荣耀恩仇而引发的血雨腥风似乎仍未飘散殆尽,我们于是决定走出血塔,让艳阳驱走心头恐惧,然后继续徒步之旅。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阿尔巴尼亚破解血塔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