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各国对乌克兰军援知多少
TUhjnbcbe - 2022/11/29 21:57:00

截止4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向乌克兰提供或明确承诺提供军援的国家计有35个(阿尔巴尼亚、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黑山、荷兰、新西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韩国、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这其中最大宗、也最关键的,是美英两国的军援。

美国早在奥巴马(BarackObama)时代就开始军援乌克兰,即便美俄关系相对较好的特朗普(DonaldTrump)时代也未曾中断,最初限于资金、非致命装备和训练,年12月13日美国*府批准向乌克兰出售致命性轻武器,年3月1日披露出售首批价值万美元致命武器(清单未公布,仅知包括枚“标枪”反坦克导弹),年9月12日宣布完成总价值2.5亿美元“安全援助”,其中万美元用于致命武器,年6月11日提供价值2.5亿美元致命武器(明细未披露),同年6月17日提供16艘VI型巡逻艇,价值6亿美元。

拜登(JoeBiden)上台后加大对乌克兰军援力度,年1月、3月、6月和9月分四笔提供总价值3.35亿美元军援(明细未公布,但“全部为致命性武器”)。

乌克兰战争爆发翌日,美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3.5亿美元致命性武器,3月12日提供第二笔2亿美元,3月15日批准将总价值8亿美元的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纳入总额亿美元的对乌克兰援助大清单中,4月13日再单独追加8亿美元军援,4月21日宣布从“大清单”中再拨付8亿美元军援费用,4月28日,拜登要求国会批准将“大清单”总额大幅提升至亿美元,其中近2/3将用于军援。

根据4月21日和22日美国国防部后勤局提供的两份情况说明书,自2月25日至3月16日,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军事装备包括枚“标枪”反坦克导弹,枚“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3艘巡逻艇,5架二手俄制米17运输直升机,4套炮位侦察雷达,4套反迫击炮侦察雷达,具榴弹发射器,支霰弹枪,挺机枪,近万发轻武器弹药,万发炮弹、迫击炮弹和手榴弹、70辆越野车、通讯器材、电子战设备、防弹衣、头盔、军用医疗设备、爆炸物处理及排雷设备、人员培训和卫星图像/卫星情报分析。

3月16日8亿美元援助清单中包括0枚“标枪”、0具AT-4“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筒、0具其它旧型号反坦克火箭筒、枚“毒刺”、架“弹簧刀”无人机、具榴弹发射器、支步枪、0支手枪、挺机枪、0万发各型弹药、2套防弹衣、2顶头盔,以及数量不详的激光制导火箭。

4月13日8亿美元援助清单中包括18门M型毫米轻型牵引式榴弹炮及0发炮弹,11架二手米-17运输直升机,辆装甲运兵车,以及数目不详的反炮位雷达。

4月21日8亿美元援助清单中包括72门M外加14.4万发炮弹,72辆配属M的火炮牵引车,架“凤凰幽灵”战术无人机。

英国同样早在战前就开始对乌军事援助,年至年通过“轨道行动”(OperationOrbital.),帮助乌克兰培训多达2.2万军人,重点是操纵西方制式的防空、反装甲便携式武器,反炮位雷达和电子通信设备。在年3月16日以前,英国总计向乌克兰提供枚以上“标枪”及NLAW反坦克导弹,两艘“桑当”级港湾扫雷艇。3月24日开战当天,英国宣布援助乌克兰0枚各型“防御导弹”,包括反坦克导弹和“星空”便携式防空导弹。3月31日,英国宣布援助“一批”装甲车和远射程火炮“(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提供这类装备的),4月8日追加1亿英镑军援,4月9日,提供辆各型装甲车及数目不详的岸对舰导弹,4月23日宣布将再“大幅”增加军援,提供更多“防御性军事援助”,英国还通过RC-W电子侦察机帮助乌克兰搜集电子情报(在乌克兰境外飞行)。此外,英国也是非致命性装备的援助大户,品种包括头盔、夜视器材、防弹衣和军用医疗设备等,仅英国陆军就一次性提供给乌克兰00顶头盔。

其它参与对乌军援的国家情况差异很大,大抵可包括以下几类。

东欧及前苏联国家。

这些国家大多和乌克兰“同病相怜”,军援较为积极,大有“倾囊而赠”之慨,但它们国力参差不齐,因此援助力度也大小不一,其中波兰(开战当天就提供军援,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火箭筒、迫击炮等,由于是前华约国家且已改用北约制式,波兰库存有大量苏联制式武器装备,向乌克兰提供了其所急需的各型弹药,包括轻武器、火炮,甚至战斗机用的R73空对空导弹,在试图提供二手苏制战斗机被美国叫停后,波兰成为北约国家中首个给乌克兰提供二手前苏联主战坦克的国家,已提供了辆T72系列)、斯洛伐克(具便携式防空导弹,具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数目不详的反坦克导弹,总价值万欧元,提供了一套苏制S-远程地空导弹系统,是第一个向乌克兰提供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国家)、拉脱维亚(截止4月6日总金额逾2亿欧元,包括90架无人机和若干“毒刺”)、立陶宛(截止4月26日总金额1亿欧元,包括各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爱沙尼亚(截止4月8日总金额2.22亿欧元,包括“标枪”、反坦克地雷,以及9门库存的原苏联D-30型毫米牵引式榴弹炮)、捷克(支手枪,支自动步枪,支轻型冲锋枪,3挺机枪,31支狙击步枪,枚便携式防空导弹,40辆T72主战坦克,56辆BMP-1型苏式步战车,以及数目不详的苏式火炮)等最为积极。

部分欧洲(尤其西北欧)国家和加拿大。

这些国家普遍对军援乌克兰较为热心,如加拿大(0具“古斯塔夫”、0具美式M72反坦克单兵火箭筒、4门M,加拿大的特色是提供了一些独有的高价值装备,如其卫星分析系统是迄今各国对乌同类援助中分辨率最高的,又如“神剑”毫米制导炮弹是号称“金弹”、连美国陆军都艳羡不已的高价值弹药)、比利时(0支自动步枪、0挺机枪、具反坦克导弹,并承诺支援“多余库存”的火炮)、丹麦(具M72、25架无人机,套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芬兰(支自动步枪,具反坦克火箭筒)、意大利(“毒刺”、迫击炮、“米兰”和“古斯塔夫”反坦克导弹/火箭筒、在西欧国家中,意大利是4月中旬第一个承诺向乌克兰提供重型装甲战斗车辆的,包括数目不详的M和Panzerhaubitze0履带式自行火炮、MA1装甲车、25毫米自行高射炮、“依维柯”VM90轮式装甲车、VCC-1装甲运兵车,以及用于运载“毒刺”发射组的“菲亚特”皮卡等)、荷兰(7套反炮位雷达、枚“毒刺”、枚各型反坦克火箭筒、并在4月20日承诺向乌克兰提供Panzerhaubitze0履带式自行火炮)、挪威(具M72,、枚法制“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瑞典(00具“古斯塔夫”)等援助较多。

法国和德国。

法国在-年期间曾是乌克兰最大军援国(16亿欧元),但此后顾忌法俄关系一度不愿援助“高级武器”。战争爆发后,法国直到2月26日才宣布援助1.2亿欧元军援,且多为非致命性装备,加上总统马克龙EmmanuelMacron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Putin频繁接触,引发国内外强大压力,此后援助逐步加强,4月22日更宣布将提供法制“凯撒”车载毫米榴弹炮及弹药;德国战前一直拒绝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并与俄保持密切关系,开战后引发乌克兰方面强烈不满和国内外巨大压力,被迫“逐步加码”军援,其首批武器(0具“铁拳3”反坦克火箭筒、枚“毒刺”)是2月26日才宣布的,此后陆续提供了14辆装甲车,90辆全地形轮式车辆,4套无人机防御系统,挺MG3机枪,5具德国/新加坡/以色列联合开发的“斗牛士”反坦克火箭筒、0枚“铁拳3”,和枚原属东德人民军的苏制9K32便携式防空导弹。总体上法德两国*府对军援态度犹豫,但迫于国内外压力不得不“一拨一动”,但这两个国家都是大国、富国,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分量不轻。

其它西方国家。

或力不从心(如卢森堡、新西兰等)、或热情不高(如爱尔兰)、或有自己小算盘(如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对乌军援,基本上属于锦上添花的性质,其中一些能发挥不小作用但无法倚靠(如土耳其的军用无人机),另一些则仅具备宣传、打气之类辅助作用。

乌克兰原有的、苏联遗留下的军工体系本就老旧不堪,战争第一阶段俄军兵分六路全面进攻,乌克兰大部分国土或成为战场、或面临战火威胁,军工生产捉襟见肘,迅速到位的外国军援起到及时“补血输血”功能,帮助乌克兰方面克服开战之初的恐慌和不适应,很快稳住阵脚。战事胶着后,乌克兰方面军工生产、仓储遭受不断袭击,也正是依靠源源外援,才不至于让自己手中的枪炮和反坦克、防空武器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烧火棍”。

由于地利之便,最先到位的军援大多来自东欧、前苏联邻国,交付的则多是冷战时大量库存的苏式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弹药和乌克兰现有主要装备属于同一体系,可以“即插即用”,虽然并不先进却足以救急;最早到位的西方军援,则是杀伤效果良好、体系依赖型不强的单兵/班组用便携式防空、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由于乌克兰士兵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且又有不少战前培训的“种子”,这类武器也不难快速形成战斗力。

俄罗斯军队继承了前苏联“大陆军”传统,重视在战斗中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辆进行突击,并用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实施对地支援,且牢牢掌握制空权,如果乌克兰方面无法反制,很可能“脆败”。关键时刻外来军事援助的“针对性”堪称雪中送炭,从前章数据可知,迄今军援中最大宗武器是反坦克导弹/火箭筒,其次则是便携式防空导弹,正是这些仿佛“打也打不完”且性能成熟的轻型反坦克、防空外援武器,帮助乌克兰顶住了俄军引以为傲的“装甲洪流”,令其遭受了战前所无法想象的惨痛损失。

由于种种原因,电子、通讯、图文分析、战场情报等成为俄式军事机器的短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这些领域给予乌克兰的支持看似“不致命”,实际上却提供了更大的“战力倍增”,正是凭借外援提供的卫星战场图像分析和截获的战场通讯信息,乌克兰方面才能屡屡对俄战场火力支援阵地、重要指挥体系和战场节点实施“斩首”和有针对性的精确打击,令俄的军事行动屡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一些本应高度保密的信息不仅被对方捕获并趁虚而入,有时竟被对手公诸于众。

但军援的局限性也很多。

开战前和开战之初,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军援国都惟恐自己或北约被直接“拉下水”,从而卷入一场核大战,因此一度试图“控制节奏”,如开战之初美国惟恐“事态升级”,不仅始终拒绝提供“进攻性武器”,还出面强行阻拦了波兰转交本国24架二手米格29战斗机给乌克兰的计划,当时美国欧洲司令部暨北约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沃尔特斯(TodD.Wolters)曾明确表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如今情况虽然有变,但实际提供的军援仍然主要是库存、二线或积压装备,如德国提供的具前东德库存9K32,竟然有具是废品,美国始终不肯提供乌克兰一再恳求提供的战斗机、主战坦克、步兵战车和自行榴弹炮等一线主力重型装备,最新承诺提供的M轻型牵引榴弹炮虽然是新式装备,但实际上是专为阿富汗高原战场量身定制、因阿富汗战争结束而积压的“库存品”,并不太适合平原为主、需要高机动性的乌克兰战场,“凤凰幽灵”无人机则是“弹簧刀”太贵、自己舍不得给太多而提供的“低值易耗品”。这种“逐步升级”和“只给二流货”的做法,极大制约了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尤其主动反击和进攻的能力,由于缺乏可靠的防空(包括不给战斗机、不给区域性防空武器)和装甲突击力量,乌克兰即便在战场形势有利或危急情况下也不敢放手发动大规模会战,令其不得不处于长期被消耗、被围攻的处境中。

随着前华约体系中各国库存的原苏联体系武器弹药消耗增多,对乌军援将面临两难选择:如果继续以原苏联体系武器弹药为主,则需要在援助国间进行复杂的协调(有这类武器弹药生产能力的主要是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但其自身装备体系已经北约化,且国力有限,如果需要恢复华约体系武器弹药大规模生产,需要富有盟国“埋单”);如果让乌克兰在战争期间强行变换装备体系,则势必冒“水土不服”导致出现致命性“战斗力空窗”的危险。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国对乌克兰军援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