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塞尔维亚在一战中几乎亡国灭种,却不值得同
TUhjnbcbe - 2022/11/24 20:01:00

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中,到了年10月,塞尔维亚军队有42万人,由于战斗失败,在撤退途中的不断损失,最终只有14万人撤到科孚岛和维多岛。同盟国完全占领了塞尔维亚,相当于已经亡国,而他的支持者黑山也被灭国,一直到一战结束,两个国家才得以重新复国。

悲惨的结果在塞尔维亚民族的记忆中无法抹去,而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并不值得同情,为什么呢?

关于塞尔维亚

我们还是把目光锁定在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最先也不是巴尔干半岛的主人,他们本是俄罗斯南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而巴尔干半岛的原著民是阿尔巴尼亚人。

后来这些斯拉夫人在希腊的偏远地区建立了定居点,几乎到达了爱琴海海岸和奥林匹斯山的侧翼。9世纪时,他们皈依基督教,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塞尔维亚,后来强大到甚至一度几乎统治了整个半岛。

后来又有保加利亚人在多瑙河以南地区也建立了一个王国,并发动了对塞尔维亚的战争,一度几乎完全征服塞尔维亚。

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人也来到了这里,他们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向北推进过程中,他们扫平了一切国家:

包括希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沙皇。保加利亚人几乎被完全消灭,但是一些残余的塞尔维亚人向亚得里亚海方向逃去,在莽莽山脉中找到了避难所,也就是现在的特塞纳哥拉,或者意大利人所说的黑山。再往北的一群斯拉夫人,他们在亚得里亚海的一个海港城市拉古萨要塞继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在那里,他们保留了种族的传统和文化的精华。由此也可以看出塞尔维亚人与俄罗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土耳其人被赶走之后,巴尔干半岛那些小国家也陆续光复。这也把我们带到了现代,即19世纪70年代末,巴尔干问题开始进入欧洲*治家的视野。

列强都想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面包,塞尔维亚屡屡挑起争端

俄国把吞并巴尔干半岛的希望寄托在民族认同上。因为俄国本是斯拉夫民族国家,从巴尔干半岛一直到君士坦丁堡的人民中,除了罗马尼亚人之外全都是斯拉夫民族。俄国期望能够同化这些民族血亲,并将其变成真正的俄国人。

俄国没有真正的俄罗斯民族,因此民族主义呈现了一种泛斯拉夫主义的形式,他们偷换概念式地认为,在俄国的领导下,所有的斯拉夫人理应团结在一起。

所以,俄国一贯支持保加利亚,而后来保加利亚人却认为,自己首先是保加利亚人然后才是斯拉夫人,并在某种程度上粗暴地拒绝了俄国的操控。然后,俄国把注意力转向塞尔维亚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为其提供荫蔽和保护。

这种斯拉夫人间的血缘关系,并不是俄国在南方投入精力的唯一理由。他们的宗教圣城君士坦丁堡还在土耳其人的手中,而君士坦丁堡还控制着地中海的出口。几个世纪以来,俄国一直致力于“让双脚踏入温暖的海水”。俄国曾经得到了黑海,然而胜利果实却被他人抢夺。年至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的野心触手可及,只是以英国为首的列强把到手的果实夺走,毕竟英国不愿意有人威胁自己在东方的影响力。

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之后变得更加野心勃勃,自然就积极鼓励任何动乱。所有的斯拉夫人团结起来,会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国家,人口约有万,几乎就是个一流的国家。这个问题对奥匈帝国至关重要,如果这些斯拉夫省份剥离出来,这个二元帝国将失去出海口,变成一个内陆国家,奥地利人进入爱琴海的梦想也会化为泡影。

同样,奥匈帝国的声誉也不容小觑,如果一部分斯拉夫人成功获得自由,其他的斯拉夫人肯定会奋勇向前。出于同样的原因,帝国也不会允许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做强、做大,在任何情况下,斯拉夫人也休想获得通向亚得里亚海的出口。

不知不觉,塞尔维亚就成了俄国与德国之间摆弄的棋子。塞尔维亚建立大南斯拉夫的梦想,使奥匈帝国把它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矛盾变成了世仇。

塞尔维亚也没闲着,依仗有俄国的支持,大肆向与其接壤的波斯尼亚煽动泛斯拉夫主义,愤怒的奥匈宣布对塞尔维亚进行经济制裁,禁止塞尔维亚向奥匈帝国出口其大宗外贸物资:猪肉,企图在经济上把塞尔维亚打垮,从而迫使塞尔维亚屈服,这一 史称“猪肉大战”。

倔强的塞尔维亚在西欧给它的猪找到了新市场,取得了 的胜利,塞尔维亚据此认为奥匈帝国根本就是纸老虎,从此更加狂妄。

奥匈帝国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不彻底消灭塞尔维亚这个祸根自己就永无宁日。而波黑的居民大多也都是斯拉夫人,如果自己不正式吞并这两地,则这两地最终必定会与塞尔维亚合并,自己的麻烦就更大了。

事实上奥匈帝国并不愿意进行扩张,腐朽的奥匈帝国连自己的内部事务都管理不好,进一步的扩张不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只会消耗帝国有限的国力,导致内部矛盾的激化。但如果不吞并波黑则塞尔维亚就会更加强大,自己的麻烦就会更大,可以说正是对塞尔维亚扩张的恐惧才导致了奥匈帝国的扩张。

奥匈帝国侵占了波黑,愤怒的塞尔维亚认为,奥匈帝国对波黑的吞并是对自己主权和安全的严重伤害,宣布进行全国总动员,发出了战争威胁。但奥匈帝国得到德国的坚定支持。

相对于德国对奥匈帝国的坚定支持,法国的态度就显得非常含糊。法国表示不会由于“并不触犯俄国切身利益”的问题而打仗,建议波黑的问题应当由“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单独商谈,无须别人干预”。英国则表示由于法国的态度自己也不便干涉,俄国没有得到盟友的任何支持。

由于俄国输掉了日俄战争,无力面对德国的战争威胁,只能通告塞尔维亚要克制,塞尔维亚虽然已经宣布全国总动员了,虽然一再叫嚣要对奥匈帝国宣战,没有了俄国人的支持,塞尔维亚顿时就怂了。

后来发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在这次战争中,趁机占领了已经独立的阿尔巴尼亚的部分地区,再次试图获得出海口。塞尔维亚的行动得到俄国和法国的支持,但毫不意外地遭到奥匈帝国的坚决反对。奥匈帝国无法容忍塞尔维亚的扩张,决定趁俄国尚未恢复元气之机彻底消灭塞尔维亚。

这一次德国选择支持奥匈帝国的扩张。在得到德国的坚定支持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立即从阿尔巴尼亚撤军,否则奥匈帝国就要开战。俄国再次选择了屈服,塞尔维亚从已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领土上全部撤军。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矛盾由此更加激化。

萨拉热窝事件成了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人刺杀身亡。奥匈帝国的皇帝对于斐迪南的死亡未必悲伤,利用这个事件趁机彻底消灭塞尔维亚则就有借口了。真所谓打瞌睡送来枕头,来得正是时候。

奥匈帝国在一个月后向塞尔维亚提出最后通牒,提出了10项要求,强硬地要求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内给以答复。

收到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立即向俄国求援。俄国召开大臣会议,要求塞尔维亚将军队调离边境地区,并以克制的口吻答复最后通牒。会议还决定在必要时动员4个军区的军队,这表明俄国将不会第三次在德奥的武力威胁前屈服了。

按照俄国的要求,塞尔维亚以近乎顺从的语气答复了最后通牒,并痛快地满足了几项要求,另有几项因存在疑问而没有给出肯定答复,明确拒绝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奥匈帝国要求派代表进入塞尔维亚境内调查萨拉热窝事件,“皇家*府不能接受这样的协议,因为违反了宪法和刑法。然而,针对此案的调查结果可以传递给奥匈帝国方面的侦探”。奥匈帝国视塞尔维亚的这一态度为拒绝。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开始军队动员;由此开始,德国、法、英和俄国都相继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揭开了帷幕。

后续的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始作俑者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争端。

奥匈帝国为进攻塞尔维亚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几乎所有青年男子被征入伍,国家的经济因此接近崩溃状态。塞尔维亚人虽然在初期打败了奥匈帝国,但却付出了十几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年得到德军增援的奥军再次猛攻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也从背后进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军队全线溃败,*府和军队都逃往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也随着亡国。

塞尔维亚长期依仗俄国的支持,在狭隘狂热的民族主义下失去理智,不断横挑强邻,不自量力地招惹远比自己强大的奥匈帝国,也不想想对方还有德国的支持,把整个世界拖入大战;

塞尔维亚才刚刚从土耳其的奴役下获得解放,就在巴尔干半岛上称霸,到处起争端,不仅想吞并阿尔巴尼亚,同时与保加利亚争夺领土,最终,导致在关键时刻保加利亚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造成成了塞尔维亚的亡国。

这个教训可谓非常深刻,不理智且无法认清自己的行为,最终受其害的还是老百姓。这是所有当权者都需要吸取的教训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塞尔维亚在一战中几乎亡国灭种,却不值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