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那个电影资源匮乏的年代,有一个关于引进国外影片特色的顺口溜,叫做: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代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又是如何了?
这部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参加展映的《等不到的黎明》,却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当代阿尔巴尼亚电影观感。
《等不到的黎明》影片讲述了一个看似琐碎然而结尾却有些惊悚的故事。
医院工作的单亲妈妈Violeta,因为帮助老公安乐死而被辞退失业,很快陷入了生活拮据的困难境地。
因为带着一个吃奶的婴儿,她所能找到的工作极其有限。她付不起托儿费,朋友也没办法收留她们母子,这一切令她的生活与工作更是应接不暇。
为了生计,她只得到一户人家做全职的保姆,看护一位濒死的老人;而正在此时,房东却因为她交不起房租,将她们母子赶到了大街上......
被房东赶出来而流落街头的主人公濒死的老人与邮递员影片揭示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贫困的单亲母亲,空巢老人,安乐死,昂贵而复杂的医疗服务,以及冷漠的城市人际关系。
同样是讲述社会边缘人物的失意人生,同样的故事起伏,同样以白描而不煽情的方式来展现人物与社会的冲突,类似的观影体验,不禁让人联想起法国新浪潮先锋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和他的代表作品《四百击》。
特吕弗新浪潮代表作《四百击》除了影片的情节,《等不到的黎明》的导演在影片的一些镜头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机位,运镜和光影看似平常,然而结合剧情的发展,常常令观众有直达内心的触动。
敲门的房东形似*魅的剪影黎明中形色匆匆路人如同没有灵*的僵尸虽然只是一部电影,然而透过《等不到的黎明》,观众得以一窥这个居于南欧的山鹰之国不为外界所知的当代常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