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世界上有不少原本贫苦困穷的国家依靠强国援助而逐渐发展起来,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有的国家甚至一度成为发达国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色列,这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东南沿岸,国内多为沙漠地带的国家,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一向不和,但其依靠美国强有力的援助,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与日俱增,如今已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中东强国。
不幸的是,并非所有国家都像以色列那样幸运。一些国家即使在强国的支持下也没有发展起来,国力也没有明显提高。有些国家,就像国家本身一样,不想奋发有为。他们只是想混日子。在这样的辞职意愿下,这些国家的自然国力不会提高,经济技术各方面也不会发展。最典型的是阿尔巴尼亚。苏联帮助了这个国家15年,然后中国又帮助了它20年,但是阿尔巴尼亚仍然很虚弱和贫穷。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首都地拉那。由于其与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接壤的特殊地理位置,它也被称为“欧洲之灯”。阿尔巴尼亚国土面积只有2.87万平方公里,人口2.个百万(年数据),人口很少。但从理论上讲,总量小的国家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旦得到一个强国的支持,它的经济将迅速发展。在强国的支持下,只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得当,国民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与世界上其他小国和穷国相比,阿尔巴尼亚无疑幸运地有两个主要国家提供援助。第一个国家是苏联。二战结束以来,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它已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大哥”。
而且,作为一个军事大国,苏联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当时,为了增强国际影响力,苏联希望在巴尔干地区培养自己的力量,而巴尔干西南部的阿尔巴尼亚无疑是苏联计划的最好跳板。
年,从阿尔巴尼亚成立之初,苏联就对阿尔巴尼亚给予了极大的援助。在经济方面,苏联提供了丰富的发展资金,促进了阿尔巴尼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工业方面,苏联向阿尔巴尼亚派出了一批工业领域的专家和技术工人,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了许多基础设施和工厂。在苏联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经济发展稳定,民主生活和谐。不幸的是,阿尔巴尼亚在苏联的帮助下,并没有像它所认为的那样成为一支附属部队。年,阿尔巴尼亚当局对苏联日益加强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感到非常不满。不久,两国成为敌人,苏联停止了阿尔巴尼亚的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阿尔巴尼亚又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中国,第二个帮助阿尔巴尼亚的国家。在中苏关系破裂的国际形势下,阿尔巴尼亚主动向中国示好,中方决定向阿尔巴尼亚伸出援手。在援助过程中,我国向阿尔巴尼亚派出了大批专家和工人,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了许多公共设施,如*府大楼、公路、铁路和市*设施。不仅如此,我国还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巨额经济援助,甚至发放了许多低息贷款。
在中国的友好帮助下,两国关系日益密切。阿尔巴尼亚人还创作了一首歌“地拉那北京”,庆祝两国的友谊。我们的人民被感动了,到处唱着“北京地拉那”。在我国快速援建时期,阿尔巴尼亚人的生活比苏联援建时更加舒适。不幸的是,阿尔巴尼亚当局和人民并不急于在发展国家实力方面取得进展。即使在我们国家的帮助下,他们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特别是为了帮助阿尔巴尼亚经济建设,我国无私地为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大量我们用不起的优质特级钢材,但他们却把这些优良的工业材料做成了电线杆。不仅如此,我国对阿尔巴尼亚快速援助建设中的许多珍贵物资都堆放在*府仓库里,任这些物资肆无忌惮地腐烂生锈。
也许是因为几十年的大力支持,阿尔巴尼亚没有国家发展计划。当地人民为了得到其他国家的帮助,一直过着悠闲的生活。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策,国家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暂停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出乎意料的是,阿尔巴尼亚当局不感谢中国多年来的支持,不感谢中国在世界上的诽谤和排挤。40年来,阿尔巴尼亚国力依然薄弱,经济依然困倦,人民寻求慰藉的懒散性格没有改变。阿尔巴尼亚作为欧洲大陆的一个国家,在欧洲经济发达国家中人均收入最低。在这方面,世界经常嘲笑阿尔巴尼亚是“无法点亮的欧洲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