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以前,看一场露天电影,是很快乐的事。那时候的有个顺口溜: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
越南的电影永远都是在丛林中和美国大兵作战。上面是飞机轰炸,下面是机枪扫射,打得树枝树叶阵阵乱飞。有个叫《阿福》的电影,讲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和全副武装的美军战斗的故事,惊险倒是很惊险,总感觉挺压抑的。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讲述一个士兵经历了七次生死,七次重伤,终于在第八次重伤后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塑了一尊铜像。每当看到这里,我能听到,所有人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至于罗马尼亚电影,画风突变。印象最深的是讲一个音乐家的电影《齐普里安波隆贝斯库》,您瞧,这么绕口的名字我都能记这么清楚。全归结于电影里那个经典的镜头:年轻的音乐家抱住他那身穿白色布拉吉的女友,从一个长满青草的缓坡上向下翻滚。慢镜头,音乐起。两个人抱在一起,滚呀,滚呀。一会儿男的在上面,一会儿女的在上面。我有时候希望他们多滚一会儿,有时候又希望咚的一声,让他们的脑袋碰到一块石头上,总之心里乱得很。
其实,我还是喜欢看朝鲜电影。有部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一个从南朝鲜潜入的特务躲在墓地里。好像坏人都喜欢躲在那里。他的妹妹,也是一名潜伏特务,去和他接头。在一个废弃的墓穴里,特务狼吞虎咽地吃着他妹妹带去的一包桃酥,让我十分眼馋。这东西我们这儿又叫麻饼,过年过节的时候和姜米条、水晶饼一起,是走亲访友时送礼必备的老三样,平时根本就吃不上。我就纳闷了,这坏蛋咋总能吃上好东西呢。
还有一部《原形毕露》,特务在驾车逃跑途中,将疾驰的小车在公路上猛地转了个一百八十度,车技帅呆了。片中的女特务是经过医院里的。那时候韩国的整容技术还不咋地,是在美国整的容。女特务穿得洋气,颜值很高。光看车技和女特务,就值了。我这种想法可能很不健康。
在这部《火车司机的儿子》里,敌人眼看就要追上来了,可是主人公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观众都急得跺脚,大骂:还不快跑,干脆让敌人打死算了!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该影片是讲一对孪生姐妹的故事。通过交叉的叙事手段,交待了这对姐妹不同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不同社会环境下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说了半天,意思就是在韩国的妹妹过得很惨,在朝鲜的姐姐非常幸福。
经常放映的还有《摘苹果的时候》和《鲜花盛开的村庄》。前一部电影讲的是石花农场的职工克服阻力勇于实践,终于制成了苹果酱的故事。第二部电影讲的是一名退伍军人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故事。
怎么能忘了《卖花姑娘》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得带着手绢,电影一开始,观众就哇哇地哭。电影的主题曲婉转哀伤,旋律优美,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