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课程文字底稿由群主提供。
文字校对由群主组织群友芦苇、Edward、恒审、双林居士倾情参与。
音频技术由群友Sa?sāra提供。
上一课,我们讲——从公元年到公元1年,中国佛教译经在经历了0年的曲折春秋后,正式告别了历史舞台。在元朝元世祖时期,沙门庆吉祥奉召编纂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中统计:自永平十年到至元二十二年,年时间里,传译之人人,所译经、律、论三藏部、卷。
在《至元录》统计的译经者人,这实际只是一个领头儿的人,真实的数量远不止人,何止百倍!鸠摩罗什译经团就号称有八百人;四大译经团,每一个都是几百人的规模;在唐初,唐僧的译经团号称有三千人。所以《至元录》说的,最多就是一个译主。什么是译主呢?就是领头儿的译经者叫“译主”,即——主持译经的译经家。译经,它是个系统工程,所以它要有一个主持者,真正在译经工程里,协助译主译经的助手啊何止人数的百倍!
我在《佛教思想史》中讲过——前秦时期,道安公译经场定下了译经最初的六个流程——口受、笔受、证义、证文等等,也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中国最初译经的一个标准。到了宋朝,佛教译经的流程就更加细致、更加严格,从六步扩展到了九步,在《佛祖统纪》里记载过佛教译经的九步流程。
第一步,叫译主。译主就是这个主译者,他自己知道经文,他要背诵、口述经文的梵文。他背诵这个梵文对不对呢?那就由坐在他左边的这个人,就是……
第二个流程,叫:证义。证义,就听这个译主来背,然后跟他讨论——你背得对不对。
然后第三个,叫:证文。呐,证义坐在译主的左边儿,证文坐在译主的右边儿,就是——听译主和证义之间讨论这个梵文,然后提自己的意见……就是,他也懂梵文,以校误差。就是……觉得你们俩哪儿不行……就等于意思——最初背梵文就有三个人做校正。
第四步,那就是要把背的东西写下来,这个叫作:书字梵学僧。第四个流程——这个“书字梵学僧”很有意思,他是“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听着梵文的音,但是他用汉文把他们梵文的音写下来。就是……他也是在这儿写,听着就写……听着就写……听音写。但是,他写的是汉字,因为他不会那个梵文字怎么写嘛。比如说他就写——古德拜、爱辣吾油、三克油……就像我们用汉字写英文那样儿写,他就叫作:书字梵学僧。
书字梵学僧翻译完了之后,交给第五步,第五步叫:笔受。第五步——笔受,那就是直接根据这个梵音翻译成华言。这一步,就是翻译中最关键的一步,叫:硬译。欸,就是这个词,我硬译出来……这个词我硬译出来,但是他不管意思啊,笔受这一级不管意思,他就是把这个词翻译过来……这个词翻译过来。
译经的第六个流程叫:缀文。“回缀文字,使成句意”——就是把刚才那个……欸,古德拜——就是再见的意思,把这个词……三克油——谢谢的意思,他就是这么硬翻过来,但是他不管这个句子通顺不通顺。句子通顺不通顺呢……就是,句子不叫“通顺不通顺”,能让它成为一个句子,这是第六步干的,叫:缀文。就是——让这些词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但这个句子美不美?正确不正确?不管!我就是说……这几个词儿,我觉得它应该成一句话,欸,他就把这个缀文成一个句子。
第七步,呐,就是要保证这个句子和你这个词对应之间无误,这第七步叫:参议。因为第五步,呐,直接就写成那些词——再见、谢谢……然后,第六步把这些词组成一个句子,第七步干什么呢?看这个词和句子之间它们是不是对应的,说——你这几个词,组成的这个句子对不对?是不是应该组成这个句子?这一步叫:参议。就是——参考两种文字记录之间,确保你把这些词意变成一个句子的时候,句意是对的。
第八步叫:勘定。勘定这一级流程啊,需要懂佛理——他要根据佛理来裁量句子。就是……觉得你有的句子说得太长了,没必要,后面得删掉;有的句子你说得又太短了,我得给你补几句。他得根据佛理来裁量句子。
我们真正看到的佛经,就是……译经到最后,我们能看到的佛经,是第九步决定的。第九步叫:润文官。润文官呢,就是要找一个中文高手,就是……写作文儿的高手!这个人——润文官,跟这前八个人,他完全不一样,前八个人一排坐,这第九个人——润文官在他们对面儿坐着,就是……南向设位。最后这个润文官,根据中文来美化这些句子,就是——他翻译完那些句子之后……欸,我觉得这句话不行……我就根据这个意思,我再写一句中文——叫:润文官。我们最后看到的佛经,是由润文官定出来的。
那,这个就是宋朝定的皇家译经的九个流程——从道安公的六个流程就扩展成九个流程。但是,我觉得这个流程写得实在是有点儿夸张!为什么呢?我统计了一下,如果按这个流程——九步操作译经,实际操作中你怎么找这么多懂梵文的去?对吧!你出去找一懂梵文……那时候认字的人可都不多呀,他不光要认字,他还得认梵文,还得懂梵文……就好像你现在出门儿你找一个学英语的容易,你给我找一个学阿尔巴尼亚语的来试试?那肯定不容易啊!在这九步里,前五步都要懂梵文,而且这还不包括书写、誊抄的时候那些辅助人员,对吧……不是他写一次就完了,还有辅助的、还有誊抄的……那得有多少人?
当然啦,也不排除啊——皇家译经,对吧……我们知道皇帝做东西,那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只要最贵,只要最好,就跟那皇家烧瓷器一样。所以,也不排除皇家译经可能就是这么用心,就是九步译经法。
我们讲这个九步译经法要说明什么呢?要说明——在中国一千年的译经史上,对吧……那人,就是译主是个,它有记录的……呐,除了译主之外,这九步译经那所有的人都是什么人?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读书人。这一千年的译经史上,除了这些来自于外域的高僧之外,为佛经事业翻译,出巨大辛劳的,都是我们中国的译经家……我们中国的文人、助手、知识分子,何止数百倍于他们!对吧……九步里,都是我们的人,就一步是他们的人。而且,有的时候译主也是我们的人,比如唐僧、比如义净,那也是我们的人。
在大藏经中,除了这些译经家们所翻译的印度佛教原典之外,还收录有大量的中国本土高僧所写的佛学著作,就是——中国本土佛学著作。有一个问题,就是——大藏经中,这些本土佛学著作是在什么因缘下面诞生的?就……什么原因,就大藏经里就出现了这么大量的中国本土著作呢?这个问题看着很简单,对吧——有和尚就有著作,对不对!我们有高僧,我们当然就有著作啦!这种问题还值得一问吗?值得一问。
因为,并不是说本土有高僧,本土就一定会有佛学著作的,在历史佛教传播的路径上,有高僧没著作的地方多了。有高僧和有佛学著作,这二者之间——有联系,但是,并没有必然联系。就是……换句话说——有高僧和有佛学著作,这事儿叫作:充分不必要。不信你今天看,今天挂着高僧名号的,有的是!有多少高僧有佛学著作?这二者没有必要……没有充分联系啊……没有必要联系。
大藏经中收录的大量本土佛学著作,它的诞生是有曲折的历程的。而它们的最初,就是我们说——它是什么因缘下诞生的?它最初的因缘,它的诞生,就是从佛教的译经工作中来的。译经工作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梵文对汉文的翻译……就是把梵文翻译成汉语。最初,担任这个职位的人啊,是鸿胪寺礼宾司的文员。我们讲——在汉朝的时候,有专门接待外国人的,叫:鸿胪寺礼宾司。或者呢,是西域做生意的商人,因为鸿胪寺礼宾司的文人毕竟是少数啊,但是在西域地区做生意的商人很多,他们既懂汉语也懂梵文,也懂那边儿的文——婆罗米文什么的……所以呢,最初就是这些人。而这些人呢,懂外文不懂佛理。大家懂什么意思吗?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你说的这个话,我知道什么意思,我能写下来,但写下来是什么意思?我不懂——我听得懂你在说什么,但你说的意思我不懂。他们懂梵文,可以把梵文硬翻译过来,但是他们不懂什么是佛理。
所以,最初的佛经翻译……我们在译经家里讲过,最初时代的译经,它翻译过来之后,“古意盎然”……当时我用的词叫“古意盎然”。就是……都是中国字,你也能读,但是你不懂它什么意思,而且他也不告诉你通顺不通顺,他翻译过来的东西,他不管意思也不管通顺,总之,他什么也不管,他就是把梵文负责给你翻译成汉文。
宋代的译场制度,根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记载,为:
一、译主:正坐面外,宣读梵文。
二、证义:坐其左,与译主评量梵文。
三、证文:坐其右,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差误。
四、书字:梵学僧审听梵文,书成华字,犹是梵音。
五、笔受:翻译梵音成为华言。
六、缀文:连缀文字,使成句义。
七、参议:参考梵、华文字,使无差误。
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
九、润文官:于僧众南向设位,参详润色。
此外,参与的僧众必须每日沐浴、着三衣、携坐具,威仪整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