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是岁月留下的秘密文件,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横断面,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经常寓于这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之中“我很希望能够把这些老物件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城市甚至国家,是一层一层像年轮一样成长起来的。人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感激创造美好的人”
首发:12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涛
小人书、雪糕壶、老式三五座钟、缝纫机、黑白电视……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南肖墙关帝庙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纪某个亲友的客厅,温馨而熟悉。观众络绎不绝,看到熟悉的老物件还会热闹地讨论一番。
这是太原市文物局活化利用古建筑的一个典型,新时代的关帝庙已变身为太原城市记忆馆、“记忆交换”市集。
捐赠者“寄存记忆”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个小小的物件都能折射出历史进步的勃勃生机。”山西省太原市公益项目“时尚回响”的创办人黄海波说。
这是一个跟“记忆”打交道的公益项目。近3年来,黄海波带领30余名志愿者,征集、整理、展览老物件,成立老物件交换市集,围绕“记忆”,展示文化、促进沟通、留住大时代中的小故事,让人们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黄海波(左一)接受到访市民的捐赠。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时尚回响”提供
市民安素香捐赠的小炕桌就摆放在这里。炕桌看上去非常厚实,卯榫没有松动,上面有两个抽屉,抽屉里留有墨水印。这是安素香的太姥爷专门给她母亲做的嫁妆。
安素香说,在老家农村窑洞的炕上,母亲常往小炕桌里放一些针头线脑。她们姐妹四人读书时,小炕桌成了书桌,常被搬来搬去,有时在炕上,有时放地上,有时又被搬到院子里。等她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开始在这张小炕桌上学习。后来她在太原安了新家,母亲让她把小炕桌带到了太原。直到家里有了写字台,这张桌子才弃置不用,被藏在了床底下。
观众在太原市南肖墙关帝庙的屋内参观老物件。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涛摄
“我们对这个炕桌有特别深的感情,现在无偿捐赠给‘时尚回响’,也是给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安素香说。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家从平房搬到楼房,很多老物件失去安身之处,因此不少人有了“寄存记忆”的需求。“以前手工做的立柜进不去电梯,上不了楼房,不得不扔掉”“新家没地方放,孩子们也不喜欢”“咱不用了,应让它们在别人那里发挥价值”……
一个小朋友用奶杯交换了一位女士的首饰盒。
66岁的太原市民师新欣在报纸上得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后,把自家以前墙上挂的大镜子、结婚时同事送的工艺品、音箱等都捐了出去。甚至在他的牵线搭桥下,邻居家扔掉的立柜、平柜也来到了这里。
“扔了情感上不舍得,最好是捐了,想念了还可以过去看看。”师新欣说,他搬了三次家,从父母家搬到单位,再从单位搬到平房,又从平房搬到楼房,每次搬家都会淘汰掉一部分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见证着曾经的美好。
“一开始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捐。”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的创办人黄海波说,从年秋天至今,他们已经收到余名热心市民捐赠的0余件老物件。由于场地原因,有时候她不得不拒绝捐赠者。
黄海波的想法如同一个小火种,很快得到不少人支持。据她介绍,太原学院免费借给他们两间教室和一间库房,供他们存放东西。太原市文物局把南肖墙关帝庙腾出来供他们在里面办展览,开“记忆交换”市集。太原市还计划给他们平方米的空间,让他们入住明太原县城。在数字化上,今年山西省文旅厅把“时尚回响”的老物件和故事纳入山西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列,开始用专业的照片、视频来记录这些有意义的人、物、事。太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免费帮他们做城市记忆地图,把物品的地理信息放置在真实的城区地图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街道、建筑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年的展览现场,志愿者闫英在为观众讲解。
“几乎所有的捐赠人都想隔一段时间过来,看看他们的捐赠物。”黄海波说,他们正在做一个更大的数据库,想把具有唯一性、有故事的老物件尽快、尽多地展示出来。
“这件事情最动人的地方是百姓办、百姓提供、百姓参与、百姓讲述、办给百姓。”太原市民范德峰说,一个城市不能只有马路、高铁、商务区,还应该有鲜活的百姓故事。如果没人收集,多少人的记忆将随风散去,后人怎么了解他们的父辈、祖父辈。
热心人“交换记忆”
在师新欣的家里摆放着一件看起来略微“奇怪”的德生牌收音机,有提手、摇把手,还能照明。这是他用自己的老电话机、手表等跟别人交换来的。师新欣会不定时拿出来把玩一番。
师新欣和他交换来的收音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涛摄
“这个收音机比较特殊,挺喜欢的,但年轻的时候不舍得买,没想到过了那个年代又碰到了,就换了回来。”师新欣边说边介绍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原来这个收音机不仅有照明功能,还可以手摇发电,适合野外作业人员。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的年代里,收音机陪伴他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虽然过去很多年,他依然能够详细讲出电子管收音机、有线广播、矿石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等的工作原理。收音机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爷爷靠它听戏,师新欣则通过它听小说和歌曲,就是那时他成为邓丽君的歌迷,还在心里猜测她的长相。直到现在,《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美酒加咖啡》仍是他最爱的歌曲。
事实上,双方同时喜欢上彼此老物件的机会并不多。这时候赠送、暂借成为常态,大家都不愿用金钱去衡量它的价值。
68岁的王建章正在写《回望知青岁月》这本书,目前已写了6万多字。前些天,他专门到南肖墙关帝庙里的“记忆交换”市集寻找有关知青的东西,正好看上了师新欣带去的《中国知青史初澜》上下册,但王建章带去的东西师新欣却不喜欢,虽然两人没有交换成功,但师新欣把两本书免费借给了王建章看。
“这本书很实际,对我写回忆录很有帮助。”王建章说,在“记忆交换”市集,人们结交朋友,互动交流。老物件还是要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独赏不如共赏。
市民任少峰捐赠在家里闲置多年、落满灰尘的红皮箱,照片中女士为黄海波。
市集上,71岁的志愿者尚庆华声音洪亮,绘声绘色地向参观者介绍他年的小学毕业证和一台20世纪50年代的日式收音机。“这些东西现在很稀罕,我舍不得捐、卖,带来给大家瞧瞧,顺便提示大家不要随便扔东西,若干年后再看会非常美好。”
有人好奇饸饹床长什么样子,尚庆华就开着自己的老年代步车,将自家收藏的木质饸饹床带来给大家看。这是当年他的一个好友做好送给他的,如今木质的饸饹床已经非常少见。
太原市民尚庆华在向观众介绍他的老物件。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学涛摄
57岁的中专语文老师范德峰将自己积攒的外国邮票带到了“记忆交换”市集,颇受人们欢迎。他摊开自己的集邮册,请大家喜欢什么就可以拿走什么。一位研究地图和地理的于先生愉快地挑走了几张地图邮票。
“我特别愉快,邮票放在我家只有我自己看,我也不懂,给了他可以丰富他的专题,我的邮票也发挥了最大价值,这比给我一两万元都开心。”范德峰说,通过物件交换、赠送,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建立友谊和信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志愿者“传承记忆”
3年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已吸引30多名志愿者加入。他们中有编辑、教师、会计、裁缝、工人、文员等,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还是在校大学生,大家甘愿抽出时间参与征集、策展、布展、导览、记录、拍摄、值班等工作。黄海波说,大家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也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愿意为这个公益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局部)。
年在太原美术馆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年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尚回响’大型实物展”,以及年的“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全省巡展上,人们都可以看到老物件的身影。
参观者在年“时尚回响·小康之路”实物展现场,讲述自己和老物件的故事。
除参加展览外,他们还出版了图书《40件物品中的改革开放史》《我爱北京天安门》,并计划出版《小康之路上的光阴故事》,图文并茂讲述老物件背后的岁月。
“展览总有结束的一天,珍藏了许多人记忆的东西可能会随风而逝,如果用书来铭记,那么,一种永恒的意义就会得到保存。”黄海波说,展览的成功举办和书籍的顺利出版都是策展人、志愿者、展品捐赠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时尚回响”,既是捐赠者又是志愿者的人不少,范德峰就是其中一位。他跟记者讲,每次举办展览,各项具体工作都会落实到人,大家亲力亲为。展览期间,志愿者们自愿报名值班,有时候顾不上吃饭,大家就拿饼子、包子、方便面充饥,没地方午休,两个凳子一拼凑合休息一下。除了误餐费,大家几乎不拿一分钱。
布展至深夜,疲惫至极的志愿者常小平。
21岁的胡淮宁是一位在校大学生,看到“时尚回响”的老物件后,睹物思情,就加入到这个团队成为一名志愿者。除了展览时帮忙搬运外,他还负责
张会珍说,加入志愿者团队2年多来,不仅写作上顺溜了很多,生活上也有了精神寄托。原来每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因为无事可干,晚上睡不着觉,现在他积极参与活动,即使腿脚不灵便,有时要倒两趟公交车才能到活动地,他也从不叫苦喊累。“收获很大,苦中有乐。”他说。
有收获的又何止张会珍一人。
黄海波说,成立“时尚回响”以来,她的人生丰富了很多,自己也变“懂事了”,理解了很多人,觉得大家很了不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韧劲。对于太原这座城市,也更加热爱和有了归属感。
黄海波在展厅里与观众交流。
在黄海波看来,老物件是岁月留下的秘密文件,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横断面,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经常寓于这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之中。
“我很希望能够把这些老物件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城市甚至国家,是一层一层像年轮一样成长起来的。人们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感激创造美好的人。”黄海波说。
访谈
“情感、梦想、奋斗的故事,全世界都能听得懂”
草地:您怎么有了收集老物件的想法?
黄海波:至年,我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的建筑学院学历史保护,住在一个美国人家里,房东是年出生的。一次,我问她:“你什么时候用上洗衣机的?”她很奇怪地看着我说:“我生下来就有。你呢?”我回答:“高中。”然后她一脸惊讶地问:“那你们以前怎么洗衣服呀?”“我妈妈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对着一个大盆,用一个搓板洗衣服,一洗就是一天。突然有一天,我们就有了洗衣机,有了电视机,有了……”听了我的回答,房东惊讶地看着我说:“黄,太神奇了。”她觉得我的生活变化太大了,像从一个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这提醒了我:原来,我们经历了这么大的一个发展阶段。
然而,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却非常模糊,还容易把时间段混淆。他们问过我:“你妈妈裹过小脚吗?”“你为什么不是那种穿蓝颜色衣服的中国人呢?”……我觉得应该把我的故事、我所代表的这一代中国人的故事讲出去。
美国有非常多的城市博物馆,即使只有多人的小城市,也有自己的城市博物馆,我去参观了不少。参观后,我会理解这座城市,理解当地人,很受触动。我们去看外面的世界,其实是在这种对比中看到了我们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我曾经写过一本书《一个70后女神的时尚史》,写作的过程促使我思考了很多。一方面,觉得生活像在变魔术,我出生在当今社会非常幸运。以前过年能吃上那种“一兜肉”的饺子,是我外婆最大的心愿,而我现在可以去国外旅行、读书。另一方面,感觉城市变化很大,找不到自己的童年。幼儿园变了,小学变了,操场也变了,我觉得有点失落,就想去找这些东西,通过展览展示历史和时代变迁。我就列了一个实物名单,发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去找,比如《小灵通漫游未来》、花仙子贴纸、阿尔巴尼亚针织的毛衣等。
草地:怎样由一个“个展”发展成为“太原市民”的展览?
黄海波:大家一听我的想法很兴奋,好多人参与进来。我收到的第一个展品是一辆永久二八自行车,是一位好友从邻居那里找到的。其实,这辆自行车是一个转折点,一下子把我原来的想法改变了。
这辆自行车是年买的,多元,当时它的主人一个月只能挣20多元。但他幸运地抓阄抓到了自行车号,车间里的工友们通过互助形式,每人每月“众筹”10元才帮他买下,成为整个院子里第一辆自行车。
听了自行车主人讲的这个故事,我被它所包含的沉重的、真实的生活片段震惊,觉得这个故事比我文艺青年式的带有抒情色彩的故事分量重多了。我更愿意展示他的故事,而不是我自己的。而且我忽然意识到,应该展示更多人的故事。
草地:您觉得老物件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好方式吗?
黄海波:借助老物件,很多东西一下子就被唤醒和点燃了,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特别好的切入点。
草地:收集老物件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
黄海波:有很多困难。我很快发现我一个人根本做不成这件事。我妹妹最早来帮我,后来几个闺蜜也加入进来。刚开始口口相传,慢慢有了捐赠物后,我们就在报纸上发表故事,并开通
最大的困难还是钱,这是我最不擅长的事情。我曾被评为“三晋英才”,*府奖励了3万元,我把钱放在项目里。我们出书有稿费,也被放在了项目里。还有就是平时做一些出租、小型的商业活动。我们只有在策展这样的“刀刃”上花钱,像摄影、做
草地:你们征集的平常物件多,还是特殊物件多?
黄海波:我们不给捐赠物划等级,关键看能否采集到特殊的故事。宏大的历史,自然有人去讲,我更喜欢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它们同样可以反映出大时代。
比如说,我曾征集到一件红花棉袄,是棉袄主人的妈妈做的,手工特别精细,面是新的,里子由旧衬衣裁改,外面红色,里面粉红色,颜色搭配得特别好。她妈妈在袖口和下襟有可能露出旧料的地方,还是用的新布。我能看到一个妈妈为了让女儿穿得漂亮、体面的良苦用心,当时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在物质特别匮乏的情况下,那种对美的追求特别打动我。
草地:你们会记录每一件物品的故事吗?
黄海波:我们会记录每一件物品的基本信息,但并不是每一件物品都有清晰的故事。目前,超过十分之一的捐赠物有详细的故事。不是我们挑故事,而是故事挑我们,这是一种缘分。物品的主人愿意去讲、去写这很重要。事实上,物品的主人自己去写是最好的,他们是以赤子之心在写自己,即使错别字连篇,也一定会给你惊喜。每周我们会在“太原记忆”
草地:您怎么看现在做的这个公益项目?
黄海波:老物件就像一座桥梁,让人回到过去,走进别人的生活,把人与人连接起来。父母可以通过它把人生智慧传给下一代,别人可以通过它,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生活。
找到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我的人生幸事,心里特别安稳,不管将来做到什么程度,我会一直做下去。希望我们有一个更好、更稳定的空间,也希望找到更好的舞台把这些美好的故事讲出去。情感、梦想、奋斗的故事,全世界人都能听得懂。
草地周刊|网红“种草”他却“拔草”,跟“毒书皮毒跑道”较劲的“硬核老爸”
草地周刊|为“千千万万个一元钱”打官司
说人解史|“全国建筑老八校”之一,我国第一块人工冰场在此诞生
说人解史|长安又见颜真卿
说人解史|“新华湖”“电台井”背后,永不褪色的红色新闻故事
神州风物|大雷岸: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地名
神州风物|私塾、书院、藏书楼……晋商大院里被遗忘的“书香”角落
草地·考古|首席专家王巍揭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草地·文物|漂泊百年回归圆明园的马首铜像,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细节
草地·观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曾经这样“互补”
监制:姜锦铭
责编:刘小草、李牧鸣
校对:饶小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