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桥东文艺看电影
TUhjnbcbe - 2021/12/11 16:25:00

看电影

作者

原部明

看电影,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太普通的事情了。电视、电脑、手机、影视厅、电影院都是我们看电影随意选择的媒介。尤其是5G技术的开通,一部电影数秒就能下载完成,随心所欲地观看。看与不看电影,只是想看不想看、有无时间看、选择什么方式看的问题了。但对于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在小时候看一部电影,与现在相比,却是有着巨大差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也是非常的单调。看上一部电影,就是那时候人们能够享受且品味数日的精神大餐了。

那时候,哪有什么电视、电脑、手机之类的现代媒介,村里的戏台前、操场上,立上两根木杆,临时挂上幕布,就是露天的电影院。

我家住在茶坊区榆林公社南庄大队,全公社有八个生产大队。公社里有一个放映队,一部电影就是天天放,八天才能轮到我们村一次,况且农忙时、修理影机时、无片时等等原因不放影,在村里看一次电影,往往要等上很长时间。

每当遇到一次放电影,全村人好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天还不黑,人们就有的搬凳子,带马匝子,有的搬石头、砖块,就像摆地摊的小商贩多卖东西一样早早占领有利位置。那时的放映员格外“牛”,把放映机放到地上,一些猴急的半大小子就上赶着帮着拉电线、开箱子,干这干那,手脚稍有不慎,放映员就训斥几句,孩子们顺从地不敢顶嘴。

随着夜幕渐渐降临,辛苦一天的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电影场。电影场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我村戏台前或是大队广场都不太大,周围是民房,主场地占满了,其他人有的爬上房顶,有的坐在墙头上,不大的功夫,将电影场围的水泄不通。来迟的人们没有好的位置,只能站在外围,开演时踮着脚尖看,甚至有的人还跑到幕布后面倒着看,声音同步,画面却全部是反着的。

电影开演前,村干部往往借机会利用影机的麦克风对前来看电影的男女老少讲一些农业生产、当前形势等方面的事。

那时演电影,一般要演一个加片,一个正片。加片一般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农业科学知识、《半夜鸡叫》动画片等短片,而正片才是“席面上的大餐”。当时,我们不知道正片或加片的准确含义,长时间的管它们叫真片和假片。

当放映员开动影机,一束光线射向幕布,影幕上出现金光四射的五角星,音箱里传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电影场上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直盯着影幕,人们忘却了一天的劳累,聚精会神地享受着电影带来的精神愉悦。

也许是当时的气候太冷,在深冬季节看电影时,尽管人们穿着棉衣,甚至穿着皮袄、毡疙瘩,依然难挡严寒。尤其是两只脚冻得直发麻,难忍时就站起来原地跺脚,也不忍放弃影幕上引人入胜的画面。

电影结束后,电影场上依旧是熙熙攘攘的场景,人们久久不愿散去,谈论最多的还是意犹未尽的电影故事情节。当人们散去后,电影场上一片狼藉,往往在第二天一并打扫。

为了多享受电影带来的精神愉悦,仅在我村看那几部有限的电影显然是不够的,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加入了“撵电影”的队伍。

“撵电影”,其实就是追着看电影。本村外围的三里五村,一旦哪个村晚上有电影,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早早吃了晚饭,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奔赴另一个村的露天电影院。

我们榆林公社是个临近机场,解放军驻军较多的公社。南有南机场,西南有姚家庄机场(现宁远机场),西有坦克旅。由于部队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丰富,放映电影的频率很高,这就给我们这些“撵电影”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看电影机会。

较远的坦克旅距我村二十华里。为了看电影,我们也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精神,经常光顾。那时看电影,没有交通工具,几乎全部是步行。偶有几个骑自行车带女朋友看电影的,好似在炫耀他们的富有和浪漫,得意地“唰、唰”超人,快速前行,引来众人的喝彩和羡慕。

尽管没有柏油路、水泥路的硬化路面,而且电影一般是黑白影片,放映出来的画面还经常是点点闪烁,或是道道虚线,但一点也不减大家看电影的兴致。

坦克旅放映电影,是在大礼堂里,只有军人坐完了,才将空下的位置让我们这些地方的人使用。一旦来迟了,就进不了大礼堂,看半部电影或是看不到电影是经常的事。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有好事者,经常发布假消息,说今天晚上某个地方要演电影,而且是战争片,当我们高兴满怀地赶到时,却是空欢喜一场,根本就不演电影,害得我们白跑一趟,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南机场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地下游击队》,是阿尔巴尼亚描写二战时期的影片。电影一开始,是意大利侵略者的一辆装甲车在城市里横冲直撞,一名游击队战士突然从楼房上跳到装甲车上,一手掀起了装甲车的顶盖,一手握着手雷,正要将手雷扔进装甲车时,影幕画面戛然而止,影片的名字才正式出现。在播放完演职人员的名单后,电影才正式开始。这种倒叙式的叙述风格,紧紧揪住人们的心,也使电影更加神秘和震撼,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好奇心强的男孩儿,更加产生对电影的喜爱。再有一次就是我们看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当花妮的妹妹顺姬被地主婆用药罐里滚烫的药液烫瞎了双眼,后来又以阴*附体为由将她扔到山沟时,我真狠不得窜进影幕里,将那个地主婆暴打一顿。

当然,看的最多的电影是国产电影。像《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等等,不知看了多少遍。正面形象如传宝、王成、潘冬子、刘胡兰等,反面形象如汤司令、南霸天、黄世仁、猪头小队长等,都印象深刻。

后来,我们经常看革命现代京剧,尽管有限的八部现代京剧反复观看,但再演出时还是照看不误,以至于电影里面的台词都能耳熟能详。孩子们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经常模仿京剧里的角色。如有的同学模仿《智取威虎山》里座山雕与杨子荣的对白:“天王盖地虎”,“宝塔震河妖”;有的同学模仿《沙家浜》里郭建光“那一天,同志们把话拉,在一起议论你沙妈妈……”;有的同学还不时地伸出拇指模仿《地道战》里汤司令的叫白:“高!高!实在是高!”。电影真是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兴奋剂,文化生活的调味品。

在农村露天场地看电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给男女青年约会提供了好机会、好场所。年轻男女成为看电影的主力军,其寻找心仪的心上人也是他们的动力之一。一些思想解放胆子大一点的男青年,看上了哪个心爱的姑娘,会想方设法靠近,甚至直送秋波,打情骂俏。有的有情人在电影演出中悄悄溜出去,定是到一个幽静的角落互述衷肠,海誓山盟。有不少人就是因此而走进婚姻殿堂,这也算是在农村看电影的另一种收获吧。

那时看电影,人们还编了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苏联电影搂搂抱抱,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对男孩子来说,最爱看的还是战争片。一听说是打仗片,孩子们马上来了劲头,因为电影里好人坏人分得清,真刀真枪提精神,正是迎合了男孩子们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心理。后来又演出了《少林寺》等武打片,这时的电影已经由黑白电影提高到了彩色电影,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了孩子们兴趣。我记得,刚有黑白电视机的时候,电视里演《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电视连续剧,人们围在有限的几台电视机前,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现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步伐日益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露天电影这种单一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传播方式已渐行渐远,逐步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电视、手机、电脑等多样化的现代传播载体,足不出户就能随心所欲地观看任何一部电影,精彩处还可反复回放。

现在,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农村人也同城里人一样,不但随时可以通过电视、手机观看电影,还可以开车到城镇体验高档电影院的享受,甚至可以有选择地观看包厢电影、立体电影、3D电影、水幕电影等。这些高科技的现代传播手段与当初的露天电影相比,岂能同日而语!

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确立。小康社会带来的富足生活,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更加高追求和多元化,一些意想不到的高科技传播方式必将应运而生,或许现代版的手机、电视、电脑等传播手段也将成为过去。因此,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伟大年代,更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融入社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祖国一道并肩前行。

曾经的农村露天电影伴随着那个年代出生的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廉价而丰富的精神营养,也赋予我们无比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尽管现在高科技的手段已将农村露天电影压缩到一个几乎无人问津的角落,但它却是那个年代的历史产物。当我们在享受现代影视带来的多样化、便捷化、时尚化、奢侈化的同时,再品味农村露天电影这坛陈酿多年的老酒,依然醇香绵长,回味无穷……

(年12月1日)

编辑:高越超

编审:杨宏声朱国君点一下哦!让我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桥东文艺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