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和新冠疫情有关,在那么四、五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人去电影院了,那么,一天到晚只能待在家里的如此多的人都在做什么?拍摄出来的那么多电影又如何才能让人看到?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可以在网上自由寻找电影的公共平台,“电影分享会”就是其中之一。
几乎是一瞬间,就有了那么多电影一下子涌到了眼前,包括自有奥斯卡奖以来的所有获奖影片,还有“大师辈出的意大利电影”、“当世评分最高的导演合集”、“女性暴力美学的极致影片”、“14部7月口碑最好的电影”、“影史最伟大的24部电影”、“43部优质电影合集”、“十个国家的十部珍贵影像”、“部电影自提库”,“谍战之神系列全集24部”,还有前几天才见到的“史上最全片库发布”,按26个拼音字母的发音序列,几乎要把所有的电影都囊括在内。
看什么?怎么看?面对这么多你肯定看不完的电影,就如你忽然走进一家巨大无比的图书馆,而且告诉你,这里的书可以随便挑选,那么你的第一感觉到底是什么?
我是个爱看电影的人。要我在一部我想看的电影或书中选择,我一定选电影。当然,这样选择的前提是我已经看了那么多书,有了这么多书垫底,于是看电影就成了对所看书籍的延续或扩展。我看电影时的专注远超看书。因为书可以反复看,而电影中的镜头或对话,过去就过去了;稍一疏忽,可能整部电影都未看懂。什么叫“看懂”?当然不只是知道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不是了解了大体上的故事情节,而是想看到更多,多到电影中根本就没有表现、甚至连演员、导演也未必会想到的问题。什么问题?自然又和自己所受的教育、所看的书有关。对我来说,主要指的是哲学问题,哲学中的人性与正义,看的是概念是如何构成经验,又是如何支配人生的;而电影,也基本是就外国电影而言的。
我甚至觉得,在日常交往中,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看他喜欢不喜欢看电影、而且喜欢的是哪一类电影。外国电影有一个好处:哪怕故事纯属虚构,但发生的时间、地点、城市名,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后果,都尽可能做到真实。他们想通过这种“真实”(比如发生于年的纽约市的布鲁克林),来让你觉得整个虚构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于是,就看你对这些事件、人物以及发生地的背景情况是否有所了解了。这不但决定了你是否能看懂这部电影,而且也是有可能进一步做出新的理解或解释的前提。这等于是在同时看好几本与这部电影所涉及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进一步的历史、人性、善恶、爱恨、法治、伦理等观念有关的书。当然比看书更有趣,更吸引人,影像、动作也比单纯的文字更直接、更感性。我这里指的是那些真正有造诣的好的电影导演手中出来的电影。就与看书也要看作者是谁一样,看电影,首先要先看谁是导演,主要演员有谁。
也可能有名不见经传的好电影,就与默默无闻的好书也可能长期摆放在那里无人问津一样。其实,一部书,一部电影,看几页或看一小会儿就能大体做出判断。我为什么要用“放纵”这个词?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前半期,我们都处于电影的极度贫乏之中。那也是一种饥饿感,只是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食物而已,而且不知道世界上早就存在着那么多各式各样的“食物”。为了第八次或第十次看南斯拉夫的《桥》或《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甚至是阿尔巴尼亚的一部什么电影或者已经几乎背了下来的《列宁在十月》,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我们都曾翻过几个山头去看这场露天电影。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武大读研究生,仍是我们那栋研究生楼的“电影召集人”,常和几个人一起去附近的院校和影院看电影。后来,就有了影碟。一面是严查,一面是偷着购买或在手中的相互传递。90年代在深圳讲学,李庆明曾开车拉我去东莞,专门购买过一次影碟。走进车间,真是大吃一惊,盗版制作成了现代化的流水作业。作废的、没有销量的一些过期的外国电影堆放在一个角落。我专门在里面搜索。很便宜,最后买了一背包。但那时,凭自己一己之力,要想买到好的影碟还真不容易。加上那个时候有那个时候的事要做,所以也还谈不上“放纵”。
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都有想放纵一下自己的欲望。怎么个放纵法?谁都不一样,但大都是压抑了事。老了,退休了,加上新冠疫情的肆虐,自己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也最能满足自己的放纵方式,这就是看电影。今天夏天在云南昆明的一个养生中心度夏,没带什么书,一日三餐,加上下午茶,有吃有喝,自己又疏懒惯了,不想锻炼,于是就有了大把的时间来看电影。白天在电脑上看“电影分享会”提供的电影(有人替你选择,还是好多了,尽管也有一些自己不想看的电影),晚上在电视上看“小米”提供的电影(第一个月只交一元钱),一天至少看二到三部电影。不愿意看的,20分钟后就跳过去。由于在导演和演员上有了挑选,加上前面的故事简介,基本上都是从头看到尾,而且如过去一样,在本子上做一点笔记,如同读书。但确有“放纵”的感觉,就是不顾一切地放任自己的感受,跟着感觉走,似乎在随意荒废着自己的时间。“看电影”,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总是和休闲的心情、空余的时间、无事可做时的状态联系在一起。而“放纵”,就是“过于”、“过度”。可谁又不想在某些事情上“过度”一下呢?“放纵”的必要前提就是第一,自己喜欢,第二,眼前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多到几乎不用选择,第三,永远也不会因“多”而生“厌”,有些电影可以看几次,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有时也不安,觉得浪费了这么多电影,因为自己实在看不过来。这些电影中的任何一部,随便拿一部,放到40多年前(很多电影都是那时候拍摄的)给人看,那种会带给人的兴奋和愉悦,今天几乎无可想象。
随便谈几部让自己别有感受的电影吧。
年5月29日,OTTMAN(奥特曼)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宣告终结。这是一个很大的历史事件。战争之惨烈非电影不能表现。当时的征服者穆罕默德才21岁。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电影《孔夫子的困惑》(CONFUCIANCONFUSION),把片名译为《独立时代》。有意思的是“孔夫子”和“困惑”这两个英文单词在发音上如此近似,几乎无法区分。波兰在二战中饱受磨难。华沙我去过。看《浴血华沙》(WARSAW’44),表现年的华沙起义。波兰方面00名军人、名市民战死,德军死亡人。仅凭数字,就知道当时战况的惨烈和波兰人民的不屈。最重要的,是苏军当时已经打到了维斯瓦河东岸,只要赶紧渡河,支援一下波兰人民,华沙起义也就不会被如此残忍地镇压下去。但斯大林并不想支持波兰的流亡*府和起义者,他宁肯看着德国人在那里大肆屠杀波兰人,因为他也许更怕的是波兰人以后会找他算账,比如“卡廷惨案”。所以这几部电影要放在一起看,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军攻占波兰(年9月1日)为标志,但早几天的由里宾特洛普和莫洛托夫一起在莫斯科签订的“德苏条约”(年8月23日),证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是由波兰同时受到来自东(苏)西(德)两个方面的进攻才正式拉开帷幕的。所以在电影上看到被夷为平地的华沙,想到年和年,让人觉得在这两个年头,分别标识着二战开始和即将结束的时刻,波兰实际上充当了德、苏两个大国在*治上的牺牲品。哪怕德、苏已成为了真正的敌对国,而且死亡了上千万人的情况下,苏联也依旧不想放弃对波兰的占有。年夏天我在华沙,知道年8月“浴血华沙”后,希特勒曾下令把华沙这个城市从地图上抹去。战争胜利后,苏联人又想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华沙”,结果又是几十万人走上街头,一定要按保留下来的图纸恢复老华沙的原貌。
《浴血华沙》(WARSAW’44)
结果,当我站在今天的华沙老城,“老”到几乎就是中世纪的模样,而且看见还有马车在那里等候客人时,就会想到年的9月和年的8月,波兰人民心中的伤痕到底有多严重,而他们又如何通过让老华沙城恢复原样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电影的导演是杨·科马萨(JANAKOMASY)。与这部电影有关的《钢琴家》(THEPLANIST),是我在电影中所看到的对华沙犹太人在凶残和人格侮辱上都达到了极致的一部电影。电影是根据波兰的钢琴家、作曲家皮尔曼的自传改编的。当55万犹太人被送去集中营时,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不找机会逃跑?但,从电影中看,第一,他们不确定到集中营是不是会比眼下更坏,第二,无人组织,也没有任何武器。那些同样在右臂上带有犹太人标志的“警察”显然比德国人对犹太人更加凶狠。当运送犹太人的火车开走后,因躲避而幸存下来的钢琴家在满是尸体和丢弃的杂物的大街上放声大哭。一老者对他说:“我无法再继续信仰上帝”。而当一位德国军官知道了他是一位钢琴家后,就把食物和自己的大衣给了他,让他取暖。他对这位德国军官说:“谢谢你!”;军官的回答是:“谢谢上帝,让我们还活着。”看来谁都可以轻易找到相信或不信上帝的理由。电影的最后告诉我们,皮尔曼2年7月6号病逝,享年88岁,而那位最后救了他的德国军官叫威廉·霍申菲尔,年死于苏联战俘营。电影导演是大名鼎鼎的罗曼·波兰斯基。这位德国军官的言行让我想到刚看的另一部电影《沉静如海》,里面也有一位德国军官,居住在已经投降了的法国某小镇的人家中。始终彬彬有礼。什么是沦陷区的生活?巴赫的音乐有什么用?美丽的法国女孩妮安娜为什么最后要以自己的琴声挽救这位德国军官的生命?除去德国人、法国人,占领者、被占领者这些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就是一位英俊潇洒的军国和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人性中的爱是否会在某种情况下高于眼下的战争?高于这些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有无数的小说和电影想揭示这一主题,但都受到严肃批判,比如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代表作《第四十一》。布拉特·皮特主演的《间谍同盟》,也是这一主题:丈夫(麦斯·瓦唐)是英军中校,妻子(玛丽安·瓦唐)是德军间谍;但又深爱着丈夫和英国,决心悔过自新。于是丈夫就想驾飞机带妻子一起逃走,最后在机场以妻子的自杀而结局。事情的最后恐怕也只能是这样。战争、敌对、仇恨教育、种族意识早已改变了语言的性质,使得这些词语(当然首先还是人性与正义)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意思。在厮杀中所表现出的人性中最坏的一面,往往又被宣传为最好的一面。无论是杀人者还是被杀者,谁都努力试着不要把自己当人。对犹太人来说,已经不是死亡的问题,而是怎么个死法才是自己的选择;而对攻入柏林的苏军来说,柏林就是一所大妓院,因为几乎没有了男人,而女人又可以随意蹂躏。在《父辈的战争》中,一个人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别人总以为战争就是相互厮杀,其实是相互等待,等待着什么时候开始厮杀,等待着下一顿饭,等待着自己思念的女人。等待厮杀比厮杀本身更折磨人。“我慢慢老了,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老的,只知道永远在等待中。”
所有电影中,关于二战的题材还是最多。让我们把目光从欧洲移到亚洲。我想到了两部电影,一部是日本人拍摄的《阿基米德大战》(THEGREATWAROFARCHIMEDES),一部是十集连续剧《太平洋之战》(PACIFIC),每集五十多分钟,我分两天看完。
《阿基米德大战》,故事很简单:一位名叫“棹”的年轻数学家,在帝国大学读书,想到美国深造。但山本五十六发现了他的数学天才,阻止了他,说日美总有一天要开战。那是上世纪30年代中叶的事,日本人正在中国打仗,已经侵占了整个东北。当时的海军将领要造大型战列舰,山本已经看到了只有航空母舰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涉及制空权的争夺。于是他让“棹”重新计算造舰的费用。发现负责造舰的平山中将大大压低了大型战列舰的费用,目的就为了能比较容易的通过或批准对最大战列舰“大和号”的建造。电影中让人惊心动魄的一句话,是平山中将悄悄对“棹”说:以日本目前这个样子,不打仗是不可能的;不造舰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当这艘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出现在海面上,而且被击沉,象征着日本的彻底沉没时,我们才可能清醒过来。果然,“大和号”连同战舰上的三千多名士兵一起被美国人击沉在了太平洋中。但平山中将的这段话却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已经让中国人清醒了;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是不是自己又昏睡了过去呢?
《太平洋之战》就写的是美国人与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较量。这类电影我们已经看了许多,比如《中途岛之战》。但《太平洋之战》写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如何一个岛、一个岛,从瓜岛到硫磺岛,到琉球群岛,再到冲绳,就这样缓慢推进的过程,表现的是太平洋中的岛屿之争。在美国人看来,周围的环境已经恶劣到极点:连绵不断的雨水,泥泞,蚊虫,遍地的螃蟹(他们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丑陋的动物,就是不知道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是多么的美味!)横行霸道,还有,就是日本人的死不投降,包括老百姓和小孩都身绑炸药,随时准备同归于尽。所有的岛屿之战中,只有在硫磺岛之争中美国人的伤亡数超过了日本。所以他们认为虽然得到了这个岛屿,但还等于是失败了。电影没有演塞班岛之战。我恰好去过塞班岛,而且在展览馆中看完了当时那场战役的全过程。让我很惊讶的,是美军的墓地紧靠着日本人的墓地,而去塞班的日本人远多于美国人,所以日本人的墓地上倒全是各色的鲜花。我与展览馆的人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很正常。于是我们也就觉得很正常了:对死者而言,灵*是平等的。在电影中,充斥着”FUCK”、“SHIT”、”BITCH”之类的怒骂,几乎所有人开口就是;也有枪杀战俘、平民和挖走日军死亡者的金牙之类的镜头。反正展现的是战争中的人性之恶,好在电影并没有把这些行为夸张为英勇、愤怒之类的情感发泄,更不想掩饰人的贪生和贪婪,而是让人看到战争到底会把人变成什么样子。一年轻士兵问老兵:打起仗来到底是什么感觉?老兵说:在墨尔本,我和一个姑娘上了床,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打起仗来的感觉也一样,有了第一次,就总想着去干。最可怕的,不是打死对方,而是在泥泞中,猛然发现自己脚下正踩着一个人的手臂。一小兵去山洞里大便,结果从山洞里跑出来一个日本兵,这小兵提着裤子狂奔,众皆大笑,一阵乱枪将日本人打死。而日本人手里拿着的其实是一面白旗。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对待伤兵的竭尽全力救护。一小官竟然可以爬上自己军队的坦克,揭开盖子,命令坦克往回开,运送几个伤员。一位名叫约翰·贝瑟隆的中士,战斗英勇,获总统授勋,于是在后方推销战争债券,吃的腰肥体胖。不忍心前方战士的艰难,于是重上前线,在硫磺岛之战中为了掩护别人光荣牺牲。当担架上的尸体经过时,所有人都起立敬礼。这些小细节真的让人很感动。人类历史上充满了战争,各有各的理由。美国兵说,太平洋之战就是我们的战争,我们相信它是正义的,如果这种正义之战能配上热餐和冰水就最好不过了。但战争就是战争。第十集一开始就是美国人扔了两颗原子弹。于是日本人宣告投降。“Whatdoyoudonow?”所有美国兵都在冲绳岛上不知所措。约翰·贝瑟隆的一万美元抚恤金和总统勋章,他的新婚妻子全部转交给了他的父母,而所有有名有姓的人都一一交代了他们最后的下落。似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自由去上大学,只要你有一定的学历和特长。于是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依然当修理工,有的经营农场,成了完全的平常人。相比美国,我更喜欢的还是欧洲的电影,特别是表现英国古典时代的电影。
疫情总会过去,我也总要离开电脑和电视,走出家门,走出这种“放纵”的精神状态,去过平常人的乏味生活。什么是平常人的乏味生活?有一部美国电影,叫《史崔特的故事》(THESTRIGHTSTORY),说的是一位75岁的老人,听说弟弟中风,半身不遂,于是决心去探视一下。他们已经几十年未见过面了。他住在威斯康辛州,弟弟似乎在印第安纳州,记不大准确,反正途径芝加哥。他由于视力原因不准开车,于是就驾着自己的那个破旧的割草车上路了。要走好几天。一路上车反复坏,有好人帮助,也有坏人讹诈,反正风餐露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终于到了弟弟的家。发一声喊,弟弟就坐着轮椅出来了,但两个人几乎无话可说。想象中的问候、拥抱之类的事都没有。史崔特自己找个椅子坐下来休息。电影的最后一幕,就是弟弟回头看了一眼那辆破旧的、还在依旧喘气的割草车。一切都在不言之中。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不也就是“一切都在不言之中”吗?
年9月23日写于上海
延伸阅读
陈家琪
封闭还是开放,这是一个问题
陈家琪
快感的*治纬度
陈家琪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论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只说小事
陈家琪
“平庸是时代的危险所在”——再论尼采的“大*治”概念
陈家琪
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
陈家琪
将事件揉进思想——我读托克维尔的《回忆录:年革命》
编辑:愚石
文章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