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多采访过的老会战不同,96岁高龄的王凤允,会战时期留下的照片很多,可以回味的故事当然也不少。
因为当年缝补厂催生的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精神,是那个时代优秀的典型,缝补厂也成为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及友人当年访问大庆时经常参观的地方;也因为王老当年是缝补厂的第一任*支部书记,出身好、形象佳、口才棒、有学识、不怯场,所以陪同、讲解的大部分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这样,镜头中就多有她的影子,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周总理机智化尴尬
这张照片,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这其中一个小细节却鲜为人知。
这是年5月4日中午11时左右,周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外宾到缝补厂参观。右边是周总理,中间是王老,左边挥手的是阿尔巴尼亚劳动*中央书记卡博。
照片中,王老手捧的是一面紫红色的三角旗,旗是阿尔巴尼亚客人赠送的。
旗中隐约能看到一只黑色双头鹰,是阿尔巴尼亚国旗、国徽的图案。
正是因为阿方赠送的这面三角旗,当年出现了一个细微的小状况,是周总理及时的一个动作,化解了当时的这个小尴尬。
王老说:“这面三角旗上方有个横杆,横杆上虚缠着一条蓝紫相间、两头有灯笼穗的彩绳,因为彩绳没有固定在旗上,我在接过赠旗的时候,彩绳一下了脱落到了地上。”
这给手捧赠旗的我来了个措手不及。一手举旗,一手去捡彩绳?会不会让阿方外宾觉得不够尊重?正想着,对面刚松了手的卡博也是一愣,双方就这么一下子僵在那儿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总理,迅速弯下腰,捡起彩绳,并帮着王老把彩绳重新缠好,笑着对我说:“要好好保护(这面旗),这是中阿友谊的见证啊,中阿友谊万古长青!”这一说,现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总理的机智亲和与平易近人,在王老的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迹,至今说起来,仍然像发生在昨天似的。
“拼接”杠杠服赠外宾
一张老照片中,王老拿着一件杠杠棉服的衣袖衬里,花花绿绿,像万国旗。当年,为了节约来之不易的布,缝补厂的工人们把一块块布片收集起来,最多的时候把多片布,一针一针缝成一块“整布”做里子。
王老说:“当年我们就是靠着这股子修旧利废的精神,硬是把50套杠杠服棉袄的布料,做成了套。”在周总理陪着阿尔巴尼亚外宾参观缝补厂的展室时,一件“两旧一新”、用多块旧布拼成里子的棉工服,让外宾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记者无意中,找到了当年一位随团的外国记者参观了缝补厂后写下的一段话: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股力量,一股一个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他们从不向任何困难低头,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个让人仰视的人间奇迹。这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已经融入会战大军每个人的骨血里……”
后来,一件用旧布拼成里子的棉工服,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阿尔巴尼亚外宾。
王老说:“若干年后,铁人王进喜在访问阿尔巴尼亚时,还见到了那件让他亲切、熟悉的‘拼接’杠杠服棉袄。”
棉裤腰加高御极寒
对于经历过缝补厂风风雨雨的王老来说,她,就是一部行走的历史。
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提道,那时,工服的棉裤后腰都要加高加厚,对这个问题,记者向王老求证。她对记者说:“这应该是缝补小分队在实践中的原创。”
王老说:“当年的一线工人整天工作在井上,衣服刮坏了也没人给补。我们就成立了缝补小分队。缝补厂的缝纫机一个挨一个,不好移动,师傅们就把自己家的、邻居家借来的缝纫机用车拉到钻井现场,为一线职工缝缝补补,保证一线职工穿得暖暖和和。”
在多次观察中,我们缝补厂的师傅们发现,许多在井上工作的同志,常常弯腰。大冷天,腰部总会露在外面,容易腰疼,两个膝盖部位,也因为总有起蹲的动作,棉层变薄。一些有经验的老裁缝,从东北老乡做棉裤加高裤腰的方法上得到启示,加高了裤腰的尺寸,又从一些破旧狗皮帽子中,拆下毛皮,分别加在棉裤的膝盖和腰部部位。
这些实用的、人性化的设计,为一线职工抵御当年极寒天气,坚持野外钻井采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红色传承
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讲述人:马虹丹(王老的孙女)
我小时候就知道我奶奶是大庆缝补厂第一任*支部书记,可是,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缝补厂精神是大庆精神的六个传家宝之一。
奶奶经常给我讲缝补厂的事情。
当年,在十分艰苦的大庆会战时期,奶奶带领职工家属,克服了棉布棉花供应不足的困难,在非常简陋的厂房里,利用简易的设备,把沾满油污的旧棉工服回收后,拆、洗、拼、缝,制作成旧里子、旧棉花、新面子的“两旧一新”棉工服,就连拆下来的纽扣和挂钩都舍不得丢弃,拿来物尽其用,生产了几万套棉工服,保证了几万名会战职工的过冬和生产需要。缝补厂作为“艰苦奋斗、勤俭建厂的模范”而誉满中外。
奶奶离休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也深深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
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好了,但我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能忘,不能丢,而且要继续发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转自:大庆晚报记者徐伏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