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出版《雷锋~》《红军》《切格瓦语录》等数本以其独特与超酷的风格,引领红色题材新锐阅读风潮的作家师永刚,近日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隆重推出一本"革命新概念书"《列宁--》。
这本书收集了近张列宁不同时期首次解密的档案图片,以新锐独特的先锋装帧设计,首次披露了这位世界首位长期将遗体保存在国家广场的社会主义领袖的前后经过。他与高尔基、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一起的珍罕图片,十月革命期间首次披露的图片,列宁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画像等,是一本简明的普及版本列宁影像大传。
本书作者研究了大量官方文献和史料,遍及俄罗斯十多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用无数的见所未见的图片,绘制出这部混合着编年史和列传体的影像传记。这本书在建*周年之际推出,对于了解这位曾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的革命者,以及革命的诞生过程,都有着重大意义。这本书也以其先锋的装帧方式与表达,引发媒体与读者的热议。
我们在今天为什么要纪念列宁?
年1月21日,苏联领导人、共产国际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因长期疾病而逝世,终年53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的一生经历了深刻的动荡、危机和变革,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年俄国十月革命。他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革命家,是一个改变了20世纪历史进程的巨人。
列宁做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符号,在*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他诞辰年,去世97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以及他所创造的理想,都还在深深影响着今天的历史。
列宁的形象至今仍深入人心。在莫斯科红场,存放着经过防腐处理的列宁遗体的纪念堂因新冠病毒疫情被关闭,否则这里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以往每年列宁的诞辰与逝世纪念日,俄罗斯的共产*人都会在昔日世界无产阶级的首都,为年社会主义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的诞辰与逝世,举行大规模庆祝活动。
列宁的形像在他所创立的苏联解体后仍然无所不在。列宁留在历史以及影像中的形象,明显是较为正面、无私。在昔日苏联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曾有一座列宁纪念碑,而不是教堂。在成千上万幅画作中,这位国际工人运动的偶像,无产阶级的"保护神"永垂不朽。他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出生地以他的名字命名。
不仅俄罗斯的共产*人纪念他,即使在德国或者欧州的其他国家,这位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领袖也没有被遗忘。
柏林的哲学家阿恩特(AndreasArndt)解释了列宁为什么至今仍享有声望。这位研究列宁问题的专家认为:"即使最激烈反对他的*治对手也承认他的谦虚。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的贡献。他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新的乌托邦。"
然而在列宁诞辰纪念日之际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最终可以将列宁安葬。据称已经有大约1.3亿人拜访过列宁的遗体。他在年去世后,就一直葬在俄罗斯的心脏地带,莫斯科的红场中央。
但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明确表示。列宁和他的人民"在一座名为俄罗斯的建筑物下放置了一颗原子弹",摧毁了历史上的沙皇帝国。这位克里姆林宫的主人还强调,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感到与列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这种情况存在,就什么都不会改变。
寻找革命者历史的阅读"共同点"
列宁已去世将近百年,但他所创造的世界,以及创造的社会主义形态,仍然在中国的某些部分呈现。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学习一些*的历史,以及*的知识,或者单纯讲述一个革命者的传记,是一件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与今天当下年青人的阅读方式相契合的状态,以及方法,这是我们出版这套丛书所探寻的意义。"
师永刚与他的合作者从数年前开始,先后出版了《雷锋》、《红军》、《切格瓦拉画传》等数本影响中国以及世界的重大事件与人物为主的"革命说明书"丛书。这几本书的出版,不但在年轻人中引发巨大反响,同时在官方层面与年轻人中找到了一个平衡。不但数次被新闻出版署评为推荐给青少年的优秀读物,还成为罕见的畅销书,这些描述革命者的书,先后重版十多次,并成为时尚的某种符号与试验。
出版列宁的一个重要契机,还在于从数年前开始,当时他们准备出版一套苏联丛书时,发现了大量列宁的鲜为人知的图片,以及从革命理论的书籍中难以发现的列宁动人的一面。遂决定为列宁出版一本新的影像大传。他们已经撰写完成了其中的两本,《列宁》是第一本。另一本则正在审读中,也即将在数月内出版。
他们出版这套前苏联丛书的初衷是,因苏联曾经深刻影响过中国的最初发展,包括国家形式,社会模式等。他们试图从这些书中,找到与中国的革命,以及社会形态,都有关系的那个部分。
(本文发表于深圳晚报6月23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