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初期,除了《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极少数老故事片仍在放映外,中国故事片已基本绝迹。而外国故事片则只有苏联30年代老片子《列宁在十月》、《列宁在年》以及阿尔巴尼亚电影《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等几部在放映。那时候,样板戏已经铺天盖地在广播中播放,却还没有拍成电影,所以,这几部仅存的老电影就成为支撑那几年业余生活的依托,人人几乎都能背下这些电影的台词。例如,有求于朋友时,可以用《南征北战》里国军李军长的绝望口气哀求:“张军长,张军长,看在*国的份上,快来拉兄弟一把吧!”在为自己辩解时,也可用张军长的话自我解嘲:“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地道战》中,汤司令为了取媚于日本山田大队长,称道其计策“高,实在是高”,但这句话却被人与另一句台词相混淆,变成了:“高家庄,实在是高”。有人疑神疑*、草木皆兵时,嘲笑他的人会用《平原游击队》中日军军官松井的话:“一个李向阳,就把你吓成这样?”身陷困境时,你也可用《列宁在年》中瓦西里安慰妻子的台词来自我安慰:“粮食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那时候,很多中国年轻人对列宁、斯大林的认识,基本上是被《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中的演员的形象所左右的。年前后,样板戏被搬上了银幕,看够了老片子的人,都急切想知道电影中的样板戏是什么样子。最早的样板戏电影是舞台录象的黑白片,图像模糊,调子暗淡,拿腔作调,让人失望。后来又出现了样板戏的彩色版。视觉效果改善了,看起来鲜艳逼人,比黑白录相片多了电影镜头的运用。但还是“咿咿啊啊”的唱着,因此初看的新鲜感很快就消退了,倒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拍成的电影由于有不少美女演员和好听的音乐而引人遐想。与此同时,一部分“文革”前的老电影得到了“解放”。《地雷战》、《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奇袭》等老片又成为电影爱好者的“新宠”,在当时被反复放映。其中《铁道卫士》以谍战加武打的故事形式颇受欢迎,里面的女特务王曼丽坐在餐车上享用“一杯啤酒、一杯葡萄酒”的场景,让人觉得很是”高级”。还有一些影片中的主题曲和插曲也广为传唱。例如《英雄儿女》的主题歌《风烟滚滚唱英雄》(歌名待考)都是由主人公之一,文工团员王芳在慰问部队时演唱的,在当时颇为流行。另一首插曲是文工团在部队炊事班慰问演出中演唱的,叙述的是班上那两个炊事员用扁担俘获美国兵的故事:
“……说老李,唱老赵老李老赵有功劳饭香菜美手艺巧战场上逞英豪有一天,老赵老李送饭回山腰半路上碰上两个美国佬只见那*子兵**祟祟,慌慌张张夹着尾巴往回跑老李和老赵发现敌情就卧倒一个拿扁,一个拿饭勺只听得大喝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子一楞,说:不好这玩意儿,两头尖,中间宽长长扁扁,扁扁长长,油光闪闪,不知它是个什么炮?扑通一声忙跪倒,OK,OK,他把枪缴。
老赵乐,老李笑抓来了一对大草包。…………”以扁担为武器,抓获手持冲锋枪的美国兵,这种神话,颇合"美帝是纸老虎"的“军事思想”,只可惜,王芳歌还未唱完,就被美国飞机轰炸,受了重伤。年前后,国产故事影片重新恢复生产,成为当时的轰动事件。最早的新拍片有四部:《火红的年代》、《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人物均按“三突出”原则塑造,多有“高大全”的虚假,且有摄影棚的痕迹,像是舞台演出,但毕竟算是故事片了。这些故事片中,主人公大多是四十来岁男女光棍,顶多与老母亲住在一起,显示了那个禁欲时代的英雄特征。此后拍摄的文革电影大抵如此。至年止,相继公映的新电影有几十部。放得最多的作品有《侦察兵》、《闪闪的红星》、《创业》、《海霞》、《春苗》、《决裂》、《难忘的战斗》等。虽然《闪闪的红星》在当时以童星祝新运的演出引发轰动,它的主题歌和插曲至今还不时有人唱,但是,我印象中,这些电影最好看的是由老演员达式常主演的《难忘的战斗》。它的反面角色不像其他影片那么夸张,它的正面角色也较自然真切。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台词也很流行。其他大多数影片,都渗透着那么一股“样板戏”味儿。更倒胃口的是,一批为当时观众熟悉的老片子,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在这个时期又被按三突出原则重新拍摄,由黑白片换成了彩色片,画面虽然更漂亮,但演员换了,表演更做作夸张,所以在观众印象中很差。此时,除阿尔巴尼亚故事片之外,一些中国承认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开始陆续进入了中国影坛,它们或以曲折的情节、或以煽情的故事、或以异邦的生活,让全封闭时代的中国观众看到了异域的一角,虽然那一角也不免是虚构的。当时有一个顺口溜,表达了中国观众对各国电影的印象:“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打打闹闹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所谓“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是因为国产影片出产不丰,“新闻简报”类的纪录片,是当时国人看得最多的影片。那时,每场电影的正片开始之前,总有一两部加映片,大多是《新闻简报》和记录片。《新闻简报》类似于今日新闻联播,全是”毛主席会见西哈努克亲王”一类的时*消息和“抓革命促生产”一类的新闻,不过,在纪录片中,偶尔也可以看到一些有新鲜感的场景。记得70年代初,在一部周恩来访问朝鲜的记录片中,第一次看到由大盖帽,肩章、马靴和佩刀组成的朝鲜仪仗队,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中国年就取消了军衔制,军警都不佩肩章,不戴大盖帽(当时全世界取消军衔制的国家只有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所以军装看起来土里土气,朝鲜仪仗队则显得很有”军威”。还有一部有关名古屋世兵赛的记录片,不仅让人欣赏到各国乒乓球手精湛的球艺,也让人看到日本名古屋的风光,其中那座名古屋的古典塔楼让人印象很深。中苏交恶时,两国相互揭短,所以也曾上映过一些反映“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罪行”的文献片,在这些文献片中,看到中苏两国军人背着冲锋枪在珍宝岛和黑瞎子岛等岛屿拿着大棍子对打的场景,看到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时,捷克民众与坦克的对垒,看到苏联间谍在北京从事间谍活动时被当场抓获的场景,都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那时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境外拍摄的记录片,如由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的《杂技英豪》就以香港人的视角对中国杂技团的技艺给予了表现,让人有一种新鲜感,还有一部由某西方国家拍摄的探险记录片《火山禁地》更是让人大开眼界,里面不仅有一些非洲土著驱*的场景,还能看到熔岩滚滚的火山口的真实景象,如此危险而又新鲜的镜头,让人第一次领教了西方记录片的独特视野。说"越南电影莫名其妙"有点寃。那时越南南北分裂,处于战争时期的北越电影不多,我看过的有《森林之火》,《琛姑娘的松林》、《阿福》等,《森林之火》写北越军队与某村老百姓配合剿匪的故事,很像中国过去某些同类题材的片子,并不“莫名其妙”,不过,上面还有一段巫师跳神的场景,中国人当时很少见到,那巫师头上蒙着一块布,念念有词:“前门开,后门开,妖魔*怪快离开”,让人感到奇特。《阿福》写越南南方少年阿福在"战略村"与美军的周旋,配合"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镜头,是美国大兵调戏越南女孩的场景,经过"文革"的中国人很少见到这种涉性场景。《琛姑娘的森林》,也以抗美战争为背景,写琛姑娘在森林中为运输物资的汽车兵提供掩护的故事,但几乎没有故事,情节进展很慢,以致很多人都觉得该片“莫名其妙”。
当时在中国最有人气的大概是朝鲜电影,一方面,两国文化和现实的接近,使这些电影内容没有陌生感,另一方面它们又提供了一种中国电影所缺乏的“革命温情”和中国人能接受的“异国情调”。
最煽情朝鲜”哭片”当数《卖花姑娘》和《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前者讲述贫农女儿的苦难史,把所有倒霉的事情都倾注在俊美的主人公身上,哀感顽艳,让中国观众哭湿了无数手帕,哭肿了无数眼睛。其中几首插曲也成为大街小巷流行的歌曲。后者表现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社会主义”北方和“资本主义”南方的不同命运,虽不及前者名声响亮,也同样靠着美女的命运“催人泪下”。其主题歌《摇篮曲》也颇为知名,被抄在各种笔记本上。我印象中,这两部宽银幕电影的上映,似乎促成了当时的电影院普遍采用了宽银幕。
《鲜花盛开的村庄》和《摘苹果的时候》是朝鲜电影中“笑”片的代表,写朝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欢乐场景,这让当时的国人羡慕不已。在这些电影中,朝鲜的乡村都有着整齐漂亮的房舍和“现代”而又“完美”的室内陈设、还有先进的幼儿园和乡村文化设施,田野里,到处是自动喷头,收割靠的是“机械化”、农民们的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让中国观众似乎由此看到了“共产主义的美好生活”,看这些电影时,我甚至觉得,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有罪犯,也不会有监狱。闲谈时,人们也大发感慨:如果我们中国没有这么多的人口,也和朝鲜一样富裕了!由于谍战片很难配合当时国内的”三突出”原则,所以那时候国产影片中这种类型的影片几乎见不到,因此,朝鲜“反特片”也颇为有名,其中《看不见的战线》写一韩国间谍越境与潜伏在北韩的间谍接头,最后被一网打尽的故事,《原形毕露》也写一韩国间谍通过整形,冒充一朝鲜人入境,最后被抓的斗法故事,在当时看起来情节曲折、谍影重重,在《看不见的战线》中,有一段两个南韩特工接头的对白很多人都还记得:“你拿的是什么书?”
“歌曲集。”
“什么歌曲集?”
“《阿里郎》。”此外如《南江村的妇女》、《一个护士的故事》、《钢铁战士》等影片主题歌曲也都流行一时,而《战友》则是以朝鲜的视角写 与朝鲜人的关系的,情节忘了,但还记得里面有一位 士兵在中朝军民联欢会上表演二胡独奏和他喊一声“西湖啊西湖”,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场景。
阿尔巴尼亚电影我看过的就有《山鹰之歌》、《海岸风雷》、《广阔的地平线》、《宁死不屈》、《创伤》、《地下游击队》、《伏击战》、《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等,年左右还有《初春》等影片上映。阿国是当时中国在欧洲唯一的“铁哥们”,从意识形态看,它与中国比较接近,但从文化习俗看,其电影又有浓郁的欧洲色彩。多表现二战期间阿人反抗德、意占领的故事片,所谓“打打闹闹”,就是指这类电影。《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伏击战》和《第八个是铜像》的台词,经常被人加以模仿。如看见一个漂亮女孩经过,中学生会学着《宁死不屈》中街头流氓的样子,耸耸肩说:“这些女学生真可爱。”而在论辩中有人胡搅蛮缠,大家就轰他:“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将来还是有理!”这两段话都是《宁死不屈》中的台词。如果一个人屡屡犯错,就有人会说他:“阿格隆不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这是《地下游击队》中的台词。”在嘲弄自己的对手时,也有人会学着《第八个是铜像》中那位被匪帮枪杀的农民的样子:“来吧,亲亲我的屁股吧!”当然,当年看过这些电影的大多数人记得的只剩下《地下游击队》中的台词了:“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表现霍查时代阿尔巴尼亚人现实生活的电影,也给人深刻印象。《广阔的地平线上》、写一个码头工人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故事,与中国同类题材颇为接近,里面有一个叫做苏格拉底的领导干部,让人想起中国人塑造的“走资派”来;《勇敢的人们》写一群中学生参加夏令营的探险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被母亲溺爱学生,外号叫“胖子”,学习很好,其他方面却自私软弱,后来在活动中战胜了自己。那时的中国,既与美帝对立,又与“苏修”闹翻,年轻人对欧美生活一无所知,只能从欧洲最贫穷的阿国电影中感受一种与中国不同的“洋气"生活方式,阿国工人家铺着桌布、挂着吊灯的餐厅,地拉那有体育馆的中学,村民家摆放的黑白电视机,医生家中有着"大马士革"风格的家俱,都勾起了更贫穷的中国人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向往。不过,阿尔巴尼亚电影表现的生活方式虽充满了“洋气”,但它不涉爱情,非关男女,有很强的清教色彩。《广阔的地平线上》一片中,一个外国海员在码头上向人打听哪里有女人,结果遭到一位工人的暴揍,骂他是"流氓"。相比之下,罗马尼亚电影似乎就开放一些,它给人的印象是男女搂抱镜头多一些。“文革”初期,罗马尼亚也被视为“修正主义集团”成员之一,简称“罗修",但70年代初齐奥塞斯库访华之后,中罗关系得到了改善,罗马尼亚成为中国的第四个社会主义盟友。接着,罗马尼亚电影开始在中国上映,不过,与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电影相比,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时间相对较短,数量也不多。我记得那个时期大概看过三部罗马尼亚电影,一部是《爆炸》,内容忘了,大概与一艘轮船发生的爆炸有关;另一部是《巴布什卡历险记》,写两个儿童被坏人绑架,最后成功脱逃,并协助公安机关抓住坏人的故事。但印象最深,放映最多的是《多瑙河之波》。这部电影写的是一艘在多瑙河上行驶的轮船,被德国军队征用运送军火,在押往目的地的途中,船长和他的新婚妻子及一位雇员配合,破坏轮船,并协助游击队拦截缴获军火的故事。故事颇为惊险,其中船长经常放的曲子《多瑙河之波》,后来也曾流行一时。本来这是一部战争片,可由于其中有不少表现船长和他的妻子之间爱情以及爱情误会的细节,所以在那时侯的中国观众看起来并不很习惯,因此,就用“搂搂抱抱”一词来形容罗马尼亚电影的特点。除了上述影片外,文革时期还有一种电影类型,就是所谓“批判电影”、“内参电影”,其中既有国产老电影,也有过去曾公映过的和刚引入的外国影片,还有一些记录片,如《赫鲁晓夫访美》、《刘少奇访问印尼》等。这些电影名义上是“内部放映”,供一定级别的干部“批判”,所以,能看“批判电影”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待遇,不过,看“批判电影”的特权那时,也常常通过“走后门”的形式被转让。记得有一段时间,电影院曾大放日本片,作为“批判电影”,如《军阀》、《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等。许多孩子都拿着大人弄来的票,混入影院去看。我从没有看过这几部日本片,但听看过的同学回来转述,那些电影镜头的暴力和刺激,特别是日本兵在日本投降后集体剖腹自杀的场面,都让我仿佛看过一般。
当年的批判电影中有一部受到公开点名批判而家喻户晓的外国记录片,这就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安东尼奥尼是意大利左翼人士,70年代初应中国*府邀请来北京拍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伟大成就”的纪录片,但其视角与官方视角的差异,使得这部片子在欧洲公映后,受到中国*府的严厉谴责,当时的广播和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批判这部电影对中国形象的“丑化”和“歪曲”,但一般中国人却始终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大毒草”是什么样子。直到年前后,我才从网上看了这部长纪录片,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部影片不仅不能算“歪曲”文革,反而有很多美化的意味。但也幸亏安东尼奥尼,我们才能看到那时候的中国南北城市乡村的许多真实风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