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
巨婴,快把棍子扔掉,别打到花花草草
热衷中美 的媒体人,打雷了,收衣服啊
对日大反攻,苏军到底有多厉害?
看“追捕”,看杜丘,看真由美——老司机前世今生
以兵家四势,浅析国共内战成败
北洋舰队彻底覆灭年散记
搭错车——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少女之心》,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张自忠上将殉国记》上集
,再看中越谅山战役(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水仙花》,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邓丽君,走过四十年的记忆——老司机曾经的时代
还打什么武术?抓紧时间炼金丹
老马家的马斯克,原来是美国的“狼崽子”
话说南北朝3:谁是贵族?
明天会更好——老司机的前世今生
徐晓东打出来的,还是乱了套
闲话胡风——这几天评论李敖,是一种人文退步
题记:各位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来,坐好,一起回到七十年代末期,一起装逼,一起飞——八零、九零后,你们负责围观、眼馋。
请先听一段我们熟悉的音乐
“瓦尔特”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年去世。
那年,似乎是秋季?夏季?
像我们读小学和幼儿园的,在家属区玩的打仗的游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冲冲杀杀了。
在几个初中生老兄们带领下,游戏有了剧情,大家一般都要抽空背台词:
通知冯.迪特里希,我们已经到达。
劳费尔行动可以开始了。
要不,就是: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这句台词很有诗意,对吧?
后来,我问过不少人,大家都赞成这点。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头主题曲影像。后来发现,开始的德军虎式坦克,其实是苏军的T34坦克。
之前,孩子们玩游戏的台词,基本源自《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
口吐狂言,骂骂咧咧是常事——耍的兴起,那个毛孩子玩火,高仿电影剧情,非要烧死冬子他妈,貌似也有惹出火灾的故事。
参考这类国产革命电影剧情,为了游戏逼真,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弹弓、火柴枪一类的标配玩具。
最高水平就是把玩具枪改造成火药枪。
外观好看,还可以冒烟,抵着,打一颗黄豆到屁股上,疼!
其他扒房上顶,爬树掏鸟窝,下河泡澡消暑,乡下孩子会,城里孩子看完电影,同样也会。
相比现在,孩子们坐在案板前做着没完没了的作业,那时候的儿童生活,显然活色生香。
到了寒暑假,大小孩子分成两伙,搬泥巴块当弹药,你攻我受。
狠点的,泥巴块里面包裹石块,正中面部,鼻血长流——那是常事。
注意:吉斯的高领毛衣,苏里的花衬衣,都是那个时代的时髦物件。
耍完回家,照旧是鼻青脸肿,灰扑扑脏兮兮在门前,站成稚嫩的“二”的姿势,然后垂头丧气,等爹妈一阵好训好收拾。
六零、七零后以前的朋友,来,谈谈,是否如此?
五零后好点。
那时候五零后混在工厂当学徒,皱巴巴的十元大团结电汇老家了,下班后也只好挤在简陋的宿舍打扑克。
输了,喝自来水,贴纸条儿,跪地板,挨耳光——那时候,荡荡乾坤,清平世界,中国大地还真就没有什么*博。
都没钱,*个屁。
终于,好了,七十年代末期,万恶的四人帮被打倒了。
锣鼓齐鸣,鞭炮阵阵。
城里,绝大多数莫名其妙参与狂欢的群众激情很快过去,随之,他们开始关心着两件事情。
一件说是疯传要涨工资。一件就是看进口新电影。
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终于上映了。
其实,这是一部早在四年前就引进、译制的彩色电影,只是并没有公开放映。
雪藏多年,这部电影仅仅偶尔被当做内参资料,在一些特殊场所以会议片做过小范围放映。
当时,能够观映极为小众的会议片、资料片、参考片,就意味着绝对的背景、权力、关系。
当年,泡妞约会的大杀器不是保时捷兜风,而是摸出两张内部票,看内部电影。
一般人想看?没门!
想偷看?算你嗨!一旦抓住,后果自负。
话说,中国和南斯拉夫长期涉及共产国际、欧洲共产*和工人*情报局、南苏关系、中苏关系、“波匈事件”、“布拉格之春”,以及中苏论战等冲突。
就此,两国争论不断,外交极不稳定。
当时,同样是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一言不合,远在欧洲的南共盟惨遭我国定性为修正主义。
文革中,我各路主力媒体抖擞精神,以毫无转圜余地,对南斯拉夫一路谩骂羞辱,深刻批判。
文革结束前夕,两国关系非常紧张。
所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算译制成片,也照样和公众无缘。
文革到底好不好?其实,大家都知道。
南斯拉夫电影的德军军装,比阿尔巴尼亚的德军军装更好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催生了德国军迷的先驱。
文革结束,中国急于重新梳理外交。
于是,被号称南斯拉夫“金托”的领袖铁托,也有了在一九七七年访华的预期。
文化搭台,*治(经济)唱戏。
这种套路,其实当过三十年资深中国人的朋友,都不陌生。
终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初见天日。
据说,这是当年王洪文等人利用特权经常调看的热门参考革命战争电影。
端是名不虚传。
北京、天津、上海等等城市的很多电影院,人山人海。
很多中心电影院每天7——8场地放映该片,从早到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在群众还在耍号票的时代,高举钞票和紧俏的肥皂票、酒票、烟票的人们,甚至蚊香、白酒等实物“钓票”。
中国最早的“黄牛*”踩着“投机倒把”的钢丝,翩翩而来。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战争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毫无悬念碾压了《南征北战》和《闪闪的红星》等国产革命战争故事片。
样板戏自然更不在话下。
别看前段时间马云披一身军大衣,一张老脸涂得通红,引吭高歌,专门扭住样板戏刷人生亮色。
当时,样板戏对群众,就是一盘精神上的白糖拌猪油。还是冰冻那种。
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革命国产电影和样板戏垫底,《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毫无悬念风靡全国。
剧照:德军间谍混入地下游击队。注意,风衣。这部电影的风衣和后来《追捕》里面的风衣,同样也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件。
那是一部怎么样的革命电影啊。
没喋喋不休地出现*代表和指导员枯燥的讲话。
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主角高呼嘹亮口号。
甚至,也没有苏联战争电影那般,总是指挥部里,一个领袖,踱步踱步,最后眉头一皱,运筹帷幄,踱出了定式一样的史诗般的伟大胜利。
这部拍摄于一九七二年得宽银幕革命战争电影,片头片尾,剧情起跌。
有街头枪战,有徒手搏击,革命总是一波三折的悬念,让习惯了革命总是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国产观众们,目瞪口呆而又耳目一新。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中主题曲影像,群众齐心合力,德军也会胆怯。
德国*子狡猾。
他们率先派出间谍潜伏革命队伍。关键时刻,误导游击队冒险袭击。
这次袭击惨遭失败,德军疯狂的机枪扫射下,几十名年轻的游击队员横尸街头,惨不忍睹。
谢德的女儿,美丽的阿兹拉牺牲剧照。阿兹拉这身时装,同样,也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件。
——按照国产电影的逻辑,*子就算再怎么**祟祟地进村,总会被嘎子和李向阳毫无悬念歼灭。
不仅如此。
老游击队员谢德深情、悲伤地看着牺牲的女儿,终于从人群中走出来,迎向德军蠢蠢欲动的枪口。
随后,更多的地下游击队员和群众走在了他的身后。
德军居然不像日本*子那般大开杀戮,或者抓几个老百姓拷问谁才是别驳壳枪的瓦尔特。
他们在一群愤恨、恐惧、悲痛的萨拉热窝市民沉重、迟缓的脚步下,悻悻收兵——德国*子,比胡汉三更“温情”?
观众们本来稳固的认知世界,开始坍塌。
之前,老游击队员谢德劝自己的女儿离开游击队,等待胜利。
之后,他从容地与徒弟交代后事,要徒弟学好手艺而不是继续革命……
谢德,根本不像国产电影里面的老革命。
至少,和激励自己未成年的儿子要在红星照耀下去战斗的潘冬子的爹相比,谢德这番语重心长,好像是一个逃兵、叛徒。
这些剧情,孩子们看了目瞪口呆,即便当时的成年人,看着电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为了掩护瓦尔特,谢德说了诗一般的语言,最后,还是壮烈牺牲了。
就是这一句: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虽然,当时人们都习惯了模式化的闹革命骂粗话,以大老粗为荣。
但是,这句诗一般的台词,却深深打动了无数孩子和成年人。
可以肯定,现在很多人,对这句台词都是记忆犹新。
剧情,在人们传统、保守的认知之外,激起人们的担忧、惊叹。
剧照:地下游击队被德军设计伏击,年轻的地下游击队员们惨遭牺牲,横尸街头。
假扮瓦尔特潜伏游击队的德军间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地破坏着萨拉热窝地下游击队。
负责“劳费尔”计划的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喜笑颜开,“玩”瓦尔特于手掌之间。
考斯。
南斯拉夫的革命,就这么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想起未成年的潘冬子,都可以扬眉吐气提起一把菜刀顺顺当当地就刀砍胡汉三,广大观众一边看电影,一边揪着心,为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员们牵肠挂肚。
瓦尔特终于出其不意地发威了。
穿着皮夹克的瓦尔特,以及和他同样穿皮夹克的兄弟们目睹谢德牺牲,以MP40冲锋枪和MG42机枪,向整队整队的德军猛烈扫射。
德军在导演安排下,往往是两脚一并,虎躯一震,菊花一紧——总之,大家都觉得德军军装好看,死相也不错。
对了,皮夹克,注意瓦尔特的皮夹克,就是这部电影带动下,皮夹克风靡当时。
穿瓦尔特的皮夹克,苏里的花衬衣,然后,戴矢村警长的蛤蟆镜,再配以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喇叭裤——当年最时髦的男女,一准都是这般模样。
其实,即便到现在,瓦尔特对影视剧的影响,还是所向披靡。
不管现在四代、五代,或者睡了女自媒体写作人的那个谁,几乎每个导演,在横店抗战神剧里,如要炮制一身时装,一脸正气的英雄,少不了抄袭、山寨、剽窃瓦尔特。
当年搂火之后,瓦尔特子弹哗哗地,无穷无尽的套路,现在打开电视,屡见不爽。
自豪吧?咱们当年看的,可是正版。彩色的正版。
瓦尔特,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闲话不扯,接着瓦尔特。
以前,街坊邻居有点误会,小孩子们斗殴,一般是掰手指,扯头发,然后摔跤滚成一团。
至于成年人斗殴,最常见的的就是“王八拳”。
嗑瓜子围观起来,摸良心说,真没什么美感。
等大家看了电影,观摩瓦尔特拳了,估摸都长本事了,于是,大大小小一旦出手,就改瓦尔特拳来较量了。
煞是精彩。记忆犹新吧?谁没挨过,或者揍过瓦尔特拳?
电影最后,真假瓦尔特先是枪战,打到弹绝,便开始拳脚交加——曾经有位本来斯斯文文的孩子,家靠电影院,得天时地利,前后追随亲友、邻居,蹭票“观摩”二十来场这部电影。
最后,“功夫”学成。
他一巴掌,砍在邻居同样走路都在打踉跄的幼儿的脖子上,那位幼儿蹲在地上,当场嚎啕,并且把早饭啃的馒头吐了出来。
这位老兄,便是我了。
回到家里,家父出其不意劈面一耳光——有生以来第一记耳光,居然如此星光灿烂。
天旋地转啊。回忆这段,至今满脸热辣。
当年,看完电影的家属大院年长的孩子们更损。
不玩李向阳,也不玩潘冬子了。
没事,模仿电影桥段,他们经常忽悠走路都在打踉跄的小屁孩子们组团,专玩瓦尔特。
他们不厌其烦,翻来覆去给我们讲游戏的剧情,让我们一窝蜂当德国*子。
家长们一上班,一个个在家备受溺爱的孩子,准时准点集合,参加游戏,专门供他们几个当职业的瓦尔特的大孩子娱乐、解气。
嘟嘟嘟,倒下。
等一会爬起来,再被嘟嘟嘟的,又倒下。
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最后的台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也就在这段时间,铁托在我们不谙世事的懵懂童年来到中国,据说,访问非常成功。
双边领袖们把酒交欢,南斯拉夫经济模式也成为文革之后,中国即将大变革的一个借鉴标本。
那一年,中国空气在颤抖,放佛天空在燃烧。
忙着*烟盒纸、子弹壳、弹珠和硬币的灰扑扑的童年、少年们,持续地,沉迷在瓦尔特在电影里以拳打假瓦尔特,爆炸德军军列等豪举里。
稍微年大的,开始钻研瓦尔特们的发型和花衬衣、皮夹克。
而成年人们则神情严肃,在“抓纲治国”的火热的大时代,等待着“三中全会”的召开。
暴风雨就要来了。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八年,奠定今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三中全会召开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尾主题曲影像,至今,我们也见证了一个时代。
就像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最后的台词: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是的,根据剧情,他见证了萨拉热窝和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
同样,这部电影是文革结束首次公映的外国影片。同时,也是一个时代开启的信号弹。
第二年,国门紧闭的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
五彩缤纷的世界开始向中国走来。
许许多多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们,也就成为随之过来四十年的见证人。
看,那个时代,它——就是我们的瓦尔特!
朋友鼓励,随心随意。2,添加请注明。
汤恩伯及汤军团抗战系列文稿(点击可见)
卡廷,二战不可忘却的悲歌
山海关大战,救了李自成,灭了明帝国
戊戌变法年祭叙
中越战争纪念日系列:橡树中越战争系列
橡树感谢支持,欢迎转圈,随心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