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州起义中的元帅们
TUhjnbcbe - 2021/10/7 1:13:00
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

★★★

年是腥风血雨的一年。重庆“三三一”惨案、上海“四一二”惨案、广州“四一五”惨案、长沙“马日事变”、武汉“七一五”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大地风起云涌,直到12月11日广州起义为这特殊的一年划上句号。

在风云变幻的这一年,形式变化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广州起义之前,粤、桂两系矛盾重重。

汪精卫利用张发奎*变,夺了李济深的权。广州起义后,汪精卫下野,张发奎引咎离开,李济深又重新夺回广东领导权。

中共发动的广州起义为李济深帮了忙。

这次起义,中共几个名将都参与了。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三个新中国的元帅,在这次行动中,正好参与了上、中、下三个层面的行动。

外围的朱德、陈毅也间接参与。起义第二天,特委命令他二人率部南下支援广州起义,他们走到韶关时,听说起义失败,

然后率部来到韶关西北60里处的犁铺头,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何长工,得知了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情况。

聂荣臻是反对举行此次起义的,他刚经历过南昌起义的失败,被中央派到广东省军委工作,他觉得此时是革命形势的低潮期,中共掌握的武装力量薄弱。

这次起义,他属于高级指挥官,需要从全局的角度通盘考虑。作为苏联红军大学的同学,聂帅和叶挺策划、指挥整个行动。

聂荣臻

广州起义的时机也有好的地方。张发奎刚逼走了李济深,据张发奎记载,为预防李济深势力的反击,他将大部分兵力调离广州,只剩下教导团、两个特务营、炮兵团、兵工营等。

这里面,最能打的教导团由叶剑英掌握,这个团多人,有多个*员。警卫团长兼第二特务营营长梁秉枢也是共产*员。

起义前,中共一直想争取广州的两个实权人物张发奎和黄琪翔。张发奎此时是国民*中央*治会议广州分会临时军委会主席,黄琪翔是第四军军长,黄和张都左倾,但黄是邓演达的信徒、张是汪精卫的信徒。

张发奎记载,起义前,恽代英和他在黄琪翔家里长谈了一次,恽代英想说服张发奎,结果张发奎拒绝了,

他对恽代英说“我在广东主*,你们共产*别再骚扰我,在我这方面,我不会加害你们,赶快离开广东。”但中共也想夺取广东*权,广东革命基础好,最重要的是富庶,又有出海口。

起义前,汪精卫给张发奎发了四封电报。要求张对共产*廖尚果采取行动;

查抄广州苏俄领事馆;驱逐苏俄领事;将黄琪翔撤职。这个行动是武汉七一五清*的延续,拜印度人罗易所赐。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罗易“是个蠢货”,这个“蠢货”把共产国际的重要电报给汪精卫看,直接促使汪精卫下决心清理共产*人。

此时汪精卫密令张发奎继续清理广州的共产势力,张发奎在10号宣布在广州实施特别戒严令,准备缴教导团的武器。

这样,广州起义就只能提前了,导致准备仓促,红军总指挥叶挺在起义前几个小时才赶到广州,对整个情况都不了解。

叶挺

据聂荣臻记载,这次行动,广东省委几位领导人都不同意,但因为是中央决定的,大家只能执行。

共产国际还派了代表来指导起义,负责人是一个德国人,叫诺伊曼。聂帅评价他“也是个十足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者”,

这个“也”字用的很有意思,要知道,聂帅耄耋之年写回忆录,回望历史,这个诺伊曼绝对让他想起了另一个教条主义的德国人,同样是共产国际派的“钦差大臣”——李德。

聂帅评价诺伊曼“不懂得军事,没有实战经验,连打败仗的经验都没有”,用现代语言形容“就是个生瓜蛋子”,

但当时共产国际“钦差大臣”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即无能,又武断,仗着共产国际撑腰,听不进任何意见,一意孤行,用我们在部队上的话来说“又日脓又不谦虚”。

这个诺伊曼也是,不顾中国实情,他甚至不了解广州,却又不听中国同志的意见,生搬苏联那一套,用列宁格勒来套广州,

要求举行罢工、然后形成城市暴动,夺取*权,成立城市苏维埃。为了效果,竟然要求行动白天搞。

聂帅等人都提议晚上行动,要乘敌人警戒松懈的时候。后来起义形势严峻,叶挺和聂荣臻提出将部队带去海陆丰,保存实力的正确意见也被诺伊曼斥责,

他批评叶挺撤退是想当土匪,要求起义只能进攻、不能后退,要固守阵地,对抗敌人。这个语气和他的同乡李德一模一样。

毛泽东对此类人非常厌恶,曾表示“我们*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而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漫天飞,几乎到处都有。”

叶剑英

因为仓促,很多地方都没组织好,例如赤卫队。敌对分子混在赤卫队里领取了武器。

张太雷主持苏维埃*府成立大会结束后,在回指挥部的路上被混在工人队伍中的敌人伏击,重伤牺牲。张太雷是广东省委书记,而且是中央委员、*治局委员,他的牺牲是革命巨大的损失。

在诺伊曼的指挥下,叶挺、聂荣臻等重要军事将领没有发挥空间,变成一般战斗指挥员。

聂荣臻亲自带领战士参加巷战,他和黄埔的朝鲜籍同志守住指挥部,打退袭击指挥部的敌人。

参加广州起义有很多朝鲜籍的战士,当时都在黄埔军校读书,最著名的莫过于崔庸健,在金日成时代,他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他带领黄埔军校朝鲜籍战士在广州起义中异常勇敢,给聂荣臻留下深刻印象。

起义过程中,叶剑英指挥的教导团是主力,教导团的前身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队伍,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这个团队最早是准备去参加南昌起义的,和武汉国民*府警卫团一起向南昌开拔时,教导团被军阀何健部阻止,

警卫团在行进途中得知南昌起义队伍已经撤离,后来和毛泽东汇合,参加了秋收起义,警卫团长就是卢德铭。

崔庸健

叶剑英带领教导团回到广州,这个团一直由叶剑英牢牢控制。张发奎为了掺沙子,在教导团安插眼线,让他的亲信朱勉芳任教育长。

战斗打响后,二连四个战士先冲进朱勉芳的卧室,把他从被窝里拖出来,朱勉芳吓得浑身发抖,大叫要见张发奎,被几个战士用刺刀捅死了。

另一边,叶剑英坐着张发奎的装甲汽车,来到第四军军部,他的副官对敌人宣布说车里坐着第四军军长黄琪翔,叫哨兵不要开枪,

叶剑英想借此冲进设在中央银行隔壁的肇庆会馆的第四军军部,结果遇见军部一个连的抵抗。教导团通过战斗攻占了公安局,把这里作为起义的总指挥部。

并且释放了“四一五”后被关押在此处的一百多黄埔学生,这些学生被释放后立即投入战斗,又形成一只生力军。

三个元帅中,徐向前最困难,他被组织安排带工人赤卫队在一线战斗。

整个赤卫队被分为7个联队,徐帅带领的第6联队都是手工业作坊的工人,有修蒲团的、缝衣服的、修秤的、打铁的,都不具备军事知识。

徐帅利用晚上时间召集工人们进行军事训练,无奈这些人听不懂普通话,徐帅也不会讲广东话,联队的*代表参加过省港大罢工,见过世面,主动当翻译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徐向前

徐帅一直干这种最基层的工作,起义开始后,他带着联队的人按计划配合教导团进攻警察局。

因为起义提前,行动仓促,工人赤卫队没有武器,要等组织分配武器。徐帅一干人等了半天,大家心急火燎,才来了一位提菜篮子的女同志,从篮子里拿出两支手枪,几枚手榴弹。

徐帅又找了些铁尺、木棒、菜刀,这就是赤卫队的武器。徐帅最困难的地方在指挥上。不仅语言沟通上有问题,工人赤卫队不是职业军人,不听指挥,像散兵游勇一样,组织非常困难。

一说打反动派就激动,拿着武器乱跑,比新兵都不如。战斗结束,就一哄而散,回家吃饭去了。

把徐帅急得不行,又派人去把联队的人找回来,在越秀山,当时叫观音山,徐帅带人配合教导团和薛岳部交战,这一战,出现在聂荣臻回忆录中,聂帅亲眼看到越秀山前战火纷纷,这正是徐帅在一线战斗。

随着战况越来越差,叶挺等要主力转移,前往海陆丰。徐帅回忆录记载,徐帅队伍打散了,傍晚时分,他只身一人来到指挥部——公安局,找参谋长徐光英请示下一步行动怎么办。

结果发现整个公安局空空如也,办公机关都撤了,满屋狼藉,地上很多木箱,都开着,全是银元,徐帅抓了两把银元,预备撤退时路上用,

出门遇见武汉军校时的区队长朱先樨,朱一见徐帅,就大声说“人家都走了,你还不快走,到黄花岗集合。”徐帅后来在花县追上了大部队。

有意思的是,叶剑英此时也来到公安局找总指挥,同样看到空无一人,他在楼上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叠一叠的港币,都是一百元一百元的。

叶帅见没人,转身就走了,一分钱也没拿。后来他和徐帅沟通时说“我那时傻的很,不知道带点钱在身上有用处。”

徐帅在花县找到大部队后,将两把银元都交给组织了,最后完整撤出来的部队,主要以教导团为班底,正规军的表现就是不一样,进退有据。

游曦

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广州起义组织非常混乱,撤退时叶帅作为起义的副司令没接到命令,徐帅这种联队长基层指挥员也没接到命令,都是各自为战。

教导团女队几十个人女战士也没接到撤退命令,在游曦的指挥下,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全部牺牲。

游曦是重庆人,时年十九岁,肖楚女的女朋友。二人都为自己信仰献出生命。革命情侣的楷模还有一对,广州起义中的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周文雍,最后也和自己的情侣陈铁军慷慨就义,并举行“刑场上的婚礼”。

聂荣臻曾珍藏此简报,作为对战友的怀念,并且将此简报给周恩来看,周总理也唏嘘不已。该简报在抗日战争反扫荡战役中丢失,让聂帅懊恼异常。

广州起义我们很仓促,张发奎也仓促。据张记载:11日拂晓,他的参谋长谢赝白打电话到黄琪翔公馆,因为张发奎住在这里,谢赝白报告,他听到炮声,让张发奎快逃。

张发奎叫醒黄琪翔,又叫上陈公博,三人乘船过珠江,去找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张向李福林借一个营妄图夺回广州,但被李福林拒绝。

对李来说,他信不过左倾的张发奎和黄琪翔,认为他俩也是共产*。而且广州起义的地区在珠江以北地区,他的辖区在珠江以南,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张发奎借兵无果,只有另想办法,他利用李福林的亲戚,商人谭礼庭到沙面帮他给各个部队发电报,开始调兵遣将。

在江门,张发奎遇见薛岳教导第一师副师长邓龙光从粤东南率先赶到,部队上船准备到广州,但没钱,张发奎以个人名义向江门商会借了3千元给邓龙光部做经费,

随着张的各个部队集结广州,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的压力都在回忆录中体现出来。起义失败后,很多苏联人也被杀死,在燕塘龙眼洞,被杀死六个苏联人。苏联领事馆后来被抄,霍希思特将军也被杀害。

张发奎

这此起义虽然帮了桂系李济深的忙,但桂系还是认为粤系捣*,李济深回到广州后,连同陈铭枢、陈济棠以广州市民的名义在泰康路立了一个纪念碑,

上写“在汪精卫与共产*员陈公博、张发奎、黄琪翔等领导下发生了广州暴动。”还是没分清共产*和国民*左派。

叶挺在起义失败后,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结果遇见王明的责难,没参加起义的王明还写了一篇《广州暴动纪实》,这个从没有在前线放过枪,没有在危险环境中战斗过的人,对叶挺横加指责,导致叶挺一怒之下脱*。

王明这种人,就是毛泽东形容的“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总会有这么一种耍小聪明、推过揽功,人品恶劣的人,典型的

冲锋陷阵你不行,讨好卖乖第一名。

关于广州起义,张发奎还记载了一个细节。西安事变后,消失已久的叶挺突然到上海看望张发奎,二人见面,张发奎第一句话就问叶挺,为何广州暴动期间共产*不先抓捕他?

叶挺答“我的良知不允许我这么做,如果我扣押你,你绝不会屈服,你会慷慨赴死,故我必须让你走开。”

叶挺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和张发奎是同学、战友加挚友,在广州*府时,二人都在孙中山警卫团,薛岳是警卫一营长,叶挺是二营长,张发奎是三营长。

二人的亲密关系让叶挺无法做出拘捕张黄的决定。他清楚张发奎的秉性,要知道,张发奎也是一员勇将。在粤军时,因为自己没有枪,参加了敢死队,用一根棍子缴获一支步枪,被邓铿升为师部副官。

张发奎北伐时才是一个师长,因治军有方,作战英勇,一年时间就成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了,贺龙、徐向前、林彪等元帅都曾在他手下任职。

叶挺知道张发奎绝不会投降,杀他自己良心过不去,不杀对组织上又无法交代。这也是为什么,起义时,没有人去扣押张发奎和黄琪翔的原因,如果先抓住这两个实权人物,起义形势会好很多。

广州起义

聂荣臻后来和叶剑英聊天时总结了广州起义的成败,二人有个共识,就是广州起义应该搞,但应该迅速将起义部队从城市拉出来,转移到农村去发展游击战争。

巧合的是,徐帅总结广州起义时,也这么认为,真正的英雄所见略同。

起义失败后,教导团经花县转移到海陆丰地区,整编为红四师,由教导团一营长叶镛任师长,归澎湃统一领导。

叶剑英和聂荣臻曾向广东省委建议,将这一支宝贵的队伍带到井冈山去找朱毛,被此时左倾的省委拒绝,这支队伍后来在战斗中被打散了。

在延安时,聂荣臻曾向毛泽东提起此事,毛泽东很感慨地说“太可惜了,那时我们正缺少基层干部,写信向中央要,中央也派不出人来,如果这一千多人能到井冈山来,那可解决大问题了。”

要知道,这一千多人都是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军事干部,最后作为一般战士拼光了,殊为可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起义中的元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