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印象武戈老电影上乡音乡情
TUhjnbcbe - 2021/9/8 1:09:00
中医皮肤病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401/6140851.html

盱眙

xūyí

盱眙的山,盱眙的水,盱眙的山水最绝对;

盱眙的腔,盱眙的调,盱眙的腔调呱呱叫!

老电影(上)

作者:王泽清

讲述:武戈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的援外项目坦赞铁路大约已经完工,这个工程是举国最大的援外工程;放在今天比较,其规模之大恐怕也不输“一带一路”的任何一个工程。而恰在这时相对而言文艺几乎是突然一下子繁荣了起来,这让人们惊喜得几乎有一点儿措手不及。此前不短一段时间是“八亿人民八个戏”,而且看戏是一种*治行为,是为接受教育提高觉悟而看的,样板戏绝不是用来消遣娱乐的,谁要是公开讲看戏看电影是为了消遣娱乐,“撞到枪口上”将“吃不了兜着走”。那时电影也有,几部黑白老电影片子《小兵张嘎》《地道战》(副题是“军教片”)、《南征北战》(不是后来重拍的彩色片)等得以重放后又引进了几部外国片;但是人们仍不满意,坊间有这样的顺口溜:“中国的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的搂搂抱抱。”先前放电影只放《新闻简报》,我的同龄人一定还记得片头“新闻简报”四个大字与领袖手书的“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字体;后来改为放故事片之前放,叫做“加映”,老百姓则说“加演”。那时多露天电影。孩子们消息灵通,如北头,早就知道电厂旁边的“达沟坂子”(老百姓往往讹说成“打狗坂子”,盱眙话“坂”为“反”音)今晚有电影,天还没黑就急吼吼地要去。这可以理解,太阳还没落山就有人放板凳占位置了,只有这时才能占到好位置。常识是放映机近处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去迟了别说最佳位置,你到现场也看不到,最后面的人都是站在板凳上看的。从孩子的角度看是这样,家长眼里却是另一回事:不就是一场电影吗?多大个事呢。被孩子催烦了,家长往往会说:“不着急哎,前面还要加演《新闻简报》呢,《新闻简报》放过才放正片子。”父母哪能理解孩子的心情,能看到“打仗片子”(孩子们称战斗故事片为“打仗片子”,今天所谓“谍战片”那时叫“反特片子”)你让他不吃饭不睡觉都行。看官明白,这一处说的是我自己,那天晚上在达沟坂子看《小兵张嘎》没看好,让我好懊恼一阵子。

说“朝鲜的哭哭笑笑”主要指《摘苹果的时候》这部电影,插曲也很优美:“明媚的阳光啊照进果园……”可是现在网上搜到的歌词与我记忆中的不一样,但我还是按我的记忆写。随着电影《摘》的放映,此歌一时流行于大街小巷;“阿尔巴尼亚的搂搂抱抱”我的印象是指黑白片《广阔的地平线》,但是我现在一点回忆不起来其中有“搂搂抱抱”镜头了,倒是电影中有个“老顽童”式年龄不算太大的大爷说的两句话我还记得:一是“干了活儿洗个澡,赛如穿件大棉袄”,二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第二条应该是用中国成语的意译。之二者,我以为翻译完全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亦可见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于读者是多么的重要,于作品的生命力亦多么重要。我还记得影片的最后是轮船或者码头遇到了一场暴风雨,暴风雨越来越猛烈,这时银幕上出现一根缆绳的近景最后推成特写;猛地缆绳断了,主人公受了重伤,头上太阳穴处满是血,结果不治……其中的搂搂抱搂的镜头应该是有的,但那是欧洲人平常的风俗礼节。不久中国又引进了一部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当时我哪知道世界上有一条河叫多瑙河?这部片子引进过了好长时间才在盱眙放;此前我们厂两位南京知青出身的青工谈论《多瑙河之波》,听得我们几个土著一惊一乍的,我听得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满村听说蔡中郎”已好长时间,我却把“多瑙河之波”听成“多老”和“之波”,以为电影说的是这两个人的故事;打字于此,我不禁哑然失笑我当年……

“印象武戈”是以发布声音和影像为主的公益性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象武戈老电影上乡音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