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累计票房已达到.5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正式超过北美(19.2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当然这个票房数据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现在,天河院线、万达院线新上映的外国电影与AMC、Regal和Cinemark等院线几乎同步,只要你愿意花一点钱就可以去电影院看外国电影。说起看外国电影,在温格初期,普通民众只能够看到《列宁在十月》、《列宁在》等苏联老电影;到了温格中期,中层以上的干部可以看到《三本五十六》、《军阀》等日本电影了;温格后期,《鸽子号》等美国电影是专供特高级的干部看的内部电影。普通民众看不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只能看阿尔巴尼亚、朝鲜、罗马尼亚和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除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当代电影看不到,改革开放之后,大家才知道有一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电影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虽说是特殊年代,但民众的欣赏水平尚在,民众的审美还没有下降到清朝的水平。对于没有什么电影值得一看的现实,人们编了一个顺口溜来讽刺电影市场的这种凋零,那时电影院都有什么值得一看呢?一个在大江南北广为流出的顺口溜做了总结:“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美国电影——有钱买不到票。”当时,所有的中国电影制片厂都停拍故事片,只有国家级的新闻电影制片厂还在拍新闻纪录片;越南电影的故事情节总离不开飞机轰炸和大炮炮击;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故事情节总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罗马尼亚《多瑙河之波》等电影有搂搂抱抱的镜头,在当时实行革命禁欲主义的年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鲜电影总少不了女主角想起金日成首相时傻哭傻笑的画面;大家都知道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好看,但美国电影一律禁映。”我个人感觉还不错的外国电影有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阿尔巴尼亚的《伏击战》、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等几部,好看的电影少之又少。顺便提一下,朝鲜的电影音乐还不错,譬如,《南江村的妇女》插曲《故乡的骄傲》,《鲜花盛开的村庄》……斯密达。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
《摘苹果的时候》
后来解密的资料告诉我们,上海译制片厂当时并没有闲着,中国也进口了《鸽子号》等很多美国电影拷贝并由该厂译制,只是译制完成后专供文艺旗手等大人物观看。另外,还进口了李小龙等香港功夫片,只是普通民众看不到而已。
参考阅读
序幕
小人书书摊
“仅供批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