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烈士墓——俄国行(莫斯科)23
从列宁墓出来,领队小张说还有一个无名烈士墓,那里定点有换岗仪式可看。看一下时间,还可以去,于是我们直奔那里。
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
它建成于年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正面朝西、南北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
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
两座玻璃岗亭置放于墓的两侧,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
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无名烈士墓的右边沿着克里姆林宫墙立着一排石碑,下面存放着装有从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科、摩尔曼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图拉及斯摩棱斯克等各城市收集来的泥土。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城市的名字和模压的金星勋章图案。
年,德军直逼莫斯科城下,在占领一个离莫斯科仅41公里的小镇后,用望远镜依稀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金色尖顶。德军扬言几周后就可以在红场阅兵,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小镇是他们进到距莫斯科最近的地方。
当红军反攻收复这个小镇时,发现一位牺牲在废墟上的红军战士,他手里握着一枚拧开盖的手雷。显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顽强地与敌人战斗。人们已无法辨认他的容貌和年龄,也无从考证他的姓名,于是把他安葬在莫斯科最显赫的地方——红场旁边。
墓的中心图案是一枚金光闪闪的五角星,长明火在五角星的中央永不停息地燃烧跳动。墓冠是一面铺开的战旗,上面摆放着一顶士兵钢盔和桂枝。
如今,无名烈士墓不仅仅是一位烈士的英灵所在,而成了卫国战争中所有为国捐躯者的化身,人们常在此凭吊烈士,新婚夫妇也往往要来献上一束鲜花,并形成了传统。
每天从早晨8点至晚上8点,克里姆林宫卫队在长明火旁站岗值班。每隔一个小时换一次岗。
换岗仪式开始了,三名执枪军人从西边走来。
走到无名烈士墓正中,向左转,立定。
三名军人,其中左右两位是换岗的,中间这位应该是带班的军官。
两名换岗士兵分别向左右岗位走去。
这是左边的这位。
正步走向左边的岗位。
被换下的士兵踢正步下岗。
标准的正步。
三名士兵集合后立正。
向左转,持枪。
感觉他们的换岗仪式比较简明朴实,严肃庄重,没有多余的动作。
持枪正步离开。
普及一下正步知识。
正步,是军队行进中的一种步伐,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后来由普鲁士(德国)传播到苏联并发扬光大,为世界各国所效仿。现在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俄军踢正步的特点是踢出时腿要与地面成直角,同时将下巴扬起,有傲视天下的自豪感。
我军正步受苏式正步影响,但做了很大改进,即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脚掌离地面25厘米,显得低调和整齐划一。
踢正步有什么用吗?打仗用得着踢正步吗?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正步走可以减轻士兵对潜在敌人的恐惧感。我们可以把互相踢着正步相对而行的两支队伍看作战斗的双方。这时候他们不仅仅在威慑对方,还在进行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我们很棒,我们很强。我们会胜利!
根据科学研究,这种心理暗示在正式作战中是相当有利的,动物界同样可以证明这一点。有研究表明,不同族群的海豚在发生冲突时,胜利者往往是能够同时跳跃翻转的那一族群。看来同步率高确实能够增加作战时的胜算。
看完无名烈士墓,我们转回来,现在有时间细细欣赏别的景色了。
看见一位骑着战马的将军雕塑。
这尊雕像树立在国立历史博物馆门前。
什么人能享受在红场一带这样的殊荣?
原来他是朱可夫元帅。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维奇·朱可夫(-),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等战役,成功粉碎了德军的进攻,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朱可夫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永恒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朱可夫还有过对日作战的经历。
年5月诺门坎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军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指向东南亚,使得苏联在二战中避免腹背受敌。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红场边上的莫斯科大学旧址,现在的国立历史博物馆。朱可夫的雕像就耸立在这里。
发现在我的右边台阶上有电视台正在拍摄,左边是女主持人,右边摄像机面对的方向正是朱可夫雕像的方向。
历史博物馆的左边是红场的入口处,这扇门叫做耶稣复活门。耶稣复活门建于16世纪,自古就是红场的入口之一。
耶稣复活门左边的这栋红色的建筑是莫斯科大饭店。
看一下莫斯科大饭店。
在耶稣复活门前广场上的小摊贩,出售套娃和皮帽子等货物。
准备从耶稣复活门回广场,在门前见一些人正在玩一种游戏。
站在铜质圆心,向身后抛一枚硬币……
然后回转身,看硬币落在了哪个格子中(看上去每个格子中都有一种动物的形象,这是俄国人的属相吗?)。
未完待续。
扩展阅读
苏联对二战的贡献
苏联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期间,苏军共歼灭德军个师,盟军只歼灭了德军个师。盟军实施的包括诺曼底登陆在内的各大战役均无法与苏德战争相提并论。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二百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得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二战中的首次大规模战败,该战役使得德军在东线胜利的可能性完全消失、战略主导权从此易手至苏军手中。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德双方共有1.3万辆坦克投入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在第聂伯河会战中,苏军共动用了多万人,从动多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出击。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万人死亡,其中多万为平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座城市、七万多个村镇和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二战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
斗转星移,“5·9胜利日”已成为俄罗斯人心中最值得骄傲和缅怀的事情。可以说,卫国战争造就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深深影响了几代俄罗斯人。直到现在,俄民族特有的领土观仍是“国土越大越安全”。
如今,在俄罗斯的每个角落,仍能发现二战遗留的影子。战争改变了俄罗斯城镇的建筑格局,无论走到哪里,城镇中最主要的地方一定会有二战纪念碑和长明火,一定会有胜利广场和战争博物馆。同样,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每逢重要活动,人们都会看到胸佩军功章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