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因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历代统治者和地方割据势力所重视,地名也因之而丰富多样。历史上朝阳属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冲突的缓冲地带,所以地名中至今尚留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的痕迹。特别是从元代开始,蒙古族在朝阳地区聚居、开发;清代中叶又有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形成朝阳汉语地名和蒙语地名相互交织的特点。建国后,本地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满、回等民族基本被汉化,其地名也被汉化,蒙语地名在文字中已不存在,但在语言中还清晰可辨。
朝阳地名特点
朝阳地名的第一特点是蒙汉交织。在朝阳地名中,蒙语地名与汉语地名各占50%左右,现在蒙古族地名已被彻底汉化,其书写形式完全用汉字,但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蒙古族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地名除直接来源于蒙语的外,还有很多地名是以蒙语地名为方向、方位参照起名的。在蒙语地名汉化的过程中,也有其不同的特点:一是蒙语地名被直接音译,如“他拉皋、白音波罗、波罗赤”等;二是被直接意译成蒙语的地名,如“大城子、木头城子、公营子”等;三是半音译半意译结合在一起的地名,如“上桃花吐、西扎兰营子、根德营子”。在蒙语地名汉化的过程中,有些地名特别是音译地名已失去了本意,但在一些汉化的蒙语地名中带有“皋”的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蒙语的含义是“水泽、湿地”的意思。
朝阳地名的第二特点是反映的历史层次比较清晰。从各种不同的地名中各个朝代的痕迹清晰可辨。比如“惠州、太发州”这个地名就是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反映了当时在本地的行*建制。另一个历史层次是蒙古族统治时代的蒙古地名,清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从“××营”可以看出清代蒙古族归顺满清后建立蒙古“八旗”制度的影子;从“七星扎兰营子、章京营子”等地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制设置情况。还有带“皋”字的地名,反映的是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特征。从“解放、胜利”等地名中又可以发现“文化大革命”的迹象。
朝阳地名的第三个特点是移民色彩。在历史上朝阳就属于“关外”,各个王朝在此多有行*建制,因靠近中原,汉文化影响强烈。但由于少数民族在这里存在的时间较长,汉语地名几被淹没。在清朝中叶后期,清*府开放“关外”,大量移民涌入,汉族移民很快就占了多数,地名很快被汉化,因而朝阳地名移民特色很强。一是一些地名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况,如“娄家窝铺、李家窑”等反映了当时移民简陋的生活条件和艰辛的生活。二是“边杖子、王杖子”等一些地名可以看出移民之初,移民以架木杖子据地生活的情景。三是从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俗地名较多的特点来看,当时移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多为一些关内无地农民。四是朝阳地名中称为“村、庄、屯”的地名形成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地名群,从中可以轻易地看出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移民把自己家乡的地名命名习惯带到了朝阳。
朝阳地名的第四个特点是以本地特点命名。一是地名以地理自然实体命名的较多,由于境内多山,沟壑纵横,村以下名称多以“沟、湾、山、坡”命名;二是现存的地名多以先存的蒙古地名为中心地名参照命名,反映出移民的时间性;三是蒙古地名多以行*建制和官名命名;四是现在的城市地名多以朝阳古代曾用名来命名,如“燕都、柳城、营州”等,反映出了朝阳作为一个文化历史名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朝阳地名的第五个特点是名字里带“杖子”。原来,朝阳这一带属于塞外,古时候地旷人稀,野兽时常出没。因此,住在山沟附近的村民,为防备野兽危害,大院墙套不起,就用柴禾、秫秸等在住房周围插上围墙(后来改为垛上土墙或垒上石墙),故名“障子”。因为围墙用的原料是柴木或秫秸秆,就简化成了“杖子”。村名也多以最先定居的户姓来取名,如刘杖子、杨杖子。另外,杖子又可写为“帐子”。早先年的朝阳,原为胡族居住地,清康熙、乾隆年间,汉族从关内来此租地开垦。因当时尚未定居,未建房舍,只用布架成临时的帐篷当住处。来此开垦的人日渐增多后,就在帐前加上姓,以示区别。住户一多,习以为常,就成为这个村的村名了。后来,为了统一起见,把“障子”、“帐子”、“丈子”就都写成“杖子”了
部分地名由来
他拉皋
他拉皋之名,始于明末永乐年间,有蒙古族人从内蒙古归化城游牧到此定居。当时,此地属沼泽地,地势较平坦,蒙古语称“他拉皋勒”,是平原中有水沟之意,因此而名。
巴图营
巴图蒙语是结实的意思。以蒙古人名‘八图鲁’[满语意为英雄]为名,后谐音为八图营。
大板
大板之名,始于清代,据《塔子沟纪略》中记载,清康熙年间,有蒙古族人以一家大房子称呼村名而得。蒙古语称大房子为“伊和百兴”、“伊和”汉语意为“大”;“百兴”,谐音称为“板上”。后来又简称“大板”。
缸岔村
朝阳县六家子镇缸岔村,缸就是烧制的水缸,酱缸,咸菜之类的缸。缸岔子就是烧制的废品,人们管堆放废缸的地方叫起了缸岔,时间久了就叫缸岔村了。用驻地使用性质命村名的还有官粮窖、马营子、窑上、北局子。
魏营子村
朝阳县六家子镇魏营子村,魏营子—营子乃军营,呈住过军兵的营房,或窝棚帐篷连成片,状似军营之意,是蒙古族特色的名字。考古证明魏营子文化为商代晚期。是一个蒙军的领地,所以起了个蒙古族特色的名字。用住户人家姓氏起村名的还有朱二沟、高杖子、周杖子、龚杖子、康家沟、王家窝棚、黄傻沟。
米家沟村
朝阳县尚志乡米家沟村,因米姓人家居住而得名,现在米家还在哪里居住。
尚志村
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尚志乡是赵尚志将军的故乡,尚志村是以英雄命名的村子,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南部、云蒙山脚下、小凌河上游东岸。尚志乡已被列入朝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之一。
小德营子
因在清乾隆四年有一些蒙古人来此居住而得名,小德是蒙语的近似音,愿意是贤者或能者的意思。
杨树屯村
建平县药王庙镇杨树屯村,位于六股河的一河湾处,古时此处有较大一片白杨树林,而得名杨树弯子。
天盛号村
天盛号村是农民在整理土地时发现一金代石拱桥而得名。天盛号石拱桥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三家子乡天盛号村,为辽宁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拱桥建于年,有“关外第一桥”的美誉。天盛号石拱桥桥身通长只5米,宽4.7米,系民间自建桥。也是东北发现最早的石拱桥,对金代拱桥建造技术及东北交通道路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在我国桥梁史上有重要价值。天盛号石拱年被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六家子
六家子镇位于朝阳城南75公里的小凌河上游两畔。六家子之名,始于清朝。传说清乾隆初年有6户汉族人由山东逃荒到此处定居,故取村名为六家子。
召都巴
召都巴之名来自蒙古语,是由蒙古族人名“召大巴和什格台”演变而谐音称的地名,意为有超百岁的福分。
敖宝营村
历史上朝阳属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冲突的缓冲地带,所以地名中至今尚留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的痕迹。特别是从元代开始,蒙古族在朝阳地区聚居、开发;清代中叶又有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形成朝阳汉语地名和蒙语地名相互交织的特点。建国后,本地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满、回等民族基本被汉化,其地名也被汉化,蒙语地名在文字中已不存在,但在语言中还清晰可辨。
十二台
十二台乡位于朝阳城南15公里,大凌河中游南畔,属朝阳县。十二台之名始于清代顺治年间,有一宝姓蒙古贵族第二世台吉,由内蒙古归化城迁居于此,后得村名世二台吉营子,后谐变简称十二台。叶柏寿
根据《建平县主要都市和村落调查书》中记载,叶柏寿之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来自蒙古语,意为“大营子”或“大庄园”,汉语音译皆称今名。“叶柏寿”原地名为“牛碌河”,蒙古语称“诺日”,意为沼泽地或水泡子。又据《盛京通志》记载,叶柏寿,原名“夜不收”。“夜不收”在明朝末年是军营侦探的俗名,当时曾在此村派遣侦察人员深入敌区探听敌情,他们夜里行动,白天潜伏。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村子叫成了“夜不收”。民国年间编修的《建平县志》已不见“夜不收”这个村名。建平建平镇位于建平县叶柏寿镇北56公里,蹦河上游河畔,属建平县。建平之名,源于清代。原名“新丘”,沙包地之意。年置建平县时,因该县区域是由原建昌县和河北省平泉县划出而建,故以两县首字“建平”命县名。
北票
北票在辽宁朝阳市,是由于煤矿开发而得名。清光绪年间,有人发现了小扎兰营子、兴隆沟、木多土鄂赖(北票工农村)、大梁岗子(现和尚沟煤矿工井),等处地下含煤,由当时的土默特旗长棍布扎布向热河都统廷杰报奏此事,都统遂于光绪三十三年(年)发下龙票四张(即窑照),许可开采,因四地皆在朝阳北,故称“北四票”,简称北票。
西大营子
西大营子之名,始于明万历年间。当时有宝、敖、包、马四姓蒙古族人由内蒙古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迁居此地,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村落发展较快,成为朝阳城区西部的一大村庄。“西子”,蒙古语称“爱里”,意为村落,故得名西大营子。
七道泉子
早年,此处有7个泉眼,泉水不断从地下涌出,因此,而得七道泉子之名。蒙古语称“道伦宝勒格”,即七泉之意。
敖宝营村
历史上朝阳属于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冲突的缓冲地带,所以地名中至今尚留有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的痕迹。特别是从元代开始,蒙古族在朝阳地区聚居、开发;清代中叶又有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形成朝阳汉语地名和蒙语地名相互交织的特点。建国后,本地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满、回等民族基本被汉化,其地名也被汉化,蒙语地名在文字中已不存在,但在语言中还清晰可辨。
上园
属北票市。上园之名,始于清代,当时地为朝阳寺喇嘛庙两个菜园子之一,因其位置在上部,故得名上园子。年,因为朝阳寺与朝阳市名称字音易混,经省、市批准,将朝阳寺人民公社改为上园人民公社。年改为上园乡,年4月经辽宁省批准,撤乡建镇,仍依“上园”名。
宝国老
宝国老镇位于北票城北43公里,老寨川河中游河畔,属北票市。宝国老之名,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有一宝姓蒙古族人到此处定居,蒙古语称“宝格路德”,即宝、包、鲍姓之意,后来谐音称为今名。原是黑城子乡属地,黑城子
属北票市。黑城子之名,由来已久,辽代称“宜民”,金代为“川州府宜民县”,后来又称“宝城子”。清代为蒙古八旗封地,蒙古语称“哈拉浩特”,意为黑城子。据查,吐默特部那木色登的三儿子有争夺王位的欲望,故得绰号“黑三爷”。后黑三爷被遣送到宝城子封地定居,修建东衙大院,并以其绰号改宝城子为黑城子。下府
下府之名,源于清代。据传,清康熙二年(年)。元臣济拉玛的后裔固穆受封为贝子,从内蒙古归化城迁此定居,修筑贝子府,并修建了“惠宁寺”大庙,蒙古语称“浩仁苏木”,意为下府大庙。因依大凌河岸建有三“府”,建在上游的为上府,建在中游的为中心府,建在下游的为下府。该村位居河流下游,故称下府,蒙古语称“道日浩若”。
大平房
大平房之名,始于清代中期,有一人家由山东逃荒来此定居,建平顶上房居住,得名平房子,后来村落发展较大,故称大平房。二十家子
二十家子镇位于朝阳城南40公里,小凌河中游两畔属朝阳县。清代初期,有3户人家在此定居建村,很快就发展为20户,故名二十家子。木头城子
木头城子镇位于朝阳市西南部大凌河南畔,属朝阳县。明末清初时,有蒙古族人由归化城来此定居,用木桩栅成围墙而住,并在东、南、西三面设有城门,北面临河,故得名木头城子。瓦房子
瓦房子镇位于朝阳城南90公里,小凌河上游,属朝阳县。瓦房子之名始于清朝中叶,有许姓人由山东迁居此地,建筑凸脊瓦房,以开店为业,故得名瓦房店,后简称瓦房子。羊山
羊山镇位于朝阳城南65公里,小凌河上游,属朝阳县。羊山之名来源于自然实体,村东玄羊山山峰向阳面的峭壁上有羊形图案,并且,远眺山形亦如绵羊,故得名羊山,村依山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