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北方的冬季里,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温暖的微风,似乎都已经太过奢侈,仿佛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到那个悠长明媚的夏日。此时看看葡萄牙的风光,便仿佛圆了一场“夏日梦”。这里或许不及海岛那般湿热,但却有比海岛饱和度更高的色泽。
(以下图文来自穷游erSJ、XY)
萨格里斯→拉哥斯感受来自夏日的“恶意”这一天,是跟着大西洋海岸线行驶的一天。萨格里斯,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名镇,记录着葡萄牙对于大航海时代最深的骄傲。
Henrique王子在这里创立了航海学校。古老的要塞历经日月洗礼,仍然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大大的日晷静默地站在要塞正中的位置,人在它面前都显得很渺小。
从要塞出发,在视线可及的位置可看到圣文森特角。这里有一座红色的灯塔,标注着这里是欧洲大陆的最西南角,也为来往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船只提供导航。灯塔旁高耸的悬崖垂直跃出海面有七八十米之高,蔚为壮观。
从萨格里斯到拉哥斯,大约需要1个小时左右。拉哥斯是阿尔加维西部最热闹的旅游城市,也是我们在葡萄牙南部路途的最后一站。小镇历史悠久,以前这里航海业十分发达,是连接欧洲和非洲的贸易纽带。到达拉哥斯后,在萨格里斯被晒得奄奄一息的我们直接奔赴DonaAna海滩,希望能够凉爽一下。
DonaAna海滩是拉哥斯非常受欢迎的一片小型浴场,需要走一条长长的木楼梯才能到达。海岸线上的岩石峭壁坠海,有点类似吉布森台阶,创造了一种极端的美。
夜晚的海水已经不适合下水。下午在这里游玩的人们,已经在陆续离开。只剩下为了拍摄夕阳的我们,和三个仍然全身浸在海水里,为了拍摄好看的出水图,不断甩发的女人。
埃武拉
一副色彩明艳却透着古老睡意的画
睡足后,自法罗出发前往埃武拉。时间在上海已是工作的早高峰,而在法罗,人们却依然慢悠悠的吃着早饭,连街道上都是行人寥寥。前往埃武拉的高速公路路况好的出奇,时不时就彪上公里/小时,到达埃武拉时,已经过了中午。
希拉尔多广场是埃武拉小镇的心脏地带,周边都有八角形的小巷。地面出奇的干净,于是突发奇想的光脚走在青石铺的地面上,蹦跳着、旋转着让SJ给我照相。露天座椅上喝着espresso的人们投来微笑的目光,流浪猫却不屑一顾地自顾自走着它们的路,仿佛初来乍到的我们从来都是这画中的一部分。
从希拉尔多广场往南走是人骨教堂。这个不大的礼拜堂里随意的摆满了大约有个人的骨头,在人骨礼拜堂入口的地方,有一段文字:我们的骨头躺在这里,等待着你的骨头来临。
沿着人骨教堂一路走,穿过埃武拉大教堂,就到达了黛安娜神庙。这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的古罗马建筑,供奉着古罗马月亮女神和狩猎女神戴安娜。两千多年的岁月侵蚀了戴安娜神殿大部分建筑,如今只剩下后排6根柱子和两侧各4根柱子。可惜如今的黛安娜已经不对公众开放,只能站在远处独自体会。
坐在黛安娜附近的长椅上,看着山下层层叠叠的屋子,当地人的小孩自顾自地玩耍着。待到太阳几乎落下,在附近的小巷中觅一家食肆晚餐,店主是一个和蔼的奶奶,餐厅布置的很有家的氛围。这里的菜肴精致而美味,几乎是我葡萄牙一程中最念念不忘的一餐。
贝伦生活着的时间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贝伦不可错过的古建筑,奶白色的外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透着一种沧桑而迷离的华丽。这种沉默的伫立,仿佛一种时光的静默。夏末,依旧炎热的空气里,飘散着PastéisdeBelém里蛋挞与肉桂粉甜腻的香气。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对面是大发现纪念碑,从这里一路踱步前往贝伦塔,左手边是夕阳西下的大西洋,右手边是正在晚跑的当地人,背后是由埃菲尔设计的Ponte25deAbril(4月25日大桥),远处的大耶稣像张开双臂拥抱着这片热烈的土地。
这里的宁静,不与喧嚣同在。夏末的海风伴着夕阳,金光洒在飞扬起的头发上,莫名地,时间就这样安静下来。
辛特拉→罗卡角→卡斯凯什
披星戴月的赛车锦标赛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们把Sintra-CabodaRoca-Cascais放在一天。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行程略赶,以至于我们无法领略属于Cascais海滨的悠闲。
辛特拉是葡萄牙里斯本大区的一个市镇,在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由于辛特拉历史名城的地位,所以小镇里的旅游巴士与游客很多。但辛特拉的主要景点其实都不在小镇中心,大家的目的地都是离小镇中心不远的辛特拉山上的佩纳王宫与摩尔人城堡。
佩纳宫,是葡萄牙王室的离宫,由女王玛丽亚二世的丈夫费尔南多亲王主持修建,是一座具有德国浪漫主义风格的宫殿。宫殿里有一处回行的走廊,结构十分类似游戏“血色修道院”里一处宫殿关卡的设计,走在其中,我们都一致觉得游戏设计者的灵感一定来自于这里。佩纳宫最好的采风地点是最高处的平台,坐在台阶上,倚在刷成明黄色的墙上,侧面是广阔的大西洋,画面十分美好。
摩尔人的城堡和佩纳宫隔山相望,呈现出一种断壁残垣的意味。虽然不长,但顶着中午的太阳爬这样一段,实在耗费精力。爬上最高点时,听说曾经有人用“血色的浪漫”来形容这里的日落。但由于当时离日落时间至少还有3小时,我们实在不想在这里耽误接下来行程的时间,于是休息了一会,便下山离开。
从辛特拉驶往罗卡角,需要绕过辛特拉山山麓。山路不容易开,错落无序的居民住房更是增加了开车的难度,许多下坡的拐角都有擦伤车的危险。
到达罗卡角时,正值太阳下山。据说哥伦布就是从这里起航发现了新大陆。白色的灯塔也在这里安静的伫立着望向新大陆的方向。太阳下山的金黄色在大西洋海面上形成了一道笔直而宽阔的金光大道,海面无波,给人一种可以行走的错觉。不知当时的哥伦布是不是也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奇景,才奇思妙想地认为在大道的尽头一定会有一个从未被人发觉的自由领地。
卡斯凯什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罗卡角距离卡斯凯什并不算远,但当我们赶到时,天也已经黑了。作为一座海滨度假城市,卡斯凯什湾上停泊着许多小艇与游轮,可以想象白天卡斯凯什湾人声鼎沸的情形应该丝毫不亚于辛特拉。
奥比多斯→阿尔科巴萨
一切都与爱情有关
依旧是在路上的一天,但比前一天的山路与越野之路却好走许多。奥比多斯是一座婚礼之城,位于里斯本北边约公里的一个小城。13世纪时,葡萄牙皇后伊莎贝拉来到此处,初见此城非常欢喜,认为奥比多斯就像珍珠一样镶在大西洋岸边。于是,国王阿方索二世将这座城市送了给皇后,作为他们的结婚礼物。
不知是否因为奥比多斯并不属于葡萄牙旅游的必到景点,人气比辛特拉差了许多,三三两两的游客还了这个小镇应有的宁静。窄窄的城墙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向下俯瞰,一片片挤在一起的白色房子精致的恰到好处。
教堂是小镇里唯一独立,也比较宏大的建筑。穿过教堂的大门时,我们遇到了一位流浪音乐家,他坐在角落里演奏者他的大提琴,脚边是他自己灌录的CD。低吟浅唱的乐声,将小镇的宁静与优雅凸显得更加入木三分。
阿尔科巴萨是我们前往皮奥多的中间站,原本并不对阿尔科巴萨修道院抱有太多期望,但却意外收获了一个美到叫人流泪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4世纪葡萄牙王子彼得罗和侍女伊内丝。年,14岁的彼得罗娶了卡斯特拉国亲王之女康斯坦莎,却爱上了与王妃朝夕相伴的侍女伊内丝。
王妃去世后,彼得罗以为终于可以迎娶伊内丝,不料他的父亲却把伊内丝逐出皇宫,把她流放到葡萄牙与卡斯特拉两国的边境阿尔布凯尔凯。彼得罗为了和伊内丝长相厮守不惜离家出走,并发动了一场战争对抗他的父亲。可惜的是,王子战败,伊内丝也被处死。
当国王终于抵不过年迈离世,王子继位成为葡萄牙第八代国王后,他不顾反对将伊内丝安葬在阿尔科巴萨修道院内,终身为伊内丝守节没有再娶,曾经迫害过伊内丝的大臣们也被他逐一送上了断头台。当他死后,他安排自己的灵柩脚对脚地面向伊内丝的灵柩。因为,他深深地相信,当末日审判后,无罪的人们复活后,伊内丝可以第一眼见到他。
皮奥多
大山中的冉冉星光
皮奥多在阿尔科巴萨以北的山上,距离阿尔科巴萨大约3-4小时的行程,其中需要开一整段的盘山公路,公路依山而建,个别转弯窄的只容许一辆汽车开过,十分危险。但开至山高处的开阔景色也绝不负这一路的辛苦。连绵不绝的植被,白色的风车依着山脉连绵成线,零星的小村庄不规则地坐落在一个个小山坳中,为这一座孤山增加了几道炊烟袅袅。
只是可惜,开往皮奥多的路程太过漫长,我们到达时夜色已深,平静的山间小村几近万籁俱寂,只余星光唾手可得。我们随意找了一家还在营业的小餐馆点了一顿富有乡间特色的晚餐,店主并不懂英文,烤羊腿也做得一般,但看着店主的女儿端着一盘意大利面坐在我们旁边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的心却瞬间温暖起来。如果还有下次的旅程,我想我们一定会再来到这里,住上一晚,体会一下这远离人烟的平和生活。
科英布拉→阿威罗→布拉加
科学精神与朝圣信仰的融合
科英布拉是葡萄牙中部一座重要的城市,又被称为大学城,著名的科英布拉大学就坐落在这里的山上。这个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学生,他们或坐在草坪上阅读,或三五成群走进图书馆,或匆匆推开一间实验室的门。或许正因为他们,整个城市充满了一种学术气息,叫人想停下来,好好再过一次已经渐行渐远的学生生活。
阿威罗是个新旧建筑相杂的小城,19世纪的教堂与建筑点缀着新式的水坛,和颇具艺术感的专卖店与特色店。阿威罗最著名的旅游项目是坐Gondola船穿城而过,因此,阿威罗也被誉为“葡萄牙的威尼斯”。
带给我们惊喜的是在距离阿威罗不远的海边,一排彩色的小别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然面积不大,但却仿佛看到了威尼斯彩色岛的精致。沿着海岸线一路行走,海风咸味夹杂着鱼腥味,散发出一种生活的气味。
布拉加位于波尔图以北约60公里处,为葡萄牙北部重镇和宗教之都,是我们前往旅程最后一站波尔图的驿站。
布拉加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不同教派的教堂与信徒都以不太相同的方式遵循着自己的信仰,连城市内装饰用的青花瓷砖叙述的也都是耶稣或圣母的故事。在布拉加中心闲逛着,从做礼拜的教堂内会传出圣音,空灵而优美,为整个城市增添了圣洁的意味。
布拉加最著名的景点是山上的仁慈耶稣朝圣所,是一个罗马天主教朝圣地,在葡萄牙天主教徒心中的地位类似于布拉格在藏传佛教徒,以及耶路撒冷在伊斯兰教徒心目中的地位。它位于布拉加郊外,以宏伟的爬升米的“之”字形巴洛克台阶而著称。在前往山上仁慈耶稣朝圣所的途中,在每个拐角的两侧都有用雕塑记载着圣经小故事的小塔。
波尔图
沉醉在蓝色魅影中
走进葡萄牙西北隅的波尔图,宛如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在这里让时间自然慢下来,穿行于老城小巷中,细细地品味波尔图的怀旧韵味。J.K.罗琳也曾在这里寻找创作灵感。瓷砖绘装点下的波尔图老城就是一幅唯美的青色画卷,你所要做的就是走到画里来。
每次行走在波尔图,总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街边的布店、理发店、烟纸店,总会勾起我对童年上海的记忆。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而波尔图的这种怀旧感与我很合拍。在波尔图,我们并不寻求暴走地奔走于各个景点,而是让身心都慢下来,漫无目的地游走,累了便在街头咖啡馆休憩一下,看着人来人往,发发呆,享受迷离的时光。
繁华的街头,两旁一幢幢紧挨着的百年老房屋,斑驳的石板路上,穿行着土黄色的有轨电车。总在不经意间听到它从身后传来的叮叮当当声响,车轮咔咔地摩擦着铁轨,沿地势起伏上上下下。恍惚间,似闯入老电影的场景一般。
从城市大教堂眺望老城,依地势而建的房屋参差错落,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空间上的错觉感。老城制高点的牧师塔特别显眼,远远地立在另一头,而实际上我们从那里闲逛至此也不过15分钟左右。拾阶而下,迂回穿梭在老城小巷,这里生活着波尔图最普通的居民,几个老妇挤在门口家长里短,老头们则在旁边吸着烟,成为这里最典型的景色。
不知不觉已下到杜罗河畔,这里是游客聚集最热闹的地方。杜罗河将波尔图一分为二,横跨两岸的路易一世大桥(PontedomLuisI)将老城区与加亚新城(VilaNovadeGaia)连接起来。此桥由著名设计师埃菲尔的得意门生ThéophileSeyrig设计建造。底层供行人与车辆通行,上层则行驶地铁线路。踏上桥头,交错的钢架感觉恍惚走在上海的外白渡桥上一般。不得不提一句,波尔图与上海还是姐妹城市。
与老城区隔河相望的加亚新城一带簇拥着数家知名传统酒庄,大多都有上百年的酿酒传统。沿岸停靠着Rabelos,传统上,波特酒就是靠这些被称为Rebelos的平底小船来进行运输。而今这些Rebelos已很少被使用,停靠在岸边,印衬波尔图错落的老城景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由于杜罗河沿岸湿润温和的气候,所以这个地区盛产独特的甜味葡萄酒——波特酒(PortWine)。来到波尔图,探寻波特酒庄会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不仅可以了解各酒庄的酿酒历史,还可以了解波特酒的酿造过程,品尝各大酒庄的不同波特酒。有兴趣还可以在口味中意的酒庄里挑选几瓶波特酒带回家作为伴手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波特酒口味甜美使人容易贪杯,当你意识到的时候,或许为时已晚。
午后的阳光晒得很暖,赖在杜罗河沿岸的长凳上不肯起来。路边游客熙熙攘攘,卖艺人从岸边传来悠扬的琴音,不知是谁人洒下的面包屑,引来鸽子与海鸥的哄抢,河面上微风阵阵,让人混混欲睡。此刻时光静好。
欧洲的教堂内廷装饰大多以名家壁画闻名,其中不乏被推崇为惊世之作。而葡萄牙独特的装饰工艺则是使用瓷砖绘。瓷砖绘,Azulejo,源于阿拉伯语alzulaij,意为“小的打磨过的石头”。这种源于波斯的装饰工艺,由摩尔人带入伊比利亚半岛,在西葡开了花。
在中世纪时期,瓷砖绘从原材料到手工艺都极为昂贵且复杂,因此用来装饰教堂和皇宫及贵族的府邸,以彰显身份、权力和财富。在波尔图,这样的瓷砖绘更是随处可见。初见瓷砖绘,颇有中国的青花瓷之感,这也很符合我们的喜好。
圣本笃火车站(S?oBento)被誉为全球最美火车站之一,并非因为它的雄伟宏大,而是因为其用2万幅瓷砖绘贴合的精美装饰。其旧址是16世纪的圣本笃修道院,在19世纪末已经荒废。
国王卡洛斯一世在此为新火车站奠基,并令本地建筑师何塞·马克斯·达席尔瓦(JoséMarquesdaSilva)为车站进行设计。设计师耗尽16年功夫,终于将车站建造完成,其内用2万幅瓷砖绘展现了葡萄牙发展的历史历程,如亨利王子占领休达的战争画面,阿方索七世国王的加冕典礼等等,重要历史时刻再现,工艺精美绝伦。
卡洛斯·阿尔贝托广场(Pra?adeCarlosAlberto)上IgrejadoCarmo外墙的巨幅瓷砖绘在阳光下显得极为耀眼,画中描绘着圣经故事里的场景,内廷则是富丽堂皇的鎏金木雕,是18世纪建造的巴洛克与洛可可混合式风格建筑。与此毗邻的另一座IgrejadasCarmelitas则建于17世纪,是世界上最窄的教堂之一。
而主教大教堂则是波尔图瓷砖绘艺术的精华所在,它是波尔图最古老的古迹,也是葡萄牙最重要的罗曼式建筑。巴洛克式的门廊与玫瑰窗的结合,庄严中又带有浪漫韵味。除了宏伟建筑外,一定不能错过去游览一下内廷和珍宝馆。内廷回廊里贴满了精美的巨幅瓷砖绘,描绘的都是圣经中的故事。阳光透过廊柱,梦幻的光影令人沉迷。珍宝馆里陈列了历代主教使用过的服饰及器具。
上世纪90年代,J.K.罗琳曾在波尔图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并在这里起草了其成名作《哈利·波特》。走在波尔图,你会发现很多与小说中雷同的场景。
莱罗兄弟书店(LivrariaLelloeIrm?o)被誉为世界最美十大书店之一,被多家报纸和LonelyPlanet盛誉,现已成波尔图的必去景点之一。走上雕刻精美的木制回旋楼梯,书店一角设了咖啡茶座,取本书,点上一杯咖啡,在这样的氛围中消磨时光完全就是一种享受。相信J.K.罗琳彼时也感同身受,带给她诸多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
据说J.K.罗琳在波尔图逗留期间曾经常光顾CaféMajestic,并就在这家咖啡馆里起草了第一部《哈利·波特》,并将这家咖啡馆作为原型记录在小说之内。CaféMajestic实际上是欧洲美好时代中的产物,是上世纪初社会名流及明星的社交场所。时至今日,这里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格。内廷一角摆放着一家钢琴,会有乐师定时现场演奏。如感兴趣,也可以购买他们的现场原声光碟回家慢慢欣赏。侍应生穿着老派的服侍,服务热情谦卑。
-END-
-版权信息-
本文为穷游网用户SJ、XY的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