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入,
一场跨越代际的动情对话
观老物,
一段满载温情的平淡岁月
时光荏苒弹指间,
寻根老物述新言。
这是富春中学举办的一场别出心裁的“寻根”老物件展,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品一品这些老物件吧。看老物件——追寻时光脚步
走进展馆,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带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的千层布鞋底、鞋楦、制鞋工具提供者:班陈宇帆班杨珂文班唐奕帆老物件说明:(班唐奕帆)
在我妈妈小时候,外婆会用这些工具为孩子们做千层鞋。那时候苦,破的衣服裤子不扔,叠成一层一层的鞋底,一针一针缝好,但是鞋子很扁。这时为了美观,把大小合适的鞋楦放进撑住形状。这样一双结实又美观的千层鞋便做好了,又温暖又实用。老物件说明:(班陈宇帆)小时候奶奶家很穷,奶奶是家里的老大,有很多弟弟妹妹。因为买不起鞋,一大家子的人穿的鞋都是由心灵手巧的奶奶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鞋底都是用破布料加上家乡的毛竹壳一层一层用浆糊糊起来,然后用一针一线缝起来,制作过程非常麻烦,往往纳一双鞋底要十几天,所以每一双鞋都非常珍贵。奶奶说现在在*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人穿这种鞋子了。但是她把这些做鞋的工具珍藏起来了,已经快五十年了。她说这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是老一辈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体现。她会把这些老物件一直珍藏下去。(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纺线锤提供者:班谭添宇老物件:手抄《毛泽东选集》提供者:班王若渔老物件说明:
我太公叫黄建民,今年98岁,退休前是中国电信一名普通员工。退休后,在闲暇之时抄写毛泽东选集中的重要文章和当时流行的毛主席语录。40年来从未间断,这本毛泽东选集已经抄写了N遍了,抄过的本子叠起的厚度都快超过我的身高了。外公不会特意去买笔墨,都是用晚辈不用的本子拿来抄写。太公说:“语录的精彩,只要抄一遍基本上就记得了,胜过诵读十遍,既能提高自身理论修养,还可以排除退休后的寂寥,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读十遍不如抄一遍的古训让我受益匪浅。
(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海鸥牌相机提供者:班唐文硕老物件:军帽、军装、军用水壶提供者:班任宣馨班陈千岛班裘珂诺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爷爷奶奶的结婚证提供者:班巴欣乐老物件说明:这结婚证是我爷爷奶奶的,那时候的结婚证非常简单,但是比现在的更有意义。它上面的名字与岁数,以及年份等都由村书记亲手写下。瞧!日期用的是农历,“观"字还是繁体字呢!这结婚证不仅有书记的见证,还有毛主席的祝福,证上三页都是他的语录、他的字、他的画像……毛主席的支持,使得这段从“文革”开始的婚姻美满地走到了今天。从一九七一到二零二一,五十年的结婚证完好无损,那粉红的底色与盛开的鲜花封存着爷爷奶奶青春的记忆。这个老物件不仅仅是物,更是一段穿越时空的甜蜜。老物件:父母儿时的玩具弹珠提供者:班楼芳羽老物件:算盘提供者:班陈若妍班陈佳泽班王心语老物件:砚台提供者:班章鑫梁老物件:BP机提供者:班方心愉班王靖钧老物件:大哥大提供者:班应欣妤老物件:跟随爷爷走南闯北的皮包提供者:班巴柳嘉老物件说明:皮包是爷爷的。父亲说,这是爷爷每天都会挂在腰间的。里面放着几分钱和几张粮票,有时候会发出几声钱币的响声。皮包有三层,一个铁扣,两个塑料扣子。皮质的表面深深的印上了铁扣的扣痕,就像爷爷所经历的光阴刻印在皮包上。爷爷走南闯北大半辈子,这个皮包便一直跟着他。到现在,皮包的边缘破损了些,毛糙了些。但仍然是爷爷在60年代时在外奔波的象征。老物件:磁带提供者:班程子峻老物件:妈妈的连环画、小人书提供者:班程一言老物件说明:
初次见到这本小人书,大约还是孩提时代,不懂这是什么,只是隐约觉得这本书很老,因为散发着一股旧书所特有的霉味,但母亲十分珍视,不许我乱动。再长大一些,我可以自己看书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又找到了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虽也有些字读不明白,但看看字儿上面的画就懂了基本意思,挺好玩儿。母亲见我看完后随手放在一边,就拿起书爱惜地拍了拍灰,视若珍宝般放回了书柜的最高层,好像看破了我的疑惑,对我讲起了这本小人书的来源。母亲小时候,虽然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来了,可是普通人家的生活依然物质匮乏,一本小人书是多少孩子日思夜想的东西啊!母亲也一样,看着供销社玻璃柜台上里陈列的一系列连环画,眼睛都发光了,可是没钱啊,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之后,她把每一分每一角零用钱省着,在半年之后终于存够了钱,从供销社售货员那里接过了这本朝思暮想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爱不释手却小心翼翼不敢多看,生怕看坏了,也因为这本书,母亲开启了她的阅读之路,直至今日,我们家藏书放满了好几柜,但她依然珍视着这本书。听完了故事,我想了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是,在物质匮乏的岁月里,那种求知若渴是多么难能可贵却又多么寻常。小人书便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上下滑动查看)
老物件:邮集提供者:班诸韬氶班陆*东班徐昕媛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的第四版人民币提供者:班章家维老物件:各种老票据提供者:班袁梓奥班骆彦宁班吕游班何佳淇班张文耀班闻诗雨班羊俊辉班陈家豪班王际绚老物件说明:(班袁梓奥)这是我外婆珍藏的粮票,一张张彩色粮票,在外婆的眼里显得无比珍贵。外婆说,看着这些粮票,就回忆起了那个吃什么、用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
没粮票没饭吃。上世纪70年代,粮票是市民家中最重要的东西。外婆回忆,每个月,粮票都会按时、定额发放到每个居委会的居民小组手上,再由居民小组分配给每个家庭。“国家对粮票的管制很严格,并不是拿着粮票就可以买米了。”当时买米,她要带上钱、粮票和粮食证,前往定点粮店进行购买,每人每月大概能分到30—36斤粮食。
出远差要全国粮票。出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全国粮票,到达后再换当地粮票,不然饭都没得吃。令她印象最深的还有当时一些农村人到城里来走亲戚,往往会自己带上米,因为住宿可以解决,但多吃饭就没办法了。
时间是圆,一圈圈叠加,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年轮。对年轻的我们00后来说,老票证已成一段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老物件说明:(班吕游)我双手接过爷爷手中发黄的纸片,看着上面黑粗、醒目的大字:“布票,壹市尺”“粮票,伍市斤”。听着爷爷在身边絮叨着:“这粮票、布票呀!是我当兵退伍带回来的!你只有拿着这个票,才可以买东西呢!”“那为什么要有票呢?直接拿钱买不就可以了吗?”我不解。“你别急呀,听我说。这是改革开放之前用的,开放之后就不用了。开放之前,我们穷啊!吃不饱穿不暖。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票就是一个名额,你没有票就不能买东西。你去吃碗面,就要用一张二两半的粮票,再付上一角钱,最好的面付上三角,你才有面吃。你要做一件新衣服,就要有布票,才能买布。这布票还有时间限制呢!今年的布票到明年就不能用了。农民还都没有票发得呢,这票是我当兵的时候发的。农民没有票,怎么办呢?只能向别人买,买来票再去买米买面买布。改革开放后,人民富有了,生活也好了,票就不用了。”
我看着手中这几张发黄的、神奇的万能票,这上面的花纹似乎为我描绘出一双双汗津津的手,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
(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上世纪40年代的子弹壳提供者:班朱琳班江芯婕老物件说明:(班江芯婕)
我的太外公青年时服兵役,期间留下了几个勋章、一沓2分的纸币、几张照片......他最珍爱的,是已锈迹斑斑的这颗子弹壳。他在部队每天做大量训练,不到一年就要上战场。他和战友埋伏在山上,敌人追过来,他便“突突突”地举起枪向他们扫射,一路殊死搏斗。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他说当时想着“虽然害怕,但有使命在,不能退缩!”他私自多带了一盒子弹,派上用场了,他存活了下来,发出的最后一颗落下的子弹壳,他拾回来收藏着。他今年已年近百岁,但每和我们讲起那段光荣的往事,他还是笑得容光焕发。老物件说明:(班朱琳)
爷爷在清理自己多年的老物品时,发现了两枚子弹壳,已经生锈了,泛着年代的金色,带着历史的足迹。大的足足12厘米,是机枪弹壳,小的则只有5厘米,是步枪弹壳。
爷爷说,这两枚弹壳是他训练时留下的,算起来也已经尘封了50年了,那时他只有二十几岁,就参加了部队。身为班长的爷爷对那段岁月十分怀念。直到现在,依然与老战友有着联系,也经常聚会。
爷爷还道,那时的训练挺辛苦的,每天真枪实弹从早到晚,部队的条件也很艰苦,但无论刮风、狂雨,训练从不停歇。子弹壳代表着那一代人的珍贵品质——那是一种高尚的、正直的、奉献的优秀品质!
(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水烟枪提供者:班孙梦悦老物件:清朝末年的铜锁提供者:班汪蒋奕老物件说明:这把铜锁制作于清朝末年,经我们家族传承了几代之多,曾存于赵家祠堂内,称为祈福锁或香火锁。吏部左侍郎赵士麟命人在他父母去世后铸造,存于冥堂之中,又改为赵族祠堂的供品之一。年8月30日,冀南五分区干部赵义京在枣强县开毕会议后,于大江官村突遇日伪军多人包围袭击,他将这把锁带在胸口,止住了一颗本取他性命的子弹。这把锁又被带回村里保存,留传至今,成为我眼中的传家之宝。老物件:太奶奶的生肖铜镜提供者:班唐子聪老物件说明:我有一枚铜镜,外形好似一格硬币,不过在正面有一只小猴子蜷着身子。在我出生的时候太奶奶亲自为我戴上的,而太奶奶的铜镜又是哪来的呢?原来在我太奶奶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特别不好,总是要生病,于是太奶奶的妈妈就带她去庙里许愿,希望太奶奶能像其他小孩一样身体健康。便向寺庙里的和尚求得了一枚生肖铜镜。可能因为太奶奶妈妈的诚心,自从得到了这枚铜镜后,太奶奶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病也渐渐的好了。从此这枚铜镜成了太奶奶的宝贝,从不离身,现在给了我,代表了太奶奶对我的关爱和寄托的希望。老物件:梳妆盒提供者:班骆瑾含老物件:银元铜钱提供者:班陆宇恒班姜涛班章铭馨班丁易洋班赵逸涵老物件说明:(班陆宇恒)银元俗称“大洋”,直径大约3厘米左右,比现在的一元硬币大两圈。正面印制孙中山的头像,在头像上方标注“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字样。背面印有一艘帆船正乘风破浪,大写的“壹圆”两字分站两边。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疏密一致,人物和帆船刻画清晰、栩栩如生。银元有一大特点是能听到清脆的响声。用两个手指尖轻轻掐住银元,急促吹口气,快速放到耳边,就能听到悦耳的声音。同时也是当时人们辨别银元真伪的方法之一。一块银元体型不大,但却记载了国家的一段历史,反映了近代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兴衰和沧桑。
老物件:长命锁老物件:古木盒提供者:班张曼妮老物件:杆秤提供者:班董宇宁班胡振鹏老物件:造纸用具提供者:班张宇诺老物件:蓑衣提供者:班胡雅茜班汪宁娜老物件:笃柱提供者:班盛雨辰老物件:竹筛提供者:班沈玮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末的福建日立牌电视机提供者:班华楼栋老物件说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三大件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家庭现代化的代名词,特别是电视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那时候任何品牌的电视机都非常紧缺,人们要想买一台电视谈何容易,要拿着“票”排很长很长的队伍才能买到电视机。当时一般的人家都买不起电视机,仅有的一台电视机往往会放在门口,整个村庄的人都会围着看。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的《毛泽东选集》提供者:班赵雨彤班李睿诚老物件:毛主席徽章提供者:班於宸伊老物件:军功章提供者:班徐姚俊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的中越边境反击战纪念章(右)提供者:班傅帅老物件说明:年,2月17日,是我爷爷难忘的一天,我爷爷作为海军“”编队的成员,参加了著名的中越边境反击战。根据军委作战部署,海军组建了,“”编队。“”编队的代号,缘于年2月17日打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全体指战员庄严的举起了右手,向祖国人民喊出了誓死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誓言。爷爷说:“军人意味着什么?军人意味着奉献!只要祖国需要,就要毫不犹豫的奉献一切直至生命。”“”编队战后进行了总结和评功评奖。颁发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纪念章和纪念品。广州军区在广西南召开了对自卫还击战的庆功大会。《解放军报》在头版整版版面刊登了《踏平南海千重浪》的文章。记录了南海舰队“”编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英雄事迹。
老物件:上世纪50年代爷爷的解放奖章提供者:班姜阳老物件说明:解放奖章的正面是一个天安门,上面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散发着一束又一束的光芒,代表着胜利。在背面,它也有一颗五角星,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在它的左右分别写着“”与“”代表了革命的时间。而在最中央写的就是“解放奖章”四个大字。在五角星的下面还有表示北京的天安门与“北京”两个大字。而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写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这块奖章只用了两种颜色组成,那就是红色和黄色。红色示意着先烈们在革命的路上所挥洒的鲜血,而黄色示意着胜利的来之不易。奖章代表着中华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换来的胜利,更代表着这些战争对中华历史前进的重要性。
老物件:三等功奖章提供者:班金文浩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爷爷初中毕业时的纪念品《歌声飞向北京城》提供者:班赵张捷老物件说明:
这是爷爷年初中毕业时的纪念品——一本歌谱,已经很破旧了。歌谱采用手工线装,那时还没有激光排版,手写字体,油印,纸张也是粗劣的黄纸,十分有年代气息。封面上画着太阳从天安门后升起,光芒万丈,毛主席头像在光芒之中。图案是手绘的,天安门左高右低,两边也不是十分对称,但放在那个年代还是比较精美的。
从目录上看,一共收录了首歌曲,大约三分之二标题上有毛主席,十有八九的歌曲都提到毛主席,可以说整本歌谱都在歌颂毛主席。爷爷最喜欢的歌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
书中有一首《真正的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提到“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里的“阿”是指哪个国家?阿塞拜疆吗?不对,当时阿塞拜疆还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阿曼、阿富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还是阿尔及利亚?都不对,是阿尔巴尼亚。那个时候,中国可是把这个嵌在地中海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成为数不多的好朋友的!
(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毛主席挂像、毛主席徽章、红花少年徽章等提供者:班董语烯等老物件:永兴水泥厂厂徽提供者:班喻宋轩老物件:红卫兵笔记本提供者:班楼书涵老物件:外公的退伍证明提供者:班董依雯老物件:80年代的自行车行驶证提供者:班杜奕冉老物件说明:(班董依雯)
我的外公于年3月出生,因抗战已经胜利,外公取名“何胜利”。他在年3月响应国家号召入伍,于年3月退伍,之后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年去世。
在老人心中一直记得他有个光荣的身份——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外公的右手手指少了几节,他在世时,提起这事,总是既遗憾又骄傲。那时条件艰苦,一次大冬天执行紧急任务,一行人在雪中伏了不知多久,手脚都麻木了。任务结束才发现手指冻伤了,当时的医疗条件不够,只能截掉。
虽然手指缺了几节,但外公的手很灵活,生活工作他样样不落后,自己能做的事从来不落在别人后面。外公,你是我的榜样!
老物件说明:(班杜奕冉)作为零零后的我们,当听到骑自行车需要行驶证的时候,肯定是大吃一惊的。没错,这次我寻到的老物件,就是这本印有“富阳县自行车行驶证”的红本本。
年,外公为了外婆上班方便,花了元在富阳县第一五交化商店购买了家里的第一辆“海狮”牌自行车,随后就有了这本印着“富阳县自行车行驶证”的红本本。这个小红本类似于我们现在的IC卡这么点大,但里面登记的信息可不少,自行车的尺寸、颜色、车牌号码以及顾客信息都会登记在上面,而且还列明了车辆的审验记录、违章记录等等信息,发证机关是富阳县公安局自行车管理组,时隔35年,鲜红的照证专用章仍然清晰可见。在他们那个年代,自行车的时髦程度远高于现在的家用小轿车,是那个年代年轻人引以为豪的奢侈品呢!
(上下滑动查看)老物件:民国老黄铜器手工炭火暖手脚炉宝提供者:班徐书萌老物件说明:脚炉,多是用铜铸造,且大都是历经几代人传下来的旧物,包浆俨然,乌光锃亮,造型丰富精美,制作工艺考究。唐宋之际,脚炉就已很常见。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介绍汴京市面上的诸色杂货,就有“供香饼炭墼”。炭墼是把炭的碎末和粘性泥土捣紧,做成的块状燃料,相当于今天的蜂窝煤,专供手炉和脚炉燃烧取暖,续温时间长,更换方便。古代的一些殷实人家,有小儿要到学塾读书,冬天也会备好脚炉和炭墼,让孩子携带到学塾里烘烤,保持身体的温暖。老物件:酒壶提供者:班张楚妍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的小蒲包提供者:班洪方雨晨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的瓦泥筷筒提供者:班谢思钿老物件:竹筷筒提供者:班张艺菲老物件说明:(班洪方雨晨)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年轻的外婆非常喜欢做针线活,所以外婆在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在当时一个月只有15元工资的情况下,花了4元买了2个小蒲包。后来经过几次搬家,外婆首先就是把这个小蒲包先放好,后来妈妈结婚了,外婆把这个小蒲包给了妈妈,还和妈妈说,这个小蒲包要一直的传下去。虽然小蒲包的年纪已经有50多岁了,但看上去还和新的一样,可见外婆有多宝贝它。
老物件说明:(班谢思钿)
这个筷子筒,是我爷爷年轻时候亲手制作的,年那年,爷爷19岁,那时的农村普遍生活条件落后,一般人家的筷子筒基本用木质或竹制,爷爷那是在砖瓦厂工作,爷爷用瓦泥制作了一个独特的筷子筒,筷子筒前面是很精致的纹式,还写着友谊之花四个字,很能表现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简单淳朴的民风,同时也反映出爷爷那辈人的艰苦朴素、勤劳善良的品质。虽然这个瓦块铜不值什么钱,但它是一种传承,一种品质,它会一直激励着我。所以我会像珍爱生命一样的好好珍惜它。
(上下滑动查看)
老物件:上世纪70年代的篾箩提供者:班申屠以轩
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的淘篮提供者:班袁易
老物件说明:(班申屠以轩)
篾箩,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定是一件竹制品。没错,它就是用又薄又长的竹片编成的,非常精致。一根根竹条编得很密,装上东西一点儿都不担心会漏出来。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篾箩,有大的也有小的,根据不同的大小,所盛放的东西也不一样,有装豆装菜装谷子,也有用来装面粉的。我想,无论装什么,待到这个篾箩装满粮食蔬菜的时候,定是爷爷奶奶最开心的时刻,因为,盛满的是丰收,是明天!
老物件说明:(班袁易)
爷爷说这个叫“淘篮”,是用来装米饭或者其他食物的。特别是炎热的夏天,那时没啥电器,更不要说空调了,把米饭放在竹子编的篮子里可以散热;盖上盖子又可以防苍蝇蚊子。
孩童时的某个夏夜,爷爷就曾和我说起他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爷爷不过七八岁,正赶上建国后的穷困时期。家里的粮食曾祖母都是精打细算控制着吃。小孩子嘴馋,更何况没吃饱。这天,趁曾祖母外出,爷爷搬来一张高凳子,再搬来一张小凳子,站在小凳上,又爬上高凳,伸出小手往淘篮里一把抓,抓了个小玉米就往嘴里塞。曾祖母数过个数,等晚饭时发现少了一个,便知道是爷爷干的,但她没说什么,只是从此淘篮不再挂很高。得到宽恕的爷爷,哪怕再饿也不会再去偷拿淘篮里的东西。而这朴素的淘篮也从此流传了下来。
(上下滑动查看)
老物件:上世纪60年代的青瓦瓦桶提供者:班洪城老物件:拜年篮提供者:班李子恒听老物件——倾听时代回音
听!退休教师俞汉灿老师正在为同学们介绍这些老物件:品老物件——传承文化血脉
从两位老师的文章里,让我们细细品味老物件的悠长韵味。升箩记
作者:俞汉灿(富春中学退休教师)父母不在了,老屋空空荡荡的。回去时,我在老屋里东翻翻西找找,希望能有什么意外的发现,找出个“值钱”的东西。还真找到了一件,那是一只升箩。是在一只闲置不用的米桶里找到的。这只升箩用毛竹做成,外面的竹皮已呈暗红色。它制于哪一年,我已无从查考,反正从我会淘米时它就有了。我拿回家,用尺量了量,内径有9.5厘米,高13厘米。我把它放在了书房,当做不古的“古董”,用来欣赏。大约在前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曾发起一个“老物件”征稿。我想起来小时候家里有只升箩,还有一只斗。就回去问母亲这两样东西还在不在,母亲说十几年前就不见了。那只斗不同于那种方形的,而是圆形的。不知道它的容量是不是标准,不过不标准也没关系。我家以前是贫农,不可能放租粮食。不像那小学课本中说的那些“富人”,他们家里年年屯着余粮,趁穷人们接不上粮食挨饿时,用小斗出借,再在粮食收割季节用大斗收回,以此来剥削穷人。所以,我家这只斗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就一直搁置着,以至于悄悄消失了。而那只升箩一直用着,它就在米桶里。我小时候有一项差使,就是淘米。中饭或晚饭前,奶奶会吩咐我好去量了米到池塘淘洗。我拎着筲箕准备上楼,“量两升半”,奶奶开始这样说,慢慢地两升半改成“两升”、“一升半”。而家里的人口却从八口慢慢变成九口、十口了。这锅子的饭也从白米饭变成蕃薯丝饭,南瓜丝饭,草籽饭,马兰头饭。每次量米时,我会记住奶奶讲过的话,要从量好米的升箩中,抓一把米放回米桶,这样米桶不会空的。可是后来米桶还是越来越浅,我把米桶中仅剩的一点米刮净后告诉奶奶,米桶里没米了。奶奶叹口气说,那只有麦果洋芋艿当饭了。后来,我参加工作了,离开了老家住到富阳街上了。从此也不知道这升箩用不用了。现在烧饭前,根本用不着这升箩。它的容量太大,一升米我们不知道能吃几顿。每次烧饭前,只要用只小杯子从米袋里舀上一两杯就够了。记得有一次,家里有客人要来,老婆叫我先煮好饭,特意叮嘱要量三罐米。可是到了开饭时,老婆发现饭不够了。问我是不是三罐,我说是的,只是量好后又倒了点回去。老婆一听,又倒一些回去?谁教你的?“奶奶教我的”。我自知理亏,没有大声说出来。没办法,这个习惯怕是改不掉了。筷子筒的故事
作者:白大斌(富春中学语文教师)
一个物件,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我家的这个“筷子筒”就反映了我村一段既辛酸又光荣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村没有经济来源,百姓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生产队长及一帮村人开始烧制砖瓦。之后,百姓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烧砖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大批肯吃苦、又勤劳、有智慧的年轻人。第一组人,开垦泥土、踩踏泥土。制作瓦的泥土必须是粘性很强的黄泥。先开垦出一大堆黄泥,再牵着牛一圈又一圈的踩踏,两只牛踩上整整一天,使得这些泥土更有劲道,像饺子面一样可以擀面皮才行。这样,做砖瓦的泥坯就算完工了。第二组人是砖瓦匠。做砖坯比较简单,做瓦坯的技术难度就大。一个转盘上放一个桶瓦模具,有一点像老式木制水桶用多块木条镶起来的。制作瓦坯时,是用钢丝弓在泥坯料上切割一块2厘米厚的泥坯料,去掉多余的泥料然后用左手转动模具盘,右手用一个弧形工具上下不停地打压坯并抹平坯泥,还要不时的沾点水磨光表面,一次可以做出四张瓦片来。做瓦片既要力气,又要耐心,做到粗中有细。第三组人是砍柴。有10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组成。这些20岁左右的小伙子,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烈日下雪都在山上砍柴。烧一窑砖瓦需要三座小山似的柴料。他们长年累月一直坚持。手上长满老茧,腰间别着柴刀,衣服破旧,精神矍铄,一帮力大无比的年轻人!第四组是烧制砖瓦的师傅(技术师傅)。烧制一窑砖瓦需要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第一天火力不能过猛,不然会塌窑。第二天可以加大火力。第三天就应该猛火。第三天开始烧窑师傅还要往窑顶上泼水,这是最关键的技术,泼水多了少了都不行,都会导致整窑砖瓦的质量。村里的白校根师傅就是村里首屈一指的烧窑能手,他主持负责烧出来的砖瓦质量非常好——青灰色,平整,敲起来发出ganggang的声音。因此我村烧制的砖瓦在当地特别受欢迎。第五组就是搬运工。他们用独轮车将烧制好的砖瓦运到建筑工地去买。一辆独轮车一般只能装块砖头,有些年富力壮的小伙子为了多赚点工分,他们每车要装块砖头。当时新登地区的杭农厂、新农厂、运输公司的大修车间的厂房的砖瓦大都是我们村提供的。这些泥瓦匠在空闲的时候也会自找乐趣,有的学拉二胡,有的学吹笛子,有的做些小物件——筷子筒、磨刀石、砚台等等。这个“筷子筒”就是我村当时的泥瓦匠白鹤林师傅利用空闲时间做成的。由三张瓦片(泥坯)拼制而成,粘合、雕刻(“劳动光荣”四个字特别引人注目),等毛坯晒干后,再放进砖窑与砖瓦一起烧制。这个粗糙不起眼的“筷子筒”已有近50年的历史,我搬了几次家,一直没舍得丢弃。它见证了我村的发展史,也是我村百姓勤劳智慧的结晶。摄影:蒋侃
视频:殷碧汝
展览布置:胡聪陈慧娅陈碧英
审核:黄祎
●青春心向*,筑梦新时代——富春中学纪念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养成习惯,追逐梦想——富春中学七、八年级学生励志讲座●喜报!富春中学在杭州市第十五届“天堂儿歌”演唱和创作比赛富阳赛区决赛中获得佳绩!●少年读红书,经典润芳华——富春中学年“校园读书节"启动,一大波活动来了!●我们是赛场上最亮的星——参加城区“庆建*百年迎五一”教职工跳绳比赛侧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