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何炳棣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TUhjnbcbe - 2021/7/9 0:11:00

李克勤(jixuie)题记:何炳棣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首位被聘为讲座教授的华裔史家,是国际史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他的《读史阅世六十年》里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年10月和11月间我重访祖国返美之后不久,德华当面表示惊讶与失望:‘象叔叔这样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竟会公开赞扬毛泽东那......般的人物!’”这让我们又回到年代初,随着新中国和美国关系的解冻,一批在美国的华裔大学者纷纷回国的情景,他们中间就有我们熟悉的杨振宁、李*道,而何炳棣后来引起的注意不是那么强,但是如果说到他写的一篇曾经在《参考消息》上连载过的文章,人们会记起他来。他的那篇文章题目叫做《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何炳棣无疑是一位学贯中西,治学纵横上下古今,把年代清华大学强调考证与综合相结合的历史学风,发扬到极致,从而誉满全球,被礼赞为学术巨人。

 何炳棣先生说过:

参考:

英历史学家汤因比竟这样评价毛主席

《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怒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信(中英文)

所以然与想当然:读秋石《追寻历史的真相:毛泽东与鲁迅》

读《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

01

何先生年在清华演讲,杨振宁陪同

何炳棣简介

 

浙江金华人,年生于天津,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那个时候清华有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教授学习。年大学毕业后前往大后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

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及西欧史,年他以19、20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策为题,获博士学位。
  


  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于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年转到美芝加哥大学,年任同校汤普逊(JamesWesffallThompson) 历史讲座教授,年退休。后来又任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年第二次退休。何老先生于年2月6日在美国加利福利亚逝世,享年95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院士致力于明、清两朝帝制中国的人口问题、社会结构及流动,并旁及会馆制度的研究,所作StudiesonthePopulationofChina,-()及TheLadderofSuccessinImperialChina:AspectsofSocialMobility,.—()两书,被国际学术界当做经典著作。

前者另辟蹊径,重建中国人口的历史真貌;后者全面探索明、清多年间中国社会组成及阶层流动的历史。

《中国会馆史论》()则是何先生首部中文专著。年代以後,何先生的兴趣转移到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两本力作,《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及TheCradleoftheEast:AnIndigenousOriginso{TechniqtteSandIdeasofNeoEthicandEarlyHistoricChina.0—B.C.()都比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出较新的见解、看法。

年代何先生就中国古今土地数字不实的各种原因,详加考证剖析,撰成《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一书:多年以后,以该书为基础,写了《中国历代土地数字考实》()一书,其见解已成为学界定论。 

 


  何炳棣早期著作多以英文撰写,二次荣休后,大力以中文耕耘。

  

何炳棣还是年肇始的海外“保钓”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年肇始的海外“保钓”运动在近一年的风起云涌后,引起了新中国的高度
  

国内的这些举动,远在美国的何先生当然都知道。

 

芝加哥大学教授何炳棣先生,当时年过半百,但仍激情洋溢。“我选择了以我的特长来支持学生运动,就是以演讲和著文的方式为‘保钓’运动鼓呼。”“保钓”运动期间,何炳棣先生发表演讲不下四五十次,尤其在后期钓运向两岸统一运动的转变中功不可没。年,他访问祖国后写就的《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一文,被留学生广为传抄,多年后依然被诸多“保钓”学生提起称道。 

 

参考:

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

济学悟道

年费城交响乐团访华: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1)

济学悟道

大时空之抗日战争全局观: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2)

济学悟道

《人民日报》首登美总统就职演说: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3)

济学悟道

与缅甸总统双手紧握: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4)

济学悟道

年阿尔巴尼亚的特殊国际动员力: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5)

济学悟道

遇强不弱,遇弱不强: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6)

济学悟道

苏修间谍落网记(年春节):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7)

济学悟道

唯一一次国外“就地过年”: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8)

济学悟道

这一下外国人也晓得了,我们这个外交部长不大好惹哩!: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9)

02

年3月11日《参考消息》分5次连载何炳棣的文章

《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们,从秦汉之际的陈涉、吴广直到晚清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基本*治社会观念都是陈旧的。其中比较激进的,在起义初期虽多少有些原始均产的号召,但这些起义,或者失败,或者将要成功时已经变了质。起义成功者,建立新皇朝,人民仍是被统治剥削的对象。太平天国的下级成员虽较富于“革命”思想,但洪秀全和其他主要诸王生活腐败,“天朝田亩制度”大体都没有实行。辛亥革命,民国建立以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不断的


  解放前人民真正的地位,可由我亲身阅历中得到最好的反映。我于一九四二年初,奔父丧,由昆明赶回浙江金华祖籍,再设法接济天津的母妹,在沦陷区困居一年之久。次年三月中才自上海经徐州转商邱,再从安徽亳县往“无人之境”,重入自由区,在河南漯河镇遇雨,暂时无法继续内进。有一天午饭后在街上看见警察打人,打得很惨。我加以拦阻,对警察说,如果这


  


  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开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后半。这次斗争与前代起义的基本不同在领导与目标。前代多次起义领导的观念与目标,都很陈旧,都是希望建立新皇朝。这次解放斗争的最高领导,不是贫下中农和工人,而是抱负大、眼光远、毅力强、不自私、有理想、接受近代共产主义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充分了解大多数被压迫的人民是

 


  


  从纯理论看来,今日的中国和西方诚然有基本的不同,但从实践上看来,二者间性质和程度的不同远不如一般想像为甚。我们在比较当今中西*


  不消说,这本是过于天真乐观,决经不起历史考验的一种看法。即使西方资本主义经典派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Smith)在一七七六出版的《原富》之中,已部分地指出,个人与个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往往存在着利害上的矛盾与冲突。英国工*的“精神祖父”边沁(JeremyBentham,-),虽系功利主义之集大成者,进一步强调指出各阶级间利益往往冲突,

 

 

得我们采用,作为进一步探索社会公道和民主真缔的共同分母。


  


  在穷索民主真谛时,我个人觉得还须应用前此未曾被人提到过的第三尺度——从日常生活上权衡比较今日中国与西方人民“当家作主”的程度。无论在何国家,人民与*府最高决策的关系,都是很间接的,所以人民是否当家作主非从最基层单位中去探索不可。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小规模独立经营者虽仍存在,大多数人民都是大小企业和各种机关的雇员,雇员当然不是主人,理论上,只有在一切生产工具都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能作主人。但在苏联及东欧,生产计划之拟定与执行自上层层而下,一般人民在基层单位中是处于被动的。惟有在新中国,人民在基层单位中充分表现出主人的地位。以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而论,最基层的


  结束本节:我们必须强调化学式百分之百纯粹美备的民主制度,人类史上至今尚未出现,也许永不会出现。我们用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两个尺度衡量中西理论与实践之后,不得不承认西方先进国家比新中国尊重个人的自由,但还做不到新中国社会平等的地步。中西社会制度互有短长,是由于历史传统和历史发展程序的不同。片面地褒此抑彼,不顾历史背景,专唱人类还未出现过的“理想国”的高调,都不免有失公道。我们如再用社会基层单位中人民当家的程度作为第三尺度来衡量,天平显然要倒到新中国这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乍看似宣传,穷索是事实。惟有抓住这个基本事实,才能了解新中国其他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未完待续)

注:

①关于目前自由与平等的理论,我芝加哥大学同事、*治系邹谠教授的“中国革命的价值”(中译刊于七三年七月的《七十年代》),分析精辟,可供参考。本文比较注重理论的历史及其实践。

参考:

学习毛主席创新思维:跳出“理所当然的思考模式”

读《革命不是原罪》:对量化的生活方式要有足够的警惕

沉思的美德,大学究竟给它还留有多大的空间

03

李克勤后记

本文写于年5月,今日修改。何炳棣老先生做学问可谓做到家——名副其实的国际知名历史学大家。何老在本节最后的结论,是在47年前作出的,今天我们不妨读一读,如果能够把这一部分《人民的真正解放》全部读了,肯定会有很多想法,也会有很多说法,至于做法,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就何老记述的历史上的各种做法而言,尤其是他重点记述的新中国的有关做法,到底怎么样呢?是否行得通呢?这直接关系到他的说法否说得通,进一步推论他的想法是否想得通。这当然主要由各位自己来把握了!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体会简单谈一谈。读历史,最好在基础环节能够读一点通史。通史就是贯通古今,并在*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作叙述的史书。这与断代史有所不同。断代史,只记述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时间段的历史。读史的确能够使人明智,但并不是说读了历史就一定会怎么样。能否明智,还要看你怎么读。十分关键的一点,是比较。通史,就是可以在纵向作比较。横向比较,除了同一个时期,不同地域或者国家的比较外,最好还是读一读不同的人写的同一个对象的历史书。

参考:

长征时徐老师帮毛主席研究“史学三通”

唯毛主席敢用没有医师资格的赤脚医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2)

链接:

50年前《人民日报》社论纪念建*50周年

读《当好“班长”,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1.15.《人民日报》)

谁会把不合理现状神圣化:马克思的道器变通20

比金钱还要宝贵的品德:马克思的道器变通21

回忆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亿万群众诵读《送瘟神》

超越有限的“弟兄们”达到无限的“同志们”:毛主席给企业家的启示(7)

苏修间谍落网记(年春节):毛主席对国际事务的总体把握(续7)

济学悟道

北京知青在延安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人民日报》.12.22)

年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强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经典电影的经典插曲

济学欣赏

济学的备用号“济学先生”:

感谢赞赏,并请留下您的真实感言!

李克勤济学勤为径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炳棣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