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电影。那年头家境一般都不大好,儿们(孩子们)很少有零花钱,所以不是什么片子都能看的,只能是“看菜吃饭”,有选择性地看。碰到好看的电影,便把每天“过早”(吃早点)的两分钱存起来,攒到一角钱后就去解放电影院买一张日场的丙座,过一下瘾。不用说,这远远不能满足小影迷们的胃口。好在有些单位时常在院坝(院子)里、操场上或公共场地放映露天电影,观众一律免票入场。
只要听说哪里打电影,不管多远,儿们必到不误,也不带个板凳儿,就在银幕近前席地而坐,安逸得很。至今我还记得,解放初几年在市文化馆(解放路与二马路交会处,后为群艺馆,90年代末拆除,原址建了文化广场小区)、县中(西陵一路市二中校址,后迁往小溪塔)、铁路坝等处看过几部电影,比如:《一贯害人道》、《白毛女》、《龙须沟》、《南岛风云》等。
露天电影的最大好处之一是不要钱。其次,因各种情况在电影院里漏看的影片,或者想再看一遍的佳片,过一段时间可以靠露天电影来弥补。当然,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其不好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夏季天黑得晚,放了半天还看不清银幕上的影像,待到清晰时电影差不多也快完了;冬天里电影开始早,很多人来不及吃中饭(晚饭),就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以便坚持到底。二,放映中一旦遇到“跑暴”(夏天突然下大雨),观众便一跃而起,拔腿就跑,作鸟兽散,淋得像落汤鸡似的。老天爷有时仿佛故意作弄人,你刚跑到家里,尚未喘过气来,雨又停了。三,有些人为争个位置,或因凳子高矮,互不礼让,以致发生口水大战,闹得四邻不安。四,电影开始许久了,还有不少人姗姗来迟,举着凳子椅子在密集的人群中艰难穿行,且喊叫之声不绝于耳,至少一二十分钟后,方能慢慢消停下来。
60年代初期,我乘“民和”轮顺江而下来到江城武汉,就读于武汉大学。那个时候,学校附近没有电影院,每逢周六晚上,学校电影队便在山坡下的小操场(今梅园小操场)放电影。小操场绿树环抱,十分幽静。场子有一个舞台、一个放映室、三个入口,可容纳一万多人。大学生遵规守纪,均带小凳入场,而带高凳的教职工及家属则自觉地将凳倒下或靠后坐下,彼此关照。进退场秩序井然,不显拥挤。不愧是高等学府啊!
当年在宜昌看露天电影,无一固定地方,东奔西跑,像打“游击战”似的,而今在珞珈山安营扎寨,转为打“阵地战”了。武大露天电影历史久远,始于年,免费放映。自年起开始收费,不过票价低廉,例如60年代一张联票(可用四次,每周一次)仅一角五分,零售一次五分。武大露天电影有两大特点。首先,新片首映。武汉到了新片,武大总是与市里电影院同步放映。这是电影发行公司对武大的特殊优待,令其他兄弟院校羡慕不已。每次放新片时,周边的水利电力学院、测绘学院等校的不少学生也赶来先睹为快。第二,风雨无阻。因为银幕和放映机都在室内淋不到雨,且观众兴致不衰,所以雨天照放不误,甚至电闪雷鸣也不中断。人们或穿雨衣,或打雨伞,互相配合,不时调整伞的位置,透过伞之间的空隙观之。
武大露天电影史上曾经流传一个小花絮:据老放映员肖老回忆,学校放好看的电影,只要天晴,李达校长都会在生活秘书陪同下前来观看,坐在放映室前的石阶上,而且从不提前离开。我们的老校长——中国共产*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竟在年迈之时和师生员工一起看露天电影,实乃罕见之事也。
五年里,我看了不少电影:《飞刀华》、《冰山上的来客》、《年青的一代》、《列宁在十月》、《伟大的公民》等。文革前两年,放新片少了。许多影片(《武训传》、《清宫秘史》、《桃花扇》、《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一下子变成了反社会主义的“*草”,被拿出来重新放映,供革命群众开展大批判。据说,改革开放后,武汉的大专院校自己不再放电影了,相继将其承包给电影公司经营。唯有武大坚持至今,而且年还恢复了免费。难能可贵呀!
60年代末,我们成建制地被分配到国务院外办,并直接送至驻汕头牛田洋的部队,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部队的生活不只是严肃紧张,还有活泼快乐。团部每周在操场上放映电影。即是说,我又得看露天电影了。这里看电影,银幕正反两面都坐人,各单位每次轮换坐。其实,反面看效果差不多少,只是银幕上人都成左撇子。此外,电影放映前“放板凳”和“拉歌”的情景也有意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放板凳。进场后放小板凳,乃是我们学二连的绝活。“放板凳!”廖副连长一声令下,只听见“啪”的一声,干脆利落,整齐划一,如同一人。“好样的!不像有的连队,羊子拉屎,一颗一颗的,”一次散场后,副连长表扬道。我们洋洋得意起来,可他嘴角上却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七分口令,三分动作。”这时大家会心一笑,要知道这是我们副连长最感自豪的时刻。
拉歌。放电影之前,战士们相互拉歌。我们连在团里拉歌小有名气。领喊人(赖久满,中联部的捷克语翻译)声音洪亮,手势优美:“机枪连,来一个!”,“一二三四五,我们等的好辛苦。”接着,便是有节奏的掌声:“啪-啪-啪,啪-啪-啪……”当时唱的都是毛主席语录歌,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主席的战士最听*的话》、《打靶归来》等革命歌曲。拉歌场面声势浩大,高潮迭起:歌声、喊声、掌声、笑声此起彼伏,好似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在牛田洋两年看的电影不多,除了几个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和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就是为数不多的“没有问题”的老片子了,如《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以及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等。
70年代初,经过两年劳动锻炼之后,按照上面的*策,我们这批“臭老九”基本上“充实教育战线”,我被充实到了恩施县城关镇的一所“戴帽子”中学。该校位于清江河畔的小渡船,离城关很远,无公共汽车,步行四十分钟左右。报到后,学校工宣队田师傅给我介绍学校概况时,顺便说到这儿是工业区,工厂经常放电影,周围的人都可以去看。听罢,我心里不禁想道:“天哪!这辈子我算是与露天电影结了缘啊。”
学校周围有好几家工厂,数广兴机械厂(部属企业,后迁往沙市)最大,放电影最多,别的厂只是偶一为之。在这里看电影有两件事很有意思。一是,放电影那个晚上,观众川流不息,人山人海,像“赶场”(赶集)一样。此时,我可以碰到我班的学生家长,顺便进行家访,一举两得。二是,冬天里,天上冷风嗖嗖,地上热气腾腾。有些工人把汽油桶锯掉一截改成炉子,装上红通通的块煤,抬到电影场上取暖。远处望去,那些火光熊熊的炉子点缀在一片黑压压的观众席间,犹如年“大办钢铁运动”中的“小土群”。
看的电影也还不少,譬如:《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金光大道》、《黑三角》、《庐山恋》、《闪闪的红星》、《少林寺》、《三笑》、《巴士奇遇结良缘》、《追捕》、《望乡》等。
80年代初,我因工作调动回到了宜昌,任职于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三峡大学)。学校位于郊区(现成为市区),为了方便师生员工及家属,每周六晚上在篮球场放电影。这样一来,我又继续看露天电影了。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在二号教学楼旁边专门修了一个有围墙的露天电影院(后拆除),并实行低价收费。后来,由于社会上录像厅大量兴起,特别是VCD、DVD走进千家万户,露天电影逐渐失去吸引力。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资料
大概90年代末,我校露天电影终因入不敷出而停放了。这样一来,我看露天电影四十余年的历史宣告结束。掐指一算,在水院的那些年,看的电影也不少,例如:《高山下的花环》、《三家巷》、《芙蓉镇》、《庭院深深》、《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茜茜公主》、《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
往期回顾?点击?精彩推荐老城记忆:永远的屈原祠宜昌一中:岁月与梦想老城记忆:宜昌六中纪事宜昌影像:照片上的您,今天还好吗?大公路:见证宜昌百年沧桑宜昌磨基山上的未解之谜宜昌有个南湖宜昌点军孝子岩的前世今生本期责任编辑/鸿钧
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