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谈起传统书店,好像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座“新华书店”,那里或是自己青年时常常与伙伴一同光顾与淘宝的娱乐圣地,或是自己被父母带着寻找各类必读书目的万能空间,也或是自己下班后在其中偷闲阅读精神食粮的灵*家园。但是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作为纸质阅读代表的一批书店正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菁存阁顾铁林老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便走进了江阴新华书店的大门,开始在书店中寻找自己的喜爱之书。只是时光荏苒,当初淘书的那些快乐,现在已再难寻找。今天我们便跟着顾老的这篇文章,一同体会其早年淘书之乐,同时也一睹一位藏书家眼中江阴新华书店五十年来的发展变迁。
我与新华书店50年的结缘
文:顾铁林
我的家庭与书有不解之缘,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在上海《文汇报》工作,几年后全家随他去了北京与哈尔滨,他一辈子与书报打交道,在印刷界是有名望的人。母亲是个出色的书籍装订工人,58年参加印刷厂工作,一双灵巧的手修补了上百万册的图书。
因为出生在与书为伴的家庭中,我在全国的新华书店都买过书,北到新疆,南到广州。年我作为知青回到江阴以后,家乡的这一处新华书店成了我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
01
新华书店人与事情
文革中我目睹了大量书籍的被烧与破坏,心情沉重,现实让我对手中现有书籍格外珍视,于是在年9月我带着几年来千辛万苦收集到的几箱书,回乡插队了。
我的家在江阴月城乡,在那个饥饿贫乏的年代读到好书着实不易,下乡不久,我在月城黄桥中学任民办教师,结交了一些读书朋友,两年后调到江阴城负责乒乓球的训练工作,安置在西门纺器厂。单调的工厂生活并不能压抑住我头脑中的思索与对命运的考虑,读书讨论也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把书推荐给他人依旧是我最大的快乐。我很快又结交了一些爱书的朋友,这些人中有50年代的大学生,军人以及下乡知青,我们在共同享受着读书的快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江阴新华书店坐落在旧县委大门斜对面,孤零零的石子路中间,那是间不足四个门面的小楼,门朝东开,挨着一家电影院,我清楚记得在拥挤的放映厅播放过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而书店右首则是一家为民副食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华书店示意图,顾之翔手绘
来源:乡愁江阴
书店称得上是当时的热闹中心,每当华灯初上,许多年轻人喜欢聚在那里看风景凑热闹,我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