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探访科索沃
TUhjnbcbe - 2021/4/30 10:41:00
俯瞰希南·帕夏清真寺年5月5日,星期二,我在科索沃南部城市普里兹伦的背包客栈里醒来。这是一座保留了浓厚中世纪色彩的古城。窗外,晨光沐浴着建于14世纪的东正教堂,也笼罩着古老的土耳其浴室。中文黑字标注,为我们在科索沃去的地方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阿尔巴尼亚人占88%,塞尔维亚人7%、另有土耳其人和罗姆人(即吉普赛人)等少数民族。年6月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年2月,科索沃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目前科索沃获得百余国家和地区的承认。但因为不是联合国成员国,其护照在欧洲多国无法通行,很多科索沃人会申办阿尔巴尼亚护照。

老城普里兹伦

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年的影响,普里兹伦城内有许多奥斯曼时期留下来的房屋,你可以走进土耳其浴室或者数量众多而壮观的清真寺参观;也可以品尝地道的土耳其美味,街边亦有不少挂满羊肉的清真肉店。

从背包客栈步行几分钟,来到老城中心的喷泉广场(ShadervanSquare)。Shadervan在中东地区是喷泉的一种,通常位于清真寺的院子或入口处,提供饮用水或者供洗礼,在巴尔干半岛上曾经的奥斯曼帝国统治地很常见。

广场遍布餐馆、酒吧、咖啡馆和冰淇淋店。夏天,人们在这里吃饭、喝酒、聊天、散步直至夜深。

科索沃人口接近九成是阿尔巴尼亚族,所以,当地菜肴具有典型的阿尔巴尼亚特色;当然,也深受曾统治其年之久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随意消费,几乎不会“踩雷”。

比如我们两人的这顿正餐,有肉、有菜、有啤酒和咖啡,美味可口,一共9.3欧元。

离喷泉广场不远,是老城地标之一,圆顶、尖塔、建于17世纪的希南·帕夏清真寺(SinanPashaMosque),俯瞰着Bistrica河和大石桥。

以上两张图片来自网络

在普里兹伦,夏夜的另一个期待,是每年八月在此举行的国际纪录片短片电影节DokuFest(全称InternationalDocumentaryandShortFilmFestival)。创办于年的这个盛会,是世界顶级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之一。

盛会在户外广场、溪流之上、山谷腹地、山上城堡架起银幕,电影的声光、流动的人潮、寺庙的奏歌、教堂的钟声、城市的喧嚣融为一体。

普里兹伦城堡

头一天在背包客栈的厨房,我们结识了正在煮晚餐的法国女生埃斯黛尔,相约同游。下午4点,小熊、加菲猫和埃斯黛尔出发去城边Cvilen山上的Kalaja(阿尔巴尼亚语:城堡)。

希南·帕夏清真寺背后有条陡峭的小径,经过一座遗弃堡垒,可以快速到达城堡,只需要15分钟。但我们打算沿着河谷和缓坡绕行,这样可以看到山那边的风景。随着天气转暖,山里的融雪加大了水量,裹挟着沿岸泥土奔流而下,河水变得浑浊而湍急。

河滩上

走出战争阴影不久的科索沃居民正在烧烤

步道离开河流,持续右转,穿过森林慢慢向上

三个年轻姑娘正在路边自拍。其中身穿橘色花衬衫的迎面过来,“可以一起拍照么?”

“和我拍照?”我很是惊讶。

“对啊!”姑娘招呼同伴们过来,“她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马上就高中毕业了,今天一起出来玩。”

1小时后爬上山顶的城堡,老城尽收眼底我们喝着冰镇啤酒和饮料,谈天说地到城堡来玩的,大多是当地的年轻人感谢加菲猫把小熊拍得这么瘦

夕阳西下,我们顺着较近的那条陡坡下山回家。回到客栈,加菲猫用鸡肉、土豆、洋葱和胡萝卜烹饪了一大锅咖喱鸡饭,埃斯黛尔准备了一大盘蔬果色拉。善解人意、深受背包客喜爱的客栈老板G先生送给我们一些冰镇啤酒。

德查尼修道院

今天打算去普里兹伦西北方向的世界文化遗产--德查尼修道院(DecaniMonastery)、与阿尔巴尼亚接壤的山区小镇尤尼克(Junik)以及贾科维察(Gjakova)老城。

坐两个多小时大巴车来到德查尼,再步行去两公里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德查尼修道院。

修建于14世纪的修道院坐落在群山之中,周围是幽静河谷与繁茂的栗树和松树林。修道院在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巴尔干半岛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教堂。科索沃战争期间,德查尼修道院庇护了大量的各族裔难民和受伤者,成为动乱中真正的避难所。年3月,科索沃解放军用手榴弹袭击了德查尼修道院,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破坏。

年南斯拉夫铁托总统去世后,地方民族主义、分裂主义抬头,曾因尊重历史、尊重各民族而获得和平与繁荣的南斯拉夫逐步陷于解体境地。上世纪80、90年代,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到了“大塞尔维亚”主义膨胀的时代,为压制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独立运动,10万阿族人流离失所;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则成立“科索沃解放军”(简称KLA的游击队)予以对抗。鼓吹“大阿尔巴尼亚”主义的KLA因走私*品、贩卖人口、印刷伪钞、屠杀当地塞尔维亚族裔被美国定性为“恐怖主义组织”。

快走到修道院时,公路上出现了路障。接着,一辆辆写有KFOR字样的军车驶过。

KFOR全称KosovoForce,是北约派出的一支确保科索沃和平稳定的维和部队,其成员来自北约和一些非北约国家的军队,中文译为科索沃维和部队或者科索沃安全部队。

过了路障,三位高大威猛、帅气十足的兵哥哥和一位娇小干练的女兵挎着枪、戴着墨镜,酷酷地站在岗亭边。

“你好,我们去德查尼修道院参观。”

兵哥哥微微一扬手,让我们继续往前走。

终于望见了田野中绿树和围墙环绕的德查尼修道院。

修道院大门外是科索沃维和部队的门岗。来访者需将身份证件押在这里,换取KFOR颁发的参观证。

小熊和加菲猫的长相让维和士兵们很有安全感;法国女生埃斯黛尔和我们同行,所以也审查得不严。如果是东欧样貌的人来访,士兵们则会谨慎甄别。

“你们是哪个国家的?”我问一名军官。

“奥地利,现在由我们轮岗。”军官回答。

听说,前一轮驻守德查尼修道院的是来自意大利的维和士兵。

修道院内部禁止拍照,此图片来自网络

黑衣神父缓缓开启厚重的木门。宽敞的庭院内,一位留络腮胡的高大神父带我们进入主殿。德查尼修道院里,充当义务导游的神父们都能讲多种语言。

修道院内部禁止拍照,此图片来自网络

外观普通的德查尼修道院,内部却让人惊艳:拜占庭装饰和罗马式建筑的辉煌,与14世纪虔诚信徒所见证的相差无几。修道院里有超过幅精美壁画,光是“基督升天”一幅画里就有逾千个人物。

修道院内部禁止拍照,此图片来自网络

神父耐心讲解经典壁画和主殿的历史:这座教堂也是国王的陵寝,StefanDecanski国王的棺木仍然停放在神坛前方,许多为病人祈祷的信徒都来拜会这座棺木。神父打开一个古老书柜,翻开一本多年前的经书,“你们来摸摸看。”

搭车去尤尼克

离开修道院回德查尼城里,准备去下一个目的--靠近阿尔巴尼亚的小镇尤尼克。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姑娘害羞地偷看我们,窃窃私语。穿白底黑点衬衫的姑娘鼓起勇气走过来,请求跟我们合影。

从德查尼没有公共交通前往尤尼克,我们决定搭“顺风车”。巴尔干地区很多地方因为乡镇公交不发达,加上拥有私家车的人不多,所以如果你伸手搭车,比较容易遇到好心人。我从背包里摸出纸和马克笔,大大地写上JUNIK几个字母。

我和埃斯黛尔站了半天,没人停车。换加菲猫拿着“求搭车”的纸板一站,他的东方面孔瞬间吸引了注意力。不到3分钟,一辆“奔驰”停下来载我们。

驾驶员是一位20出头的帅小伙。可惜他不会英语,我们一路上只好看风景和听音乐。

尤尼克是一个农业小镇,因为靠近阿尔巴尼亚边境,所以有不少阿尔巴尼亚人的传统建筑Kulla(意为塔楼),在18到20世纪初特别流行,一座Kulla住一户人家。Kulla除了居住,还有防御功能。底楼临街一侧没有窗户,只在墙壁上开几个小孔,用于观察或射击,平时用来饲养家畜或堆放粮食。一般来说,卧室在二楼,客厅和起居室在三楼。尤尼克这里的Kulla都是用石块修葺而成的。

贾科维察老城

贾科维察分为老城和新城,我们要去的是古迹云集的老城。出了汽车站,向两个背书包的男孩打听,两个初中生高兴地带领我们去老城。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让他俩特别兴奋,还能练练口语。

老城市场也叫大市集,街道两旁的小店都是木结构为主的房屋。不过相当萧条,不仅见不到游人,连很多店铺都关门闭户。

我们在巷子里乱窜,见到一间制作婴儿摇床的传统手工作坊。一位身穿蓝色工装裤的大叔站在门口,慈祥地朝我们招手。

大叔只能讲简单的英语,但特别想和我们交流,于是连比带划、用阿尔巴尼亚语夹杂英语单词和我们聊起来。

从大叔的爷爷辈开始,他家就传承着婴儿摇床的手艺。好多当地家庭都用他制作的手工彩绘婴儿摇床,参加类似“婴儿百日庆典”的民俗活动。

大叔指给我们看一张黑白照片:三个可爱的青少年分别是18岁的他、13岁的二弟和8岁的小弟。

顺便说一下,贾科维察老城里有一种叫做Tekke的清真寺,但和一般概念上的清真寺不同,Tekke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分支Helveti、Bektashi等教派的聚会场所。这些分支和正统的伊斯兰教不一样,他们虽然信奉可兰经,但每天并不祈祷五次,也不过斋月,男女可以在同一间屋内祷告,他们被正统的伊斯兰教视为“邪教”。但在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则被视为和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一样的正规宗教。贾科瓦一共有7个Tekke。

再见,科索沃

乘大巴回到普里兹伦,这将是我们在科索沃的最后一夜。

坐在餐厅、酒吧云集的老城河边,夜晚的城市褪去了白天的炽热,微风轻拂。

回想下午在贾科维察车站时,一位书生气质的男士过来搭讪,英语流利而纯正。“欢迎你们来科索沃,我是这里的市民……我们的国家虽然很小,但她美丽而且独特。我们的人民热情善良,非常欢迎你们来到科索沃……祝你们愉快。再见!”

我还在猜想他是不是前来游说的导游或者推销员,他已经微笑着告别离开。我太小心眼了,他不过是千千万万渴望与世界交流,更渴望得到世界了解的普通科索沃人。

作者

赵小熊(文字工作者+游泳健将女)、加菲猫(烹饪发烧友+健身爱好男),一对有着越来越多共同兴趣爱好的情侣。

携手同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最近十年,背包自助旅行40余国。从烽火前夜的叙利亚到硝烟散去的科索沃;从马来西亚东部丛林到挪威壮阔峡湾之上的布道石;惊艳于哈瓦那街头的“速度与激情”,也乐于享受印度“愉快的混乱”……尤其喜欢围绕某个钟爱的主题,来一场深度游。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访科索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