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教训
——从“民族形式”到“后现代建筑”
邹德侬
年代引进苏联的“民族形式”和年代引进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理论,都反对现代建筑、注重形式、推崇传统。前者已留下了教训,后者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否则会造成我国建筑现代化过程的“短路”现象。
现代建筑的核心内容是以现代工业的手段和观念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广泛研究形式科学才是真正注重形式;深入发掘传统精神才是真正推崇传统;经济问题将是长期制约我国建筑创作的关键因素。
在很少同外国交流建筑理论的30年间(至年代),我们曾有过两次较有影响的外国建筑理论引进:一次是年代初苏联送来的所谓社会主义的建筑理论如“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等;一次是年代之末从美国拿来的“后现代建筑”。这两种理论的产生和流行,时隔约30年,分别出自两个社会制度极不相同的国度,但理论的本质却惊人相似。前一种已在中国的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时而隐隐作痛的历史教训;从事态的发展来看,后者很可能重复前者的轨迹,使我们的建筑创作在原地兜一个新圈子。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实质并总结其教训,对当前的建筑创作有现实意义。
年代初引入的苏联建筑理论,有“提倡”和“反对”两个互为依存的方面:一是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这两个口号,二是反对“结构主义”“形式主义”和“世界主义”这几种主义。
打开当时的文献可以看到,对这些理论的权威性表述,大体上是放在两个阵营(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治斗争的框架内进行的。苏联专家的论述行文漫长,诸多引用斯大林等人并非谈论建筑问题的语录。有关定义飘忽不定、概念互相交叉,要想弄清其真正含义十分困难,因而造成了许多无休止、无结果的争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年10月在高尔基的寓所召开的作家会议上,由斯大林肯定的文艺口号,一开始就有古典主义倾向。在中国,作为官方倡导的这个口号,也是文艺界的事,于年全国文艺界的学习运动中大力普及。因而,中国的广大建筑师一接触这个口号,就感到相当困惑。人们在建筑中,实在难以找到能够超越建筑“三要素”涵义之外的“现实主义”,他们倒觉得“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或许跟自己更有关系。
在难以廓清理论模式的情况下,榜样是最准确的解释。苏联建筑界执行这些口号,给了我们明明白白的样板:在本土,大量建筑都加上毫无实用价值的尖塔和勉强有点用途的山花和柱廊;就连实用性极强的地铁车站也装饰成光辉灿烂的“地下宫殿”。带到中国来的北京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和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工业展览馆)等建筑,也是尖塔入云、金碧辉煌。样板生动地表达了一个客观现实:“民族形式”原来就是复古形式。
莫斯科,北部河港码头,,建筑师:〖苏〗鲁赫里亚德夫
全苏农业展览馆主馆,建筑师:〖苏〗舒柯
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师:〖苏〗鲁德涅夫等;一个时期成为中国大学的样本
莫斯科,苏维埃宫中选方案
莫斯科的城市建筑轮廓之一,是现代摩天大楼的怀旧
除了尖塔之外,就是俄罗斯古典主义,这个剧院难以想象是现代人设计的;
新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剧院,-,建筑师:〖苏〗戈林伯格等
山花和柱廊是苏联建筑的又一特征;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高尔基大剧院,-,建筑师:〖苏〗库林诺夫
莫斯科地铁,基辅斯卡亚—克里采瓦亚车站,
莫斯科地铁,阿尔巴特斯卡亚车站,
梁思成先生最终完成了两个口号的中国化过程,他论证了实行“民族形式”的必要性,规定了“民族形式”的基本特征,他留下的想象图,定下了以大屋顶为基本形象的“民族形式”主旋律。现实是,中国建筑也走向复古形式。苏、中两国建筑界发生了同样的事,建筑创作这个涉及广泛的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系统,简单化成为两条平行的单线,一是注重形式;二是推崇传统,当然,免不了多花资金。
未来民族形式建筑的想像图之一,建筑师:梁思成;引自梁思成著《梁思成文集》第四卷
未来民族形式建筑的想像图之二,建筑师:梁思成
反对“结构主义”“形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斗争,基本上是在没看见对手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我国建筑理论界的一幕悲剧。结构主义今译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是至年间俄国的现代雕塑派别。构成主义雕塑家在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SyntheticCubism)的启发下,否定了用“雕”和“塑”的方法去加工“体量”(mass)的传统雕塑,引入了“构”和“动”以及新材料,把雕塑发展成充满活力的“空间”构成。构成主义建筑则是在这一流派影响下形成的新建筑流派,形成于至年间,他们主张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运用“构”的方法,创造富有动势的、空间的建筑。“构成主义”雕塑的形成大约与荷兰的“风格派”(DeStijl)同时,因战争关系没有什么横向联系;构成主义建筑亦有别于同期的柯比西耶(LeCorbusier)和奥德(J.J.Oud),与西欧的联系可能只是里西兹基(ElLissitzky)个人的事。
构成主义的源头:至上主义绘画:马列维奇,至上主义构图,
著名的构成主义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作者塔特林的构成作品,角上反浮雕,
马列维奇,建构术,;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发展为体量,呼应了构成主义建筑的产生
构成主义建筑,劳动宫设计,维斯宁兄弟,-
莫斯科卢萨科夫工人俱乐部
年代之初,苏联对构成主义建筑进行了严厉地批判,在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之后,开始了以若尔托夫斯基(Zholtovskii)为首的复古主义运动。苏联专家来到中国时,就把本土上的这场与我国建筑界毫无渊源的斗争带到了中国。从众多的批判文字中可以看到,“结构主义”(即构成主义)和其他一些主义已是数典忘祖、含义十分混乱了。但这些混乱的含义中有一点却十分清楚,结构主义(构成主义)就是西方的现代建筑,所反对的这几种主义,几乎就是西方现代建筑的全部。事实是,从此关闭了西方现代建筑接触的门户,在对待现代建筑的问题上,苏、中两国的建筑界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不过,苏联在年代之末就转变了态度,而我们则要等到20年后的改革开放。
莫斯科,克里姆林大会堂
莫斯科,克里姆林大会堂室内
年代之末,向往现代化的中国建筑师,以渴望的目光透过开放了的门户向先进国家搜寻新的现代建筑理论。他们面对后现代建筑理论家“现代建筑已经死亡”的宏论,着实吃了一惊。从那时起,中国建筑界对后现代建筑理论的注意已经超过了10个年头,现在理应透过现象深化对后现代建筑理论本质的认识。
后现代建筑理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社会土壤,尽管比年前产生现代建筑的土层浅薄得多。先进的工业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大约在年代用现代工业手段完成了以解决社会物质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建筑现代化过程。在回顾这些建筑成就时,特别感到缺少了现代建筑产生之际所反掉的传统、历史和其他文化因素,对缺少装饰、缺少趣味的方块建筑表示不满。现代建筑大师们的相继辞世,给批判现代建筑空出了讲台。
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源泉,是出自现代建筑的右翼(非*治含义),即非理性、非工业化的一翼。拉斯金(J.Ruskin)和莫里斯(W.Morris)面对英国强大的机器化过程所产生的生活环境恶化和产品艺术质量降低等问题,认为机器是祸根。于是他们决定用手工艺向大机器挑战,倒转时钟向中世纪的传统和历史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剂;受此影响的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则在建筑中展开了与功能无关的纯形式的装饰运动;在西班牙,高迪(A.Gaudi)运用老技术和老材料,超前搞出了梦幻艺术(Fantasy)式的建筑。
后现代建筑理论和上述怀念传统、喜爱装饰和追求梦幻的思想一脉相承。建筑的商业化倾向,给后现代建筑理论注入了活力,他们经常采用从新艺术运动到梦幻、POP甚至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等非理性现代艺术的手法,做奇特造型和附加装饰,以吸引业主和观众。
美国电报电话大楼,P.约翰逊,-
俄勒冈,波特兰,公共服务大楼,M.格雷夫斯,-
文图里设计的后现代瓷器
后现代建筑的理论家向人们说过许多话,也展示了许多作品。虽然他们的探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令人感动,但我们听不到他们为解决从城市问题到生活设施问题的切实主张,也看不到现代建筑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那种恢宏气势,很难说他们那些作品就创造出了超越现代建筑文化深层意义的后现代建筑文化。他们讲得最多的仍然是形式和传统。他们的包容性、含糊性、历史性、地方性、隐喻性、商业性、象征性、语言性乃至俚语等主张或手法,大都渗透了为解决形式问题所做的努力。从创作实践来看,他们广泛采用的历史、传统等概念,更多的是传统建筑构件的幽默变形和舞台布置式的展示。其中的隐喻、象征等内容,甚至连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也不易明察。当然实现这一切免不了大把地花钱。这种反对现代建筑和强调形式和传统的态度,和“民族形式”的主张几乎没有两样。、
这两次外国建筑理论的引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一“民族形式”和“后现代建筑”理论都反对以工业化和理性主义为主要动力的现代建筑主流,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方式拖住我国建筑现代化过程。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前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国各地曾自发地出现过一批具有鲜明现代建筑特色的建筑。它们设计简朴、功能明确、施工快速,天然适合恢复时期的客观现实。然而这批建筑不久即遭到严厉批判,成为“结构主义”的中国版本,把设计思想强扭到“民族形式”的复古主义轨道上来,扼杀了建筑设计力量中天然合理的因素,硬性否定了各类建设中对现代建筑的客观需要。
在年代末的反思中,我们过多地看重了建筑设计中的一个最表层的现象:“千篇一律”。所提出的反对“千篇一律”的口号,内含了对现代建筑的非议态度,碰巧受到后现代建筑理论的鼓励。因此,在建筑创作中许多人满腔热情地用各种手法去丰富那个被认为是千篇一律、丑陋不堪的方盒子,甚至再次起用“屋顶法”:加大屋顶、加蒙古包圆顶、加伊斯兰葱头顶和各式拱顶。年代的这种“屋顶法”可以上溯到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绵延60年间可谓源远流长。在并非少数的设计投标中,特别是在学生作业中,不问技术、不讲功能、不管造价的后现代建筑套子,充斥于美丽的表现图中,反对“千篇一律”的良好愿望,变成了用装扮主义的方法丰富建筑形式的运动。
对现代建筑在不同程度上的排斥态度,和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关,特别是和保有大量手工生产方法的建筑生产力有关。面对近百年来、两三代人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丰富内涵,特别是以工业化的手段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这一核心内容,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二我们过于注重形式,却很少对形式科学进行研究,甚至根本不承认形式是科学。这在实际上否定了形式的重要性,发展不出具有现代面貌的新形式。
建筑形式毕竟是给人第一印象的媒介,所以建筑师注重形式天然合理。但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似乎建筑的发展就是形式和风格的发展,建筑的创造就是形式和风格的创造。在建筑创作中,领导就形式出题目,建筑师就形式做文章,社会就形式论成败,已是普遍的社会现实和心态。对于解决与建筑有关的社会问题,则缺乏应有的热情。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师常因“形式主义”而罹祸,又有一种讳言形式的矛盾心理,很少理直气壮地对形式进行科学研究,对形式的认识始终没有进入现代科学的领域,对形式评价带有严重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进入年代,可以毫无顾虑地谈形式了,但对待形式问题的非科学态度不见改善。后现代建筑理论的消极影响,商业投标的投机迎合,不但在任意性方面不减当年,就连当年战战兢兢对待的经济问题也束之高阁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
包豪斯的伟大教师队伍,集中了研究现代艺术(含建筑)形式的智慧和教学经验;训练有素、观念日新的现代建筑师们,结合功能、结构及现代美学要素,科学地研究形式,处理形式。柯比西耶、奈维(P.L.Nervi)、丹下健三(KenzoTange)、S.O.M.等在形式上的光辉成就,非后现代建筑师自珍的小家碧玉可以同日而语的。新老形式主义者所攻击“冷冰冰”“无人性”的大量性建筑,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热情和人情味,远比一个拱、一个石膏花、一个符号要浓烈得多。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造就了今日的方块形大量性建筑,随着对形式科学的深入研究,对地域条件的发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大量性建筑的形式一定能表现出新的活力。
三我们十分推崇传统,却又缺乏对传统精神的研究和发扬。
不论弘扬传统文化,还是表现民族自豪,甚至转达建筑师的个人爱好,推崇传统绝无可非议。问题在于约60年间都在用现代技术凭空架起古老的躯壳,用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模仿木头,再用油漆保护这坚不可摧的钢筋混凝土,这恰是严重违背传统精神的。古人依托结构处理造型,实行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装饰处理服务于材料的保护,充分发挥小型构件的大型结构作用,以及对外来因素的汲取等,无不具体地表现出博大、宽宏、真实和精巧等传统精神,在古代的伟大遗迹面前,我们不由地为之顶礼膜拜。这种伟大的传统精神,绝不是“形似”“神似”“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文章可以概括的。后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符号”法,把所推崇的传统限制在最表层,有些东西简直是伪传统,阻碍了深层传统精神的研究和发挥。如果传统的推崇仅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我们的建筑则可以很容易达到这一目标,事实上,街头的一些拙劣的建筑修缮,很符合后现代建筑的某些理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建筑现代化过程中的“短路”现象:我们的建筑在没有解决自己的社会问题之前,外观上已经走向了世界的“先进”行列。
对传统的推崇,也急待转到现代观念上来,以现代技术和现代功能为前提,在深入发掘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全新的中国建筑,那形象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至于维持旧形式的问题,应该是文物保护的事。
四在我国,任何建筑理论都将受到经济问题的检验,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如此。
“民族形式”口号的实施,导致了解放后的第一次反浪费运动,最终以“复古主义”而退潮。“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一开始就是呼吁节约的*策。事实上,经受过坎坷的建筑师,都在设计中吃过经济问题的苦头,也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建筑师,都是在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工作的,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后现代建筑理论是提倡加法的理论:加屋顶、加花饰、加非结构构件、加各种趣味,最终必然导致加投资。由于没有行*的提倡和足够的经济支持,它虽然在我们的论坛上徘徊了10年,但基本上仍是个思想运动,终归没有形成实践运动,出现令人注目的作品,特别是在大量性建筑中。然而,它在思想上的影响绝不可小视,它和设计中的商业化倾向结合在一起,足以形成一种具有破坏力的影响,当前的某些忽视功能和经济的苗头,就与此不无关系。
后现代建筑如果纳入现代建筑发展史中,当一个注重传统、历史和大众文化的流派,有它的积极意义;如果想取现代建筑而代之,那就只剩下消极作用了,在中国尤其如此。■
本文原载:建筑学报,(11):47~50页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年第1~2期中有关文献
2.梁思成:《建筑艺术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在中国建筑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专题报告(会议文件,未正式发表)
3.耶·安·阿谢甫可夫.苏维埃建筑史(内部发行).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
4.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所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下册)·陆梅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中国现代建筑史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6.SirBanisterFletcher.AHistoryofArchilecture(NineteenthEdition).(Chapter41)
7.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沈玉麟校·天津人民美出版社,(Chapter10,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