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伟人曾经对于中阿关系有这样的描述,在他的眼中,“中阿两国人民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万岁。”为了促进阿尔巴尼亚的发展,中国几乎是举一国之力,花费几百亿。
然而“人生若只如初见”一般该多么美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国友谊开始土崩瓦解,最终反目成仇,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原本关系如此亲密的两国何以会到达如此境地?
阿尔巴尼亚
异域之邦一提起阿尔巴尼亚,一般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小,面积仅有2.8万平方千米,即便整个国家也不过两百多万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却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名气。
阿尔巴尼亚素来就有“山鹰之国”的称呼,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此同时,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
早在十八世纪,就由于便利的交通和地理位置,使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也正是因为长期从事农业,在别的国家大力发展工业之际,仍旧是固守自己的“老本”。
渐渐的,经济发展逐渐后滞,随着时间的发展,十九世纪中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想要瓜分阿尔巴尼亚,将其据为己有,于是勇敢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多地发动了起义,然而在奥斯曼土耳其镇压下,都不过成为了一场泡影。
阿尔巴尼亚
后来,随着侵略者的意图越来越明显,阿尔巴尼亚爆发了规模更加宏大的起义,试图将这些人赶出自己的国土,可当时的统治者土耳其帝国因为自身的软弱与妥协,屡次将阿尔巴尼亚拱手让人,让其被侵略者蚕食分割。
实在难以忍受土耳其帝国统治的阿尔巴尼亚人民终于爆发了最后的血性,发动了一次空前绝后的起义,在这一次起义中,阿尔巴尼亚终于取得了自身的独立权。
然而也正是这样,屡屡发生的战乱也让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瞬间倒退几百年,由曾经的经济发达国家一下败落为欧洲最贫困的国家。
然而,阿尔巴尼亚对于众多国家而言,仍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无能无势,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是国际通用的准则,更何况一个完全没有招架之力的宝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都让阿尔巴尼亚成为了无数国家所垂涎的肥肉。
一战期间,阿尔巴尼亚为了求得自身安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此时对于阿尔巴尼亚而言,继续战斗已经是强弩之末,德国意大利就像一匹匹嗷嗷待哺的野狼,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它。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火花悄然在阿尔巴尼亚绽放,又逐渐黯淡在黑暗的夜空中,一切都不会更糟糕了。
就在这时,苏联的出现仿佛一根救命稻草,正在阿尔巴尼亚人民几乎竭尽全力的时候,苏联及时给予了阿尔巴尼亚人民一双手,使阿尔巴尼亚转危为安。
阿尔巴尼亚起义
中阿缔结友谊之花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去世之后,阿尔巴尼亚就开始与其渐渐疏远。
年这粉饰的太平彻底被撕破,曾经,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直和苏联保持友好,中国革命的发展也与苏联息息相关,可以说,苏联对于中国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渐渐的,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不能仅仅只和苏联保持友好邦交,这样势必会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于是,中国开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交往,然而这一行为在苏联的眼中,无疑就是背叛了苏联社会主义的阵营,于是在年的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会议上,作为共产主义老大哥的苏联向中国发出严厉斥责,赫鲁晓夫在通知书中狠狠批评了中国共产*,称其为教条主义!
大哥开口,势必响应,于是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响应苏联的号召,一时之间,中国共产*仿佛真的成了共产*的罪人,失去了话语权的中共有苦难言。就在这时,阿尔巴尼亚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极力证明中国共产*的发展是符合趋势和潮流的,是正确的共产主义。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的拖拉机
他们认为,不能仅仅凭借单一的材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