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并翻译了学者、策展人和实践者就公共艺术领域中出现的关键词。ePublicart不限于引进国外的理论,望“抛砖引玉”,激发读者就这系列关键词进行讨论或是将这些概念放在实践中去检验。
银川双年展
双年展的扩张(BiennialSprawl)
意大利语中的“双年展”(Biennale)一词,表示一系列的当代艺术活动,它们将自己置于一种网络城市的国际新环境中。威尼斯双年展是最古老的一个,它始于年,彼时正值全球化的美好时代。由于年代双年展在全球范围大爆发,我们随时都能看到举办双年展,这标志着艺术界的全球性前景在千禧年之初便启幕。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就看到了从雅典、柏林、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布宜诺斯艾利斯、釜山、达卡、哥德堡、光州、利物浦、罗安达、莫斯科、布拉格,到上海、沙迦、华纳、地拉那、维尔纽斯等等都开启了双年展。由于采用两年一度的模式,故而艺术本身变化不大,但透过规模扩大后的全球展示网,关于艺术的资讯发生了变化。这表明,双年展是新的文化发展的核心,也表明当代艺术有足以改变城市形象的能力。
科钦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
双年展这种艺术形式似乎继承了具有悠久传统的世博会模式,万国集聚、工业界争相加入。不过,当前的双年展并不局限于欧洲和美国的少数城市,而是遍及世界各地。这种关于艺术界之全球化的表现,与大量非西方艺术家的声名鹊起相结合。所谓的“第三世界双年展”亦崭露头角,迫使艺术界改变传统轨迹,同时给诸如威尼斯和卡塞尔文献展这样的旧机制带来新且重的压力,要求它们现代化。那些外围的常年性展览在年代一直是讨论当代艺术意义的核心领域,而且在千禧年来,还在风格与论争上出现了重大转变。像威尼斯双年展一样,大多数双年展都由整体的艺术总监或策展人团队掌控,他们主导展览,选择主题和参与艺术家。
孟买海滩(加州)
光州双年展
他们对双年展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塑造了展览,而且还塑造了当代艺术的独特愿景,并会在未来数年持续发挥影响。然而,双年展的繁荣也引发了对造成这些国际事件之所以让人难忘之原因的质疑,引发了双年展对减少中心与边缘之差异,以及它对全球化艺术和全球化的艺术界之性质有何贡献的质疑。近些年对双年展的诸多质疑,关心的都是双年展与广大观众之间的联系,以及艺术品和艺术专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问题。双年展语境能否为此提供关键的贡献?但是,双年展的进展使人意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中心被迫革新自己的艺术轨迹,并开放给新的社会景观和全球格局,以便最终将自己保留在新的艺术世界之中。
台北双年展,
作者简介
BarbaraVanderlinden(—)是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任教于赫尔辛基艺术大学。
译者:张钟萄
往期公共艺术关键词:
装置艺术InstallationArt
涂鸦/街头艺术
破窗理论BrokenWindowsTheory
氛围(Ambient)
公有权
反文化
公共空间中的未竟之作
欲望
城市营销(CityMarketing)
参与(Participation)
滴落雕塑(DropSculpture)
第三空间(ThirdSpace)
剧场性
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艺术作为服务(ArtasService)
合作(Collaboration)
场域(Site)
公众/公共性(ThePublic/Publicness)
场域特性(SiteSpecifity)
公共艺术的数字化表达
全球城市(GlobalCity)
基于社群的艺术(Community-basedArt)
公共空间中的艺术(ArtinPublicSpace)
公共利益中的艺术
公共艺术邀您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艺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