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莉来源:新校长传媒(ID:new_xiaozhang)
“美到底是什么?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爱默生说,美,是一种对于宇宙的表达;
彭加勒说,科学家醉心于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更有用,常常是因为它的美……
但,很少有人对美有一个准确而科学的解释。
我的理解是,美首先是能够引发人类精神美感的万事万物的一种属性;其次,美还是这个世界演化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我们面对天地万物,心中产生美感,所以我们追求美、学习美,我们还想创造美。有一天我突然认识到,这其实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最隐秘的内在吸引力。
”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图谱这是美国《纽约客》杂志的封面漫画,意思是说,未来社会的人类坐在地上乞讨,而机器人扮演着施舍的角色……
两年前,英国BBC联合剑桥大学做了一份研究,分析了份职业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以下三类技能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①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②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③创意和审美。报告指出,未来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就是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被取代概率就分别为:3.8%、4.5%、6.2%。换句话说,人的同情心、情感情绪、灵感创意、审美偏好,甚至故意犯错误的能力,我们目前能够理解的人工智能,其实没办法学会。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调查——
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了一场针对五万多名不同时段的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学校带给你的最有用的东西?
毕业1~5年的人,多数回答是基本技能;6~10年的人,多数回答是基本原理;毕业11~15年,回答是人际关系;但是毕业16年以上的人,多数回答:艺术最有用。调查的结论是: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越是往后推移,在真正走向成熟的年龄,看上去虚无缥缈的艺术素养,或者说审美素养,对人的价值、影响更大。
但是,现实并不乐观,“美学”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艺术家吴冠中老师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期望以审美的力量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力量。是的,现实并不乐观,教育可以有所作为。
正如美学家蒋勋所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美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国家层面的故事。
主角是阿尔巴尼亚的总理埃迪·拉马——没错,就是这位酷大叔!
阿尔巴尼亚原来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基础设施破败,司法体系不健全,腐败横行等等,投资人不愿意来,民众对国家没有信心……
就在这个时候,年,这位叫埃迪·拉马的画家,当选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市长。没错,他的出身不是*治家,而一位知名画家。
当选的拉马市长手里什么都没有,市财*负债累累,甚至拿不出修理下水道的钱。怎么办?拉马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修复城市,就是画画。只不过这次的画布很特殊,就是城市楼房的大外墙。一开始他亲自动手,后来发动大专院校,成了涂鸦小组,就这样,美化城市运动一干就是八年,越搞越大,城市变成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与此同时,拉马从国际组织那里借了来钱,修建广场、清理违章建筑。
听到这,你可能想问,这能起作用吗?神奇的事发生了。
从年到年,由首都带动,阿尔巴尼亚的GDP增长了4倍,增长率堪比中国。年,拉马高票当选阿尔巴尼亚总理,他的竞选口号是,用色彩夺回城市,美的力量从来不亚于思想的力量。
那么,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美的感受,会重启我们的认知;而认知的改变,又会导致行为的改变,短期表现为情感和态度,长期表现为价值观支配下的行动。
正如这个“用色彩夺回城市”的故事,色彩的改变,短期启动了人的积极情绪,长期启动了各种创造性的行为和真善美的价值体系——从而实现了一个国家的反转。
教育美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师生发展完满的人性,使人超越“自我”,获得一种精神的解放和自由,有能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莉,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事业部总经理来源
本文根据张莉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演讲录音整理推荐阅读:
哈佛妈妈包昕:生孩子或可“顺其自然”,养孩子很难“无师自通”
北京中产妈妈日常行为规范……
哈佛研究发现: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藏着三个你没发现的真相
5位北大家长的肺腑之言:我们是这样把孩子送进北大的!
斯坦福和哈佛老师发现:看似优秀的中国孩子,唯独不知如何面对失败
选择的焦虑自由的陷阱?耶鲁妈妈深度剖析藤校生的真实生活
培养出3个哈佛、麻省、斯坦福博士,这对清华教授如何做到的?
IPhO大丰收!人大附中孙向凯夺“双冠”,中国队排名第一!
“快乐教育”和“高成就”,哪个才是幸福童年的真谛?
好关系胜过说教!这位斯坦福妈妈说:重视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管“也能上哈佛?哈佛妈妈谈红扬说:“不管”比“管”好
身为耶鲁妈妈,她说:“家长”是世上最奇葩的工种!
添加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