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节点型行人通道
大到整个区域规划
体育场、菜市场、住宅、酒店、图书馆、艺术中心
4位国际建筑师以各具特色的案例和空间类型
阐述城市、建筑和空间的更新与再生
上海国际地面墙面材料、铺装及设计展览会(TheSurface+DesignEventChina,简称SURFACESChina)于年12月11-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示包括瓷砖、石材、地毯和墙面材料等在内的多品类设计元素。在这场揭示前沿材料、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的展会期间,“INTERNI设计论坛:中国变奏曲--空间·时间·建筑”邀请ArcheaAssociati阿克雅建筑师事务所北京首席建筑师及合伙人FrancescoGiordani,IntervalArchitects空格建筑创始人高亦陶,MDDMSTUDIO工作室创始人MomoAndreaDestro,以及RoarcRenew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柏振琦进行演讲,带来关于城市、建筑和空间更新与再生的实践与思考。改造更新是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演绎,在这两个坐标轴之间划一条线,其中涵盖逻辑、建构、功能、造型、材料、情感等。
城市结构及其在时间中的表达方式
Theurbanstructureandtheirattitudeinthetime01
FrancescoGiordani
ArcheaAssociati阿克雅建筑师事务所北京首席建筑师及合伙人
根据这个主题,我会讲到三类不同的设计,分别是大规模(城市设计)、中等规模(总规划)和小规模(建筑)。第一个案例是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一个区域项目,我们主要做规划和设计。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和调研,去分析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并针对于此做出创新。我们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规模变迁和人口密度,发现这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很大,而城市生活整体是很混乱的状态,所以希望通过空间来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个区域项目(规划)
我们对城市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包括墙壁、窗户、阳台、商店橱窗等细节之处。还有公共区域,这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场所,我们分析街道不同的情况和大家的出行方式,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我们也会做一些与时俱进的改变,比如让环境变得环保可持续,措施之一是增加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空间。
??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个区域项目(设计)
在中等规模设计这个类别中,以意大利拉马达莱纳地区的卡罗·费利斯酒店为例,我们考虑的是这个岛屿的历史、景观与当地的花岗石材料。酒店原址是建于19医院,整体色调是白色和大地色系,在材料选择上使用了当地的花岗岩,营造出粗粝与精致并存的视觉观感,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联系;在原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充,使得整个区域呈现更加友好、开放的姿态。
▲意大利拉马达莱纳地区卡罗·费利斯酒店
接下来是位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新国家足球馆,是在旧足球馆的基础上加建的。建筑位于城市的重要地段,周围是市*府、国家美术馆和博物馆,可谓是国家的地标性建筑。与旧体育馆的通道和入口保持一致,是与历史建立联系的做法,同时在老体育馆增加了屋顶和一栋功能性大楼,在其中增加了新的业态场所,希望通过建筑来增加区域活力。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新国家足球馆
针对小规模项目,我以意大利嫩布罗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来举例,旁边是一个广场,我们利用周边的元素来强调公共空间的概念。我们希望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的重点在于地下空间,在新的空间加入了新的概念;同时,外立面参考了书本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是书本在书架上一样,外立面的材料是用特定的方法打造的,犹如剧院幕布的开启与闭合。
▲意大利嫩布罗地区公共图书馆
这是上海同济大学运筹楼的改建,我们希望能够以设计的介入让建筑更加环保,既不改变原来的建筑结构,又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最终对于大楼窗户的数量进行删减,关闭一些窗户,同时在外立面加了罩子般的材料,设计成窗帘的形式,夏天可以隔热冬天可以挡风,内设隔热层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利用了屋顶空间打造了屋顶花园,可以在上面做一些展示。
▲上海同济大学运筹楼
延续
Continuity
02
高亦陶
IntervalArchitects空格建筑创始人
通过我们正在做、已经完成的一些项目或者教学基地发现,每一个场地都有非常强烈的特质,这种特质或是空间层面的,或与质感和材料有关,或者是一些感知,或者关乎集体记忆。从这些场地上提取出来非常强烈的特质,将其作为延续这个场地的特质,就形成了我们很多设计里面的出发点,一个主要的策略,就是我所说的延续。尤其在改造项目中,我们看到很多无论是环境改造还是厂房改造,原有的基地特征非常强烈,跟盖房子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接下来的三个案例代表了我们对于延续性的理解,首先是空间的延续,在空间层面做体态的整合。这是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个高中学校体育场,其中有一个小的故事:一开始客户找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改变主席台的利用方式使其更加合理化,比如加长加大,增加空间面积,以及增加一个屋顶来应对天气变化。在产生想法的过程中,我们回头又想了想原始的设计任务,发现不只是主席台的情况需要改变,其周边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席台处于教学楼的阴影里,渺小而不起眼;遥遥相望的主席台与看台大台阶相隔超过70米,观看与被观看者之间很难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操场的西面隔着一排树木的地方,两个过于隐蔽的篮球场利用率低下;教学楼旁边的人行道上散放着十几张常年不见太阳的乒乓球桌;原有的汉白玉栏杆升旗台与学校年轻的形象格格不入……
▲1/2体育场
多种复杂功能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难以形成强烈的场所感,因此我们通过非连续性的环形建筑将场地与功能汇总成单一且各自独立的系统。保留一些难以拆除的构建,使用用统一语言和材料围合,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座椅和屋顶,留出灵活使用的空间。
穿插在建筑里的高大树木完成了从屏障到联系的本质性转变;教学楼北侧原本令人感到不适的阴影区里两个模糊了室内外边界的建筑(包含临时的食堂、广播室、舞台及乒乓球桌)大大消解了阴影造成不适感;乒乓球区域的墙面在阻挡西面吹来的寒风同时又为使用者提供了观看的座位。
▲1/2体育场
第二个项目是关于感知的延续,项目位于衡水湖湿地公园与衡水市区之间,周围是芦苇丛生的洼地,业主计划在砖窑的旧址上修建一个花房艺术中心,主要用来展示花卉盆栽。从空间上,它需要完成从内向的生产建筑(砖窑)到外向的展览建筑之间的转化,通过对砖窑空间意向的保留,形成砖窑所代表的过去与花房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中观景塔保留了大烟囱的符号性,形成一个具体的记忆点。从可达性上,也能让人“爬上烟囱看一看”。花房艺术中心从平面参考了霍夫曼窑,由环形拱廊包围中间内院的形式组成一个回字形平面。
花房艺术中心面向公众开放,有科普展示功能。公共性在几个层面体现:通过打断外圈的拱廊打开内院,形成半开放的小广场。这些小广场将内院与周边环境联系在一起,内部与外部、景观与建筑的边界被模糊化。这些院落形成观景塔入口的同时,也是游客快速穿越建筑的路径;裙房的屋面被设计成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屋顶花园,提供一个非常规的游览角度;南北两端的餐厅和厨房之间设置院落,即满足功能分区也增加采光。
▲湿地中的红砖塔
规则排布的出入口使得光影形成规则的空间序列。序列性的拱廊一方面在空间上对老砖窑环形外廊产生关联,一方面把展廊切割分段,定义了一个个相互连接的展厅空间。将砖窑最具符号性的烟囱部分转换为观景塔,并在四个方向在不同高度设有平台,给爬到不同高度的人提供不同的观景体验。
▲湿地中的红砖塔
经过无数轮筛选找到一种与黏土砖颜色、尺寸、比列都极为接近的页岩砖,作为回应场地历史记忆的物质媒介。红砖立面采用了不同砌筑方法,控制质感的同时,形成不同开孔率。用建构的方式控制光影,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都得到加强。
▲湿地中的红砖塔
最后一个项目是关于时间的延续,排字胡同38号项目是位于北京的一个三进四合院式酒店会所,建筑包含地面的客房区和地下的会所公共空间,建筑原址是一个旧厂房,为了保留这段历史痕迹,虽然厂房被拆除,但我们仍保留厂房的钢架结构,成为一个有时间纪念性的设计。
▲排字胡同38号项目
地面房屋的木头年岁已久,我们采取修旧如旧的设计策略来保留这段历史痕迹。代表现代空间的会所在地下,不仅增加使用面积,而且不会干扰到地面的历史感。为解决地下采光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下沉庭院。在这个庭院中,人们可以看历史的剖面。上部的青砖与下部的现代材料形成对话,在二楼平台还可以看到正阳门箭楼,在这样的空间安排中,人们得以同时感受到过去与当下的传承与转变,形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新与旧之间的衔接。
▲排字胡同38号
过去与未来之美
THEBEAUTYINBETWEENPASTANDFUTURE
03
MomoAndreaDestro
MDDMSTUDIO工作室创始人
第一个项目是延庆葡萄园规划,我们希望保持当地青山绿水自然资源丰富的特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周边村庄的发展。设计范围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北方的森林、中间的葡萄园种植地,以及南方的湿地公园。废弃的农舍被改造成游客居住区和体验区域,温室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葡萄种类,并成为潜在的农作物学习基地,也可成为连接整个区域的中心。
温室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水墨画,水天相接、氤氲一体,造型灵感来自绵延的山脉,半透明建筑材料的使用营造出梦幻浪漫的意境。温室的作用是在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调节内部气候环境,而湿地公园、人工湖泊和池塘也有此作用:就像是大型的水源过滤器,将村庄中的废水循环为可再次利用的水,最终作用于自然环境之中。
▲北京延庆山水葡萄园(方案)
刚才说到中国乡村的情况,下面这个案例是德国慕尼黑的一个住宅项目。首先要增加公寓的数量,降低公路噪音影响,还要获得好的风景,另外每个房间都希望有自己的阳台。我们的答案是将旧建筑物与新结构连接并整合在一起,将新结构塑造成声音屏障,并在南墙与建筑物之间形成间隙,以充当公寓花园。沿街的露台不仅活跃了建筑的外立面、增加了建筑的活动面积,更是将整栋建筑打造成一个有机综合体。
▲慕尼黑住宅综合体(方案)
另外一个项目也是在中国北京,它让我们机会去平衡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我们借鉴了“慢食”(slowfood)理念,推出“慢乡村”(slowvillage)的概念,鼓励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以合理和环保的方式去发展农村经济。我们选择长城边上一个种满果树的小村庄,村庄结构非常传统。房子相互错落,没有一个特定的中心,农民其中的园区里进行农耕活动。
项目选取地址曾经是一个工厂,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小的介入和干预,帮助发展整个村庄。首先是希望能够建立“慢村庄”,新的区域能够让游客和当地的农民、农场之间有一个更加直接的联系,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农作物或者是水果的培育和生产。
▲长城“慢村庄”
我们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石墙,在上面加入一个新的、与其分离的屋顶,新的屋顶为场所创建了新的身份,保持了自身的比例感和空间感,也有利于阳光进入。周围的景观没有过多地干预,设计增加了一个安静的就餐区。入口是商店、餐厅和咖啡馆。另外,设计增加了一个工作坊,供游客在这里亲自体验劳作的乐趣。在冬天和夏天,工作坊也可以用来举办活动,整个区域宽敞、开放。在图书馆区域,我们用石墙和书架与其他空间进行隔离,在石墙边上打造了一长排木质书桌供人们进行阅读。我们希望这个图书馆是非常特殊的空间,有点像修道院和寺院,非常舒服,但是又有日常生活的气息,又能融入到这个村落。人们进行空间,可以看到顶部有自然的阳光洒进来,营造出神秘、梦幻的感觉。
▲长城“慢村庄”
最后一个项目坐落在北京长城脚下,现有结构最初作为地下仓库使用,仓库完全由天然石材建造。业主在用地南侧拥有一栋房子,地形高于本项目,可以俯瞰仓库屋顶。设计范围是将该仓库改造成4间卧室的住宅,也可以被认为是旧宅的扩建。仓库朝北,部分低于周围地形,部分嵌入山体。为了给新住宅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需要针对这些特殊条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设计希望增加储物空间和石墙的原始感,将尽可能多的光线引入室内空间,并保留客户现有住宅的全景。现有的天然石墙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设计充分暴露天然石墙具有很强的存在感,新的抛光混凝土结构和白色抹灰内墙与其产生强烈对比。只有在北侧,石墙被一个大的玻璃幕墙所取代,部分土壤被拆除,与主立面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宽敞的露台,延长了起居室与用餐区的长度。同样在北侧,车库是一个木材包裹的体量,被嵌套在整体的建筑体量里。
▲长城下的住宅摄影/JonathanLeijonhufvud
在开放式起居室,定制的开放式壁炉和黑色厨房柜台形成了两个视觉焦点,而车库的木材完成面增加了起居室的柔软感。新屋顶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引进了自然光。现有的屋顶被两个混凝土楼板取代,这两个混凝土水平向的元素与石墙相互独立,被设置在两个不同的高度。北部较低的屋顶下为客厅和车库,上侧是屋顶露台。它短于现有的石墙长度,因此房子的东部和西部自然形成了两个花园。这些花园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了自然光的引入。
住户从南部较高的屋顶向西行走至较低屋顶的露台,避免东院形成阴影。屋顶在不同的高度对周边梯田地形做出回应。两个屋顶之间的缝隙使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并在夏季改善自然通风。较高的屋顶下,南部是卧室。内部通过较高的空间和高耸的窗户,使住户享受片刻沉思。
▲长城下的住宅摄影/JonathanLeijonhufvud
合适才是最好的
MATCHINGISMORE
04
柏振琦
RoarcRenew裸筑更新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我们的整体逻辑是“以建筑思维引导城市更新”,将城市更新、整体规划、旧区重塑等问题作为研究主线,以革新性的设计思维为主导,尊重建筑的历史与城市的文化,力图创作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事务所开业的第一个项目是“米域有光”,设计命题里我最关心的一点是怎么把老厂房变成能够让人使用的、非常舒适的办公室,尊重人本身的使用感受。我们在中间打造了一个楼梯,所有的公共空间,包括阳光都与楼梯发生互动,希望这个空间保持干净简洁,让每一个人能够迎着阳光沿着楼梯,很体面地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米域·有光
设计师需要去思考每一个项目背后的逻辑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改造这个旧空间?当你自己找到了这个答案再去做,这个逻辑不会有悖论,一定是合适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事务所非常注重品性,每做一个项目必须要把设计感和观点表达出来,接下来的项目是我创业之后的第二个项目米域·礼和,也是在黄浦区外滩,是一栋历史保护建筑。设计的关键是历史属性和场地的平衡。我们将建筑外立面典型的巴西利卡连环拱廊保留,室内延续了拱门的设计元素,也比较有仪式感。
▲米域·礼和
第三个项目是位于上海复兴公园的WE+LAB联合办公空间,项目命题是微型商业加办公,其地缘特征是要把老钱柜的原有特征表现出来,动线逻辑就是把商业的特征理清楚。我们吸收了复兴公园古典大气的风格,降之引入到室内大厅的设计。加入了一个楼梯,打通上下平面之间的关系,增强空间的可塑性,外部的林荫大道直接通往里面,这股气被理很顺。在里面感受到的也是空间的指向性,通过白色语言,通过道路路网把空间理得很干净。
▲复兴广场we+lab
我们事务所还有一些节点型的设计,这个是时光里光廊的改造,我们的任务是给电梯上加一个雨棚罩,我当时想的是,还玩出怎样的花样?这个是改造完之后的呈现。可以看到旁边非常嘈杂,但是这个玻璃盒子却会让你感觉到一种结构、内敛、理性的力量,其中体现了结构之间的咬合,很克制,但是通过这个玻璃廊道,通过光,它的张力被打开了。这个项目我们一共花了六个月时间,每一个节点都是我们自己一笔一笔画的,每一个节点的比例、钢结构和梁结构的关系,都在表达着“克制的张扬”。
▲时光里光廊
以下是巨鹿集团的永年路菜场,改造前很多阿姨在里面买菜,很开心。怎样把这些开心延续下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我不想用设计去打破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对于我来讲,对于这种空间本身就是有烟火气的东西,我不希望设计毫无根据地强行介入。我最自豪的事情是把对设计的发力点控制住了,这个是改完之后的外立面,一条光带,将上面的老建筑和底下的菜场进行区分。黑底标牌用的是有机材料瓦楞板。做这个项目之前我问自己:菜场是什么?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菜场是城市人唯一能够接触到农作物的地方、能够接触到自然的地方。菜市场的改造是对农作物、对生命的致敬。为什么用瓦楞板?因为这是农村造房子经常使用的材料。入口这面墙表达的是地层的概念,用鹅卵石、碎石、木桩、松果、麦穗等更自然的元素将农作物种植的状态有趣地表达出来。
菜市场里面摊位上使用了麻布帐篷,它足够轻,让整个空间变得轻盈。麻布袋还用来装农作物,这个概念映射到空间里来,产生了一种空间秩序,这个空间秩序是美的基础。很多人说很日式或者怎么样,并不是麻布就是日式的,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我们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初衷和逻辑。
▲永年路菜场
还有一个是蒙西菜场,对每一个菜场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发力点,永年菜场更多的是自然乡野之感,而蒙西菜场则需要改善其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我们使用了一种材料叫竹篱笆,为什么用竹篱笆呢?我是上海人,有一天在逛武康路的时候发现街道上的法式梧桐、竹篱笆和老墙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非常具有情调的小资画面。蒙西菜场里面有得天独厚的就是梧桐树,我把竹篱笆搬过来就可以了。竹篱笆被做成凹凸凹凸的曲线,我希望老大爷、老大妈买完菜之后能够在这儿说话、聊天。
▲蒙西菜场
最后个是长风大悦城女主体验空间,空间空旷,楼板荷载很弱,我想到的是如何以轻质的结构将空间软化,最后我们做了一个室内的膜结构,通过光和膜,阳光进来之后有一个柔光的区域,就像女性的特质,柔和优美。
▲长风大悦城·女主体验空间
.12.9-11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URFACESChina与您再见上海国际地面墙面材料及设计展览会
TheSurface+DesignEventChina(简称SURFACESChina)
缘起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行业知名展会品牌TheInternationalSurfaceEvent,中国展SURFACESChina于年正式落地中国,通过和北美母展的深度合作,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同承办,携手为国内地面墙面产品生产制造及设计行业打造一个优质的综合展会平台。
SURFACESChina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