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国威: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成立
建国初期,我国防空力量比较薄弱,基本上有空无防,主要面临的还是防空武器落后的问题。
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反复使用侦察机,袭扰大陆,轰炸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1月至3月,台湾频繁在福建、四川、河南、山东等13省市飞行侦察10架次,其中台湾所使用的RB-57D型侦察机升高为1.8万米以上,U-2侦察机飞行高度更是可以达到2万米以上。解放军歼-5、米格-19歼击机起飞拦截批架次,其中架次飞行员发现了目标,都因为台湾侦察机飞得太高,火力够不上而无法攻击。
U-2高空侦察机
杨成武当时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防空军司令,率军事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军事演习时,被一种新式的防空武器吸引住了,它就是当时苏联防空军装备的萨姆-Ⅱ型地对空导弹。
萨姆-Ⅱ型地对空导弹可以击毁2.4万米以下的目标,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飞到这种高度。用三发导弹打一架飞机,命中概率为98%。这种导弹是对付在中国大陆上空进行高空侦察的RB-57D和U-2飞机的有效防空武器。
从苏联回来之后,杨成武便积极向中央军委建议,引进这种新型的防空武器,尽快组建中国的地空导弹部队,以打击敌人对大陆的高空侦察。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央军委的同意。年3月14日,周恩来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成立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具体领导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由聂荣臻担任主任。
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与宋任穷率领了一个庞大的国防工业代表团赴苏联访问,采购我国急需的武器装备。
经过多次与苏联的艰辛谈判,于年10月15日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向中国销售萨姆-Ⅱ型地对空导弹,第一批先提供5套兵器,36发导弹。其中3套用于装备作战部队,1套用于科研,1套用于训练。并成建制派遣一个萨姆-Ⅱ型导弹营的官兵前来中国,直接协助解放军空军建立第一支导弹部队。
随后,解放军空军着手组建地空导弹部队,代号“”。由空军副司令员成钧全面负责,探照灯部队指挥部主任张伯华具体筹划。
中央军委在全空军范围内挑选干部战士,一件件调令飞向全国各地的雷达部队、飞行部队、高射炮部队、探照灯部队和防化兵部队。按照军委部署,地空导弹部队组建时,所有干部一律高职低配,降一级使用。原来的团长、政委调到部队当营长、政委;营长、教导员调来就是连长、指导员;连长调来当排长。
部队
年10月8日,在北京的清河镇高级防空学校,组建了地空导弹第一营。12月26日,北京军区空军在北京大兴县高米店组建二营。年1月18日,南京军区空军在江苏省徐州组建三营。
击落5架U-2高空侦察机,俘虏飞行员张立义、叶常棣
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二天,地空导弹一营就接到命令,星夜兼程来到萨拉齐的张家圪蛋村守候蛟龙夫人(部队对U-2的代号)。没过多久,在包头附近,偏僻的张家圪蛋村,突然来了个中央石油勘探队。
年1月10号,太阳刚刚落山,一营长汪林突然地接到了北京军区空军传达空军指挥所敌情通报:“敌机肯定经过你们包头阵地,做好一切准备,如果来的话必击落。”
当天晚上,台湾年轻的飞行员张立义少校驾驶号U-2高空侦察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他这次的任务是对大西北核基地进行夜间红外线照相侦察。他先在外海低飞,躲过大陆的雷达监视,然后突然拉升到两万米,经青岛、济南一直向包头插过来。
晚上9点15分左右,张立义看到包头市区微弱的灯光。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一营的制导雷达也已经锁定了他。随着汪林营长下达“前置法,导弹3发”的命令,全营官兵立刻进入发射状态。
当时,张立义由于没有听到音响信号,也没有看到警告灯亮,所以对荧光屏上出现的微弱电子亮线有些犹疑,同时由于正在忙其他动作,没有打开13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的开关。
随着营长汪林的一声令下,导弹飞行40秒钟后,不偏不倚,成功命中张立义驾驶的U-2侦察机。当天正好是农历腊月初八,张家圪蛋村的村民或已经睡去,或正举家坐在热炕上喝着腊八粥。随着这一声惊雷,所有人都被惊醒。半夜三更,勘探队居然打起了炮。
不久之后,村民们接到上头通知,所有民兵全体出动,搜寻U-2飞行员。次日凌晨,住在村头的刘俊婵听到门外有动静,刚一开门,看见一个身上带伤而且手里有枪的人跌倒在地上。刘俊婵立马叫醒了丈夫董吉招,丈夫因为接到上头通知,带领民兵去搜寻“油老2”飞行员,忙碌一晚才刚刚入睡。
张立义坠机现场
夫妻两人心里有谱了,大概猜出了这个人的身份,很有经验地救活了张立义。事后,董吉招还见到了空军副司令成钧,和一营领导、空军领导合影。
张立义是幸运的,虽然被地空导弹部队击中。但并没有机毁人亡。当然,和他一样幸运的还有2年前被击落的叶常棣。年11月1日,叶常棣奉命驾驶U-2侦察机入窜到上饶地区时,被地空导弹二营击中。飞机被拦腰切断,弹射座椅成功地将叶常棣抛出机舱,降落伞自动打开。处于昏迷状态的叶常棣,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飘落约40秒钟。跳伞落地后,想逃跑,但双腿和手臂都受伤严重,瘫软在地。他怀着恐惧和敌意看着向他奔来的解放军和民兵。但是,上去的人不仅没有打骂和捆绑他,反而扶他喝水,询问伤情,医院手术,取出50多块弹片。
“”地空导弹部队成立后,一共击落5架台湾入窜大陆的U-2高空侦察机。另外的3人就没有他们两个这么幸运了。年9月9日,陈怀生驾驶编号“”的U-2C飞到江西时,在南昌被部队击落,经南昌市第军医院抢救后,不治身亡。年7月7日,李南屏驾驶U-2侦察机窜入到福建漳州时,被地空导弹二营击落,由于李南屏的弹射座椅没有装火药柱,机毁人亡。年9月8日,黄荣北驾驶U-2侦察机飞到浙江嘉兴时,被国产导弹红旗二号击中,黄荣北当场身亡,这是唯一一架被国产导弹击中的U-2侦察机。
叶常棣、张立义被俘虏的消息,在当时属于军事保密,没有对外公布他们的生死下落。台湾对于飞行员的下落十分关心,千方百计打探情况,一无所获。于是,台湾宣布两人阵亡,每年给亲属发放抚恤金,两人的妻子也先后改嫁。
战俘改造过程
两人被俘之后,对我军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军委总部和空军领导都十分重视,要求部队认真执行党的宽待政策,尊重人格,不打骂,不虐待,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二人由于长期受到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被俘后,情绪十分惊恐,担心要受到残酷折磨,生命难保。
叶常棣(右)
二人先后被转送北京,并没有关进监狱。叶常棣住进了一个条件较好的空军招待所,由于受伤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不仅安排了专门的医生为他精心治伤,同时派人照顾他的生活。空军司令刘亚楼和医院看望他,了解情况,并结合之前被俘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张乃军、吴宝智等人受到的优待,讲我们的俘虏政策,安定他们情绪。
张立义转到北京后,由于严重冻伤,医院。根据他后来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到:“医院后,大、小便都很困难。双腿已经麻木了,眼睛也看不见。医生告诉我,随时会面临截肢的危险。后来,上面专门给我送来了一种特效药,希望保住我的双腿。最后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保住了双腿”
这一年的春节,医院渡过的。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年初一上午,空军领导就带着食品、医院给他拜年了。还把他在跳伞时丢失的一块高级航空表送还给他,他在日记里写到:“他们这般待我,使我受之有愧,这种待遇,在台湾是想象不到的。”
叶常棣在一年时间里,通读了一遍《毛泽东选集》,还阅读了60多本革命小说和回忆录等,参观了北京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真正感到中国人民的的确确站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对叶常棣和张立义的管理教育,根据他们的表现,年11月,经过周恩来的批准:决定释放叶常棣、张立义二人,给予公民权,暂不回台湾,先在大陆安置,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以利于继续改造。
张立义(左2)
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的释放,没有对外公布。叶常棣是广东人,在大陆没有直系亲属,被安置到湖北武汉。张立义是南京人,他的母亲和亲兄弟依旧生活在南京,于是,就被安置到南京。张立义刚到农村,当地政府拨专款为他盖了两间房子。他从小没干过农活,队里就让他开拖拉机、抽水机,管理农田灌溉。他过意不去,也抢着干些重活,三年中,他年平均出工个,是生产队里出工最多的一个。
叶常棣到农村后,住进了一间坐北朝南的房子,生产队派人帮他做饭,派人专门教他生产技术。生产队要买拖拉机,原打算到外面请个技术员。他主动找到队长说自己能开。于是,立即派他带钱进城选购,并把一部崭新的拖拉机开了回来,他还带出了好几个徒弟。
由于两人年龄都比较大了,农村劳动毕竟比较艰苦,经过与地方协商。年,叶常棣被调到武汉农机厂,此后,又转到汽车修配厂当工人。张立义调到南京江东农机厂当钳工,他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岗位技术,负责培训徒工,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人回台湾探亲
年,请示军委后,叶常棣调到华中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享受讲师待遇。著名学者钱伟长新主编英文版《应用数学和力学》的刊物,向海外发行,要找一位外语好的人译稿。华中工学院院长推荐了叶常棣,钱老和他促膝长谈,对他非常满意。但是,叶常棣却自己心存芥蒂,担心自己的身世、经历。钱教授微笑地说:“我的不少亲属、朋友都在台湾,而且大都是国民党的上层人士,我还不是照样工作。”叶常棣听完之后,深受鼓舞。而张立义则被分配到南京航空学院实习,此后,国家工程技术干部局正式任命他为工程师,担任了实习教学组副组长。
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9条政策。考虑到叶常棣和张立义二人在台湾都有亲属,本人曾向政府提出探亲的请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央批准了两人回台湾探亲的申请。年8月25日,新华社向国内外公布了叶常棣、张立义的下落和大陆批准他们回台湾探亲的消息,并希望台湾为他们提供方便条件。
消息公布后,在台湾引起极大震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