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7日,俄罗斯《生意人报》在最新刊发的文章中参考了国家评级机构(NRA)进行的一项研究,认为俄政府已实施8年的进口替代政策并未成功,俄联邦没能实现对进口产品进行替代的阶段性目标。
进口替代政策是俄罗斯自年便开始实施的一项国家政策,其目标是以本国生产的商品替代此前依赖程度较高的外国进口品,提升俄罗斯民用产品供应的安全。年,当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联邦于是停止进口部分西方国家的产品,以反制西方的制裁。
首先停止进口的,是来自于美国和欧盟的鱼、肉制品、乳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再往后,俄罗斯的反制裁国家名单扩大至阿尔巴尼亚、列支敦士登、冰岛和黑山,后来又加上乌克兰。
国家评级机构的研究证明,俄联邦乳制品的进口量减少了20%,但此前的计划是30%,水果和蔬菜的直接进口量下降了27%,没能达到70%的预定目标,农副产品中,肉类的状况最为乐观,进口量下降了65%,比预定目标少了2.8个百分点。遥想本世纪初叶,俄罗斯每年约进口-万吨肉制品,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肉制品只进口了不到60万吨。
不过事实上,尽管俄罗斯已不再进口反制裁国家的产品,但替代品并非是俄联邦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那些美国和欧盟的产品,被第三国进口产品所替代。因此,尽管挪威向俄罗斯供应的鱼产品减少了,但俄罗斯开始更多地从智利和法罗群岛进口鱼产品。对欧美实施反制裁措施后,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蔬菜增加了一倍。
针对上述数据,《生意人报》认为,智利、中国等国,其实是扮演了转口贸易商的角色,以更高的价格把欧盟和美国的产品转卖给俄罗斯。因为挪威对智利水产品的出口增长了三倍,中国从欧盟进口农产品的数量也增加了。
尽管美欧被制裁的农产品的确在通过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国进入俄罗斯市场,但通过智利将挪威鱼制品出口到俄罗斯,本质上就不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中国的蔬菜在价位上也比欧洲蔬菜更有竞争力。
俄罗斯总统府也在12月7号傍晚给出回应。克里姆林宫认为,俄罗斯的进口替代计划是成功的。莫斯科本来就没打算以全部的国产商品代替进口品,政府的目标,是解决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产替代问题。(年12月8日,作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