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954年苏联是怎么给美国捣乱的赫鲁
TUhjnbcbe - 2025/5/6 16:53:00
北京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dfz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军事合作组织,亦是现如今当之无愧的实力最强的军事合作组织。

占着“最强”两个大字,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在一些国家的眼中,顿时成为让它们爱不释手的“香饽饽”。

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后,原本处于苏联势力范围的东欧各国,陆续向北约提交申请,截止至目前,北约已经吸纳了包括爱沙尼亚、立陶宛、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众多国家,而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等国家,亦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加入北约的时机。

别看现在的俄罗斯正气鼓鼓的跟美国“顶牛”,实际上,北约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在年出兵克里米亚之后才被北约强行终止。

而且自俄罗斯获得独立地位以来,叶利钦与普京曾4次向北约提交申请,其中叶利钦1次,普京3次。讲到这里,说不得大家会在心中暗自感叹:原来俄罗斯你个浓眉大眼的也想过加入北约啊!

当然了,如果说俄罗斯曾希冀加入北约这件事,我们还勉强能够理解的话,那么冷战时期,苏联曾向北约提交入会申请这件事,想必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了。

是的,就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苏联真的非常认真且正式地向北约递交了加入申请,声称为了“世界和平”,北约需要接纳苏联成为北约成员国。

当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大成员国,最终也没有接纳这个让人尴尬的申请。那么,苏联为何要申请加入北约呢?

世界和平的理想只是“理想”

年,不管在欧洲、亚洲、非洲亦或是太平洋战场上,法西斯的败退都已成定局,世界似乎将迎来久违的和平。

然而事实很快便又证明,所谓的和平只是臆想者们的一厢情愿。

年,在去往雅尔塔皇宫参与“三巨头”碰面之前,罗斯福与丘吉尔两个西方世界的代表,率先在马耳他岛举行了会面。在这次会面中,二人先是讨论了一些有关结束这次战争的问题,然后就把问题转向苏联这个他们眼中的“异类”。

在交流中,丘吉尔充分表达了英国对苏联的担忧,并坚持声称“不宜让苏联人占据的欧洲地区超过必要”。

事实上,此时的丘吉尔与斯大林已经在希腊内战中展开了交锋,这就让不少人忧心,英苏之间的矛盾冲突会不会转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会议召开后,丘吉尔与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智计迭出、斗智斗勇,所幸有罗斯福这个“稳重”的从中转圜,雅尔塔协定得以确立战后秩序......但也割裂了苏联与西方世界,或者说割裂了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

此后,伴随着“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象征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继而就是“马歇尔计划”勾连美欧。接下来,声称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从“马歇尔计划”延伸出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将双方的对抗向着高潮推进。

苏退美进

《北大西洋公约》签订于年4月4日的华盛顿,其签约国除了美、加二国之外,剩下则是为数众多的西欧国家。同年8月24日,各国陆续完成了首批准续,北约也就自此正式成立。

北约成立后,虽然西方世界国家连连声称北约的组建不针对任何国家,是为了“世界和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所谓的“不针对任何国家”针对的究竟是谁。

这里多说一嘴,在北约组建的20世纪40年代末,恰是美国在二战中以及二战后通过一系列军事非军事行动,以救世主的形象降临在亚欧大陆的时候。那时的美国正逐步接替大英帝国的“家庭地位”,一步步增强自身对西欧的各个国家掌握,扩大影响力。

而与此同时的苏联,却因二战中遭受的惨重损失,正处于一种安心“发育”恢复国力的状态之中,不仅在经济上远不如在二战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就连工业农业也远逊这个对手。

如此比较,美苏这冷战双方的孰优孰劣,可谓高下立判。

事实上,在国际公认的冷战的三个阶段里,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的这段时间里,世界格局确实处于第一阶段的美攻苏守。这个时期,不管在希腊问题、土耳其问题亦或是朝鲜战争上,斯大林这位“慈父”都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对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忍让。

年1月,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同年3月5号,斯大林逝世。两国领导人的变动,进一步为缓和两国关系提供了机会。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通过“宫廷政变”上任。也正因为赫鲁晓夫是以“非法”途径上任的,所以这位苏共第一书记,欠缺像斯大林那样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面对这等情况,赫鲁晓夫选择软化苏联的对外政策,积极争取各个国家对苏联的认同,继而提出了所谓的“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与“和平共处”。

不让加入就“捣蛋”

当然,尽管三和路线的提出,象征着苏联的软化,但这并不代表赫鲁晓夫就信了北约嘴里那“不针对任何国家”的鬼话。

正所谓“运转英雄不自由”,苏联这“说软不想跪下,说硬却直不起腰”的尴尬局面,导致苏联必须要想办法在部分问题上扳回一城。

接着,苏联就看到北约与简称“CED”的“欧洲防卫共同体”之间的矛盾。

于是乎,在年2月的一场欧洲集体安全运动上,身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在柏林的会场,大声提出了苏联用于替代“CED”的“欧洲共同协定”。

苏联作为一个自认的欧洲国家,在这项方案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疑存了“通过争夺欧洲各国而制衡北约”的意思。

但尴尬的是,一方面,由于“一反伦常”的英国坚决认为,苏联的建议中没有美国的存在,所以欧洲不应该接受苏联建议;另一方面,苏联建议中涉及了一个有可能重新“崛起”的德国,二者结合,西欧各国最终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总之,莫托洛夫最终只得无功而返。

回到莫斯科以后,这位以混用“鸡尾酒”和燃烧瓶而闻名的外交部长,转而要求他的下属——苏联的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格罗米科,就此事提出他的建议。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位外交部副部长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数个日夜绞尽脑汁,并且终于在3月10日,向莫洛托夫提交了一份令人拍案叫绝的计划,即——同时提出,允许美国参与“欧洲共同协定”,与苏联加入“北大西洋公约”。

毫无疑问,这是大大的阳谋!试想一下,当苏联提出上述计划中的“请求”,美国与西方世界国家会作何反应?

最大的可能性,当属美国以各式各样的理由推脱苏联的“入会申请”,以此为背景,北约将不得不撕毁他精心打扮的妆容,什么“世界和平”都是假的,而美国主导的北约也将不得不暂缓它吞并“CED”的步伐。

倘若反过来,美国对苏联加入北约展现出积极态度,那么这将彻底改变北约的格局。正所谓“打破一个同盟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入它”,一旦苏联加入北约,不客气地说,北约将如同联合国安理会一般,成为美苏吵架斗法的地方。

简而言之就是,苏联想出了一个给美国捣乱的精妙法子。

莫托洛夫很快将这份计划交给了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并很快获得同意。3月31日,赫鲁晓夫满怀恶趣味地正式将苏联的要求与请求,发送给英法美三国。

它宣布苏联关于欧洲集体安全的条约草案的两项修正案:美国不会被排除在正式参与泛欧集体安全体系之外,如果北约真的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那么苏联将考虑参与该组织。

得到消息,所有人都懵了一下。

苏联此举是何异于——

董卓申请担任第十九路诸侯

拿破仑申请加入第七次反法同盟

东条英机申请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犹太人申请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

为了“脸面”难不成还真让它加入?可是它加入了北约还防谁?外星人吗?那北约不如该名地球防卫军算了......

一番胡思乱想,头脑风暴之后,美国晃了晃不清醒的脑袋,拨通了苏联的“亲啊,不是不让你来,只是你跟我们不是很搭,就这样吧,挂了啊.......”

然后飞快地挂断了电话。

总而言之,苏联通过这件事硬生生喂了只苍蝇给北约,北约偏偏还不好吐出来。北约的拒绝亦是从侧面印证了它的存在,就是为了遏制某苏联。

当世人看清了北约的真面之后,苏联在第二年就拉拢自己的班底,针锋相对地建立华约,世界上两个最大军事同盟的对峙,也将冷战一步步推向巅峰。

自然,那是后话。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1954年苏联是怎么给美国捣乱的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