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三十二篇原创,乌克兰第四篇。
大家还记得《乌克兰第二章
亲爱的安德烈》里的乌克兰大学生吗?
我们相识于利沃夫,在当时东西争辩,动荡分裂的乌克兰,他是一个思想倾向西方,差点在年基辅的反俄抗议运动中丧命的大学生。
▲年,悲伤的基辅广场
▲幸存的安德烈
今年夏天,安德烈毕业了。我认识安德烈的时候,他在乌克兰西部最好的大学利沃夫大学就读,是正规的,四年全日制的本科大学生。
在回国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去年11月,安德烈去波兰”实习“。
我起初想象的实习,或许是像中国的大学生去到更发达的国家与城市,比如波兰的华沙,去寻得一个体面的办公室工作。
而安德烈告诉我,他在波兰乡下的一个酒吧做酒保。而且这还需要先行缴纳不少的押金后,才能获得这个项目与实习机会。
▲实习的酒保工装照(经同意所发)
那段时间,我时不时收到他在工作时的见闻与照片,以及每晚精疲力竭回到宿舍后的种种埋怨。
他说,实习中介欺骗了他,说好的包住结果并不包,他不得不自己租了个小房子,没有热水,房间极其的简陋。工资扣税扣除房租后所剩无几,生活很艰难。
这些种种的不如意,我内心里认定他是被骗来波兰这个小地方的,他再也不会回来这个地方。
在乌克兰时他对我很友好,我很想帮助他。
那时我发了一篇文章《我想帮乌克兰大学生安德烈找份工作》,我还了解到,如今有不少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上海谋生和工作。
我建议他学好英语,或者学一点中文,来中国做英语老师或者兼职模特,或许能有不错的收入。并把另外一些朋友介绍的,离他更近的,南欧待遇更好的餐厅的打工机会介绍给他。
对于来中国和欧洲其它条件更好的餐厅,他口头一直表示赞同,但始终也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再后来,他回到学校后,我们慢慢减少了联络。
我以为这一段经历,只是他学生生活中的一段调剂,一次简单的中介欺骗。
待正式毕业后,他总会找到比这段屈辱的实习生活要更加体面,或者更有前景的事情去做。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