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上有一个“穷”的非常稳定的国家,他们不仅穷得稳定,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失败呢?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
这个国家名叫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一个偏远的的山区小国,又被人们称为“山鹰之国”,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国旗上的图案是一只黑色的双头鹰,二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形,实在太像山鹰栖息的地方,放眼望去尽是山脉高原,几乎没有适合人们用来耕种的土地。
阿尔巴尼亚
这个地方属于亚欧大陆的交汇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谁想要征服欧洲,还是想要征服亚洲,都需要经过这个地方。
阿尔巴尼亚自诞生以来,没有强大的实力自保,又身处军事咽喉要塞,他们在历史上曾屡次被外国入侵,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土耳其人都曾踏足过这片国土,而阿尔巴尼亚人民从未停止过抗争。
直到恩维尔.霍查的出现,带领着阿尔巴尼亚人民打跑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入侵,这个国家才真正地独立起来,虽然阿尔巴尼亚获得了解放,但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们,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发展,随着奥匈帝国的皇储被杀害,这个刚独立的国家,就被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紧接着,在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又成为了法西斯的附属国,经过两次的世界大战,使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
恩维尔.霍查
中国有句老话叫:福祸相依,或许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倒霉日子到了头,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巴尼亚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但是也是这一次机会,使得阿尔巴尼亚国家出现了转机,在二次大战中的阿尔巴尼亚士兵脱颖而出,并在苏联的帮助下,于年再次宣告独立。
阿尔巴尼亚
年的时候,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在全国大选中得到认可,这时候,阿尔巴尼亚第一位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登上了政治舞台,霍查深刻的认识到阿尔巴尼亚的自身能力不强,想要让自己的国家能够在风云变幻的美苏争霸中存活下去,就必须在美国和苏联中选择一方,因为国际形式原因,霍查选择了苏联作为老大,求得一个强大的靠山,而苏联也对这个处于亚欧咽喉要地的小弟青睐有加,开始在经济和军事上对他大力扶持,从此阿尔巴尼亚和苏联开始进入了蜜月期。
霍查
在双方达成共识后,苏联的军事武器和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入阿尔巴尼亚,全力支持这个国家的建设,在苏联的帮助下,霍查也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模式进行了改革,使得整个阿尔巴尼亚国家的都充满着苏联特色主义,同时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进步,综合国力明显向上升。
因为之前的阿尔巴尼亚一直是被入侵的国家,所以霍查上位之后,担心他们会再一次被入侵,所以他下令在整个阿尔巴尼亚全境内建造可以用来防御敌人的碉堡,虽然阿尔巴尼亚霍查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但是他根本没有发展工业基础,这也导致了本国人民的经济生产,只能靠外来商品生活,而同时境内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过少,也导致了他们吃饭的粮食,也大都依赖进口。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永远是人们的第一要事,同时,粮食安全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命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将肚子填饱了,才能进行生产建设,阿尔巴尼亚整个土地贫瘠,他们自身能生产的粮食,只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根本就养活不了众多阿尔巴尼亚人民。
再加上地理位置导致的频繁干旱,阿尔巴尼亚的农业很难做到自给自足,因为地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限制了其国内的经济基础建设,想暴富先修路,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路,于是阿尔巴尼亚人也这样做了,看似简单的一件事,但阿尔巴尼亚人做起来就变得非常的困难,因为他们的地形原因,每隔几十米就要“遇山开路,遇水搭桥”,根本就无法修成一条完整的路。
阿尔巴尼亚人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他们就走不出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这样阿尔巴尼亚就成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而苏联的援助正好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样的办法表面上看上去可行,他们不能自己生产产品,只能依赖其他国家的援助,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了来自各国之间的不同商品,国家也在短时间得到发展,但是这样的就如同话梅止渴一般,远水救不了近火,时间一长,这种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阿尔巴尼亚人民一直依赖外国进口商品,给他们自身的商品带来打击。
阿尔巴尼亚
而除了苏联对他们进行援助外,中国也伸出了援手,给他们提供各种物资,还帮助他们建设工厂,农业机器等,还派出了大量中国工程师前往阿尔巴尼亚,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更更成立,国内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我国在这样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还是向阿尔巴尼亚援助了多亿元,可以说中国人民为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建设付出了不少的汗水。
而苏联和中国的援助使得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但是好景不长,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合作到年的时候就走到了尽头,因为阿尔巴尼亚担心成为苏联的附属国,所以他们与苏联之间撕毁了协议,而苏联的援助也从此嘎然而止,虽然失去了苏联的援助,但阿尔巴尼亚还有中国这个靠山,他们丝毫不慌。
阿尔巴尼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按照正常国家来说,享受了两个大国那么长时间的援助,阿尔巴尼亚国内的经济建设应该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形成自己的特点,毕竟中国和苏联在阿尔巴尼亚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功夫,就算这时候没有了其他国家的援助,阿尔巴尼亚的整体国力经济水平应当也是非常不错。
阿尔巴尼
但阿尔巴尼亚却恰恰相反,虽然苏联和中国对该国都进行了各种扶持,在苏联和中国撤销援助之后,阿尔巴尼亚在经济上仍是一塌糊涂,不仅没有任何进步,反而出现了大面积下滑,这个国家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仅扶不起,还是一个贫困户,年,霍查去世后,代替他的是政治家拉米兹·阿利雅,但他因为只上任了仅22天,就被迫下台。
空手套白狼
自他上任之后,一改霍查的作风,开始实行多元化政治,当时的阿尔巴尼亚人都非常的依赖国外商品,导致自己的商品停止生产,整个国家陷入了止步不前的局势,而拉米兹觉得,购买外国商品能促进本国发展,于是政府便加大力度扶持,支持人民进行银行贷款。
拉米兹·阿利雅
刚开始拉米兹的经济政策,可以说是极大的缓解了,该国物资紧缺的现象,而就当阿尔巴尼亚人民以为要迎接新生活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自经济模式改变之后,这些国有企业都变成了私人企业,而这些企业,大都是封建主义“信徒”,他们个个贪腐成性,使得阿尔巴尼亚的市场风气越来越差。
根据资料统计,当时阿尔巴尼亚的大部分民间公司和中小企业,开始无休止的贷款,但是拉米兹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阻止,他认为这种能吸引公众贷款的私人企业,会给自己带来更高的利润,还能对国内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因此对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拉米兹
但好景不长,由于政府对大面积贷款置之不理,导致很多人纷纷参与到民间贷款中,金钱和欲望开始充斥着整个社会,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也开始越来越多,很多空壳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甚至还出现了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合作,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面对此情此景,阿尔巴尼亚政府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不管他做出怎样的救治方案,此时的阿尔巴尼亚已经是船大难掉头,但金钱和贷款就像是一个无地洞,无论怎样弥补都无济于事,而阿尔巴尼亚的私人企业更是将自己的家底赔了个底朝天,根本就无力偿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高额利息,根据不完全统计,阿尔巴尼亚的三大银行坏账率突破了50%。
而此时阿尔巴尼亚的总统已经由萨利·贝里沙担任,他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总统之位,开始推出新的政策,企图挽救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但他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他开始用人民的钱财来补充国家的漏洞,而众所周知,民众的财富是国家最后的一道底线,是一个国家最后的储存力量,如果这笔财富都没有了,那么国家将会处于何种境地,我们就不得而知,但是贝里沙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利。
萨利·贝里沙
于是他放开了民间的金融借贷的管控,而这个具有法律漏洞的政策,使很多不法分子开始借用各种公司的名义,向普通民众融资,并许诺了高额的回报,但世界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这一桩桩事件的背后全部都是骗局,但是阿尔巴尼亚民众是单纯的,一开始有不少人从中尝到了甜头,随着“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多,吸引了更多的阿尔巴尼亚群众纷纷参与其中。
甚至有些人不惜卖掉自己的房子,只为获得高额的回报率,对于这种疯狂的行为,阿尔巴尼亚政府却置之不理,甚至还在背后默默支持,年,这颗定时炸弹终于爆发了,这些向人们许诺的投资机构,根本就无法兑现那么大一笔钱,一大部分不法分子要么跑路,要么宣告破产。
但一些倾家荡产的民众,根本就没有钱来维持日常生活,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向政府求助,但贝里沙本根就不将民众的求助放在眼里,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大多数民众开始在街上示威游行,企图换来自己的利益,但他们这样的作法并没有任何成效,于是游行就变成了暴乱,在阿尔巴尼亚的街头,随处可见的都是被洗劫一空的商店和暴乱的人群。
而在这场暴乱中,不少民众失去了生命,为了制止阿尔巴尼亚的暴乱,贝里沙开始用强硬的手段进行镇压,最终,在欧盟军事部队的强力介入下,这场全国性的暴力活动才逐渐地平息下去,但经历了数年传销的阿尔巴尼亚已经元气大伤,使整个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陷入了崩溃的局面。
从年开始,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就发展得十分缓慢,而贝里沙也宣布辞职,这个曾经作为“欧洲的明灯”的他们,经过了一场传销浩劫,被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最后沦落为欧洲最不发达和低收入国家,是传销误国的典范,当年全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在此次传销骗局中失去了毕生的积蓄。
最终整个国家一蹶不振,而阿尔巴尼亚人回顾这场闹剧的时候,不知道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是愤怒还是后悔,还是自我反省,如果不是因为贪婪,是否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