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丰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
11月5日,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1月5日,参会嘉宾在论坛现场作记录。当日,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本报记者周明阳
在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议题展开讨论。在中外*商学界人士看来,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要做的不是拒绝和抵触全球化,而应携起手来,共同改进和完善全球化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中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均衡普惠发展,值得各国学习。
阿尔巴尼亚前总统雷杰普·迈达尼说,中国日前发布了一份《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其中显示的中国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向世界学习,为世界作出贡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全世界作出正确示范。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积极倡导者。
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多边规则和国际秩序受到冲击。近期,主要国际组织多次下调今明两年全球增长预期,世界经济面临下行甚至衰退风险,给世界各国带来严峻挑战。面对诸多复杂和不确定因素,唯有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才能克服眼前困难,实现更长远发展。正如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科勒德克所说,“我们不需要零和博弈,需要的是共融性增长,实现共同发展”。
当然,经济全球化不是完美无瑕的。反全球化的呼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重视和深思。比如,如何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对此,多位与会嘉宾谈到,在这个历史性时刻,经济全球化已经不能按照既有模式发展,而应该创新方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包容、可持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破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出的“药方”。雷杰普·迈达尼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局势与未来变化趋势的深刻洞见之上的。“总的来说,现在是时候拓展国际关系概念并构建新的国际关系范式,也是时候发展一个建立在合作共赢、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国际关系秩序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无疑将为建立这样一个国际关系增添动力。我认为,应当不断丰富发展这一理念的内涵,造福所有的国家、地区、民族和文明。”雷杰普·迈达尼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各个地区的关照,得到了广大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利比里亚非洲发展协会顾问安·多拉·卡波·戈米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建立更好的国际秩序,为各国更好融入国际性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各国不能只专注于一国利益,而要专注全人类的利益,实现减少贫困以及经济发展。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务实行动。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西班牙共产*主席森特里亚谈到,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促进各国团结合作、互利共赢,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方式。“‘一带一路’倡议是各国发展相互关系的最好平台,它促进了各国团结合作、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共处。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与各国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抵制单边主义、摒弃新殖民主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森特里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