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莫扎特笔下的宫斗大戏
TUhjnbcbe - 2024/2/22 14:11:00

公元年,25岁的莫扎特信心满满来到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他再也无法忍受萨尔斯堡统治者视他如佣仆,因而辞去了那有固定收入的宫廷乐师职位。他自幼就巡回演出并作曲,虽还不到而立之年,在欧洲已经有相当名气。当时奥皇是颇有音乐修养的约瑟夫二世,他感于那时的歌剧多是意大利式的,想创立一个德文式歌剧,称“Singspiel”,是混合歌唱、芭蕾和道白的歌剧(有点像今日百老汇音乐剧),并建立一所专门上演这类歌剧的国家剧院。莫扎特到维也纳后立刻去拜访剧院总管斯提范尼,很快得到了合约。

18世纪没有版权法,斯提范尼随手就给了莫扎特一个剧本《后宫救美》,是别人已出版的喜剧《贝蒙特和康丝坦丝》,他自己只略加修改。莫扎特对剧本不大满意,颇多建议,斯提范尼也从善如流。剧本修改后,莫扎特很快谱好音乐,次年首演。当时的维也纳演艺界极度排外,首演夜,捣乱群众的嘘声、口哨声、吵闹声不断,不过没几天,观众的叫好声就盖过了杂音,歌剧大获成功。

据说奥皇观赏此剧后对莫扎特说:“音乐太美妙了,让我们的耳朵难以消受。亲爱的莫扎特,音符实在是太多了。”莫扎特回答:“陛下,音符量正敷所需,不多不少。”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奥皇的音乐修养一般,不识莫扎特的天才。笔者的猜测则是,奥皇创立Singspiel的本意是多用通俗的德国歌曲,而莫扎特的音乐的确有些格调过高。事实上Singspiel出品虽然车载斗量,却大多庸俗,除了莫扎特此剧和后来的《魔笛》、韦伯两三个不出名的作品,以及贝多芬的《费德里欧》之外,没有传世之作。

《后宫救美》的故事很简单。贝蒙特和康丝坦丝是一对情侣。康丝坦丝和她的英国女仆“金发”被海盗劫持,卖给了奥斯曼帝国一位统领瑟林。瑟林爱上了美貌的康丝坦丝,但是爱情坚贞的她坚决不从。瑟林并没有用强或威胁,只宠爱她,盼她回心转意。

贝蒙特为了找寻未婚妻来到瑟林领地,遇到他以前的仆人帕德里娄,他也被海盗卖给了瑟林,现为瑟林的园丁,他与“金发”亦有婚约。帕德里娄出主意,要贝蒙特假充建筑师,介绍给瑟林为其服务。

故事的喜剧效果许多是来自瑟林的后宫总管欧斯闵。他粗暴易怒又残忍,但是有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个漫画型的丑角。他恨帕德里娄入骨,但却常被其愚弄。瑟林把“金发”赏赐给他,他笨拙地向她求爱,碰了一鼻子灰,却无可奈何。莫扎特把原著中不起眼的欧斯闵分量加重,不但几个重唱他都有分,此外还给了他三个咏叹调,而且在第三幕的咏叹调让他唱出奇低的低音D!

帕德里娄把欧斯闵灌醉,在窗下向“金发”唱情歌,告知脱逃计划,并拿了软梯救出康丝坦丝,却因歌声惊动了守卫,守卫推醒了欧斯闵,帕德里娄立马被捕,正打算逃脱上船的贝蒙特和康丝坦丝也被拦下。

四人被押到瑟林面前,贝蒙特说自己出身西班牙名门贵族,他的父亲可付大量赎金,但是当瑟林知晓贝蒙特父亲名字后,反而更为愤怒,因为贝蒙特父亲曾陷害他,剥夺他所有,是他的死仇。为了报仇,瑟林判决贝蒙特酷刑处死。康丝坦丝自愿与爱人一同受刑而死。瑟林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决定以德报怨,不但宽恕了他们四人,并放他们自由归国。最后大家都感谢和歌颂瑟林的美德,只留下欧斯闵一个人气呼呼。

18世纪法国起源的启蒙运动推崇理性,莫扎特深受其影响,最后瑟林的理智克服了他对所爱的感情,正反映了理性主义。这也许是瑟林只有说白没有唱词的原因吧。瑟林最后的道白是:“你们的人民大概习惯于不公不义……我如此憎恨你的父亲,所以我决定不学他的榜样。我放你自由,你可带着康丝坦丝回国。告诉你父亲,你虽落在我手中,我却放过了你。告诉他以德报怨,而非冤冤相报,才能给我更大的快乐。”观众是否觉得这样理性而冷静的台词用说的比唱的更有力呢?

要看懂这部歌剧,有必要了解一下奥斯曼帝国的后宫制度。奥斯曼帝国除了早期曾与察合台汗国和其他鞑靼汗国公主联姻外,以后的后妃多是女奴出身。女奴是俘虏、绑架或抢劫来卖给或献给王宫的女子,包括被征服的拜占庭和希腊的少女,被鞑靼人抢劫的切尔克斯(沿黑海一白人小国,后被彼得大帝征服)和东欧少女,以及被海盗俘虏的欧洲女子。她们进宫后被教以歌舞、音乐、打扮和其他技能。后宫大致分为两级,底层是奴仆,上层是貌美有才艺的女子,如果有人被君主看上侍寝,则更上一级成为妃子,有自己的套房和奴仆,生了儿子(尤其是长子)的妃子地位更高,但并非皇后。真正统领后宫的是太后(皇帝的生母)。

奥斯曼的后宫颇有几位女奴出身的“大女主”。最著名的例子奥斯曼最伟大的君主苏莱曼大帝,他深爱妃子罗克丝拉娜(原籍在今天的乌克兰,被鞑靼人掠夺卖给王宫为奴),破天荒地和她举行了正式婚礼,并从一而终。罗克丝拉娜也成了参与*事的第一位奥斯曼皇后。她生的皇子继承皇位,即瑟林二世。瑟林的意大利宠妃努儿巴努也权倾天下,她不但辅佐夫君,也是儿子穆拉二世的“参谋”。努儿巴努过世后,穆拉的阿尔巴尼亚籍宠妃成了左右*局的幕后权力者。奥斯曼后宫的宫斗之激烈,不次于电视剧,君主甚至会为让宠妃之子继位而杀死长子。而继位后的君主常常有如秦二世,把自己的兄弟杀光。

歌剧结局是莫扎特做的最大变动。原剧结尾非常荒谬:把瑟林写成原籍欧洲,他最后发现贝蒙特原来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因而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当时欧洲人,尤其是奥国人对土耳其人偏见颇深,原因不难理解,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连年争战,维也纳曾两次被围城。但欧洲人也对奥斯曼帝国的富庶、都城的繁华、苏丹(皇帝)的奢侈,尤其是后宫的美女如云,非常好奇且着迷,所以18世纪时戏剧中以土耳其为背景的颇多。在这些“土耳其剧”里的君主大多被形容为残酷颓废荒淫,这样的统治者怎会轻易放过从后宫偷走他爱妃的男人?莫扎特的瑟林却是宽宏大量、仁慈开明。剧中代表土耳其人的负面形象只在欧斯闵一人身上,但是欧斯闵是个搞笑的丑角式人物,观众不会对他认真。

西方人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一向把古老神秘的东方妖魔化。莫扎特年纪虽轻,就已经免去了种族和文化的偏见。如果西方人能够如莫扎特般消除偏见,尝试对东方文化有些了解,双方则会有更多的宽容,也许能避免一些无谓的战争吧。(吕传彬)

(来源:北京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扎特笔下的宫斗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