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湖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和我们并肩携手。他们是被我们昵称的“老外”,他们中有学生、老师、工程师、公司职员、小店老板、演艺人员……他们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在湘“老外”抗疫记》专栏,通过他们的抗疫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跨越国家、种族,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伟大的爱与力量。
王达观:我庆幸留在了中国
王达观(肯尼亚)
我来自肯尼亚,现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1年级。一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身为留学生,回国还是留在中国?在当时似乎都是生死攸关的选择。
妈妈很着急,每天都在电话里催着我回家,机票价格天天上涨,路上感染的风险也不断加大。权衡利弊,我决定留下,因为中国的抗疫措施让我有了安全感。学校开始采取封闭式管理,分发免费口罩、消毒液、手套与体温计等防护用具,也开始要求学生们每天向班主任上报健康情况。与此同时,学校给我们发送了很多官方的消息,同时普及了更多的防护知识,我不再焦虑。
学校的措施,保护我们远离病毒,但也给我带来了挑战。食堂关闭,外卖进不了校园,我不会做饭,吃饭成了难题。幸运的是,我有幸结识到了一位肯尼亚朋友。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学习,我教他中文,他教我厨艺。当口罩越来越紧张时,一名阿尔巴尼亚籍的同学,从自己国家买了口罩送给学校。不分国界,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抗击疫情。
办公室的老师们每周为留学生采购一次物资,我作为志愿者,协助统计每周同学们所需物资的清单,以及完成公寓日常消毒工作。而老师们却更加辛苦,每次老师们都开着自己的车,穿梭在超市和购物中心。
疫情期间,我也给老师们添了麻烦。有一天,我突发头痛,浑身无力。医院检查,医生打电话医院,以免病情变得严重。我十分害怕自己会感染新冠病毒,但老医院,医生为我做了详细的检查,耐心地听我陈述病情。好在我只是高血压造成的偏头痛,医生叮嘱了我许多。我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每天吃水果和沙拉,也开始恢复健身,运动使我的每一天变得精力充沛,元气满满。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妈妈的担心已从我身上完全转移到在美国学习的姐姐身上。中国的防疫措施高效且人道,病毒虽然可怕,但敌不过白衣天使们的勇敢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病毒的降临如此不幸,但幸运的是,我留在了中国。从最危险到最安全背后,我看到了医生们抗疫的决心,老师们忙碌奔走的身影,中国人民全民居家隔离对国家的信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易禹琳通讯员喻玲整理
[责编:周杨]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