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个世界没有意义,除非你在旅行的路上看见
TUhjnbcbe - 2023/10/26 17:48:00
1.东欧文学经典

上一次阅读东欧文学,还是姆罗热克的那本《三个较长的故事》。这次波兰作家的安杰伊·斯塔休克的《去往巴巴达格》,已经是“蓝色东欧”的第7辑。

我对于高兴主编的序言印象尤为深刻,有关东欧的记忆,就这样被他牵扯了出来。米兰·昆德拉的人生寓言犹在,而我,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童年是如此地重要,诗歌满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惊喜。东欧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最初的地缘限制,现如今,尽管有很多国家都不想承认自己曾经作为“东欧”一员的过往,但历史发生过,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受到过往的影响。

东欧之所以还能以一个整体来被讨论,正是因为,在那些曾经的岁月,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等,它们总是不断地遭受侵袭。这片土地满是伤痕,却也与世界达成了更深度的交融。这里,有超越民族性的存在,尤其是身处矿野,你会更容易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

我喜欢《去往巴巴达格》这部作品,不仅仅因为这是作者用脚步丈量的世界,更是因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

《去往巴巴达格》的译者龚泠兮,她的前言我看得尤为仔细。这本书被翻译得很美,尤其是译者格外强调的第一个段落。

当黑夜降临,孤身一人更有感于世界的悲凉。如作者一般,我们常会感到世界的广袤以及个体的渺小。安杰伊·斯塔休克写道:“我如此胆怯,以致不敢去相信;我又如此苍老,以致无法承受失去。我相信,只有通过看遍风景才能获得安宁,只有在这天地之间我才能寻见容身之所。”

2.《去往巴巴达格》:这世界满目疮痍,而我喜欢生活在小国里

《去往巴巴达格》,安杰伊·斯塔休克的语言,是如此地诗意。然而,这语言描述下的土地,却焦渴难耐,伤痕累累。

安杰伊·斯塔休克在《去往巴巴达格》一书中,忠诚地叙述了自己的旅行见闻,他到过很多地方,都是我们从未涉足过的地图空白之境。整本书有十四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作者到了不同地方的见闻。这些文章的排序,并非遵照着一定的顺序,它们只是理所当然地出现在那里,就仿佛作者手中的旧地图,整个世界的样子,就如文字中所展现的那样,既渺小又广大。

安杰伊·斯塔休克笔下的很多地方,都鲜为人知,更有些地方,人迹罕至。但是,尽管这样,作者还是去了。他并非只是单纯地迷恋不同地方的风景,事实上,他的文字,更多地显现出一种历史的宏大。他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那些世人常常容易忽视的边缘角落,在那些地方,他看着日出和日落,感受着整个世界的震颤。

文章中,散落着安杰伊·斯塔休克独特的个人思考,这也让他的文字,饱含哲理的味道。当然,《去往巴巴达格》并不好读,尤其是当我们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那样的阅读大多数也只能停留在浅层。然而,就像译者所说,这也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3.看见这世界,然后,好好去生活

跨越山海,我们看见世界的一隅,有人在如此地生活,这就足矣。

安杰伊·斯塔休克统计过自己护照上的过境章,7年时间一共个。这还不算有些过境人员懒惰。他对于衰落、腐朽、离经叛道的一切,都感兴趣。因为,他认为,“历史只有被讲述才会绵延千年,而事物只有被注视才真的存在。”

他让我们看到了渺小的可贵,在写巴尔干半岛的那篇文章里,他坦诚地表达了对于渺小国家的喜爱。因为于他来说,“渺小变得夸大而荒谬,要比伟大困难得多。无论如何,它对周边世界的伤害更小。”

这个视角非常地新奇,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第一次学着以一个小国国民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阿尔巴尼亚的孤独,天空都是灰色的;摩尔多瓦的月薪,平均只有25美元;对于在世界流浪的吉普赛人,作者长久地痴迷。想着这世界上有历史和无历史的物体共同老去,这种平等竟也让人感受到不小的冲击。

在天亮之前起床,看着黑暗逐渐消散。这世界与其他我们从未涉足过的角落,终于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喝着咖啡,想象其他地方的黎明,安杰伊·斯塔休克的诗意人生,透着荒凉的意味。

掩卷沉思,依然久久不能走出那片旷野。《去往巴巴达格》,东欧依然有着非常多的闪光之地。看见这世界,就算不能真的到达,那也算是一种激励。平凡的人,好好生活,就是全部的道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世界没有意义,除非你在旅行的路上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