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欧洲火药桶差点爆炸,28国特派团威胁
TUhjnbcbe - 2023/9/17 19:12:00

一觉醒来,欧洲差点又“变天”了。

当天时间7月31日,科索沃北部地区的局势突然动荡,一些城镇传来了阵阵枪声,随后就是持续3个多小时的防空警报。

原来,科索沃北部的部分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科索沃当局第一时间派出特警部队,塞尔维亚军方则在边境严阵以待,甚至动用了直升机和战斗机以示警戒。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以米特罗维察市为例,当地塞族人使用车辆和路障封锁了部分道路,包括当地通往塞尔维亚的过境点附近,以及连接该城南北的关键桥梁。

由于该城北部主要居住着塞族人,南部则大多是阿尔巴尼亚人,因此隔绝南北城的路障,也激化了当地塞族人和阿族人的矛盾。

当时,数百人在路障附近对峙,稍有不慎就会擦枪走火、爆发武装冲突。

据科索沃官方报道,有抗议者袭击了路过的阿族人,甚至还向科索沃警方开枪。可与此同时,俄罗斯媒体却报道称,至少一名塞族人不幸中枪。

毫无疑问,当地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真假消息更是满天飞。

原来,年的7月31日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因为科索沃当局此前发布的两项规定,将从8月1日起正式开始执行。所以,规定生效前夕,就是当地塞族人进行抗争的最后机会。

实际上,这两项规定的真实目的,是让这些以塞族人为主的城市,彻底和塞尔维亚“脱钩”。

规定一,是让从塞尔维亚抵达科索沃的旅客,将塞方签发的证件换成科索沃官方签发的新出入境身份证件。

规定二,则是让当地塞族人使用的由塞方发行、使用科索沃城市首字母缩略词的车牌,换成由科索沃当局发行、带有所谓“科索沃共和国”缩写的车牌。

毋庸置疑,这些规定让科索沃北部多座城市的塞族人大感不满,这些城市本就以塞族人为主,当初就不支持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更不承认年自行宣布独立的科索沃*权,自然不愿舍弃塞尔维亚发放的官方证件。

但绝大多数人口为阿族人的科索沃,自宣布独立以来的近15年时间里,一直在采取种种手段约束当地的塞族人,试图让他们不再使用“非法”证件,而是完全服从当局管理。

否则,将来科索沃当局若和塞尔维亚爆发冲突,这几座城市就是最大的隐患。更何况,科索沃当局连统一境内身份证件和车牌都做不到,又谈何“独立”?

种种因素催生之下,危机就此诞生。

事情发生后,各方反应各不相同,科索沃、塞尔维亚、乌克兰、俄罗斯和北约相继发声,让这场危机面临着随时升级的风险,甚至有可能让科索沃成为乌克兰之外的“欧洲第二战场”。

科索沃官方指责塞尔维亚,声称是塞方暗中挑起了这场骚乱,科索沃总理和总统还声称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是“骚乱的主要负责人”,并要求他为此负责。

塞尔维亚方面则呼吁降低紧张局势,也没忘记做“最坏的准备”。武契奇在31日当晚紧急到访总参谋部、同塞尔维亚军方领导交流后强调,希望能通过对话维护和平,但无论多困难也不会投降。

与此同时,武契奇还指责科索沃当局的*策不考虑后果,且利用西方舆论假装成“受害者”,从而为科索沃总理库尔蒂打造像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样的形象。

而乌克兰也忙着“凑热闹”,其国会议员、前乌克兰总理贡恰鲁克“叫嚣”道:乌克兰军队已经做好了保卫科索沃的准备。

此外,由北约领导的科索沃维和特派使团似乎也想“拱火”,其声称正在监测当地局势,并将“根据联合国的授权,在稳定受到威胁时进行干预”,随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该特派团拥有来自28个国家的约名士兵,由北约进行领导,得到了美国、欧盟等多方势力的支持。

而作为塞尔维亚的重要盟友,俄罗斯方面也适时地发出嘲讽。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科索沃局势的发展,再次证明了欧盟调停的失败。

原因很简单,科索沃正计划申请加入欧盟,而塞尔维亚早在年就提交了申请。对欧盟而言,如果塞尔维亚和科索沃能通过欧盟的机制实现“和解”,那将大幅提高欧盟的影响力。

然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在6月访塞时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承认科索沃独立,要么放弃加入欧盟。这样的做法,当然让武契奇十分恼火,况且朔尔茨还要求塞方加入“反俄阵营”。

可以肯定的是,科索沃局势之所以会发展到如今这一地步,绝对离不开美西方的添柴点火和故意偏袒。

但相比之下,俄罗斯外交部的代表在31日危机发生时,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反应,也因此赢得了武契奇*府的“特别感谢”。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约驻科索沃特派使团的指挥官卡贾里,于8月1日凌晨会见了科索沃塞族代表。同时,科索沃总理和总统同欧美代表也举行了会议。

事后,科索沃当局声称将推迟两项规定的执行时间,计划等到9月1日再行实施。

但对此,有必要谈3点。

第一,科索沃当局推迟实施两项规定,并不意味着“取消”。一个月后,类似的冲突很可能再次爆发,而做好了充足准备的科索沃当局,恐怕不会给当地塞族人将事情闹大的机会。

第二,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都位于巴尔干半岛,该地区又被称作“欧洲火药桶”。如果在这里爆发冲突,欧洲局势将更加混乱,一系列连锁反应或让世界再次面临“三战”的威胁。

第三,本次危机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认为,北约就是冲突的煽动者,因为美西方在乌克兰战场上遭遇重挫,因此希望在巴尔干半岛“找补”,

这一说法很可能就是真相,虽然美国和欧盟都参与了促使局势降温的斡旋,但在危机酝酿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不少利益。

对北约而言,这场危机就是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警告,暗示北约随时可以对俄罗斯的盟友动手,同时也是在威胁至今尚未加入“反俄制裁”的武契奇*府。

诚然,7月31日的这场危机暂时得以缓和,但有关方面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毕竟,按照美西方“双标”且“反复无常”的特质来看,这场大戏恐怕才刚刚拉开帷幕。

回想年的那场轰炸,不仅有“吾辈当自强”的感慨、对遇难同胞的缅怀、对北约暴行的痛恨,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担心。

希望塞尔维亚人民不用再经历如当初一般的浩劫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欧洲火药桶差点爆炸,28国特派团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