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正在开一辆电车,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的轨道上有5个人,另一个轨道上也有一个人。此时你已经来不及停车了,你只能往这两条路都有人的一条开过去,你会怎么选择?
另一个问题,你正站在一个天桥上,过山车上有五个人,突然刹车失灵,你如果把身边的那个陌生胖子推下去就可以让过山车停留下来,那五个人就可以活。但不幸的是,这个胖子就没了。这时候,你会怎么选择?
第一个是著名的“电车难题”,第二个是著名的“天桥难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电车难题属于亲身难题,设计较少的个人困境,人们在做决定之前会压制情绪;而天桥难题属于非亲身难题,涉及较多的个人困境。
但在试验中,被试给出的答案和自己的行为完全不不一样。事后,人们的回答竟然是“思考时没走脑子”。
人们为无意识行为虚构解释理由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认知方式发生改变。
而这,就是本能冲动与意志力:深思熟虑后的战败。
即使你心中已经有最价值化的答案了,但你的行为,却和你想的不一致。没有使得价值达到最大化。
就像减肥一样,看到一个诱人的高脂肪食品,明明知道自己需要控制,但仍旧没禁住,吃掉了。心想着从明天开始。
但是,“明天,你将面临与今天相同的挣扎”。
2
以上的问题,是由于人的认知障碍造成的。
认知障碍分为两种:
第一类,心智程序缺陷。(科学性思维规则的缺失)
第二类,污化心智程序。(概率思维规则的缺失)
在解释什么是心智程序缺陷之前,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心智模型。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心智分为三重模型,即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以及反省心智。(三重心智模型,推荐阅读:缺少这个底层逻辑,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由于人类长期的生物进化,人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倾向那些简单的东西,而不愿意考虑那些复杂化的问题(那时候缺少食物,大脑思考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也就是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认知吝啬*。它主要表现为默认自主心智、焦点偏差以及压制失败。
具体是什么呢?认知吝啬*,是指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如简单归因,鲜活性效应,属性替换。
举个例子,相较于飞机坠毁和车祸,你更担心哪个呢?
或者换句话说,你听到哪个的时候更害怕呢?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答案是飞机坠毁。当然,在这之前,我的答案也是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飞机坠毁后各大媒体都会大肆报道,在头版头条上有着这样那样真相解密,让你不想看到都不行。而全国乃至全世界,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车祸意外事故发生,也没见得报道多少。
因而,飞机坠毁这一可怕事件在我们的大脑中就有了鲜活性效应,我们一想起来就感到害怕。我曾经也在想,这家伙(飞机)得多危险呐。
再比如,你出门在外,父母担心的不是你遇到什么车祸啥的,而是提醒你要注意哪些犯罪分子。他们不知道的是,发生车祸的概率是遭遇犯罪分子概率的倍之多。这同样是因为鲜活性效应在起作用,因为大脑更容易记住那些能带来刺激的东西。
记忆的峰终定律嘛。它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研究提出的。
再比如,什么是属性替换?当人们需要评估属性A时,却发现评估属性B更容易一些,于是就改为评估属性B。
简单来说,属性替换就是用简单的问题,替换难题。
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有问题的。但是,大脑这个认知吝啬*喜欢呀,因为它就是喜欢走捷径,干不费力的活。
3
前面提到了“心智程序”,那什么是心智程序呢?
心智程序,是指个体可以从记忆中提取出的规则、知识、程序和策略,以辅助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过程。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你进行决策判断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你头脑中的自主心智、算法心智以及反省心智共同起作用,力图给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此时,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占得比例比较大,后两者通常都是要去抑制自主心智的运行。因为大脑的认知吝啬*会影响信息的处理过程。
但是,在人类会存在不同种类的心智程序缺陷问题,以至于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压制失败。
大脑对易得性的偏爱影响了我们对概率的正确估计判断。
比如,你朋友向你吐槽说某某餐厅的饭菜垃圾,恰好是你没有去吃过的一家,这以后你还会去吗?
肯定是心里会犯嘀咕的吧。
一天,你在某个地方办事,刚好遇见这家餐厅的老板,老板说怎么没看见你去我家吃饭呀,95%的人都觉得好吃呢?
这时候你会怎么想,会去尝试吗?
在做选择之前,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什么样的人会去评价饭菜。你吃饭有评价的习惯吗?好吃,我可以给朋友推荐,而且下次我还会再来。不好吃,就这一次,再无下次,你也没那时间去评价,对吧?
那什么样的人会去评价呢?和老板熟悉或认识的人。他的基数为什么会这么大呢?评价的人多吗?
假如5个人去吃饭,有1个人说不好,那好的基数就变成了80%。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这样的店,基本上就死了。
要知道,某些来路不明的概率是会误导人的!
别忘了,数据也可以撒谎。
4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双十二,你屯了多少东西呢?
因为打折,因为促销,因为一年只有一次,不少人都剁手了。
确实,有的东西在这几天比往常要便宜,但有的东西却不尽然。就拿我加在购物车中的那些书来说吧。在活动之前,上面的价格是74元/本,双十一打折,价格飙升到85元/本,打折下来后74元/一本,当然有的店卖到72.9元。
不得不说,发现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因为那几本书在购物车中有大半年了,价格也是在涨涨跌跌,偶尔打开,会告诉我降价了多少,但涨价却不说。
但不少人却在这些节日里纷纷剁手,因为便宜吗?
不是,因为中了圈套。框架效应。
什么意思呢?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
上面提到的降价、打折,我们往往比平时花销得更多。框架效应造成了视角转移,让我们只盯着“优惠”,如得了额外津贴后,你存储的钱却不增反减。
框架效应是理性障碍的主要来源之一。认知吝啬*是框架效应背后的始作俑者。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特别特别需要你留意。我方立场效应。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例子,有一天,美国安全部部长宣布中国手机会盗取信息,禁止在美销售。
你会怎么看?
接着,中国安全部部长发表郑重声明,说美国牌手机盗卖用户资料,将予以查封,禁售。
你又怎么看?
当然,结果都会出现“我方立场偏差”。
我方信息加工:反正都是我赢。
为什么呢?克莉迪亚·法恩在《大脑里的8个骗子》一书中有很好的解释:
“如果一切都可行的话,大脑会以最适合你的方式解释问题。”
的确,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是很耗费认知资源的一件事,但采用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方式所需付出的代价,有时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因为我方立场加工,是很多非理性想法和行为的根源所在。
比如光环效应、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成功时归因于自己,失败时逃避责任),过度自信等。
简单谈谈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称为“计划谬误”。
所谓计划谬误,是指人们常常会低估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比如一篇优秀的论文、完成当年的税务表格、完成一项基建项目等)所需的时间。
你原本以为只需要半小时搞定的作业,但其实当你做完的时候,已经过去两小时了。你太高估自己了。
除了以上的心智程序缺陷之外,另外一个关键的心智程序缺陷是忽略备选假设。
其原因在于,人们天然的思维倾向是寻找证实假设的证据,而非证伪的证据。
人们太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