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809/4674648.html■编者按
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方红色热土。惠东高潭是全国最早成立区级苏维埃*权的地方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惠州是东江纵队指挥部所在地;叶挺将军诞生于惠州……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惠州大地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遗址,遍布全市各地。在正在进行的*史学习教育中,惠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即日起,《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南方+惠州频道共同推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之“惠州红色印记”》系列报道,让我们在学习*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红色,是高潭的底色。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是东江革命斗争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东江红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动了较早的农民运动,建立了农会组织、*组织,诞生了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权之一。
在高潭,人民军队武装割据进行了最初尝试,形成了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军指挥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在这里开展过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纵队在这里坚持战斗到全国解放。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高潭精神生生不息。立足新时代,高潭紧紧抓住“红色+绿色”的主线,做好老区发展振兴大文章,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小镇,赓续红色血脉。
历史从未走远,高潭发展的背后,是强大的红色动能。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跟随由惠州市委*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指导、市委宣传部特别策划推出的“走读百年惠州”大型采访活动,再次来到高潭,重温革命奋斗历程,记录时代新发展。
统筹:罗锐
采写:韩庆鹏乌天宇
百年沧桑“东江红都”焕新颜
4月,莲花山脉万物生长,一派春光,惠东县高潭镇深藏其中,为满眼绿意增添了一抹红色。
圩镇内骑楼林立,一座栩栩如生的马克思雕像矗立在镇中心,游人如织。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红旗、革命标语等红色元素让人应接不暇,品类齐全的红色旅游项目遍地开花,革命遗址与现代建筑和谐交融。在圩镇西侧和北侧,分别是高潭老苏区革命纪念堂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献展示馆。
年11月11日,高潭圩镇召开万人大会,庄严宣告高潭区苏维埃*府成立,是全国首批区级苏维埃*权之一。成立当天,高潭圩镇热闹非凡,张灯结彩,“马克思街”和“列宁街”由此得名。自此,高潭深深烙上了红色印记。
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点,记者跟随由惠州市委*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指导、市委宣传部特别策划推出的“走读百年惠州”大型采访活动,再次来到这片红色圣地。在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前驻足,在犹如坚硬岩石的外表下,这处红色陈列馆稳如泰山,红色记忆一涌而来。
馆内,红色革命内容布展、文物展示、历史照片展示等种种陈列品,都记录着高潭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向世人诉说着这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战岁月。“中洞保卫战”“三个母亲”“甘溪五*员”……人们驻足在展柜边,神情凝重,革命先辈的伟岸形象铭刻在心。
“没有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会怀着崇敬和感恩之心,铭记他们。”当天,来自惠阳区旗袍协会的百余名会员列队默哀,表达崇敬和悼念,并向纪念碑敬献鲜花,仪式后,协会会长陈玉琼感慨万千。
陈列馆资料显示,仅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高潭就被杀害了多人,绝户多户。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高潭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方便军民饮水,红军们率领村民在这里开凿了一个水井,后来,村民们为了纪念红军,就把它取名叫做红军井。”中洞村在高潭红色革命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总支部副书记江明坤是年轻的“96后”,说起家乡的革命故事却是如数家珍。
近年来,各级*府在修复中洞革命遗(旧)址的资金投入接近7亿元。中洞共有革命遗址30多处,百庆楼、红军井、医院、湖山书舍等革命遗址在重新修复后,不但承担了东江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任务,还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
在省市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机遇下,高潭镇正迎来一系列崭新变化:红色旅游产业崛起、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落成、建设潮惠高速连接线等,每一项都是民心工程,更令人期待的是,总投资约70亿元的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也在3月初顺利签约落户,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在这里走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东江干部学院学员魏悦佳在参加*史教育培训后,由衷地感慨道。一批批红色景观亮相,一条条进山大道修通,一个个旅游项目营业……现如今,高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返乡创业潮推动红色文旅助振兴
近年来,搭载着乡村振兴的快车,“东江红都”高潭再次翻“红”。越来越多的人们循着红色足迹来到这里,革命老区的名气也散播地越来越远。在人气和名气的双重加持下,高潭成为新的创业热土。嗅出红色商机的创业者中,不乏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新鲜茶叶、野生香菜、薄荷嫩叶各少许入陶钵,和粗盐、花生、芝麻经三道擂捶研磨成糊,开水砸香,添入米花,一碗混杂着绿叶清爽与坚果醇香的擂茶便做好了。
94年前,原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红二师师部旧址位——百庆楼的主人戴焕其,用擂茶热情招待南昌起义余部的千名将士,擂茶因而得名“红军茶”,戴焕其也留下了“决裂旧家庭无私干革命”的佳话,并被成为“红军的财神爷”。
如今,戴焕其的后人戴木贵告别“深漂”生活回乡创业,在百庆楼旁重新开启一家咸茶馆,沿用祖辈的传统技艺为往来客人制作红军茶,这家咸茶馆也因此远近知名,成为前来瞻仰和学习红色历史必来的“网红店”。
历经百年沧桑,一碗不变的擂茶香串联起了家国今昔的记忆密码。
罗明霞也是返乡创业支持家乡振兴的一员。四年前,她在马克思街投资建设了一间“四维”民宿,率先将民宿业态引进高潭。去年,她又开了“东江红”特产店,开拓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将高潭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老乡就业致富。
“劳动节前后,我们投资建设的一处集*建培训、户外拓展、农业采摘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也将即将建成开放。”罗明霞说,乘上红色旅游发展快车,不仅让家乡日新月异,也让家乡人民走上了富裕的小康路。
当下的高潭,回乡创业成了一股风潮。红色教育培训机构、红色主题民宿、红军茶馆、高潭特产店等,这些返乡创业者,带回来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新理念和大视野,并为高潭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能。
数据显示,近3年来,约万游客到高潭观光旅游,其中,年高潭共接待游客44.8万人次,较年增长5.4倍;年高潭镇GDP达6.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2万元,分别较年增长18.61%和%。
高潭镇*委副书记黄浩铅表示,围绕乡村振兴发展,高潭正紧紧抓住“红色+绿色”的主线,做好老区发展振兴大文章,力争将高潭镇打造成为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和生态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省*性教育主阵地
东江干部学院是高潭的又一新地标,高大宏伟的楼体在群山环绕之间拔地而起,清幽之处好读书。国道从学院大门经过,联通南北,五湖四海的培训班纷至沓来。进入学院,中庭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8个红字惹人注目,学员们纷纷在此处拍照打卡留念。
去年9月,作为广东省委批准设立的3个干部学院之一的东江干部学院正式揭牌启用。在这里,教学用房和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共有大小课室15间、学术报告厅1间、研讨室12间、学员宿舍间,教学用房面积1.42万平方米,可同时满足人培训和人食宿。
东江干部学院(筹)组长李卫华介绍,作为弘扬东江革命精神、加强全省*员干部*性教育的主阵地,东江干部学院深度挖掘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权高潭的红色资源,联动全国组干院、高校、省委*校建立优质师资库,形成了一系列关系高潭革命斗争历史、东江革命根据地历史、东江纵队与秘密大营救、粤赣湘边纵队历史等优质课程。
“同时,我们将革命母亲、甘溪五*员、交通情报员的故事等革命英雄事迹编排成情景剧,让学员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接受革命教育和*性锤炼。”李卫华说,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将惠州多处*性教学点为主线,设计20条“*性教育+”精品线路,近距离滋养初心,增强培训感染力和互动性。
通过打造出课堂教学、情景教学和体验教学三块内容,东江干部学院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深受学员欢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学院辐射影响力初步显现。
截至4月11日,东江干部学院共办班期,培训学院人,人次,其中省直及市外班67期,占42.4%,形成了“揭牌天办班期”的良好开局。
事实上,通过办班培训,东江干部学院的成立,还为高潭聚拢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从直接作用来看,学院带来大批来自周边地区的学员,直接拉动了本地的农产品销售和服务业发展。”东江干部学院(筹)组长李卫华介绍,“从间接作用来看,接受培训的学员通过自发宣传,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潭的知名度。另外,每一批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单位或企业,培训过后与学院建立了良好的互动联系,这些潜在资源都有可能最终转化为拉动高潭经济增长的人力、技术或资金。”
近期,某地质单位在培训之后就为高潭免费勘测了地热资源,为往后高潭开发温泉等旅游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除了基本的食宿培训外,剩下的空间将全部交给高潭。”李卫华表示,学院计划通过购买服务,依托高潭本地的红色资源来实现各外延环节,实现高潭本地旅游企业和开发者在红色研学项目上的互补互助关系,共同延伸完善一条高品质的红色旅游产业链,真正将高潭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