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食疗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26/8890845.html我有时认为,他们创造了比他们自身更为强大的东西:一种不敢让它逃出其掌控的力量,因为他们害怕它可能会回过头来反对他们,他们种下祸根,现在他们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无可奈何地成为在他们的牧场上长大的怪异而可怕的斗士的主人,同时也成为了其仆人。——乔治·凯南,年
谈到冷战,人们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其最初的成因与最后的结束之上。诚然,对于这样一场全球性*治事件来说,起因与终结确实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不过,我们对这场持续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大事的中间环节研究仍显不足,而在此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文章更是凤毛麟角。笔者希望可以补上这个不足,与读者一起梳理其脉络,思考冷战研究的意义。
笑里藏刀:马歇尔计划的用意
谈到“马歇尔计划”,人们普遍将其视为国际经济援助项目成功的代表。如同其官方名称——欧洲复兴计划——一样,马歇尔计划确实为经历了二战洗礼、百废待兴的欧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欧洲经济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我们将马歇尔计划放在冷战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的话,那么其用意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马歇尔计划中援助资金的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治格局。面对老霸主欧洲的苟延残喘和新霸主苏联的浴火重生,初登大国舞台的美国也经历了一阵迷茫期。这里之所以说美国此时是“初登”舞台,是因为先前的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经验与罗斯福总统的“四大警察”方案都被证明是不现实的。此时的美国亟需寻找新的、更加现实可行的外交战略。而恰在此时,名不见经传的乔治·凯南登上历史舞台。
讲到冷战——不论是将哪个阶段——都不能不提这位“冷战战略之父”。凯南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美国定下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凯南通过多年对苏联现实的观察和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精准洞悉,将美国的冷战战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阻止苏联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张,其主要手段是恢复欧洲的自信,使欧洲重获抗衡苏联的力量;第二阶段是压缩苏联影响力的边界,这里更多的是依靠寻找苏联与其卫星国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苏联集团;第三阶段是修正苏联的外交思想,引导其走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轨道上来,最终结束冷战。
马歇尔计划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同时兼顾实现第一阶段目标和探索第二阶段的双重功能。这里有三层含义:首先,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自信的最大来源就是经济的发展。马歇尔计划也正是立足于此。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次,凯南在制定上述冷战战略时,始终担心美国会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面对苏联的咄咄逼人,美国并不急于担负起保卫欧洲的使命,而是希望通过“叫好又叫座”的经济援助方式,恢复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加强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一个在美国帮助下、融入美国经济秩序的欧洲自然也可以分担美国的义务。
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带去了信心
而在另一方面,马歇尔计划在启动初期,并没有划定受援国的界限,也就是说,东欧国家甚至是苏联,都可以参与其中。事实上,苏联一开始也确实参与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于年6月参加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讨论马歇尔计划的会议时,带上了近百人的经济顾问团队,足见其诚意。
深意就在于此。美国在出台马歇尔计划时坚持,必须将重建德国包括在内。这里有两点原因,一是美国认识到,欧洲的复兴离不开德国经济的复兴,这是客观现实。另一点是,美国也知道苏联是绝对不同意看到自己的老敌人重振旗鼓的,因此重建德国实际上也是设置了一个让苏联不得不拒绝的条件,从而分化苏联与东欧卫星国的关系。苏联果然中计,断然退出马歇尔计划,并指示其他东欧国家一起抵制。就这样,马歇尔计划为凯南战略的第二阶段的开展创造了机会。
无奈之举:苏联的战略调整与苏南关系的变化
将马歇尔计划看作冷战的转折点丝毫不为过。这是因为,苏联为应对马歇尔计划而进行的战略调整彻底改变了苏联集团的内部关系,从而影响到冷战后续的发展。这里就不得不提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的变化。
苏南关系主要涉及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而后者又与希腊关系密切,从而牵扯到整个巴尔干和近东的局势。具体来说,斯大林原先是非常支持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合并的。这是因为,斯大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西方的影响力排斥出保加利亚。对于阿尔巴尼亚,由于苏联与西方就阿尔巴尼亚的地位问题在战后初期尚未确定,斯大林决定通过南斯拉夫间接的控制阿尔巴尼亚。渐渐的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关系越来越密切,最后产生了合并的意向。
斯大林与铁托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打乱了斯大林在巴尔干的布局。为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项老成持重的斯大林认识到必须通过整合东欧国家的力量,才能抗衡西方的紧逼。因此,他改变了原先的立场。特别是对阿尔巴尼亚。因为阿尔巴尼亚与希腊存在领土争端。斯大林非常担心南斯拉夫牵扯到该问题中来,会使希腊内战更加混乱。从而为美国的进一步干预提供借口。但这样一来,就与志在主导巴尔干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产生了矛盾。在年2月10日的苏南保三国会议上,斯大林痛斥了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独断专行”,而对南斯拉夫亟需的经济援助冷淡回应。铁托回国后召开会议,驳斥了斯大林的指责,苏南关系正式破裂。
谋篇布局:美国的后招及其成功的原因
苏南关系恶化之后,美国并没有急于拉拢南斯拉夫,反而出台了施加压力的方针。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斯大林与铁托之间的矛盾已经公之于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铁托会转投美国。相对于苏联的压力,美国依旧是南斯拉夫主要的敌人。因此,急于拉拢只会让铁托怀疑美国的用意,适得其反。另一方面,美国国会议员和美国民众此时并不了解苏联与南斯拉夫之间的矛盾意味着什么,他们不能理解总统为什么要打压一个敌人却拉拢另一个敌人。因此,出于国内*治需要,美国也不能过早地这样做。
因此,接替艾奇逊担任国务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提出了著名的“压力战略”。在苏联与其卫星国出现矛盾之际,进一步施加压力。其逻辑在于,面对美国的压力,卫星国必然会要求苏联提供更多的援助,这样的要求迟早会超出苏联的能力和意愿。因此,施加压力非但不会巩固苏联集团,反而会使苏联集团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待到矛盾足够大之后,美国再伸出援手。这样才能完成冷战战略的第二阶段目标。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冷战早期美国著名的战略家、外交家
如果我们以事后回顾的视角来审视杜勒斯的“压力战略”,不得不钦佩其预见的准确性——冷战的走向确实就是如此的。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杜勒斯的战略为什么可以成功?当然原因有很多,不过笔者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谋略都是“阳谋”而不是“阴谋”。
何为“阳谋”——阳谋是相对阴谋而论的,不同于阴谋的背后算计,阳谋的目标和应对选择都是摆在台面上的。比如马歇尔计划,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吸引东欧国家,从而分化其对苏联的依赖。这一点斯大林是非常清楚的,否则他也不会把整合东欧集团看得那么重要。但这样一来,苏联就不得不冒触犯东欧国家利益需求的危险。再说杜勒斯的压力战略。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分化铁托与斯大林的关系,这一点他们也是清楚的。“阳谋”的优势在于,始终将对手置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当然,客观来讲,斯大林的应对也不能说错误。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斯大林依旧能以大局为重,将稳定放在应对的首位,坚决反对其他人提出的冒险计划。这也足见斯大林的智慧与谨慎。
行文至此,我们梳理了冷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笔者在写作本文时一直在思考重读冷战的意义:冷战本身已是过去,但冷战中双方的谋篇布局、见招拆招却是大国关系研究中的经典案例。我们没有必要过高的评价任何一方,就像美国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中误入歧途并最终导致了越战的灾难一样。将冷战的历史摆在一个公平的棋盘上去复盘,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理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1、《冷战的起源》,沈志华2、《长和平》(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