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再谈电影。这次,我要回答上一篇文章后段我问出的问题:电影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新东西”?这里的“新东西”是什么?在这里,我所要描述的“新东西”绝不是“一种观点而已”,仿佛这是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千百种感受中的一种。我所要表达的,乃是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所有东西里面,最重要的,这是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最被遗忘的价值。这样非多元文化的观点让人生厌,我们早习惯了“每个人的解读各有不同…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的平庸观点,不过这也正是好电影消失的原因吧。我能否突破这种相对主义的迷梦,就让这篇文章来做个证明吧。电影在今天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下)文
李厚辰1.记忆战新东西,正是旧物。下面这句话,每次读到,都令我心灵震撼,是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导演笔记中写下的:“试想人类被剥夺了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实真相的权利已经长达百年之久,这多么令人震惊。好在过去的伟人们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留给了我们足够多的线索,他们通过建筑,音乐,和文学等表现形式,帮助他们的后代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瞭解事实真相,并重建起对人类的信心。”无独有偶,在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福柯就电影的访谈中,他提到:“真正的斗争是存在的。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统称为“民众记忆”的东西。确确实实,那些人,我想说那些没有权力书写,没有权力著书立论,没有权力编写历史的人们。他们同样掌握记录历史,回忆历史,经历和利用历史的方式…记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斗争元素。因此,要控制人们的记忆,就要掌握他们的能量,也要掌握他们以前的斗争经验和知识。”我的论述就要从这里展开了,电影给我们的“新东西”,不是一点点浪漫情怀、诗化生活、一点点所谓的“人生感悟”。或者说也是的,是上句话中的所有东西,不过这些东西,都是依靠着我们对“记忆”与“历史”的理解来完成的,是杨德昌与福柯所说的话题。我知道写到这里,我快要丢失读者了:我上面所言的“斗争”、“真相”、“民众”等,听起来实在过于宏大——“记忆”和“历史”让人联想到那些大部头的书籍中的一切,是让今天的人生厌和畏惧的。但我举的是个微小的例子——贾木许的《帕特森》,这是个有点温馨的小品。讲的是新泽西帕特森市,一名叫做帕特森的巴士司机,看着一本叫做《帕特森》的诗集,写他自己的小诗的故事。说来温馨浪漫,但真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就明白帕特森在对抗着名为“日常生活”的,无处不在的巨大危险:他的工作、女友、城市,他被毁坏的诗集。这是发生在小城市的小人物身上的故事,恰恰是一个人争夺“记忆”与他对世界理解的一场斗争,尤其是电影最后部分,帕特森的久未发表的诗集被狗撕碎,他正消沉地要放弃写诗时。一位远道而来的日本诗人在街头与他相遇。这位日本人奇怪地关心着遥远的来自新泽西帕特森市的诗人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诗集《帕特森》,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日本人:我想问一下,你是不是也是一位新泽西,帕特森市的诗人。帕特森:不是…我是个巴士司机,只是个巴士司机。日本人:一位帕特森市的巴士司机,啊…很有诗意啊。帕特森:这我可不敢确定。日本人:是的,相信我,威廉姆·卡洛斯·威廉姆斯,就能把这个写成一首诗。希望你明白了在这里呼之欲出的“新东西”,不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新事件,一个编造精巧的新理论,一个姿势新颖的新视角——“新东西”就是对一个熟视无睹的旧事物的新理解。是从巴士司机的生活中,找到诗意。不是那种鸡汤文章中的“诗意”,一种自我陶醉和欺骗。巴士司机生活中的诗意,是要敏感得保持对生活的感触,认真阅读着、写着自己的诗,抵抗着一切外在的驯化和打扰,延续着某种伟大的传统,才能够获得的。但是《帕特森》这部电影,至少向我们做了最好的保证,倘若你真的做到这一切,你就会拥有一个诗意的生活。这就是电影能给我们的“新东西”,恰恰都是借道一些旧物。这也是电影这个媒介能够最好传达的东西,这是我们这时代每个人对“记忆”和“历史”的斗争。2.忘记时这是个挺怪的逻辑,我所主张的电影能够带给我们的“新东西”,其实都是一些早已经有的旧物?但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历史,是什么样我们还不知道么?即便是更大的历史,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明白真相,难道还要借道电影?维基百科不可以么?直觉地看,这都更像是“纪录片”的领域,而非电影的领域。我们要重温福柯的那句话:“要控制人们的记忆,就要掌握他们的能量。”我想,对生活,对历史,对更大历史的事实之理解,那个令杨德昌震惊的事,并非因为我们不知道事实。而真正主导理解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的「能量」。让我们遗忘,不是我们与事实隔绝,而是我们与获得事实的勇气的隔绝。不是我们无知,而是因为我们懦弱。上述的话在近一段时间更容易被人理解,我们正在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彻底遗忘和调转想象的时刻,杨德昌的那段话字字珠玑,正是因着我们丧失了“对人类的信心”,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就不再与我们相关,事实不再是事实,我们找尽理由远离和遗忘,编造各种说法,像是“谁都不在现场,没人能知道真相”,像是“我只是个巴士司机”,像是“这不过是一种的想法罢了”。然后我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将其评价为“不可知的”,或是“不必知的”,或是“知道了也无法做什么的”。所以那些“旧物”,就成为了“新东西”,不是我们没见过,没感悟过。究其根本,是我们不敢记住,不愿意记住,胆子太小怕去记得的事情。像是一个巴士司机用力记住自己的诗人梦和诗人身份那般。还好我们有电影,它不断提醒着我们追溯的权力,追溯的义务,追溯的必要性,这就像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的最后一句话:于是我们挣扎着,在中流击水,不竭的要回到过去。这就是所有的“新东西”了。3.新东西随后,我将用十部电影来说明,它们有什么“新东西”,将我们带回到何种过去,争夺何种记忆,重塑我们对何物的信心?篇幅所限,我不可能详述每部电影的剧情,所以诸位读者,请选择你看过的电影一读就行。当然仅仅阅读我的文字,不可能带给你任何“新东西”,只是希望通过我简略的阐释可以给已经看过电影的人以一些启发而已。真正的“新东西”,都只能蕴含在观看者与屏幕间,那耐人寻味的张力之中。一、《潜行者》安德烈?塔克夫斯基《潜行者》这部电影很切今天的主题,本就是对“记忆”的争夺,影片讲述三个人对“禁区”的探索,那是不愿意人们了解和记住的地方。同时对于主角而言,“禁区”也埋藏着他未能理解的记忆。到现在,中文世界没有一篇对这部电影的阐释扣住了电影的主题。绝大多数人对于探索者的角色都没有理解,三位分别是“传道人/形而上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实证者”,他们在传道人的带领下,对早已被人遗忘遗弃的真理进行一次冒险。文学家最为鲁莽勇敢,而科学家最终要摧毁真理。一行人走到真理的门前,却因为文学家的“强力意志”最终抵御了真理的诱惑。从禁区归来,他们看似无功而返,却重新带回了“精神”。在《潜行者》中,“人的精神”就是这个所谓的“新东西”,不论是影片开始严密的工业封锁,还是禁区中神秘的超然力量,或是严谨的科学事实,最终都被诗意和“人的精神”所突破和抛弃。影片最后传道人那跛足的孩子静默的拥有了超能力的一幕可谓力道万钧。而人若是忘记并放弃了对自己精神的信心和信仰,确实才是最深的阉割。所谓“人的精神”,其实是老生常谈,甚至是道德教育的寻常主题。但什么东西让《潜行者》如此特别,福柯对电影中的“激情”有一句表述(这是他评价《玛丽亚?马利布朗之死》时的话):人在激情中,不是盲目的,只是,在这种激情的状态下,人不属于自己。这时做自己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彻底改变了。也就是,对于早已遗忘“精神”的人,面向他们以言辞谈论“精神”是毫无意义的。而《潜行者》构筑了一个特殊之处,银幕中的三位探索者,连同观影者一起,在塔克夫斯基绝美的画面中彻底进入一种毫不盲目,但不属于自己的状态,在那个地方,连同“激情”一道,“人的精神”才能够重新获得被感触的可能。二、《永恒和一日》西奥?安哲罗普洛斯这部电影对我非常特殊,在我看完它的第一时间,就彻底的改变了我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向。我在一个村庄中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难以控制地冲上田埂痛哭,继而做了一个长长的祷告,这就是电影的力量。这也是彻彻底底对“自我的历史”与“历史之历史”争斗的电影。看过的人都明白,这是导演安哲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影片讲述年医院前人生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他拜访子女,托付自己的狗,与一位阿尔巴尼亚小孩不期而遇,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理解自己的一生,和自己延续前人的诗作,并引领希腊命运的抗争,与欧洲左翼抗争的故事。影片共通着所有抗争者在当代的情绪和感受:疲惫、与世界格格不入,万念俱灰。这恐怕也是与生活还在抗争着的人都可以共通的情绪和感受。那么这部电影中的“新东西”,在影片中是阿尔巴尼亚语的新词汇,那是一种完全模糊而未知的希望,零碎的,片段的,不知方向,但仍然是希望。就是这么简单,如此而已。对未知之物不是蔑视,不是恐惧,而是新希望。现在还有几个人还敢保持着这种希望,强力的握持这个希望,而非简单地堕入厌世情绪,还自以为是“清醒成熟”。写到这里,我确实明白对于这个主题,文字是苍白无力的。在这部电影临近末尾处,主人公坐过最后的长夜,在清晨一刻的突然加速,整部电影接近3小时的沉闷与和缓,在那一刻迸发出的对“希望”的力度,我完全无力在这里用文字还原。这种希望和精神在今天是完全被遗忘的,福柯与施罗德访谈时,对这样的电影作品也说道:我不在那些把一生变成一部作品和用一生创造一部作品的人之间作出区分。一生可以是一部完美而崇高的作品,而这,希腊人最清楚不过,而我们在文艺复兴之后,却把它完全遗忘了。三、《背靠背,脸对脸》黄建新/杨亚洲这是一部高度被忽视的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真正的杰作。也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拍给中国人看的电影。看完的,应该立即放弃对制度性功名的追求。这一切都太没劲了。电影描述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在期望升迁到局长过程中的荒唐和努力,与他身边一众家人、领导、同事的众生相。讽刺官僚体系和制度荒谬性的各种文艺作品汗牛充栋,但让这部电影特别的,还是电影中的“新东西”。这部电影的着力点并非官场的荒唐或勾心斗角,而是主角王双利那不起眼的野心对他身边所有人和他自己的异化。他的太太,他的父亲,他的同事,他自己,在电影中都极尽心机,与其他电影中那种故弄玄虚的心机不同,这部电影里,他们都从容而平常的用着各种的心机,就像是日常工作中早已习以为常的小事。让这部电影有着不同寻常的真实感。而他们的所有心机,却并不让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围绕在这个野心周围,所有为此而渐渐异化的人们,能够得到的仅仅是虚名和荒唐的结局。这些结局虽然荒唐,但也讽刺般的寻常不惊,为电影增添着不凡的气质。整部电影展现的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病院,一种反常的执念,描写权力,也描写权力的无能。这种描写本身,已经是罕见的。它令人信服的还原了这个巨大精神病院的荒唐和真实。我本来不是个野心家,或对名利醉心,但这部电影依然让我对这一切有了全新感受,那是一种彻底的解放,对制度性名利彻底的无动于衷和厌恶。一部电影能够做到如此,还能够有什么更高的期待呢?四、《末代皇帝》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是今天介绍的电影中唯一一个以大人物为主角的电影,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按理说,从一位帝王的生活中,普通人应该无法获得什么对于他的生活有光照的“新东西”。但这部电影就做到了。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溥仪对我仅仅是历史教育中的一个名字,一个甚至不起眼的名字,他不会在考试中出现。他仅仅是一处历史悲剧中令人反感,且卑微的丑角。这部电影第一个出色之处,就是让溥仪,重新还原为人,且是在我们之中的一个人。这部电影的“新东西”是什么?恰恰是对我上面所讲述的溥仪角色的“反追溯”,他呈现出我们记忆中真正应当被记住的那个溥仪。这是不是史实并不要紧了,电影完美的呈现了有良知的人应当塑造和记忆的溥仪。记住他救赎的一生,记住他早年命定的无知和狂妄,记住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记住他面对权力时对自己尊严的保存,记住他在时代最疯狂时候仍然保有的良知,和他最后面对无常命运的善意和释怀。要感谢尊龙的演绎,呈现出一个令人深度共情的溥仪形象。那是一个消瘦无力的人,但在面对最糟糕命运时能够对自己的坚持。我特别明白这句话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