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译者发声最懂原著的一手读感 [复制链接]

1#

因为林少华,我们知道了村上春树;因为黄锦炎,我们读到了《百年孤独》;因为杨宪益,我们感受到了《荷马史诗》的散文之美。

很多时候,当我们翻开一本外文书,往往会略过译者序言或译者后记,而译者的译后心得,往往是最懂原著的一手感悟。

寻找好的译者,就成了编辑们的重要使命。

三联中读APP“听荐好书”栏目的编辑们,邀请了一大批从事翻译工作的“幕后案头功臣”们,将他们从书桌后、电脑旁邀请到了读者的耳边,亲自分享他们独家的翻译故事。

?

比如,《事故》这本书的译者陈逢华,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阿尔巴尼亚语教研室主任,他将这部阿尔巴尼亚语的经典小说分享给了中国读者。编辑部的同事在审稿时直呼精彩,说这个由一场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背后隐藏着的凶杀故事,如果不是译者的解读根本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有很多私人的、感性的体悟期待跟读者们分享,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其中的乐趣,也理解其中的艰辛。?比如《最后的皇族》是由美国知名汉学家、国际清史研究领军人物罗友枝,用英文书写的一部关于中国清代宫廷社会研究的重要著作。这本书的译者周卫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他在回顾自己的翻译历程时讲道:“能将这样一本好书译介给国内的读者,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我在翻译过程中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翻译讲究信、达、雅,既要忠实于原著作者的思想,需要流畅雅致的语言文字,让读者喜欢读、读得懂。因为水平有限,信达雅的高标准难以达到,我只好在‘信’字上面下功夫,把作者引用过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份档案都查找出来。一些比较常见的书籍倒也好办,最难查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原始档案。我花费了很长时间,在第一档馆用白布做成的档案包里寻找、抄录,这种工作比翻译本身花费的时间更多。不过在这本书面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美国金斯伯格大法官的著名传记《异见时刻》,其译者骆伟倩在分享翻译的幕后故事时说,翻译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第一次读到金斯伯格大法官的故事时,我正在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学位。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立马想把它翻译成中文——我想把它献给国内那些和我一样在学习法律,但时常会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和奋斗方向感到困惑的学生,那些和我一样从小经历过许多因为性别而造成的迷茫与焦虑但依然努力前进的女性,以及那些对美国法律体系,特别是有关女性与少数族裔权益的法律感兴趣,却不知从何开始了解的人。”欢迎进入三联中读APP收听我们精心制作的书单——"译者发声:最懂原著的一手读感",其中包括《虎妈的女儿》《怪诞故事集》《万物皆数》《伪装成独白的爱情》《隐痛》《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享誉世界的经典名作,亚洲电影研究专家范小青、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凌云岚等业界众多翻译名家邀您一同聆听译者们的翻译私语。???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