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另一种ldquo无语老师rdq [复制链接]

1#

注:此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整天发布艺、刺绣的东西,以至于有人以为我是专职教布艺的老师。在“世界实验动物日”即将到来之际,有必要写一篇文章献给为了科学献身的无数实验动物们。与“大体老师”相对应,我经常称他们为“小体老师”,身体虽小,但是为医学、生物科学所做的贡献确是无穷大的。

什么是“世界实验动物日”?

世界实验动物日于年由英国反活体解剖协会(NAVS)发起,定于每年的4月24日,前后一周则被称为“实验动物周”。世界实验动物日已经受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性的纪念日,在世界各地都有动物保护者为这一天以及前后的一周举行各种活动。

实验动物为我们做了什么?

实验动物的主要作用是它能反映人类的各种生命现象,通过功能、形态、介质和生物放大系统。它常常作为人的替身去代替人类去进行各种实验,甚至是致命的实验,如致癌、致突变、致畸实验。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分析天平”。巴甫洛夫曾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这是无可争辩的。

英国医生哈维(W.Harvey,-)将一条蛇解剖开来,然后用镊子夹住其心脏附近的腔静脉,结果发现蛇的心脏变白变小,当他松开镊子时,蛇的心脏又恢复了跳动。挤压心脏的主要动脉有相反的效果,心脏和钳之间的血液膨胀得像一个气球。由此得知,是心脏而非所谓的“无形的信念”在驱动血液向身体某个部位循环,血液通过蓝色静脉流回心脏,然后获取补充营养。

年,哈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一书。他根据对40种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实验,得出血液在体内循环不息的结论,并证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哈维还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网,但由于当时没有显微镜,因此无法证实这一假说。年,在哈维去世4年后,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M.Malpighi,-)用显微镜观察到青蛙肺部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十九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养狗成风,被疯狗咬伤而悲惨死去的人不少,巴斯德立志要破译疯狗咬人致死之谜。经反复研究,他终于发现在疯狗的脑和脊椎里,潜伏着一种病*,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心中形成:他把这种病*接种到家兔的脑中,让它传代。他发现,经过传代的这种病**性大增,动物中其*后,疾病潜伏期大大缩短。

不久他将传代达次的疫狗病*注射到健康狗的体内。奇迹出现了,接受这种疫狗病*的狗居然没有发病,它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巴斯德为此兴奋不已。随后几年中,他开始大量培植多次传代的疫狗病*,制成狂犬病疫苗,凡被疯狗咬过的狗注射了这疫苗,都平安无事。

年人们把一个被疯狗咬得很厉害的9岁男孩送到巴斯德那里请求抢救,巴斯德犹豫了一会后,就给这个孩子注射了*性减到很低的上述提取液,然后再逐渐用*性较强的提取液注射。巴斯德的想法是希望在狂犬病的潜伏期过去之前,使他产生抵抗力。结果巴斯德成功了,孩子得救了。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LOEWI提出了一个大胆猜想,他猜想神经系统是通过化学物质对身体各部分控制的。他研究迷走神经对于心脏跳动的控制时,一直苦于无法证明究竟是电产生化学物质还是电直接作用于身体,这个问题一直苦恼了他17年。直到年复活节前夜,他突然从睡梦中醒来。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迅速记下了这个睡梦中的灵感。

实验其实很简单:他解剖了两只青蛙取出心脏,其中一个连接迷走神经,一个剥离或割断。他将两个蛙心用导管连接实施灌流试验。他先用电击了第一个心脏,当连着迷走神经的心脏的液体流到第二个心脏上时,第二个心脏的跳动变缓!

他正是用这个简单的实验成功的首次研究出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机制!他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多莉年7月5日诞生在英国爱丁堡市罗斯林(Roslin)研究所,年的《Nature》杂志上,成为轰动世界的科学事件,被美国的《Science》杂志评为该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科学家认为,多莉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

年,瑞士科学家乔治·克勒和英国科学家凯撒·米尔斯坦,把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兼有两个亲代细胞的特征,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生长的能力,又有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因此,这种杂交瘤细胞就能在细胞培养中产生大量单一类型的高纯度抗体。这种抗体叫“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方面,与常规的抗体相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越性非常明显,可利用此特性制成“生物导弹”用来运送药物至病害部位,主要是癌细胞。

利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可以获得确实特定基因的小鼠,从而了解特定基因的功能,或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的研究水平常常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的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我们为实验动物做了什么?

发达国家20世纪初就开始建立实验动物机构。年美国成立实验动物管理研讨小组,后改为美国实验动物科学学会(CALAS),是美国实验动物界最大的学术团体,出版杂志及通报,每年召开年会,开展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

年,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ofLaboratoryAnimalScience,ICLAS)建立,以此为标志,将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为实验动物学真正形成的时期。多部实验动物的法案也相继颁布:《动物的权利和人类的职责》、《实验动物福利》、《人道实验方法准则》、《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和指南》,以及年提出的“3R”原则。

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实验医学研究所的大院里,有一座“无名狗纪念碑”。这是根据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要求,于年建立的。因为狗帮助巴甫洛夫创立了伟大的条件反射学说。这座狗纪念碑台座上的题词是:“因长期对人友好、机灵、耐心和驯服,狗多年乃至终生地为实验者效劳”。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婆娑的柳树下,一座庄重的实验动物纪念碑下方,放置了一个蓝色中英文铭牌:“谨以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这里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一个拥有近半个世纪悠久历史的中国实验动物基地。

生活在这里的实验动物主要是大鼠、小鼠、豚鼠、地鼠、仓鼠、新西兰兔、日本大耳兔、青紫兰兔等。每年,这里约有万只实验动物“向死而生”,奔赴科研第一线,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TheInstituteofCytologyandGenetics)为纪念生物学研究的无名英雄——实验鼠,建立一个纪念碑。该雕塑由艺术家AndrewKharkevich设计而成,描绘了一只鼠科学家正在编织一个DNA链。

华东师范大学设立的实验动物纪念碑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为人类之健康献身的实验动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